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荧光逆行追踪技术,探索下丘核在中脑的传入纤维起源,将高度敏感的新型荧光示踪剂——荧光金(FG)注入15只成年健康大鼠的一侧下丘(IC),在中脑的下列核团可见到逆行荧光标记细胞:同侧黑质(SN),外侧丘系中间核(INLL)和外侧丘系腹侧核(VNLL);对侧滑车神经核和下丘中央核(ICC);双侧中脑深核(dpM)、中央灰质(CG)、下丘外核(ICX)、下丘背核(ICD)、上丘(SC)、外侧丘系背侧核(DNLL)和Saglum核。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大鼠中脑核团到上丘的传人纤维投射。方法:应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技术研究大鼠上丘传人纤维的中脑起源。结果:对侧上丘(SC),同侧下丘(IC),外侧丘系背侧核(dll),中央灰质(CG)和双侧黑质(SN),中脑深核(dpM),视束核(ot),二叠体旁核(pbg)观察到FG逆行标记细胞。结论:上丘存在复杂的纤维联系,参与多种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荧光金作为逆行标记物,追踪大鼠小脑旁绒球的传入纤维联系。方法:将荧光金注射到大鼠一侧旁绒球,然后全脑做连续冠状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结果:荧光金标记神经细胞分布于同侧的下橄榄核内,包括下橄榄内侧核、下橄榄内侧核A亚核、下橄榄内侧核C亚核、下橄榄核主核;双侧前庭神经内侧核、脊髓前庭核、蜗神经腹侧核前部、前置核、脑桥核等,对侧的标记神经细胞多于同侧。结论:大鼠小脑旁绒球与脑干各核区的纤维联系与灵长类动物基本一致,推测低等动物也具有平稳眼跟踪运动和前庭眼动反射的传导环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鼠脑干内核团向黑质的传入纤维联系.方法:将荧光金(Fluoro-Gold,FG)泳入大鼠一侧黑质,观察双侧脑干内的FG标记细胞分布.结果:在泳入区同側上丘、臂旁核、中脑中央灰质外侧部、被盖腹侧区;双侧的中缝正中核、中缝背核、艾魏核、脚桥被盖核、蓝斑见到FG逆行标记细胞.结论:大鼠脑干内的艾魏核等多个核团存在向黑质的传入纤维联系. 相似文献
6.
7.
8.
9.
胡祥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9,34(1):5-7
阐明延髓外侧网状核传入纤维联系,方法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追踪技术。结果脊髓所有节段均可见HRP标记细胞,以肢膨大处最为丰富,对侧红核尾侧2/3亦可见大量HRP标记负时,对侧大脑皮质额顶叶也有HRP标记细胞。除此以外,前庭神经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等处亦发现少量标记细胞。结论提示外侧网状核参与感觉和运动信息的整合。 相似文献
10.
用HRP逆行传递法,观察20只大白鼠伏隔核传入纤维的起源.结果:标记神经元主要出现在同侧海马CA_1区和CA_3区、杏仁复合体、带旁核、丘脑室旁核、丘脑背内侧核、连结核、黑质密带、被盖腹侧区、脚间核.此外,在同侧丘脑胶状核、菱形核、丘脑前内侧核、丘脑前腹核及中缝背核也有少量标记神经元. 相似文献
11.
用荧光金(Fluorogold,FG)逆行追踪技术对大鼠蜗神经核(CN)向下丘(IC)的投射进行了研究。将FG注入一侧下丘中央核(ICC)的大部分区域后,标记细胞主要出现在对侧CN的所有亚核;将FG注入到一侧ICC的腹侧都,标记细胞出现在对侧CN的背例部;将FG注入一侧ICC的背侧部,标记细胞出现在对侧CN的腹倒部;将FG注入一侧下丘外核(ICX),主要在对侧蜗神经背倒核(DCN)发现标记细胞;将PG注入一侧下丘背核(ICD),双例CN均未见到标记细胞。在所有标记细胞中,以多极细胞和梭形细胞为多。 相似文献
12.
