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是旅行中的特殊人群.本文论述了老年高血压的定义、形成机理及特点,以及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旅行前及旅行中的卫生保健,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旅行中保持血压稳定及预防脑血管意外等高血压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金尔伦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经临床、CT、MRI、TCD确诊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金尔伦4.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点滴qd,连用2周,分析对比治疗前、后和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和重要辅助检查的变化,并同时对比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1例老年患者治疗后总的生活能力有明显提高(P〈0.001),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因用药造成的毒副作用。结论 金尔伦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疗效。并且对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3.
杨建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495-4496
目的总结老年脑血管患者误吸早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1年近三年来我院收治的122例出现误吸的老年脑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接受的早期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呼吸疾病得到了较好地改善。结论老年脑血管病人误吸进行早期护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急诊老年眩晕患者病因与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2013年7月急诊老年眩晕患者8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不同药物治疗.结果 在86例老年眩晕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男性,脑血管疾病性眩晕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病因(P<0.05),在男女性别间各种病因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倍他司汀组与氟桂利嗪组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脑血管疾病性眩晕是老年眩晕患者最常见病因.在老年眩晕临床治疗中,丹参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或氟桂利嗪具有显著疗效,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对48例老年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期间制订各项护理措施,采用Barthrl评分测量患者的ADL能力,并作前后对照评价。结果 经过康复治疗和采用各项护理措施,本组老年患者修饰、行走、坐厕、穿衣等运动能力都有明显的恢复和提高,但在自身大小便能力上恢复较差。结论 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早期,进行偏瘫肢体功能康复治疗时辅以综合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运动能力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蜂窝医院2000年-2007年收治的980例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肺内感染特点。结果980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者190例,感染率为19.3%,其中肺部感染148例.发病率15.1%,占院内感染率77.8%,死亡42例,占院内感染死亡的77.7%。结论老年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应积极预防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7.
陆美兰  魏江平 《现代保健》2009,(19):166-167
目的提高老年患者的手术质量及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发生,预防心、脑血管意外,是麻醉工作中处理老年患者的重点。方法针对老年人解剖生理特点,做好手术前准备,麻醉选择和药物选择,术中麻醉严密监控及管理,使麻醉完善、安全、平稳,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做好抢救的准备。结果总结本组病例无1例死亡,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结论围术期做好术前准备及选择正确的麻醉方式及严密的麻醉管理,术中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这是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麻醉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老年脑血管病支气管—肺感染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我院1993~1995年收治的老年脑血管患者发生支气管—肺感染66例进行临床分析。患者入院后都预防性地使用2~3种抗生素,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因此对老年脑血管患者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住院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共52例,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诱发因素主要有:肺部感染、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其中肺部感染29例,占55.77%;脑血管意外9例,占17.31%;急性心肌梗死8例,占15.38%;其他6例,占11.54%。结论了解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诱发因素,有利于进一步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对老年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老年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干预,比较两种干预方式对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发生跌倒3例,对照组发生跌倒15例,观察组跌倒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23.81%(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QO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在老年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中应用较好,可显著降低跌倒风险,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12例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学特点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易患因素病原学特点.方法 对2006年1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112例老年合并HAP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老年合并HAP患者主要的基础疾病为: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采取痰液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5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7.14%,革兰阳性菌占30.52%,真菌占12.34%.结论 老年合并HAP患者最常见的基础疾病为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长期卧床等,是最主要易患因素;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对564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和随访,对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初步探讨如下。一、老年患者的疾病特点 1、病因不明显:衰老的组织器官功能减退,病变在体内不知不觉中进行,病程缓慢。多数为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2、症状不典型:常伴有多个系统的症状向时出现,互相重叠,相互掩盖,缺乏特异性。在564例患者中,同时患2种以上疾病的有469例,占83.16%。 3、用药多,疗效不明显:老年患者往往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危重老年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期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危重老年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研究期间入院的1 763名老年患者中338名死亡,病死率19.2%;65~74岁组老年患者病死率15.1%,75~84岁组老年患者病死率21.0%,85岁上组老年患者病死率44.3%(P0.05);急危重老年患者院内死亡前三位病因为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为基础疾病中的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病以及年龄。结论急危重老年患者随年龄增长,病死率增高;积极进行老年患者基础疾病的预防控制是降低死亡率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研究老年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血管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68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存在血管危险因素均分成存在危险因素的观察组与正常因素的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屏气指数(BHI)为(0.56±0.17)与对照组的(1.33±0.32)相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存在血管危险因素时脑血管储备功能便会下降,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吸烟习惯对患者的血管储备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应对其产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老年患者腹腔术后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腔手术后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对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外科收治的410份老年腹腔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监测.结果 在410例老年腹腔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98例,其中下呼吸道感染43例,感染率为10.5%,占医院感染部位的43.9%;下呼吸道感染中革兰阴性菌占76.6%;吸烟史、术后使用呼吸机、慢性呼吸道疾病、脑血管意外、手术持续时间、全身麻醉6个变量,为老年患者腹部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患者腹腔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中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较高,应加强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控制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老年患者腹腔术后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关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而有关老年细菌感染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以及相应辅助抗凝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未见论述。笔者对67例老年细菌感染发病期患者主要血液流变学参数进行了检测,并与其发病前和恢复期水平进行了比较。同时,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单纯抗感染组和抗感染并辅助抗凝组,观察两组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差异,并根据结果对辅助抗凝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7例长期在本院接受医疗保健老年患者,男性49例,女性18例;年龄66~83岁,平均年龄72.9岁。全部病例均符合下列条件:…  相似文献   

17.
王晓莉 《现代保健》2010,(28):184-185
目的探讨针灸在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其后遗症护理康复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两组均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49.3%,总有效率为9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并配以相应护理措施,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雷源标 《现代养生》2014,(6):133-134
目的:对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98例,将其按照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成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98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49例,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卧床时间、脑血管意外发生率、大小便不能自理患者所占比例、气管切开术患者所占比例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卧床时间、脑血管意外、大小便不能自理、气管切开术等为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脑梗塞作为脑血管疾病,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老年患者,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调查数据:全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为20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者约150万人,老年患者占70%以上,其中认知功能损害者占50%~70%。可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因洗澡、泡浴引发的心肌梗死、脑血管梗死或脑血管破裂出血(中风)等病症,已成为老年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意外死亡的重要诱因之一。专家们认为,诱发冠心病的原因是:当人浸泡在热水池或浴室中时,人体周身的皮肤、肌肉和腹腔脏器中的毛细血管均扩张充血,致使大量的血液都积在体表和腹腔脏器组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