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委中穴,又名郄中。《针灸大成》称为血郄,是针灸四大要穴之一。系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足太阳膀胱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是刺血较为理想的穴位。多年来,我们在临床上常以  相似文献   

2.
委中刺血配合鸡鸣散治疗急性腰扭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中穴为四总穴之一,属足太阳经,在《针灸资生经》中又称“血郄”,位于胭窝两筋正中,为治太阳经腰痛之要穴。鸡鸣散出于《伤科补要》,方由当归尾、桃仁(去皮尖)、酒蒸大黄组成,各等量共研细为散或水煎服。笔者在多年临床中以委中刺血配合鸡鸣散内服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较好,介绍如下。检查患者自觉疼痛部位及压痛部位,如在脊柱两侧1.5~3寸的足太阳经走行线路上时以此法治疗则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3.
《四总穴歌》中"腰背委中求"指腰背部疾病选取委中穴来治疗。委中穴又名腘中、郄中和血郄,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具有凉血泻热和舒筋活络的作用。委中穴是治疗腰背部疾病的常用特效穴位之一,位于腘窝中央,腘横纹中点处,被历代医家所重视。现将"腰背委中求"学术理论源流探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腰背委中求”语出“四总穴歌”。初录于明代针灸家徐凤编著的《针灸大全》,以后《类经图冀》、《针灸大成》等都相继载入。“腰背委中求”是指凡腰背病证,都可取委中治疗,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的作用。一、主治范围 1、腰背疼痛:《素问·刺腰痛论》说:“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读《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篇第四十一》足太阳脉令人腰痛时,参考王冰、杨上善、张介宾等历代医家关于此条经文的论述,获益匪浅,同时也疑惑重重。针对足太阳脉令人腰痛,三位医家就各抒己见、莫衷一是。王冰认为"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刺的是委中,杨上善认为"郄中,足太阳,刺金门",张介宾认为"郄中,委中也,一名血郄。太阳正经,昆仑也"。到底谁的论述更契合《内经》之旨,笔者对他们的论述一一进行论证考究后认为杨上善、张介宾的观点不符经义,同时于此提出个人见解,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正>委中穴,又名血郄,位于腘横纹中央,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点,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膀胱之合穴、下合穴。委中穴临床应用广泛,可治疗多种疾病,效果明显。笔者现将委中穴的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委中”穴又名血郄或叫委中央、中郄、郄中、腿凹、曲(月秋)里,是五腧穴(注一)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注二),其五行属性为戊土(注三),是人体四总穴之一。“委中”穴在针灸临床上是比较常用的,特别对治疗一些腰闪背痛等病症确有其一定效果,在古今的书籍中也曾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经验记载。如马丹阳十二穴歌云:“腰痛不能举,沉沉引脊梁,痠痛筋莫展,风痹复无常,膝关难伸屈,针入即安康”;肘后歌:“腰软如何去得根,神妙委中立见效”;玉龙歌:“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杂病穴法歌:“腰痛环跳委中神”;百症赋:“背连腰痛白环委中曾经”;席弘赋:“委中腰痛脚挛急,取得其经血自调”;通玄精要赋:“腰脚痛在委中而已矣”;十四经要穴主治歌:“环跳主治中风湿,股膝筋挛腰  相似文献   

8.
委中穴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中穴,又名郄中、血郄、委中央。系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三焦经之下合穴,四总穴之一,是临床的常用穴。几年来,笔者常以委中穴为主,结合辨证选穴,治疗某些疾病,每收良效,现举几例介绍如下:1治腰痛 委中穴是治腰痛的首选穴,《四总穴歌》谓之:“腰背委中求”。 刘某,女,42岁,工人。1988年11月10日就诊。 素有腰痛史,近4d来因卧潮湿之地腰痛发作,且逐日加重,伴头晕、恶心。不能行走,由其夫推来就诊。检查:腰椎压痛,其左侧腰肌亦有压痛,左腿不能屈伸,苔薄白,脉沉细。诊断:腰痛。证属寒湿阻滞型。治疗,先…  相似文献   

9.
《灵枢·官针》有“九刺”、“十二刺”、“五刺”之言,三者均有“输刺”一法,其字相同,但其意各异。它们各自的针刺手法和配伍不同,在临床上各发挥其特殊的作用。1 九刺法—输刺1.1 含义《灵枢·官针》曰:“一曰输刺,输刺者,刺诸经荣输、脏输也。”指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五输穴中之荣穴、输穴,五脏六腑之背俞(《类经》注:“脏输,背间之脏腑输也。”推而广之)。1.2 临床应用1.2.1 荣输常法前人有“以输代原”之言,指五脏阴经之输  相似文献   

