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东莞地区儿童腹泻病轮状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腹泻儿童中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的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东莞市人民医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腹泻病患儿粪便标本1 599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V.[结果]1599份粪便标本中检测到RV阳性标本782份,阳性率48.9%.阳性标本主要来自6月龄~2岁儿童;:男女比例为2.1:1;发病的高峰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结论]RV是东莞地区儿童腹泻病的主要病原,6月龄~2岁是RV腹泻的高发人群,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应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2.
574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年龄组、病原和流行特点。方法搜集1995—2004年5740例感染性腹泻住院患儿病案首页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74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低年龄组占比例大,06月占20.38%、6月~2岁占69.73%,轮状病毒感染是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主要病因,占住院腹泻患儿59.53%,6月2岁组轮状病毒感染占81·01%。结论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以轮状病毒感染为多,每年11月、12月为流行高峰,提请有关部门注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来本院就诊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掌握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的易感年龄、好发季节等,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用轮状病毒抗原测试卡对门诊患儿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共发现534例阳性患儿并对阳性患儿的发生年龄及季节进行分析. 结果 1 952例患儿粪便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534例,阳性率27.4%,2岁以下的小儿为高发年龄. 结论对2岁以下儿童应作为重点预防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济南市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动态,科学评价布病防治效果.[方法]对济南市1995~2004年布病防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检测重点人群血清6 126份,阳性18例,阳性率为0.29%,确诊13例病人、5例隐性感染者,其中章丘市、平阴县和天桥区分别发生5例、3例和5例患者,天桥区和章丘市分别有隐性感染者2例和3例.检疫羊19 402只,阳性51只,阳性率为0.26%;检疫牛2 343头,均为阴性.[结论]布病疫情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流行特点,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2003年8月~2008年5月住院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5例中,<5岁者有44例,占97.8%,集中在每年3~5月发病有39例,占86.7%,心肌酶谱检查25例中,CK,CK-MB升高者5例,占20.O%.E结论]春季也是小儿手足口病的好发i季节,防治措施主要是发现并隔离患儿,流行期间幼托机构落实晨检制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发生医院轮状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和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1-12月入院,符合医院感染急性腹泻诊断并经过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证实为轮状病毒感染的50例患儿,用RT-PCR方法进行G、P分型。结果 2009年全年共收治30 351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692例,感染率为2.28%,其中胃肠道感染138例,感染率为0.45%;发病年龄以<2岁为主,其中7~12月龄最高,占36.00%;发病季节集中在秋、冬季节(1、10、11月份);对50例RV抗原阳性病例进行G、P分型,其中45例显示阳性结果,阳性率为90.00%,G分型以G1型(60.00%)最多、其次为G3型(13.33%),P分型以P8型(60.00%)为主、其次为P4型(26.67%),组合分型以G1P8为主(40.00%)、其次为G1P4型(13.33%)。结论广州地区2009年医院感染轮状病毒腹泻病流行的主要基因型为G1型,组合型以G1P8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日照市儿童腹泻的流行规律,探讨腹泻与轮状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007~2009年在日照市县级以上医院就诊的997例5岁以下感染性腹泻患儿病原学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检测997例患儿粪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的353例,阳性率为35.41%。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率,男性为35.27%,女性为35.61%(P〉0.05);〈6个月的为20.69%,6个月至2岁的为48.11%,〉2岁的为10.16%(P〈0.01);2007年为36.71%,2008年为34.31%,2009年为35.05%(P〉0.05);流行高峰期为53.10%,散发期为13.81%(P〈0.01);1年内有轮状病毒口服液免疫史者为8.89%,无免疫史者为28.98%(P〈0.01);脱水者为35.76%,未脱水者为33.87%(P〉0.05);水样大便为71.74%,蛋花样大便为76.24%,稀糊状大便为49.24%,带少许黏液大便为14.81%(P〈0.01);发热的为37.85%,体温正常者为30.00%(P〈0.01)。