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肝内Ⅳ型胶原(CⅣ)及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CⅣ同步检测的相关性及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104例CHB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肝组织病理学、肝内CⅣ免疫组化及血清PCⅢ、HA、CⅣ的检测.结果:①病理学诊断属CHB轻度者74例,中度21例,重度9例;②中医辨证分型:属肝郁脾虚型56例(53.88%)、肝胆湿热型3例(2.85%)、肝肾阴虚型14例(13.46%)、脾肾阳虚型5例(4.81%)及瘀血阻络型26例(25.00%);③CHB轻度组,中医辨证以肝郁脾虚型为主,占71.62%(53/74);中度组以瘀血阻络型为主,占66.66%(14/21);重度组病例均属瘀血阻络型.④依中医证型肝内CⅣ免疫组化检测,瘀血阻络型肝内CⅣ检测值显著高于其他各型(P<0.01);⑤血清PCⅢ、HA与CⅣ检测值瘀血阻络型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型(P<0.01);⑥肝内CⅣ检测值与血清PCⅢ、HA和CⅣ检测值比较,呈明显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995,0.993,0.984;均P<0.01).结论:CHB患者肝组织病理、肝内CⅣ免疫组化及血清PCⅢ、HA、CⅣ同步检测与中医证型间有显著相关性,对指导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ALT(丙氨酸转氨酶)、HA(透明质酸)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对127例CHB患者行肝组织病理、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组化检查,并检测其血清HBV DNA、HBV-M、ALT、HA水平.结果:ALT对肝脏炎症程度的评估有意义(P<0.01),HA有助于判断CHB患者肝脏的炎症及纤维化程度(P<0.01),肝组织S0组与S1~4组、肝组织G0~1组与G2~4组的血清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BcAg阳性组与阴性组的HBV DNA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HBcAg表达有一致性,ALT正常或低水平者应争取肝组织活检,以便及时判断肝组织病理状况,把握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3.
非肝病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巨细胞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在非肝病患者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点及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以抗-CMV单克隆抗体对31例非肝病及7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进行检测,用抗-HBcAg多克隆抗体和抗-CMV单克隆抗体双标记技术在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一张肝组织切片上显示两种病毒分布特点。结果:31例非肝病肝组织中检出CMV Ag7例(22.6%),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3/76,56.6%),P<0.01。在两组标本中CMV Ag均在肝细胞胞浆内表达。非肝病患者肝组织中阳性细胞数量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少,后者阳性细胞多近汇管区分布,数量多时,也可在肝小叶内弥漫分布。轻度和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CMV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慢性乙肝炎患者中CMV表达阳性细胞明显多于轻度慢性乙型肝炎(P<0.05)。双标记染色显蒜CMV Ag和HBcAg多数可表达于肝小叶内同一区域肝细胞甚至同一肝细胞内,也可见于肝小叶中不同部位。结论:非肝病患者中CMV感染并不少见,慢性乙肝炎患者更易重叠CMV感染,并且其感染程度与肝组织的活动性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损害和HBsAg/HBcAg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2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BsAg和HBcAg,同时检测患者血清HBVDNA水平。结果 在肝脏炎症程度G1~G4四组患者之间血清HBV DN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纤维化程度S1~S4四组患者之间血清HBV DNA水平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肝组织HBsAg表达强度-~+++四组患者之间血清HBV DN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肝组织HBcAg随血清HBV DNA水平的增高而表达增强。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与血清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HBeAg阴性、ALT正常的HBV感染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 89例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均接受肝组织穿刺病理学检查,并行肝炎病毒标志物、血清HBV标志物和HBV DNA检测,分析其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结果 89例患者的肝组织病理结果大部分异常,其中肝组织炎症分级≥G2者70例,占78.6%;纤维化分期≥S2者66例,占74.2%。不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患者之间的HBV DNA定量有明显的差别(F=2.678,P〈0.05),而且二者呈正相关(rs=0.327,P〈0.01);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之间的HBV DNA定量也有明显的差别(F=2.625,P〈0.05),而且二者呈正相关(rs=0.314,P〈0.01)。结论 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如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滴度明显升高,应及早进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指导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 DNA检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DNA的相关性。采用免疫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分别检测随机选择的 4 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DNA。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DNA水平呈正相关 ,但不呈直线相关 (re =0 2 4 ,t=1 0 9,P >0 0 5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HBV -DNA水平有相关性。可以通过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来判断其肝组织中HBV复制水平  相似文献   

7.
