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肠疾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方法 对经内科综合治疗不能止血而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小肠出血患者行外科剖腹探查术,并在术中进行内镜检查,寻找出血原因和部位.结果 19例均成功查出小肠出血部位和原因.结论 剖腹探查结合术中内镜检查是诊断术前不能确诊的小肠出血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 ,上消化道出血经胃镜检查能很快明确诊断 ,并能行胃镜下止血治疗。结肠出血大都能在肠镜下明确诊断 ,而小肠出血诊治较困难。为探讨小肠出血诊治方法 ,对我院住院患者中 11例黑便患者经胃镜、肠镜或胃肠钡餐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 ,行血管造影 (DSA)检查明确诊断小肠出血的 10例病例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选自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8月间在我院住院患者。经DSA检查明确小肠出血 10例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4 5岁 ,平均 6 4 4岁 ;病程最长 2 0年 ,最短 4h。临床主…  相似文献   

3.
韩雨  姚磊 《中外医疗》2010,29(11):78-78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镜在小肠出血诊断中运用价值。方法对于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剖腹探查,并在术中行胆道镜检查以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结果本组24例均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并进行了相应的手术。结论术中胆道镜对小肠出血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省时、检出率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中肠镜在小肠出血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技巧。方法对于经内科综合治疗不能止血,而常规检查短期内不能明确病因的急性小肠大出血患者,在术中进行内镜检查,寻找出血原因和部位,并进行合理的手术治疗。结果
  经肠镜在剖腹探查时准确地找到出血的原因,其中有4例为血管畸形,1例是小肠憩室,1例是海绵状血管瘤,确诊后合理手术出血均得到救治。结论对不明原因的急性小肠大出血患者需急诊剖腹探查时,术中肠镜的应用是一种操作简便,定位准确,病变检出率高,在基层医院也可以顺利开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经常规胃、肠镜检查不能明确出血病因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其中首次经口进镜34例,首次经肛进镜32例,16例患者接受双侧进镜检查,22例患者行剖腹探查.结果:82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或剖腹探查,69例明确病因,病因确诊率为84.15...  相似文献   

6.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介入诊断与治疗(附1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病因复杂、病情危重的急性临床病症,临床治疗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内窥镜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其中介入治疗对经内科治疗无效、不能实施外科手术的小肠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1~3]。同时由于消化道出血量大,又很难确定出血部位,在急性出血期选择手术的几率很低。而介入治疗因其适应证宽、低创伤、疗效良好逐渐成为急性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的最重要甚至是首选的手段。我科2002~2005年共收治13例,均行介入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小肠出血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 4 2例经小肠钡灌、动脉造影、核素造影、肠镜及手术证实的各种小肠疾病所致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小肠肿瘤 2 6例 ,小肠非特异性炎症、溃疡 16例 ,Meckel憩室 5例 ,血管畸形 1例 ,克隆氏病 1例 ,其他 2例。结论 :小肠出血以肿瘤为最常见病因 ,小肠钡灌、动脉造影、核素造影为主要诊断手段 ,及时剖腹探查结合术中肠镜可协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孝  张子其  张建萍  张钰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7):1535-1535
不明原因小肠出血一直是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难点 ,以前的常规检查包括小肠钡餐、血管造影、同位素扫描、推进型小肠镜等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胶囊内镜作为目前惟一的无创性、可视性的小肠全程检查手段 ,为该病的诊断、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1] 。我科在引进及应用胶囊内镜以来 ,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面进行了探索 ,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 受试对象条件 :( 1)具有消化道出血症状 :反复发作的鲜血或暗红色血便或黑便 ,或长期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并合并缺铁性贫血 ;( 2 )已进行胃镜和肠镜检查 ,除外了食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55例下消化道出血手术病例分析,其中小肠出血24例,大肠出血31例.结果 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以肿瘤为最多见,其它病因包括非特异性炎症、克隆氏病、血管畸形等.小肠出血术前确诊率为58.3%,大肠出血确诊率为100%.结论 急诊下消化道的诊断以内镜及血管造影为最佳选择,对于部分小肠出血难以确诊者,术中配合肠内镜检查会有满意的效果,若在无肠镜检查条件或出血原因不明确时,可在术中进行分段肠管灌洗以确定出血部位.治疗上则根据不同的出血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避免不必要的盲肠段切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处理经验。方法 对18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以大肠肿瘤多见,占44.4%。除全部肛检等一般检查外,8例行结肠镜占44.4%。13例手术占72.2%。其中紧急手术7例占38.9%,术后出血止。结论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以纤维结肠镜为首选;对保守治疗出血不止积极行病因检查与紧急手术探查,术中配合肠镜检查有利发现病灶,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空回肠出血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空回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的选择。方法:33例空回肠出血患者分别行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核素扫描、血管造影、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等单项或多项检查。手术及病检证实。结果:33例患者中,小肠肿瘤占13例(39.39%),以平滑肌瘤多见,小肠感染性疾病8例(24.24%),Meckel‘s憩室7例(21.21%),血管病变(包括血管瘤)3例(9.1%),其它2例(6.06%),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黑便多见(42.42%),约1/3的患者伴有腹痛,以中度贫血为多见(48.48%).核素扫描检查7例,5例均发现小肠出血部位.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均为Meckel‘s憩室;胃镜和/或结肠镜检查20例,5例提示小肠病变;剖腹探查6例,其中1例蓝色橡皮疱痣血管瘤、1例血管畸形、1例坏死性小肠炎,3例经术中肠镜发现1例副伤寒、1例空肠平滑肌瘤、1例肠道钩虫病。结论:空回肠出血以肿瘤为最常见病因,对不明原因的中度贫血伴黑便者应高度怀疑小肠病变,核素检查对诊断Meckel‘s憩室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2.
