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肿瘤坏死因子α与肿瘤细胞p21~(wafl/cipl)(510515)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董为人,李进综述李福山审校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a)为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其多种生物?..  相似文献   

2.
肿瘤坏死因子与肿瘤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与肿瘤治疗杨成徐宁施利国(滨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滨州市256603)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能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性作用,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近年来,随着对TNF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  相似文献   

3.
TNF系统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汝宏  丛志强 《医学综述》2003,9(4):200-202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necrosisfactor,TNF)系统包括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膜受体 (mTNFRs)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s) ;它们组成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系统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与其他细胞因子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免疫网络 ,参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1] 。1 TNF分类及其功能TNF分两类 :TNF α和TNF β。TNF α是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T细胞产生 ;TNF β是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TNF α和TNF β基因均位于人的第 6号染色体短臂上 ,TNF β基…  相似文献   

4.
TNF—α的生物活性检测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生物活性检测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的检测。在静息M+φ培养上清液中,用两种方法的未测到TNF-α;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00μg/L)刺激组,用两种方法均测到大量TNF-α;如LPS与秋水仙碱(colchicin,Col)联用,TNF-α的产生受到抑制,BA法检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欧芹素乙(Imperatorin,Imp)和异欧芹素乙(Iso-imperatorin,Isi)及对照药物维拉帕米(Verapamil,Ver)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的影响。结果表明:Imp、Isi及Ver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释放TNF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药物浓度在10-6~10-4mol/L范围内,该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药物浓度达10-4mol/L时,则可完全抑制TNF的释放。  相似文献   

6.
小鼠TNFcDNA探针的初步应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200025)吴建和,童善庆,胡宝瑜,李彪如,朱佑明,张希衡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是一类主要由单核或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机体内具有重要的免...  相似文献   

7.
TNF抗妇科肿瘤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是具有抗肿瘤特性的多功能物质,但不同种肿瘤细胞对TNF的敏感性存在着明显差异。在体外试验中,发现卵巢癌细胞(AO)子宫颈癌细胞(Hela)和绒癌细胞(JAR)对TNF都不甚敏感。若TNF联合应用γ-干扰素(interferon-T,IFN-γ)或放线菌素D,则对这3种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提示它们与TNF有协同杀伤妇科肿瘤细胞的作用,这对妇科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一种测定血清或体液TNF浓度的方法─—细胞毒法樊晓晖,高枫,冷静,王乃平,张唯嘉,源一郎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重要的细胞因子[1],它由激活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主要是介导抗肿瘤及...  相似文献   

9.
肿瘤坏死因子在肾脏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是由激活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多肽介质。TNF最早因其具有抗肿瘤活性而被发现,并由此命名。近年来研究表明,适当的TNF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及代谢功能,具有...  相似文献   

10.
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是由外周血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具抗肿瘤及抗感染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它与各种慢性肝病特别是肝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为了解肝硬化病人血清中TNF的含量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生物活性检测法(bioassy,B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macrophages,Mφ)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的检测。在静息Mφ培养上清液中,用两种方法均未测到TNF-α;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00μg/L)刺激组,用两种方法均测到大量TNF-α;如LPS与秋水仙碱(colchicine,Col)联用,TNF-α的产生受到抑制,BA法检测显示抑制率为97%,而ELISA检测则显示抑制率为42%,提示Col对TNF-α生物活性的抑制比对其生物合成的抑制更明显。此外,Col在浓度≥10μmol/L时,可部分减轻TNF-α对其靶细胞L929的毒性作用。文中对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与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20 ̄200U/ml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处理体外液相培养的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观察到50 ̄200U/ml的小剂量TNF具有诱导其向单核-巨噬细胞途径分化及抑制其增殖的效应。采用细胞总RNA打点杂交技术检测1 ̄100UmlTNF诱导HL-60细胞早期(12小时内)对其c-myc,c-fos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TNF可抑制c-myc mRNA水平及c-fos短暂性  相似文献   

13.
产科领域的新进展—肿瘤坏死因子张雪玉,于黎明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是1975年由Carswell等首次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 ̄[1]。是17kd可溶性细胞免疫调节剂,属蛋白质激素,由巨噬细胞、T细胞、胸腺细胞、B细...  相似文献   

14.
肿瘤坏死因子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也可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及NK细胞产生。TNF最明显的活性特征是可以在体内或体外特异地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细胞则无明显的毒性作用。TNF的生物效应是通过TNF受体产生,TNF分为TNFα及TNFβ,本文着重对TNFαR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receptorantagonist,IL1ra)治疗博莱霉素(bleomycin,BLM)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测定经IL1ra作用前、后1周时该模型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及其培养上清促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利用Northern杂交测定肺泡巨噬细胞TNFα、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mRNA的表达。结果:BLM致肺纤维化模型1周时,肺泡巨噬细胞TNFα的产生及该组细胞上清的促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强,而IL1ra(10mg·L-1)对肺泡巨噬细胞TNFα的产生及该组细胞上清的促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LM致肺纤维化模型1周时肺泡巨噬细胞TNFα、PDGF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而IL1ra对其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IL1ra通过对肺泡巨噬细胞的TNFα产生及其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可能对该模型的肺纤维化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银屑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免疫学研究室储萍,潘志超,许化溪,李卫党自Carswlell[1]等于1975年提出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for,TNF)的概念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现已证实TNF参与抗病毒、抗肿瘤、骨...  相似文献   

17.
肿瘤坏死因子与温病急性热瘀证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TNF)根据其来源不同分为3种:由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的恶液质素称TNF-α;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毒素称为TNF-β;由自然杀伤细胞产生的自然杀伤细胞毒性因子称为TNF-γ。TNF具有多重生物功能,除能杀伤肿瘤细胞外,还在感染性疾...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200U/ml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α)处理体外液相培养的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珠HL-60,观察到50~200U/ml的小剂量TNF具有诱导其向单核-巨噬细胞途径分化及抑制其增殖的效应。采用细胞总RNA打点杂交技术检测1~100U/mlTNF诱导HL-60细胞早期(12小时内)对其c-myc,c-fos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TNF可抑制c-mycmRNA水平及c-fos短暂性表达增高。结果表明此小剂量rhTNF-α具有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的效应及调控多癌基因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肿瘤坏死因子 (TNF)根据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TNF α和TNF β ,分别由激活的单核 /巨噬细胞和T、B淋巴细胞产生。TNF的功能发挥主要是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TN FR)介导的。TNFR存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表面 ,现已证明多种肿瘤细胞 ,如细胞株K5 62、HL60及新鲜采集的毛细胞白血病和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表面都有TNFR ,且较非肿瘤细胞更易脱落。TNFR有两种类型 :TNFR α和TNFR β,分子量分别为 75kD和5 5kD ,TNF α和 β都能与两型受体结合 ,但亲和力不同。两型TNF…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衰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LISA方法对25例慢性肾功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非透析治疗患者,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PBMC)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的水平进行了观察。结果:CRF患者PBMC在有无细菌脂多糖(Lipidpolysaccharide,LPS)刺激下均较正常对照组产生TNF明显升高;氮质血症期、尿毒症期的CRF患者PBMC分泌TNF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揭示CRF患者PBMC处于激活状态并分泌TN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