[结论]轮状病毒是日照市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2014—2016年腹泻病的病原谱构成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腹泻病监测和聚集性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2016年腹泻病综合监测医院的腹泻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系统抽样法采集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所有标本开展霍乱、志贺菌、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细菌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等病毒检测。【结果】2014—2016年闵行区腹泻病综合监测中共监测病例11 742例,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病原监测885例,检出阳性454例(51.30%)。细菌检出3种,病毒检出5种,细菌检出率10.36%(92/454),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72例)、沙门氏菌(19例);病毒检出率为34.46%(305/454),主要是诺如病毒(195例)和轮状病毒A(71例),混合感染57例。不同年度、性别和年龄组之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原阳性率1—3月份最高,不同季度间病原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病原体流行高峰期明显不同,夏季以细菌为主,冬春季节以病毒为主。【结论】闵行区腹泻病原谱中细菌和病毒呈明显季节高峰,以诺如病毒、副溶血性弧菌和轮状病毒A为主,应针对不同季节流行特征开展腹泻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南海区婴幼儿腹泻病轮状病毒感染临床流行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南海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流行状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4年门诊、住院腹泻患儿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粪便轮状病毒的资料结果。结果3年中803例腹泻患儿检出轮状病毒457例,阳性率56.9%,其中2002年113例,阳性率63.5%(113/178),2003年240例,阳性率63.2%(240/380),2004年104例,阳性率42.4%(104/245),发病季节以每年10、11、12月及来年1月为主。结论南海区婴幼儿腹泻病病原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流行期在10月、11月、12月及来年1月的秋冬季节,发病高峰期在11、12两个月。  相似文献   

10.
西咪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西咪替丁联合思密达对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年1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儿科治疗的大便RV抗原阳性的腹泻患儿18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用西咪替丁8~10 mg/(kg·d)静滴,加思密达口服;对照组91例,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两组在补液、调整饮食方面相同,观察两组大便次数、性状及全身症状的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和81.3%,治疗3 d以内显效率分别为81.3%和39.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咪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免疫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轮状病毒腹泻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军政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9):1763-1764
[目的]进一步了解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V)感染特点和免疫胶体金检测方法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胶体金法对308例腹泻患儿的粪便进行A组RV抗原检测。[结果]308份标本A组轮状病毒阳性151例,阳性率49.0%。10月、11月、12月、1月份为RV腹泻发病高峰期。6个月~24个月年龄组RV阳性检出率最高。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是婴幼儿RV腹泻的临床症状特点。[结论]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免疫胶体金法快速、简便、经济,对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市宣武区春季就诊的急性散发腹泻病例中病原感染分布现状,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市宣武医院就诊的腹泻病例作为监测对象,留取便标本进行霍乱弧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致泻大肠杆菌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检测及分析。结果:共调查并检测腹泻病例104例,总阳性率38.5%,细菌培养阳性率21.2%,病毒检测阳性率为20.2%,有3例患者便检结果细菌、病毒皆为阳性。结论:急性散发腹泻病原类型复杂多样,应进行必要的病原学监测及研究,以进一步明确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腹泻标本病毒学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婴幼儿秋季腹泻中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的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胶体金方法检测婴幼儿秋季腹泻大便标本中的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抗原,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星状病毒。【结果】105份大便标本中,轮状病毒阳性86例,腺病毒阳性77份,星状病毒阳性4份,轮状病毒及腺病毒均阳性56份,轮状病毒及星状病毒均阳性2例,腺病毒及星状病毒阳性2例。【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肠道腺病毒及星状病毒,且存在混合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甘肃省腹泻症候群病原谱分布与流行特征。   