10.
浅谈委中穴的临床应用225700江苏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针灸科姚守东委中(又一名血郄),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足太阳脉之所入,为合。《四总穴歌》:“腰背委中求”。本穴治疗腰背痛常用的有效穴位之一,向为针灸医家所重视,笔者临床应用,治疗下列病每获良效,现...  相似文献   

11.
《内经》中巨刺,缪刺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中巨刺、缪刺浅析130021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94级研究生朴元林《内经》首载巨刺、缪刺,均为机体一侧有病,于对侧选取经穴治疗的方法。《灵枢·官针》指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素问·缪刺论》中有这样的论述:“帝曰:愿闻缪刺,以左...  相似文献   

12.
浮郄穴首载于《黄帝针灸甲乙经·足太阳及股并阳跷六穴凡三十四穴第三十五》:"浮郄,在委阳上一寸,屈膝得之。刺入五分,灸三壮。"[1]202并在后文中言:"不得卧,浮郄主之"[1]531。寥寥数语,道出浮郄穴定位、取穴体位、刺灸法及治疗病症,但所治病症属于中医何证型及其治病机制并未言及。关于浮郄的临床应用后世医家则少有提及,仅是在《针灸甲乙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论层面发挥。  相似文献   

13.
巨刺法始见于《灵枢·官针》篇:"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是指机体一侧有病,选取对侧经穴治疗的一种针刺方法。即如左侧经脉有病,可取右侧经穴施治;右侧经脉有病,可取左侧经穴的交叉刺法。属《灵枢》九刺之一。  相似文献   

14.
透穴刺法的取穴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刺作为一种刺法,其理论萌芽始于中医传统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篇“十二刺”中的“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及“五刺”中“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等的记载即可看作是后世的直针透刺、一针多向透刺等刺法的源头。至金元针灸大家窦默在《针经指南》首次提及一针两穴的刺法。其后,元·王国瑞所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透穴刺法已有多处提及和论述,并与临床紧密相关。至明·杨继洲著《针灸大成》,并在此书注解《玉龙歌》时发挥其透穴之未尽之意,增述透穴十余组。发展至清,《循经考穴编》中已…  相似文献   

15.
"应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灵枢·终始》载:"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又《灵枢·周痹》载:"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遏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遏之,后刺其下以脱之。"金元时期针刺手法盛行,如窦汉卿、王国瑞是手法派的代表医家。元·王国瑞所撰《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载穴120个,包括经穴108个,奇穴12个,选穴配穴规律与窦氏《流注指要赋》  相似文献   

16.
吴煦东 《四川中医》2008,26(1):44-45
巨刺属《灵枢》九刺之一,本文提出了《灵枢·官针》巨刺针法的临床运用方法及规律,并对其理论依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委中穴刺血拔罐配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委中穴刺血拔罐配合针刺组(简称刺血组)50例和电针组45例。两组针刺方法相同,前者于针刺后进行委中穴刺血拔罐,后者在针刺时用G6805电针仪通电留针。结果首次治疗1 d后的即刻疗效对比,刺血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6.0%,电针组分别为17.8%和66.7%;全部疗程结束1 d后的短期疗效对比,刺血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8.0%和98.0%,电针组分别为46.7%和88.9%;半年随访的远期疗效对比,刺血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4.0%和96.0%,电针组分别为37.8%和84.4%。三阶段疗效对比,刺血组均优于电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委中穴刺血拔罐配合针刺对坐骨神经痛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张超  孟智宏 《吉林中医药》2012,32(4):410-411
通过委中穴治疗脑卒中至下肢麻木无力和腰痛2例病案分析,探讨异病同治思想在腧穴治疗上的应用.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合穴为经气深入之所,故刺委中可激发足太阳经经气,舒筋通络,治疗足太阳经循行所至的下肢麻木无力.刺委中浮络出血可以治疗急性腰痛,早在《内经》就有记载.点刺委中,以疏通腰部气血运行,腰痛自愈.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186-1187
通过对《素问·水热穴论》《灵枢·热病篇》两篇中所记载两种五十九刺取穴的研究与探讨,简要阐述其各自处方思路以及两种处方之间的差异,从而为今后的古籍研究或者临床使用作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推拿手法并委中穴刺络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 43例急性腰扭伤患者经推拿手法及委中穴刺络治疗3次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43例患者,治疗3次后,达到治愈标准33例(76.74%);好转7例(16.28%);未愈3例(6.98%);总有效率为93.02%.结论 推拿手法并委中穴刺络对急性腰扭伤效果较好,两者结合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