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胰胆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0例高度怀疑胰胆管疾病的患者均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MRCP检查,并将MRCP影像与ERCP影像进行非双盲对照分析,其中15例经手术证实。MRCP采用屏气、一次激发半傅立叶转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E)、重T2加权、二维(2D)多个平面成像技术。结果:冠状位MRCP图像与ERCP图像极其相似,MRCP图  相似文献   

2.
PTA与EMS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评价(附3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应用球囊导管成形术(PTA)和血管内支架(EMS)置入术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临床观察结果。32例中,膜性病变24例,节段性病变8例。其中,PTA组21例,术后除1例死于DIC外,其余20例已平均随访42.2个月(38~68个月),有10例(50%)发生再狭窄再闭塞。EMS组17例,已平均随访24.3个月(20~36个月),仅有2例(12%)出现下腔静脉再狭窄。但经再次PTA与EMS治疗后均得到良好再通。本组结果表明:PTA治疗BCS不仅近期疗效显著,而且可使半数左右的病人获得满意的长期开通效果。而对PTA效果不满意或再狭窄再闭塞者可采用EMS治疗。这样可明显提高BCS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 P E T、 Tl的 S P E C T 和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 D E)三种显像方法做心脏移植术前的检查。将结果与术中取出的心脏组织学所见心肌细胞存活量进行比较,以确定各方法诊断心肌细胞存活的意义。方法:选择 12 例男性重症缺血性心脏病人(平均52±9 岁),在做心脏移植术前 28±19 个月期间用三种显像方法进行检查。根据 D E 静息时室壁收缩正常或轻度减弱,或在滴注多巴酚丁胺后原收缩减弱的节段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判断为心肌节段存活; P E T 显像用18 F F D G 或13 N N H3,灌注正常或灌注代谢不匹配(18 F活性存在,13 N活性下降)则为节段存活; Tl的 S P E C T 再分布显像则根据其摄取正常、轻或中度减少判断为节段存活。病理组织检查示每节段中存活细胞< 25% 为 0 分,25% ~50% 为 1 分,50% ~75% 为2 分,> 75% 为 3 分。结果:在全部可供分析的心肌节段中, D E 示54% 节段存活,其中 78% 节段有75% 以上的存活心肌细胞,其病理结果为 3 分。 D E 检出具有存活细胞> 50% 节段的诊断敏感度是 76% ,特异性是 82% 。 P E T 显像中 46% 节段示灌注和摄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梯度回波(GRE)的快速场回波(FFE)技术,对20例肝肿块进行Gd-DTPA动态增强,旨在探明不同肿块的增强规律,提高肝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材料与方法:选取经过其他影像学检查未确诊的20例肝肿块,作常规自旋回波(SE)平扫后作Gd-DTPAFFE序列快速动态增强扫描,分别测量病灶信号强度(SIlesion),灶周正常肝脏信号强度(SIlivsr),背景噪声信号强度和标准差(SInoisec±s),计算不同病变不同时相的肝-病灶对比噪声比(C/N),描出不同肿块(本文只评价其中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肿块,包括肝细胞癌10例,局灶性结节增生3例的时间-病灶C/N曲线。结果:HCC与FNH两者曲线较接近(包括强化峰值和升降坡度),但在增强早期,HCC的C/N值高于FNH,3分钟以后二者强化值均下降,且FNH的C/N值大于0,HCC的C/N值小于0,此差异可持续15~20分钟。结论:不同的肝肿块,动态增强后的时间-C/N曲线不同,对HCC及FNH而言,增强早期(1分钟以内)及3分钟以后曲线差异较大,最有助于鉴别诊断。动态增强MR成像可作为肝脏常规SE序列成像的一种有效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胆管内生长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肝细胞癌(HCC)胆管内生长(癌栓)的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患者14例,男13例,女1例,年龄31~63岁。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14例,超声(US)检查13例,CT检查11例,MRI检查7例;影像检查时4例原HCC已切除3~7个月,2例影像上未能检出肝内肿瘤,8例HCC尚未切除。结果:ERCP上共同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但各有其特点,可呈卵圆形、“蚕蛹”形、“烧杯”形、“土豆”形、“高脚酒杯”形和偏心移位形充盈缺损;CT和MRI上肝内原发肝癌和胆管内癌栓有相同的密度和信号;病理学检查证实为HCC性癌栓。结论:显示胆管内癌栓的形态特点以ERCP检查最佳,综合应用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结合临床可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观察运动锻炼对弹性蛋白酶诱导肺气肿的影响。 方法 44 只SD 大鼠,雌雄各半,先随机分为2 组肺气肿组和对照组,肺气肿组一次性经气管内滴注猪胰弹性蛋白酶800 Eu/kg(200En/m l0.9% NaCl),对照组滴注等体积0. 9% NaCl液。注酶后4 周再将2 组随机分为运动组和非运动组,即: 正常对照组(NC),正常运动组(NE),肺气肿对照组(EC) 和肺气肿运动组(EE),然后进行为期12 周的运动平板锻炼。 结果 与NC组比较,EC 和EE组肺灌注体积与体重比增大(P< 0.001,P<0.05),排除与灌注体积比变小(P< 0.001),单位面积的肺泡个数减少(P< 0.001),平均肺泡面积增加(P< 0.005), 但上述检测参数在NC与NE 组和EC与EE 组间未见明显差异。 结论 在我们所选定的运动强度下,运动锻炼对正常及肺气肿大鼠肺弹性和病理形态变化无明显影响,可能不会加重肺气肿进程。  相似文献   

