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卫红 《临床医学工程》2014,(11):1419-1421
目的探讨对急性胃肠炎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94例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发热、呕吐、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1%,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与对照组的2.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胃肠炎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能有效、快速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妊娠期便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妊娠期便秘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通过对375例妊娠期便秘的孕妇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1~3个疗程,120例妊娠期便秘的孕妇作为对照组给予指导饮食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大便次数,粪便性状,排便不适感,停药后大便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第1疗程与第2疗程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有显著性差异;第2疗程与第3疗程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无显著性差异。375例便秘的孕妇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三个疗程后,显效299例(79.7%),有效66例(17.6%),无效10例(2.7%),总有效率97.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妊娠期便秘,效果显著,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便秘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胃肠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便秘型IBS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慢性功能性便秘(CFC)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确诊为CFC的164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患者实行调整饮食结构等基础治疗,观察组服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1粒/次,2次/d,对照组不服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其余治疗均与对照组相同。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物质(SP)水平为(52.8±8.3)pg/ml,高于对照组的(43.7±6.5)pg/ml,观察组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为(13.6±0.9)pg/ml,低于对照组的(17.3±1.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能够有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改善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1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观察组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使用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肠道炎症指数评分和结肠镜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Hp相关性胃炎患者11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以及Hp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2%,高于对照组7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分别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李雪 《药物与人》2014,(10):344-345
目的: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肠胃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此类疾病治疗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23例,对照组给予肠胃康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药物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14例,占61%,研究组患者总有效22例,占9565%,数据对比分析显示,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肠胃康药物对该疾病治疗,治疗效果较为明显。结论:采用该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应用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以更好的调节肠道功能,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医院接受治疗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菌群失调情况及便培养出病原菌构成比、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无菌群失调,对照组患者菌群失调率22.5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便培养出革兰阳性菌构成比高于对照组,而革兰阴性菌构成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应用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较明显,可调节患者的肠道功能,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临床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达立通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60例和对照组140例。治疗组每次口服伊托必利50mg+达立通6000mg,对照组口服伊托必利50mg,两组均每日5次,餐前30min服用;两组均治疗15天,5个月后随访,观察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5天后,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达立通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功静陛消化不良的效果优于单用伊托必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见我院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以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筛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28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只使用抗幽门螺杆菌三联治疗,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胃液pH值;治疗结束后统计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后4周观察溃疡及糜烂愈合情况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两组胃液pH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试验组与对照组溃疡的治愈率分别为75.6%和6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道溃疡患者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能改善胃内pH值,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并促进糜烂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清肠通便胶囊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FC)的疗效及对其肠神经递质[P物质(SP)、生长抑素(SS)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94例FC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肠通便胶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检测血清SP、SS、NO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便秘症状评分明显下降,粪便性状分级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SP水平明显升高,SS及NO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S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S、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肠道菌群(肠杆菌、葡萄球菌、乳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通便胶囊与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小儿FC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血清SP水平,同时降低SS及NO水平,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肠道菌群失调情况,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增加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应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结肠炎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仅接受美沙拉嗪口服治疗的设为对照组,接受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的设为试验组,比较不同用药方案对疗效影响。结果: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尽管试验组和照组患者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占据优势,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结肠炎患者,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肠黏膜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从2009年2月到2012年2月期间在瑞安市中医院收治的符合罗马Ⅲ慢性便秘诊断标准的慢性功能性便秘64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莫沙比利5mg/次,每天3次,餐前0.5h服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胶囊0.42g/次,每天3次,2组患者均连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SP、NO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S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升更为显著,而血浆NO水平相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有22例显效,总有效率为93.8%,而对照组患者有16例显效,总有效率为81.3%。两组患者疗效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1例稀便,1例腹痛;而对照组患者则出现3例稀便,2例腹痛,然而2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在治疗中未给予处理而症状自行消失。随访3个月后发现治疗组患者有1例复发,而对照组有4例出现复发。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慢性功能便秘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浆SP和NO的水平,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腹泻散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小儿腹泻散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得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组间与组内对比都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儿腹泻散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有利于提高治疗疗效,改善小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腹泻患者中选取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患者运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连素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77.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47例有效例数中,12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25.5%;对照组37例有效例数中,1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3.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慢性腹泻患者,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更加安全、复发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腹泻患儿共92例,按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应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加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45例(97. 83%)明显高于对照组39例(84. 78%),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4. 929,P 0. 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药物作用起效快,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预后,用药安全且行之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罗孝廉 《现代养生》2014,(22):119-119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口服蒙脱石散治疗,而观察组接受消旋卡多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3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优异,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徐传山 《现代保健》2010,(17):92-93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冻干粉联合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对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寻找有效地治疗方案.方法 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冻干粉和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颗粒口服,对比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注射用丹参冻干粉联合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间断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次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根据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案将其分入不同的两组,即采取间断蓝光照射的对照组与联合使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的研究组,患者各4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黄疸消退时间、总胆红素水平、直接胆红素水平、经皮黄疸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除相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外,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总胆红素水平、直接胆红素水平、经皮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间断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有显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