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泌尿道感染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致病菌入侵泌尿道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致病因素较多,并且致病菌种类繁多,临床症状多种多样,需采取相应的检查方法进行鉴别、确诊,病情反复发作[1]。早期通过实验室检查等手段配合临床表现及时确诊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能够控制病情的发展,促进疾病恢复[2]。我院对泌尿道感染的全科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渗出液肌酐测定在泌尿道损伤时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渗出液肌酐测定在泌尿道损伤时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 2 0例可疑泌尿道损伤的患者行渗出液肌酐 /血肌酐测定。结果 渗出液肌酐 /血肌酐 >2者 ,均经临床证实有泌尿道损伤、尿外渗存在。结论 渗出液肌酐 /血肌酐测定对检测泌尿道损伤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念珠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的菌种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泌尿道念珠菌感染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法对分离自泌尿道念珠菌感染患者的150株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目前白色念珠菌仍然是导致泌尿道念珠菌感染的主要菌株(36.7%)。非白色念珠菌中的热带念珠菌与光滑念珠菌次之(30%,25.4%),男性泌尿道念珠菌感染患者的各种念珠菌构成比与女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白色念珠菌仍然是引起临床泌尿道念珠菌感染的主要菌株,但非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却远远高于其在人体泌尿道以外部位的念珠菌感染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4.
泌尿道感染抗生素使用。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是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在所用抗生素中占很大比例。泌尿道感染可从膀胱到肾脏及周围组织,临床表现变化多,应根据临床表现选择使用抗生素。尽管,泌尿道感染可发生在不同性别和各年龄段,但以女性为最常见,并有典型泌尿道感染症状。对某个具体病例的治疗决策,应由医生根据病情、检查结果及治疗条件作出决定。  相似文献   

5.
观察健康教育对女性泌尿道感染复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女性泌尿道感染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一部分患泌尿道感染的女性病人分随机分为为二组,一组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另一组患泌尿道感染的女性单纯抗感染治疗;结果:进行健康教育组复发率为0.9%,未进行健康教育组复发率为80%。结论:健康教育明显降低女性泌尿道感染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建立与人类泌尿道感染相似的可靠动物模型,对探讨泌尿道感染发病机制和研究治疗方法十分必要。本文介绍了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腺性膀胱炎等泌尿道感染模型制作研究现状,并从菌种,品系等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好多人经常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可分为上泌尿道感染(即输尿管、肾盂肾炎)及下泌尿道感染(即尿道炎、膀胱炎)。下泌尿道感染可单独存在,而上泌尿道感染时一般都伴有下泌尿道感染,因此临床上常难于将两者进行严格的区分。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症状可分为尿频、尿急、尿痛,有时伴有发热、腰痛。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程,泌尿系统感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二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某医院1993年至2000年住院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其发病率变动趋势.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监测某医院1993年至2000年的所有住院患者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1993年至2000年该医院住院手术患者共126 665例,其中377例发生泌尿道医院感染,感染发病率为0.30%.1993年至2000年各年份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63%、0.44%、0.29%、0.41%、0.23%、0.21%、0.21%、0.13%,呈逐年下降趋势.泌尿外科、其他外科、内科、妇科、产科、儿科、五官科各科室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1.79%、0.43%、0.29%、0.62%、0.11%、0.11%、0.02%.1993年至2000年产科、五官科、儿科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无明显下降趋势,泌尿外科、妇科、内科、其他外科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男性、女性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29%、0.31%.1993年至2000年男性、女性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婴儿、幼儿、少年、成年、老年组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00%、0.18%、0.15%、0.25%、0.47%,老年组显著高于其他组.除婴儿组各年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均为0.00%、幼儿组发病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春、夏、秋、冬4季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0.45%、0.60%、0.36%、0.32%,夏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4个季节的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不同亚人群泌尿道感染发病率明显不同.总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总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逐渐下降趋势归因于大多数亚人群泌尿道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下降.系统的医院感染监测可有效降低泌尿道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3年-2012年某院泌尿道恶性肿瘤住院情况,为此类疾病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应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分析4114例泌尿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分布。结果泌尿道恶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以膀胱恶性肿瘤为最多,占51.46%;60岁及以上者为泌尿道恶性肿瘤高发人群,占62.57%;近5年来泌尿道恶性肿瘤入院人数增加,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膀胱外泌尿道恶性肿瘤构成增加。结论应继续开展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以降低膀胱恶性肿瘤发病率,并需进一步探索膀胱之外的泌尿道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控制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泌尿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选定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干预前泌尿道感染例次率为4.42%,干预后泌尿道感染例次率为2.08%。结论综合干预对降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泌尿道感染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操作方法及流程需进一步细化和优化。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正确及时地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对该院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漏报漏检率进行调查。结果 显示,全院平均漏报率9.0%,漏检率16.7%,送检率83.3%,符合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但有部分科室超标过高。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说明部分临床医生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对医院感染标准掌握不准,不重视病原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泌尿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55例分析第一附属医院微生物免疫科吴志奇,蒋理关键词泌尿道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药敏试验中图法分类R691.3我们对近一年来诊断为泌尿道感染的630例门诊患者进行细菌检验,其中55例(男8例,女47例)为凝固酶阴性的葡...  相似文献   