吴丽萍  张建军  杜瑞清  王艳  王建彬 《肝脏》2009,14(4):269-271
目的了解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特征,并分析血清HBeAg及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90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依据血清HBeAg及HBV DNA将患者分组,分别比较HBeAg阳性和阴性组及HBV DNA阳性和阴性组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结果。结果90例患者100%存在肝组织损伤,其中肝硬化8例(8.9%);慢性乙型肝炎轻度62例(68.9%),中度8例(8.9%),重度12例(13.3%)。82例病理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中,炎症分级G≥2者30例(36.6%);纤维化分期S≥2者28例(34.15%)。HBeAg阴性组病理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均明显重于阳性组(P值均〈0.05)。HBV DNA阴性和阳性组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皆非"正常";血清HBeAg、HBV DNA均不能反映肝脏损伤情况;对此类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考虑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8.
饶敏  陆伟  张占卿  张小楠  曹婕 《肝脏》2012,17(6):381-38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肝组织总HBV DNA(HBV tDNA)与血清HBV DNA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选本研究。肝组织β- globinDNA、HBV cccDNA和HBV t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平均每个肝细胞HBV cccDNA和HBV tDNA含量(拷贝/cell)=HBV cccDNA(实测值)/β-globin DNA(实测值)和HBV tDNA(实测值)/β3-globin DNA(实测值),肝组织HBV cccDNA和HBV tDNA含量的计算单位定义为log10拷贝/106cel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法检测血清HBVDNA和HBV标志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细胞中HBsAg和HBcAg的表达。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t检验。结果 (1)肝组织HBV cccDNA与HBV tDNA定量呈正相关(r=0.696,P<0.001);肝组织HBV cccDNA与血清HBV DNA定量呈正相关(r=0.304,P<0.01);肝组织HBV tDNA与血清HBV DNA定量呈正相关(r=0.341,P<0.01);(2)肝细胞内HBcAg定性检测阳性患者的血清HBV DNA定量明显高于阴性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内HBcAg定性检测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肝组织HBV cccDNA和HBV tDNA定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和(P均>0.05);(3)肝细胞内HBsAg定性检测阳性患者的血清HBV DNA定量明显高于阴性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内HBsAg定性检测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肝组织HBV cccDNA和HBV tDNA定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HBeAg(+)/抗-HBe(-)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明显高于HBeAg(-)/抗-HBe(+)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抗-HBe(-)患者肝组织HBV cccDNA和HBV tDNA定量与HBeAg(-)/抗-HBe(+)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肝组织HBV cccDNA、HBV tDNA以及血清HBV DNA三者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1)血清HBV DNA定量结果并不一定能完全反映患者肝组织中HBV cccDNA和HBV tDNA含量,尤其在血清HBV DNA<500拷贝/mL时,肝组织中仍存在HBV cccDNA和HBV tDNA,且含量大小不等。(2)肝细胞内HBcAg定性检测阳性或者HBsAg定性检测阳性患者的血清HBV DNA定量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而两者的肝组织HBV cccDNA和HBV tDNA定量均没有显著差异;(3)HBeAg(+)/抗-HBe(-)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明显高于HBeAg(-)/抗-HBe(+)患者,而两者的肝组织HBV cccDNA和HBV tDNA均没有显著差异;(4)肝组织HBV cccDNA、HBV tDNA及血清HBV DNA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微粒子荧光免疫分析法 (MEIA)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 (PCR)对 16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BeAg和HBVDNA定量检测 ,并与同期肝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定量与病理分级分期有明显相关性 (r =0 .48,p <0 .0 5 ;r =0 .5 3 5 ,p <0 .0 5 ) ,而血清HBVDNA定量与病理分级分期无明显相关性 (r =0 .0 45 ,p =0 .717;r =0 .10 5 ,p =0 .3 8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与HBVDNA定量水平有良好的一致性 (r =0 .5 3 3 ,p <0 .0 5 )。