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乙肝疫苗是预防并最终控制乙型肝炎的唯一有效的手段。乙肝疫苗的问世为乙肝的预防提供了最主动、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武器。然而,在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中,约有14%的人表现为疫苗的无应答或弱应答。国外的研究报道表明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不应答与某些特异的HLA等位基因及单体型密切相关。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不应答现象可由一些后天因素造成,如接种疫苗的疫苗剂量、接种位置及途径、性别、年龄、体重、免疫缺陷、免疫抑制及所选用的免疫方案等有关。为了解乙肝酵母基因工程疫苗接种不同剂量与免疫应答的效果如何,我们对某高校大学生乙肝基因工程疫苗不同剂量注射后免疫应答进行了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乙肝疫苗是预防并最终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最有效的手段。我国以往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大部分单纯以儿童或单纯以成人研究为主,为了获得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我们采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869例6~60岁的对象进行了免疫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关于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应用前景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因工程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是人类同乙肝斗争的产物,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大成果,是人类健康的保护神。它优质、安全、高效,可避免因乙肝导致的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酵母重组)在我国乃至世界的乙肝计划免疫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控制乙肝流行的主要疫苗。因此有必要对其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一、何谓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酵母重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酵母重组)是一种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亚单位疫苗,它系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乙肝病毒表达表面抗原的基因进行质粒构建,克隆进入啤酒酵母菌中,通过培养这种重组…  相似文献   

4.
血源与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的最有效的手段。为了解血源和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我们对接种者进行了观察。1观察对象和疫苗接种观察对象为门诊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均为阴性者,年龄0~65岁。分两组,A组接种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血源乙肝疫苗10μg×3针,完成全程免疫者409人;B组接种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酵母重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5μg×3针,完成全程免疫者337人。两组的免疫程序均为0、1、6个月接种,并于第3…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乙肝(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安全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能否用基因工程疫苗取代血源疫苗,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有效的、有说服力的资料。对此,我们应用乙肝基因工程疫苗进行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疫苗及免疫程序: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研制的维康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酵母重组),批号为2960606—1,失效期98.7.17。疫苗的HBsAg含量均为5μg/0.5ml/支。按0.1.6程序接种,第1针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总剂量为5μg/次×3。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乡铁路食品从业人员应用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和持久性。方法选择辖区内食品从业人员中乙肝两对半检测各项指标全为阴性者960人,按0、1、6免疫程序接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于全程免疫后1年、4年分别采集接种对象手指末稍血,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指标。结果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安全可靠,能够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结论基因工程疫苗对成人的免疫效果较好,但其免疫的持久性仍待进一步研究,可考虑在免疫后4年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7.
樟树市部分中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标志分析及疫苗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中学生HBV感染状况及接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效果。方法 对2000年初一、高一新生2658名进行HBsAg筛选,HBsAg阳性部分检测乙肝血清“两对半”,检测方法采用ELISA试剂检测。HBsAg阴性均接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结果 HBsAg阳性率为10.5%(278/2658),其中检测196例乙肝血清“二对半”,发现学生中乙肝携带以“HBsAg、HBeAg、HBcAb”和“HBsAg、HBeAb、HBcAb”阳性两种感染模式为主,分别占43.9%(86/196)和30.6%(60/196)。经乙肝疫苗接种后,2380名学生中抗体阳转率为79.4%,其中初一学生阳转率为82.2%,显高于高一学生(76.3%)。结论 接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中学生(尤其是初一新生)预防和控制乙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关于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应用前景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因工程乙型肝炎(乙肝) 疫苗是人类同乙肝斗争的产物, 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大成果, 是人类健康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呈世界性分布,我国是高流行区之一。应用乙肝疫苗是预防并最终控制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手段。1985年我国研制成功血源性乙肝疫苗,1992年研制出基因工程CHO疫苗,1994年引进美国Merck公司的酵母基因工程疫苗并开始试生产,到目前为止基因乙肝疫苗在我国已经应用了15年,上亿人的应用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且也可以同其他疫苗联合应用旧。我国以往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大部分单纯以儿童或单纯以成人为研究对象,为了获得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接种人群(6周岁以下人群除外)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采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6~60岁869例,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医药信息     
乙肝疫苗开始更新换代 不久前,卫生部规定,从今年起逐年减少乙肝血源疫苗的分配份额,用3年时间逐步以乙肝基因工程疫苗代替现在使用的乙肝血源疫苗,促进更新换代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在全国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平湖市自 1997年起 ,乙肝预防接种全部由基因工程疫苗 (酵母重组 )取代原血源性疫苗。为了解基因工程疫苗的确切效果 ,1996年 10月至 1998年 9月 ,在浙江省卫生防疫站有关专家的指导下 ,对该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进行了观察。1 材料与方法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酵母重组 ) ,批号 96 0l0 6 (5μg/0 .5ml) ,为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 1996年10月至 1997年 3月 ,凡在平湖市一院、二院、红十字会医院产科待产 ,HBsAg阳性 (其中HBeAg同时阳性者 9例 )的孕妇分娩的 4 7名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 ,采用 0 ,1,2月免疫程序 ,于…  相似文献   