用HRP逆行追踪结合抗GABA的免疫细胞化学双标记法对外侧丘系核
(NLL)向下丘中央核(ICC)的GABA能投射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双侧外侧丘系背侧核(DNLL)及同侧外侧丘系中间核(INLL)和外侧丘系腹侧核(VNLL)均可见到大量HRP单标,GABA单标及HRP/GABA双标细胞。其中HRP/GABA双标细胞在同侧VNLL最多(41%),同侧INLL为21%,同侧DNLL为8%,对侧DNLL为29%,各亚核双标细胞占投射神经元的比例同侧VNLL为70%,同侧INLL为63%,同侧DNLL为51%,而对侧DNLL为75%。对侧INLL及VNLL未见HRP单标及HRP/GABA双标细胞。以上结果表明,双侧DNLL、同侧INLL和VNLL存在着大量向ICC投射GABA能神经元。本研究提示NLL通过GABA能投射向IC施加抑制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传入信息在十二指肠内高渗盐溶液抑制胃内蛋白胨引起胃酸和血流增加效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气清除法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astricmucosalbloodflow,GMBF),用利多卡因消除十二指肠粘膜传入信息,观察传入信息在十二指肠灌注高渗溶液抑制蛋白胨引起胃酸分泌和胃粘膜血流量增加效应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胃内灌注6%蛋白胨引起胃酸分泌和GMBF显著增加;(2)十二指肠灌注高渗盐溶液使胃内蛋白胨刺激胃酸分泌和GMBF增加的作用减弱;(3)用利多卡因消除传入信息后,十二指肠灌注高渗盐溶液对胃内蛋白胨引起的胃酸分泌和GMBF具有抑制作用。提示十二指肠传入信息参与了高渗盐溶液对胃内蛋白胨引起胃酸分泌和GMBF增加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下腔静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下腔静脉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资料,重点分析下腔静脉显示是否达到诊断要求,病变部位、范围及性质。结果 142例图像均达到诊断要求,检出下腔静脉变异19例,血栓31例,癌栓40例,布加综合征29例,外压性狭窄6例,支架置入17例;142例中下腔静脉闭塞26例。结论 MSCTA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下腔静脉的无创性成像,对下腔静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中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nsenchymal transition,EMT)现象。方法 24只雌性大鼠通过机械损伤或假手术方式建立大鼠宫腔粘连(IUA-L)和对照模型(IUA-R、Sham-L、Sham-R),术后7天及28天分别取材,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计算腺体数量及纤维化率,通过免疫组化CD31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通过免疫组化E-cadherin和N-cadherin观察EMT现象,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计算炎症反应以及其与E-cadherin、N-cadherin的相关性。结果 造模7天和28天后,IUA-L组腺体数量低于IUA-R组(P<0.05);IUA-L组纤维化率高于IUA-R组和Sham-L组(P<0.001);IUA-L组的MVD值低于IUA-R组和Sham-L组(P<0.001);E-cadherin的7天/28天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 density,MOD)在IUA-L组(0.008 5±0.002 6)/(0.002 8±0.000 5)低于IUA-R组(0.048 9±0.004 8)/(0.033 2±0.003 1)和Sham-L组(0.039 2±0.003 9)/(0.035 4±0.004 7)(P<0.001);N-cadherin的7天/28天MOD在IUA-L组(0.0546±0.0061)/(0.1000±0.012 3)高于IUA-R组(0.008 0±0.002 5)/(0.012 6±0.004 4)和Sham-L组(0.010 0±0.003 6)/(0.005 2±0.001 2)(P<0.01);TGF-β1 7天/28天MOD在IUA-L组高于IUA-R组和Sham-L组(P<0.01)。IUA-L组中,TGF-β1与N-cadherin不相关(P=0.694),与E-cadherin相关(r=0.288,P<0.05)。结论 大鼠发生IUA可能导致腺体数量和MVD下降,纤维化率上升,同时大鼠IUA模型中存在EMT现象。提示大鼠IUA的发生可能与EMT现象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HTP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的NSCLC脑转移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一组(联合治疗组)给予HTP方案同步联合WBRT治疗,一组(对照组)单纯给予WBR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脑转移灶和肺部原发灶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为64.0%、88.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以及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8.0%、24.0%和13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0%、8.0%和10个月(P<0.05);对照组I级和II级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P<0.05)。结论:HTP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患者,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及生存率,毒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了乙酰胆碱(ACh)对大鼠脑内5-羟色胺(5-HT)代谢的影响。发现:胆碱酯酶抑制剂毒扁豆碱和ACh合成阻断剂密胆碱(HC_(-3))不仅可分别升高或降低脑内ACh的水平,而且可分别升高或降低脑内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的水平。认为ACh对脑内5-HT的代谢发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去肾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RD)和药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大鼠模型心功能、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探究RD与抗HF药物的疗效差异、最佳治疗时机以及疗效机制。方法 1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MI组(心肌梗死组)、RD组(去肾神经组)、MI-1d+RD组(AMI后1天行RD)、MI-1d+Drugs组(AMI后1天予以药物治疗)、MI-4w+RD组(AMI后4周行RD)、MI-4w+Drugs组(AMI后4周予以药物治疗),每组各20只。AMI后1天及4周后分别行RD、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药物联合治疗。检测并记录AMI后8周各组大鼠模型的心功能、血浆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梗死心肌NE含量,心率和5 min内NN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结果 AMI后8周,对照组、AMI组、RD组、MI-1d+RD组、MI-1d+Drugs组、MI-4w+RD组、MI-4w+Drugs组大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别为85%、36%、82%、77%、65%、53%、45%。AMI组大鼠较对照组LVEF显著下降(P<0.05),血浆BNP、肾素、Ang Ⅱ、ALD、NE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梗死心肌NE水平、HR显下降(P<0.05),SDNN显著增加(P<0.05)。MI-1d+RD组大鼠较AMI及MI-1d+Drugs组LVEF显著增加(P<0.05),血浆BNP、肾素、Ang Ⅱ、ALD、NE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MI-1d+RD组、MI-1d+Drugs组大鼠较AMI组梗死心肌NE含量、心率显著均增加(P<0.05),SDNN显著下降(P<0.05);MI-4w+RD组、MI-4w+Drugs组大鼠较AMI组梗死心肌NE、心率及SDN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后早期行RD改善心功能的疗效强于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治疗,其疗效机制包括抑制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以及调节心脏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平衡。 相似文献
19.
PLGA神经诱导管的制作及其神经再生诱导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测制备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管的神经再生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观察以两种构成比不同[(85:15)或(50:50)]的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制备的PLGA管的神经再生诱导作用.结果(1)体内神经桥接情况下,硅胶管促发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并形成包囊包裹于管壁,而两种PLGA管组未见类似现象;(2)与硅胶管组相似,PLGA(85:15)管能够顺利完成坐骨神经缺损桥接作用,再生神经电生理及组织学评价显示两组无明显差异,而PLGA(50:50)管体内神经桥接4周时即出现破裂,不能为坐骨神经桥接提供良好的支持作用.结论与硅胶管及PLGA(50:50)管相比,PLGA(85:15)管能够提供良好的神经再生诱导作用,而且由于其并物反应小、生物相容性佳,生物降解率适当,是一种良好的周围神经组织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