结论 肝组织学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与HBeAg定量相关。随着血清HBeAg定量降低 ,肝组织炎症活动加重 ,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升高 ;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关系。根据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定量的变化 ,可以初步估计肝实质受损情况。结合HBVDNA定量的检测 ,可以为临床判断病情变化、严重程度、HBV前C区变异的初筛及抗病毒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敏  卢诚震  王怡  翟璐  郭洁  周莉  韩旭  刘勇钢 《肝脏》2010,15(3):167-170
目的对比不同年龄阶段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及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脏病理特点。方法 323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每组以40岁为界分为高龄组与低龄组,均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同时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 DNA,分析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高龄组与低龄组的肝脏病理损伤与血清ALT及HBV DNA水平的关系。结果 HBeAg阳性高龄组与HBeAg阴性高龄组比较具有更明显的炎症程度(P〈0.05)及更高的HBV DNA载量(P〈0.01),HBeAg阳性低龄组与HBeAg阴性低龄组比较HBV DNA载量较高(P〈0.01),但炎症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HBeAg阴性非活动性HBV携带者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炎症、纤维化程度及血清HBV DNA水平在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低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eAg表达和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的关系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不同,血清HBeAg表达与否和HBV DNA水平高低不能单独作为判断肝组织病理变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子杂交技术对28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肝组织和血清HBV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肝组织HBV DNA阳性率显著高于血清HBV DNA阳性率,②血清DNA-P反映乙肝病毒的早期复制;③血清HBeAg阴性、Anti-HBe阳性时肝组织内可发现游离型HBV DNA及小片段DNA,表明肝内HBV正处于活跃复制状态,从分子水平证实了Anti-HBe阳性时部分患者可有传染性,需积极有效治疗:④慢迁肝和慢活肝中发现整合型HBV DNA较少,提示慢活肝经治疗后有希望达到从肝内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另外,也提示乙肝病毒在肝内的复制状态与病理损伤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163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应用ELISA法检测上述患者HBV感染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V-M),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血清HBV DNA水平在不同乙型肝炎临床类型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HBV-M对比,HBsAg、HBeAg、抗-HBc阳性病人的检出率为87.76%,HBsAg、抗-HBe、抗HBc病人的检出率为45.71%,HBsAg、抗-HBc病人的检出率为42.86%,抗-HBc单项阳性病人的检出率亦达40.00%;血清HBVDNA含量与黄疸的程度及转氨酶水平的高低未见相关。结论:提示HBV DNA的复制状态与不同乙型肝炎临床类型无明显相关关系;HBV DNA含量高低与肝功能受损程度亦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1896突变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 对17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活检,观察肝组织病理分级(G)和分期(S)情况,同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e系统状态和HBV前c区1896阳性患者(20%);随着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进展,变异株检出率似乎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98和P=0.052)。结论 HBV前C区变异在HBeAg阴性组高于HBeAg阳性组;未发现HBV前C1896变异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如何对慢性乙型肝炎伴早期肝硬化者进行早期诊断,方法:选取经肝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伴早期肝硬化(早期(LC)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病史及体征,芊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以及B超检查,并以同期随机抽取的80例单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作对照。