13.
泌尿道损伤是妇科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如何及时发现和处理,以及如何预防和减少泌尿道损伤,值得妇科医生高度重视.现就我院妇科手术发生泌尿道损伤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泌尿道损伤是妇科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如何及时发现和处理,以及如何预防和减少泌尿道损伤,值得妇科医生高度重视。现就我院妇科手术发生泌尿道损伤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尿路造影(CTU)对小儿泌尿系畸形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泌尿系畸形的患儿行CT平扫和肾实质期和排泄期扫描,将原始图像拆成0.625mm70Kev单能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进入能谱处理获得显示泌尿道的最佳单能图像,应用最佳单能图像重建泌尿道MPR、CPR、VR、MIP图像。结果 40~45Kev显示泌尿管道效果最佳,特别是对于泌尿管道畸形应用宝石能谱最佳单能图像CTU成像可以很好地显示异常泌尿道走行。结论宝石能谱最佳单能图像可以很好地增加泌尿道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特别是显示输尿管异位开口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对小儿泌尿道畸形的诊断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泌尿道感染者尿液细菌高渗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提高泌尿道感染者尿标本中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方法:对该院864例泌尿道感染者的中段尿进行了普通培养与高渗培养的比较。结果:普通培养分离出病原菌93株,检出率为10.8%;高渗培养分离出病原菌192株,检出率22.2%。高渗培养检出率明显高出普通培养(P<0.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菌高渗培养可提高泌尿道感染的检出率,为临床提供泌尿道感染的诊断依据,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因妇产科手术导致患者泌尿道损伤的临床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经该院进行妇产科手术引发患者出现泌尿道损伤的患者14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引发泌尿道损伤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据此探讨在妇产科手术中预防和治疗泌尿道损伤的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因妇产科手术导致的泌尿道损伤患者均经过有效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妇产科手术常导致患者出现输尿管损伤、膀胱损伤、阴道尿瘘等多种疾病,在各种妇产科手术的临床操作中必须提高医生的临床操作水平和可能造成尿道损伤的危机意识和责任心。  相似文献   

18.
何碧 《大家健康》2016,(4):18-18
目的:研究分析因妇产科手术导致患者泌尿道损伤的临床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经该院进行妇产科手术引发患者出现泌尿道损伤的患者14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引发泌尿道损伤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据此探讨在妇产科手术中预防和治疗泌尿道损伤的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因妇产科手术导致的泌尿道损伤患者均经过有效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妇产科手术常导致患者出现输尿管损伤、膀胱损伤、阴道尿瘘等多种疾病,在各种妇产科手术的临床操作中必须提高医生的临床操作水平和可能造成尿道损伤的危机意识和责任心。  相似文献   

19.
泌尿道感染的病原体多为病原微生物,由于近年来临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细菌耐药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对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进行追踪和检测分析是非常必要的[1]。为了解我院泌尿科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现对本院泌尿科2013年度634份泌尿道感染病人的中段尿微生物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我院近年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笔者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及病房泌尿道感染的患者中段尿的病原菌及药敏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