方法   采集甘肃省2009-2018年哨点医院腹泻症候群监测病例的粪便标本, 以实时荧光链式反应检测病毒核酸, 以分离培养法检测细菌。   结果   4 406例标本中检出1 547例阳性病例, 病原阳性率35.11%。其中1 281例检出病毒, 病毒阳性率47.20%;287例检出细菌, 细菌阳性率8.57%。病原谱前五位是轮状病毒(46.04%)、星状病毒(13.37%)、诺如病毒(13.15%)、志贺菌(9.90%)和腺病毒(7.81%)。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志贺菌与非伤寒沙门菌在各年龄段感染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11月到次年3月病毒阳性率较高, 6-8月细菌阳性率较高。各病原流行季节不同, 四季都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   结论   甘肃省腹泻症候群病例病原谱较广泛, 病毒性腹泻更常见, 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加强持续性监测可掌握病原特征与流行趋势, 有助于对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与季节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银川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和临床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银川地区2009年7月~2010年6月收集的256例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RV)检测。结果:在256例标本中应用ELISA法检测RV阳性率为60.2%(154/256),RT-PCR法阳性率为53.9%(138/256);其中G2型55份(39.9%)、G3型42份(30.4%)、未能分型26份(18.8%),不同G型混合感染8份(5.8%),G1型7份(5.1%),未发现G4和G9型。对标本进行P分型,P[4]基因型62份(44.9%),未能分型40份(29%),P[8]基因型36份(26.1%),无混合感染,未发现P[6]、P[9]、P[10]型。RV G型与P型的关系主要为P[4]G2、P[8]G3。结论:HRV是银川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临床症状重于非HRV腹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010年西宁地区秋冬季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例进行监测,分析青海省A组轮状病毒主要流行株。方法:采集婴幼儿腹泻病例粪便标本,实验室采用巢氏PCR方法对标本进行A组HRV检测。结果:25例A组轮状病毒感染病例中G3型14例,G9型11例,分别占阳性病例的56%和44%。结论:2010年西宁地区婴幼儿腹泻病例中检出G9型A组轮状病毒,近年来各地报道较多的G9型A组轮状病毒将要或已经成为青海省重要的流行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郑州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种类。方法 收集2011-2016年郑州地区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粪便样本1 285份,采用ELISA法检测样本中的A组轮状病毒抗原,并对阳性者采用RT-PCR进行G/P基因分型;采用RT-PCR/PCR检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结果 共检出阳性样本552份,其中混合感染样本29份,总阳性率为42.96%。4种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1.98%、6.54%、4.20%、2.49%。A组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全年均可检出,A组轮状病毒的发病高峰为秋冬季,基因分型以G9和P[8]为主;杯状病毒季节特征不明显,6月和9月阳性率稍高,以诺如Ⅱ型为主。1岁半以内儿童4种腹泻病毒感染率分别占93.67%、94.05%、90.74%、87.50%。结论 郑州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为A组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1岁半以内儿童是病毒性腹泻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宝山区腹泻病流行特征和病原谱分布,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监测点肠道门诊对腹泻病病例进行监测,按一定的抽样间隔进行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检测.对检测阳性的细菌菌株进行抗生素耐药实验.结果 2014年两家监测点医院共监测到腹泻病2486例,腹泻病发病呈明显季节性.380例病例的粪便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179例病例标本病原检出阳性,检出率为47.11%; 检出细菌5种,病毒4种; 细菌检出率为14.74%(56/380),主要为致泻性大肠杆菌(32例,占57.14%) ,沙门氏菌(10例,占17.86%)和副溶血型弧菌(10例,占17.86%); 病毒检出率为37.11%(141/380),主要为诺如病毒(98例,占69.50%),轮状病毒(20例,占14.18%).夏季以细菌感染为主,冬春季以病毒感染为主.4种细菌对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 宝山区腹泻病病原谱较为广泛,季节高峰较为明显,应该在不同季节根据不同病原流行情况开展针对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就诊的急性散发腹泻病例中病原感染分布现状,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北京市宣武医院就诊的腹泻病例作为监测对象,留取粪便标本进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志贺菌、沙门菌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多种肠道致病菌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的检测及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共调查并检测腹泻病例429例,总阳性率45.5%,细菌培养阳性率19.3%,病毒检测检出率为30.8%,有20例患者便检结果细菌、病毒皆为阳性。结论 北京市城区就诊的急性散发腹泻病例病原型别复杂多样,且有鲜明的季节流行特征,每年应在流行高峰来到之前,通过实施各类综合防控措施以减少感染性腹泻疫情的发生。同时应进行必要的腹泻病原学监测及研究,以进一步明确本辖区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