结果:早期LC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较重,某些体征(如蜘蛛痣、肝掌和肝病面容等)、血清总胆红素(TBil)、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单纯慢性乙肝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早期LC组的血清透明质酸(HA)、C3氨基端肽(PⅢP)和板层素(LN)水平显著高于CHB组;此外,早期LC组的B超异常声像图(如肝内光点增粗、分布欠均匀、脾肿大和门静脉增宽等)明显高于CHB组,然而,两组之间HBsAg滴度高低和HBeAg阳性率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视体格检查,肝功能化验和血清HA、PⅢP、LN以及B超声像图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早期LC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观察了丁型肝炎病人肝组织HDAg、HBsAg、HBcAg及HBVDNA表达,了解HDV和HBV的作用和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双标记及原位杂交技术,栓测48例丁型肝炎病 肝组织HDAg、HBsAg、HBcAg和HBVDNA表达,以52例乙型肝炎作疾病对照。结果,丁型肝炎HBsAg、HBcAg、HBVDNA检测率分别为83%、67%、21%,对照组为94%、92%、44%两组HBcAg、HBVDNAg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126例病理与临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中脂肪肝的发生率.方法:采用Menghini型快速肝穿取得肝组织,10%甲醛固定,常规制片,HE染色.结果:550例慢乙肝中有126例病理证实合并有脂肪肝,占22.91%(126/550),其中83例为B超检出,检出率为15.1%(83/550),B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5.87%(83/126).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易合并脂肪肝,无创伤性B超检查为脂肪肝诊断首选,肝组织活检是目前唯一的确诊方法.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系统与HBV DNA前C区基因突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HBV DNA前C区基因突变与HBe系统的关系.方法对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DNA基因检测(PCR法)、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中,血清HBV DNA阴性22例,阳性66例.从阳性患者中检出野生株感染22例,占33.3%;突变株感染44例,占66.7%.44例突变株感染者中38例属1898位点及/或1901位点突变,占86.4%;其他形式突变6例,占13.6%;66例血清HBV DNA阳性中,CHB 49例,LC 17例,突变株感染检出率分别为69.3%、58.8%,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HBe系统中,HBV DNA阳性患者属HBeAg(+)者44例,其中突变株检出率为75.0%(33/44),属抗HBe(+)者20例,其中突变株检出率为50.0%(10/20),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在HBe系统中,HBeAg(+)患者的突变株检出率高于抗HBe(+)患者(P<0.05),提示其位点突变株在HBeAg(+)中占优势,与以往文献报道中关于1896位点突变株主要存在于抗-HBe(+)患者中的结论不尽相同.因此,应考虑HBeAg(+)患者也存在病毒突变的可能.②HBV慢性感染过程中,CHB患者与LC患者的突变株感染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在1898及/或1901位点的突变株感染与肝脏损害程度无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8.
应用抗HGV NS5单克隆抗体(McAb),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与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法(PAP)检测了166例慢性肝病患者(CLD)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抗原(HGV-Ag)。结果显示,慢性非甲~戊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和肝细胞癌患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57%、22.45%、14.28%、18.52%和15.38%。HGV-Ag阳性肝细胞多呈散在、局灶和弥漫性三种形式分布,HGV-Ag染色阳性颗粒可见于细胞浆中,HGV-Ag NS5的检出率与HBV、HCV感染有关。提示HGV NS5抗原在慢性肝病患者肝细胞中表达,且HGV NS5的表达与血清HGV RNA水平关系较为密切,HGV感染可能在慢性肝病发生中起一定病原学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 (ChronichepatitisB ,CHB)患者肝组织炎性活动程度与α 干扰素 (α IFN )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 84例使用赛诺金 (αlb IFN )的CHB患者治疗前肝活检组织进行炎症分级及Ishak计分 ,并与α IFN治疗后及停药 1年后复发情况作一对比分析。结果 :随着肝组织炎症分级进展 ,α IFN的完全应答率明显上升( χ2 =11 63 ;P <0 0 1)。停药 1年后不同炎症分级患者的HBV感染复发率并无差异。 8例完全应答者α IFN治疗结束时 ,肝组织Ishak计分自 12 8± 3 0降至 8 1± 2 8(t =3 2 4;P <0 0 1)。结论 :CHB肝组织炎症分级与α IFN近期疗效密切相关。α IFN完全应答者肝组织学状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