7.
三叉神经痛的诱发电位和动作电位研究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减压手术前后及80名无三叉神经痛的正常人分别进行了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检测,并对其中12例在术中三叉神经减压前后进行了三叉神经动作电位(TCAP)测量,并就其结果的对比研究,确定TSEP的早期成分P3(或N3)属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而不是肌电位。认为P3(或N3)是三叉神经根及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突触后的混合电位。对减压前后TSEP和TCAP的比较,推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8.
文摘     
文摘06213N┐氨PET和99mTc┐MIBISPECT评价严重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局部心肌灌注的对比研究[英]SandNPR…∥JNuclCardiol.-1998,5(1).-4~13用13N-氨和18F-FDGPET联合显像探测心肌活力已是成熟的...  相似文献   

9.
PERIPHERALNERVEREPAIRINRATSUSINGVASCULARIZEDFROZENIN┐SITUMUSCLEAUTOGRAFTWANGYan(王岩)1,ZHUSheng-xiu(朱盛修)1,HUNGLK2,LEUNGPC21.Dep...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胰胆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0例高度怀疑胰胆管疾病的患者均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MRCP检查,并将MRCP影像与ERCP影像进行非双盲对照分析,其中15例经手术证实。MRCP采用屏气、一次激发半傅立叶转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E)、重T2加权、二维(2D)多个平面成像技术。结果:冠状位MRCP图像与ERCP图像极其相似,MRCP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略逊于ERCP,因而,MRCP有时不能显示正常胰管及其分支。依据较满意的MRCP图像可以做出与ERCP基本一致的诊断,并且,对ERCP失败或显示不完全的病例,MRCP可获得有价值的诊断信息。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MRCP是一种安全、无损伤性的影像学技术,在胰胆管疾病诊断方面具有很大潜力,评价MRCP是否可以常规取代ERCP的诊断作用尚为时过早,仍需要进一步大量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1.
摘要对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减压手术前后及80名无三叉神经痛的正常人分别进行了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检测,并对其中12例在术中三叉神经减压前后进行了三叉神经动作电位(TCAP)测量,并就其结果的对比性研究,确定TSEP的早期成分P_3(或N_3)属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而不是肌电位。认为P_3(或N_3)是三叉神经根及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突触前和突触后的混合电位。对减压前后TSEP和TCAP的比较,推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部位在外周,而致痛机制在中枢。  相似文献   