崔红利  肖潇  杨均  王军  李丽  颜綦先  兰春慧  陈东风 《重庆医学》2013,42(18):2093-2094,2097
目的分析小肠出血疾病临床特征,丰富对小肠出血疾病的诊治经验。方法 59例消化道出血均行胃、结肠镜检查,排除上、下消化道疾病,诊断小肠出血,分别予以小肠气钡双重造影、胶囊内镜、CT、CTA、血管造影或外科手术探查并针对此组小肠出血的病因就各种辅助检查的价值、治疗方式、效果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小肠出血性疾病中以血管发育不良和畸形最为多见,占本组病例的52.5%,其次是小肠肿瘤占本组病例的25.4%,炎性肠病占本组病例的13.6%,Meckel憩室占本组病例的8.5%。结论小肠出血以血管发育不良和畸形为多,除胶囊内镜、小肠镜以外,CT及CTA检查有重要价值,治疗方法有常规的止血药物及生长抑素静脉给药到达止血目的,另外,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探查及辅以术中内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青 《当代医学》2014,(29):9-9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5月江西省都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60例,按照检查方式不同均分成2组(n=80)。观察组采用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对照组采用胶囊内镜检查,观察2组病灶检出率和病因诊断率。结果观察组病灶检出率和病因诊断率分别为95.0%和81.3%,对照组分别为80.0%和5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中采用双气囊小肠镜,能够提高患者的病灶检出率和病因诊断率,其中造成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主要为小肠黏膜糜烂溃疡和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4.
Treitz韧带以下的小肠出血在消化道出血中仅占1%~5%,诊断较为困难。现总结我院经手术证实的小肠出血17例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出血症状与病因的相关性以及检查手段的选择与利弊,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29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结果:24例患者明确出血原因,检出率82.7%。其中,多发性溃疡7例,克罗恩病3例,间质瘤2例,恶性肿瘤3例,小肠静脉瘤1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2例,肠结核2例,炎症糜烂4例。5例患者未发现能解释出血原因疾病,其中3例为淋巴滤泡增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可明确病因和部位,既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又可以进行止血治疗,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我院外科1986-1995诊断的小肠大出血23例,急性坏死性肠炎和肿瘤是最常见的病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采用常规检查,如钡餐、钡灌肠、纤维胃镜检查排除食道、胃、十二指肠球部、胆道和大肠出血后考虑为小肠出血,部分病人术前采用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核素扫描帮助定位诊断。术中常规手法检查不能明确病变部位时采用术中肠镜检查或分段盐水灌水透光检查,找到出血部位后,20例切除病灶。作者认为治疗小肠出血的外科技术并非难事,而困难在于明确出血来源于何处。本文对小肠大出血的定位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空回肠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的选择。方法 :33例空回肠出血患者分别行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核素扫描、血管造影、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等单项或多项检查 ,手术及病检证实。结果 :33例患者中 ,小肠肿瘤占 13例 (39 39% ) ,以平滑肌瘤多见 ,小肠感染性疾病 8例 (2 4 2 4% ) ,Meckel’s憩室 7例 (2 1 2 1% ) ,血管病变(包括血管瘤 ) 3例 (9 1% ) ,其它 2例 (6 0 6 % )。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 ,黑便多见 (4 2 42 % ) ,约 1/ 3的患者伴有腹痛 ,以中度贫血为多见 (4 8 48% )。核素扫描检查 7例 ,5例均发现小肠出血部位 ,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均为Meckel’s憩室 ;胃镜和 /或结肠镜检查 2 0例 ,5例提示小肠病变 ;剖腹探查 6例 ,其中 1例蓝色橡皮疱痣血管瘤、1例血管畸形、1例坏死性小肠炎 ,3例经术中肠镜发现 1例副伤寒、1例空肠平滑肌瘤、1例肠道钩虫病。结论 :空回肠出血以肿瘤为最常见病因 ,对不明原因的中度贫血伴黑便者应高度怀疑小肠病变 ,核素检查对诊断Meckel’s憩室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8.
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 22例因心肺脑功能不全无法耐受常规胃肠镜检查的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M2A胶囊内镜进行胃肠道检查.结果75例中有74例(98.6%)完成检查,发现消化道病变64例,检出率86.5%,包括胃部病变4例,小肠病变58例,结肠病变2例;41例(55.4%)检出出血病因.22例在胶囊内镜检查后,采用双气囊小肠镜对胶囊内镜检查结果予以验证,发现18例的病因诊断和定位相符.结论胶囊内镜对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小肠源性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胶囊内镜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3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22例因心肺脑功能不全无法耐受常规胃肠镜检查的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M2A胶囊内镜进行胃肠道检查。结果 75例中有74例(98.6%)完成检查,发现消化道病变64例,检出率86.5%,包括胃部病变4例,小肠病变58例,结肠病变2例;41例(55.4%)检出出血病因。22例在胶囊内镜检查后,采用双气囊小肠镜对胶囊内镜检查结果予以验证,发现18例的病因诊断和定位相符。结论胶囊内镜对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小肠源性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肠疾病致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2例小肠疾病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经小肠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DSA)、小肠镜、核素扫描(ECT)、胶囊内镜等检查、手术和病理确诊,小肠疾病主要为小肠肿瘤15例(35.71%),其它为血管病变11例 (26.19%)、小肠炎症及息肉10例(23.81%)、小肠憩室5例 (11.91%)、克罗恩病1例(2.38%).结论 致消化道出血的小肠疾病主要为小肠肿瘤,主要检查为小肠气钡双重造影,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应择期行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