12.
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产痘苗病毒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北京市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和地鼠卵巢细胞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进行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剂量为20μg/支×3,接种HBsAg和HBeAg均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各40例,观察时间≥9个月者分别炒33例和29例。结果:全部新生儿均无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T1时抗-HBs阳转率分别为3.0%和13.8%;T9时为高峰,分别为113.04%和99.11  相似文献   

13.
不同剂量和种类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探讨不同剂量和种类基因工程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的免疫效果 ,在北京市大兴县、顺义区抽取健康新生儿 193名 ,随机分为 3组 :Ⅰ组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10 μg -5 μg -5 μg ,Ⅱ组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5 μg -5 μg -5 μg ,Ⅲ组接种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乙肝基因工程疫苗 10 μg -10 μg -10 μg ,3组均按 0、1、6月程序接种。结果 :全程免疫后 1年 ,抗 -HBs阳转率分别为85 5 1%、86 44%、10 0 .0 0 % ,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5 0 5 0mIU/ml、5 2 34mIU/ml、14 3 19mIU/ml;全程免疫后 2年 ,抗 -HBs阳性率分别为 79 6 6 %、70 2 1%、95 5 6 % ,GMT分别为 2 5 98mIU/ml、30 48mIU/ml、6 9 5 8mIU/ml。表明 :对HBsAg阴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采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10 μg -5 μg -5 μg与 5 μg -5 μg -5 μg接种 ,其抗 -HBs阳转率及GMT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但免疫后第 2年 ,采用 5 μg -5 μg -5 μg免疫组的抗体下降速度较 10 μg -5 μg -5 μg组为快 ;两个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接种组与CHO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接种组比较抗 -HBs阳性率和GMT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CHO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接种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母婴传播是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重要传播途径。80年代应用乙肝血源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但要从人血中提取抗原,价格昂贵,且有潜在的安全问题。目前,新一代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工程疫苗(简称乙肝基因疫苗)已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15.
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产痘苗病毒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和地鼠卵巢细胞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进行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剂量为20μg/支×3,接种HBsAg和HBeAg均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各40例,观察时间≥9个月者分别为33例和29例。结果:全部新生儿均无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T1时抗-HBs阳转率分别为3.0%和13.8%;T9时达高峰,分别为78.8%和79.3%;疫苗保护率分别为79.2%和80.2%;抗-HBs滴度(S/N均值)T9时为高峰,分别为113.04和99.11。各组中均有1例抗-HBs和HBsAg同时持续阳性;并分别有1例和2例抗-HBs均持续阴性。结果表明国产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其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较同剂量血源疫苗好,与30μg血源疫苗的阻断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观察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我们将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均阳性的118名孕妇的婴儿随机分组,一组是单纯疫苗组,按0、1、6个月注射三针乙肝疫苗(5μg);另一组是孕妇临产前3个月,每月注射一次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每次100IU,婴儿出生后使用乙肝疫苗的同时,加注100IUHBIG。全程免疫后7个月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HBsAg和抗-HBc。3次随访结果显示,单独及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组,婴儿抗-HBs阳性率为75.39%,无应答率为6.15%,HBsAg阳性率18.46%,保护率为76.92%;联合免疫组,抗-HBs阳性率为90.57%,无应答率为3.77%,HBsAg阳性率5.66%,保护率为92.92%。提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具有良好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HBIG联合乙肝疫苗可明显提高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实践证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HB疫苗)是控制乙肝最科学、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HB疫苗也不断更新换代,从第1代血源性乙肝疫苗(PDV),到第2代基因工程HB疫苗,目前已进入第3代HnsAg合成肽段HB疫苗的研制。由于PDV的血浆原料减少,难以大量生产,同时经3步灭活不足以将其中已知和未知的潜在致病因子全部杀灭,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我国从2000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PDV,现就目前使用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分别对日本(10μg/剂)、美国Merk (5μg/剂) 生产的酵母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和法国(20μg/剂) 生产的地鼠卵巢细胞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阻断HBV 母婴传播效果进行研究,各组观察时间≥9个月者分别为62、18 例和24 例。其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9.2% 、93.8% 、53.7% ;T9 和T12抗-HBs阳转率及抗体水平达高峰,分别为87.5% 、88.2% 、68.4% 和213.7m IU、173.4m IU、379.3m IU,结果显示进口酵母乙肝基因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较CHO苗好;但疫苗阻断效果与抗-HBs抗体水平非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回顾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自国产乙肝疫苗问世不久,我市于1986年起在部分区、县开展了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预防的区域性接种试点。在试点接种工作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扩大覆盖面。1991年3月,我市制订了《上海市新生儿(婴儿)乙肝疫苗接种实施细则》,1992年起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新生儿乙肝血源疫苗的接种,2003年11月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进一步推动了我市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1997年1月起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替代血源疫苗,使接种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接种工作走向制度化、正规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现将我市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现今众多研究学者已经表明乙肝疾病是可以进行预防的,但此疾病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此疾病的研究工作日前仍是热点难点问题。现今针对此疾病的预防,多以免疫接种为重要的防治措施,我国在1992年将乙肝免疫接种纳入儿童计划免疫规范管理,并于1997年下发"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取代血源乙肝疫苗的57号文件",近几年,国家又将其列入了儿童免费免疫规划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