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良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62例改良式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情况,并与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排气时间及术后病率等多项指标。结果:改良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疼痛轻,病率低,切口愈合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式剖宫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莫西玲 《华夏医学》2002,15(3):327-328
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方法:以80例有剖宫产指征的孕产妇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改良式剖宫产术组40例,与同期下腹部Pfannesstiel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快,术后病率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谢玲 《西部医学》2009,21(9):1558-1559,1561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和新式子宫下段剖官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剖宫产分娩孕妇220例,其中行改良式腹膜外剖官产的产妇120例(观察组),行新式子宫下段剖官产的产妇100例(对照组)。通过对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进食时间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剖宫产术式的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及产妇进食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病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能有效防止腹腔感染等特点,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具有方法简单、易于掌握,且可以探壹盆腔等特点,故可根据不同病人选择相应术式。  相似文献   

4.
王娇 《当代医学》2016,(33):36-37
目的 对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 对接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62例产妇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均分为2组(n=31),对对照组产妇进行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研究组产妇进行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析2组产妇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手术耗时分别为(4.93±2.01)mL、(146.81±26.93)mL、(21.04±6.05)min,对照组产妇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手术耗时分别为(16.04±7.47)mL、(245.36±68.25)mL、(32.35±11.04)min,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术后镇痛率、术后腹泻率、术后病率、恢复排气时间分别为12.90%、6.45%、3.23%、(23.87±11.02)h,对照组产妇术后镇痛率、术后腹泻率、术后病率、恢复排气时间分别为38.71%、16.13%、16.13%、(48.34±13.63)h,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实施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邹祝平 《当代医学》2012,(32):70-71
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观察改良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的利弊.方法选择208例具有剖宫产史但是需再次进行剖宫手术的患者,其中102例患者前次行改良式剖宫产术,设为观察组,106例患者前次行传统剖宫产术,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腹腔粘连、腹壁粘连、盆腔粘连、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切开腹壁暴露子宫下段所用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总时间较对照组手术总时间短(P<0.01),术中切开腹壁暴露子宫下段期间出血量也比对照组出血量少(P<0.01),术中切开腹壁暴露子宫下段所用时间较对照组所用时间短(P<0.01),观察组中无粘连率比对照组高(P<0.01),且总粘连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术比传统剖宫产术更有利于进行再次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并据本院情况略行改进。方法:从2000年开始对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组36例,与同期下腹部Pfannenstial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组36例对比观察。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胎儿娩出快,术后排气早,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改良新式剖宫产术50例为研究组,以同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53例为对照组。对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平均住院日等方面的差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日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在临产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在试产失败产妇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山西煤炭中心医院160例临产后经阴道试产失败需要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行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对照组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总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产后恢复情况及腹腔内感染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产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产褥病率、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后试产失败的产妇行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可缩短手术时间,维持腹腔自然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即B-Lynch子宫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观察组50例剖宫产术时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住院患者采用常规止血方法无效时,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随机选择25例同样病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方法治疗无效,用传统方法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及产褥病率等方面对比两组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例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其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及产褥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一种操作简单、耗时短、损伤小、恢复快的方法,既能治疗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不良所致的产后出血,又可使产妇免于切除子宫的危险,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引起的难治性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官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6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组,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抽取同期无任何并发症的正常剖宫产产妇6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累计阴道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子宫复旧情况及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24h累计阴道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子宫复旧情况及住院天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于无其他高危因素的产妇可行,但要注意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1.
薛代兰 《现代医学》2008,36(2):100-101
目的 探讨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临产后剖宫产中应用的特点.方法 80例临产后需要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比分析两组从切皮到取出胎儿的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膀胱及输尿管损伤、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质量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 从切皮到取出胎儿的手术时间、总手术时间、产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中损伤情况、产后病率、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足月孕妇临产后剖宫产采用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徐鑫 《中国厂矿医学》2003,16(2):120-121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0例有剖官产指征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新式剖宫产术组60例,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组60例进行多项指标的对照。结果: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快、产后病率低。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陈玲 《中国热带医学》2002,2(4):568-569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优点。方法:对187例足月妊娠具有手术指征的产妇随机分二组,观察组101例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对照组86例采用腹部脐耻间中线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伤口愈合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病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病人疼痛轻,排气快,术后病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对150例妊娠妇女行再次剖宫产术患者进行分析,首次手术以新式剖宫产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各75例,所有患者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对比观察两组开腹时间、出血量、手术总时间及盆腔粘连情况,及术后产妇恢复情况。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在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手术总出血量方面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总时间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明显少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P<0.05),改良新式剖宫产术3、4类粘连的发生率高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P<0.05),而1、2类粘连发生率优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P<0.05);两组术后肛门通气时间、术后病率(包括急性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宫体炎等生殖器感染性疾病)、子宫愈合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术后腹腔粘连方面,且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再次行剖宫产术后粘连情况仍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具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分别行新式剖宫产术及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前者较后者手术时间短,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有极显著差异(P<0.01),术后应用镇痛药物人次及次数均少(P<0.01),排气时间短(P<0.01),术后病率低(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高(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并据本院情况略行改进。方法:从2000年开始对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手术,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组36例,与同期下腹部Pfannenstial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组36例对比观察。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胎儿娩出快,术后排气早,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效果。方法将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两组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改良腹式横切口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腹式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术后两组静脉滴注青霉素预防感染。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剖宫产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新生)L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以及术中损伤(血尿、切口延裂)、术后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时间、取胎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中血尿、切口延裂、术后疼痛、术后病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式横切口剖宫产术比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 46 8例有手术指征的孕妇随机分为三组 ,即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组、缝合腹膜组及子宫下段剖宫产组。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盆腔B超检查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二种新式剖宫产术式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新式剖宫产二种术式比较 ,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手术总时间及盆腔B超检查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病人疼痛轻、排气快、术后病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将两种剖宫产术式(腹部横切口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传统的下腹正中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临床效果分析比较。方法 将同期的腹部横切口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18例作为实验组,下腹正中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68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24h伤口疼痛情况及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及胎儿娩出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切口疼痛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部横切口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有胎儿娩出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早、术后伤口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李丽  卢克新 《中外医疗》2010,29(34):42-42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方法以子宫下段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116例为观察组,同期单纯性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124例作为对照组,2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后24h阴道出血量、术后产褥病率、住院天数及恶露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行,但如何减少术中出血量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