12.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外伤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急笥脑外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20例中,重型脑外伤患者缓慢静脉推注GM1 100mg/d,每次用药前,用药后1,3小时监测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经统计分析用GM1前后主要峰间潜伏期(IPL)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环枢椎脱位的CT及平片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环枢椎脱位平片及CT表现,比较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正常人,13例环枢椎脱位和2例旋转性半脱位。均作常规CT扫描,5例加作功能性的CT扫描。结果:15例环枢椎脱位和半脱位,平片诊断15例,CT诊断14例,漏诊1例。CT除显示环枢椎脱位外,还清楚显示合并的椎体多发性骨折部位、范围、骨性椎管的大小及畸形。结论:平片及CT均是诊断环枢椎病变的重要手段。平片难以显示复杂性骨折及骨性椎管形态的改变;CT对无移位的齿状突骨折和轻度环枢椎脱位不敏感。功能性的CT扫描是鉴别生理性和病理性环枢椎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用牛血清AGE(BSA-AGE)作为包被抗原,采用对氧化糖基化产物-N^ε羧甲基赖氨酸(CML)特异的抗体(抗KLH-AGE)作为检测抗体,建立竞争ELISA检测系统。将该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所测AGE水平进行比较,并对117例长期血液透析(HD)病人的血清AGE水平进行定量观察。结果显示:ELISA法检测血清AGE的最低检测限为0.1μg/nl,平均批内变异系数(CV)为2.2%,批间CV为9.0%,回收率为97%~107%。用该法 117例血透病人血清AGE水平中位数为0.5μg/ml,而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中仅有9.4%的血清AGE含量〉0.1μg/ml。同时用ELISA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44例病人血清AGE,两处方法所得结果相关非常显著(P〈0.01)。上述结果表明,竞争ELIEA法测定人血清AGE水平,  相似文献   

15.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电子束CT诊断冠心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核素心肌SPECT显像与电子束CT(EBCT)扫描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受检者(CHD患者50例,非CHD患者14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SPECT及EBCT检查。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SPECT与EBCT诊断CHD的灵敏度相近,分别为920%和940%;SPECT的特异性(929%)优于EBCT(286%),P<005。在判断EBCT结果时,采用不同的钙化积分阈值,对诊断CHD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影响很大,故应采用接收器工作特性分析确定适当的钙化积分阈值。结论EBCT虽具有一定优越性,但目前尚不能取代心肌SPECT显像。  相似文献   

16.
对筛选得到的一个抗生素,用^1H,^13C,DEPT,^13C-H COSY,2D接力HOHAHA,1D多接力COSY,NOE差谱等多种核磁共振方法进行研究,克服了寡糖谱峰重叠的困难,确定其结构为2-海藻糖胺,并对其^1H,^13C信号作了明确归属。  相似文献   

17.
脂多糖刺激肺血管内巨噬细胞环氧合酶-2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探讨脂多糖(LPS)对肺血管内巨噬细胞(PIM)环氧合酶-2(COX-2)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改良法分离、培养猪PIM,以LPS(10μg/ml)刺激,反转录滞麦链反应(RT-PCR)检测COX-2mRNA的变化;经染色法观察COX-2酶蛋白的改变;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前列腺素E2)(PGE2)变化,以间接显示COX活性的改变。结果LPS刺激后,PIM COX-2mRNA和酶蛋白表达PGE2  相似文献   

18.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属于黄病毒科,是单链正股RNA病毒。病毒基因组全长约9.3kb,只有一个开放阅读框,编码一条长约3010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前体蛋白可加工成为C、E1、E2、p7、NS2、NS3、NS54A、NS...  相似文献   

19.
部分脾栓塞治疗难治性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PSE治疗难治性原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RITP,采用Seldinger′s法,经股动脉穿刺,脾动脉置管,注射明胶海绵作部分脾栓塞治疗,以期提高患者周围血小板计数,治愈或减轻出血症状。结果:本组62例RITP经PSE治疗后,获CR39例(62.9%);PR13例(21.0%);总有效率83.9%。1年后复查,复发率29.0%。结论:PSE治疗RITP与脾切除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作为脾切除的替代手术。  相似文献   

20.
肺癌的分期对其获得适当的治疗尤为重要。对30例原发性肺癌行99mTc-平阳霉素(PYM)显像分期研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对纵隔及肺门淋巴结浸润的发现能力与X-CT一致(肺门9/9,纵隔13/13),肝转移显示3/4。对恶性胸水除可显示积液外,尚可较好地显示原发病灶(平面6/7,SPECT7/7),提示该显像可用于肺癌分期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