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炜佳  骆和生 《中药材》1989,12(12):42-43
咸味的归经始于《素问》,谓“肾欲咸”是五合之一(《五藏生成篇》),“咸入肾”是五入之一(《宣明五气篇》);“咸先入肾”(《至真要大论》)。本文以《中药学》教材所载药物为依据,对此论点进行探讨。《中药学》所载正药性味、归经俱全者414味,其中咸味药42味占10.2%。咸味药中纯咸者19味占45.2%,复合咸味(咸味兼其他味)23味占54.8%。  相似文献   

2.
张静雅  曹煌  龚苏晓  许浚  韩彦琪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2016,47(16):2797-2802
对中药五味中咸味的中医药内涵、咸味药基原的分布特征以及咸味与四气、归经等药性理论的关联关系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咸味味觉受体、味觉表达及物质基础研究进行阐述。最后,概述了咸味药物配伍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为咸味药性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口咸是指不吃咸味食物,而口中自觉有咸味,或时有咸味痰涎排出.现代医学研究口咸由于唾液中钠、钾、钙、镁含量增多所致,多见于西医学的慢性咽喉炎、慢性肾炎、神经官能症或口腔溃疡.在导师路广晁教授门诊上巧遇一口咸为主诉患者,将之记录,希望能对以后研究尽绵薄之力,以下介绍路师治疗该患者经过.  相似文献   

4.
正五味是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是中药药性核心理论之一。中药五味有说明药物功效的作用,早在《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从广义上来说,辛味药能散、能行,可以发散风寒、起到活血行血的作用;甘味药能补、能和、能缓,即可补虚、和中、调和药性,可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酸味药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味药能泄、能燥,具有燥湿、泄浊的作用;咸味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平肝潜  相似文献   

5.
口咸,指未食用咸食自觉口中有咸味,与多食或少食咸味食物无明显关系,通过记录总结两例跟师伺诊中的病案,反映了口咸患者的症状表现及辨证施治,通过滋补肾阴、清降虚火,以及温阳补肾、培土制水法,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药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关于药味的研究工作进展很快,但是,有关淡味作用的研究报道却为数不多。鉴于此,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讨论之。古今关于“淡味渗泄”的论述“淡味渗泄”一语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此后,有很长一段时期,药物学家们并不重视“淡味”。如《神农本草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甜味受体整合中药“效味”和“滋味”探索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甘味药性物质基础,为中药药性物质研究提供新视角。方法 以多糖、皂苷、黄酮成分为玉竹甘味药性物质筛选对象,分析其对“阴虚”小鼠体质量、体温、食量、饮水量、大便含水量、皮肤含水量及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和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AQP3 m RNA表达量的影响,基于“效味”探索玉竹甘味药性物质;以典型甘、苦、辛、酸、咸味中药建立中药“五味”标准,利用电子舌技术及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别比较玉竹多糖、皂苷、黄酮与中药“五味”的欧式距离及投射的区域,基于“滋味”探索玉竹甘味药性物质。将基于“效味”和“滋味”相同的甘味药性物质确定为玉竹甘味药性物质基础,并采用整体动物考察其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分泌的影响,分子对接考察甘味药性物质与甜味受体...  相似文献   

8.
硼砂,味咸苦;明矾,味微甘而极涩,尝味就可区別。但近来我县所用之明矾,尝之咸而不涩。查阅《本草纲目》,李时珍引用了雷公炮炙法:“……取光明如水晶,酸、咸、涩味全者研粉。”可见古时就有咸味的明矾。故仅从气味来鉴别硼砂与明矾是不够的,还需辅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咸味药,早在春秋时期的《管子·幼官》中提到:"六行时节,君服黑色,味咸味,听徵声。"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酸先入肝,苦先入心……咸先入肾。"明确定义咸味药归经为肾,色属黑。《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主耳。"《素问·宣明五气》曰:"肾属水,咸入肾。"肾属水脏,水为阴,间接说明咸味属性为阴。本文将咸味药在血液病中的  相似文献   

10.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药性,也是临床用药的依据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谓:“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成先入肾。”中药学理论认为,咸味之药,性浸润,柔软坚凝,使肿块顽痰消散;咸属水,  相似文献   

11.
申申 《家庭中医药》2006,13(6):13-14
五味的最早记载见于《尚书·洪范》:“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神农本草经》序例中提到“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为了与五行属性相应,常将一些味合并,如“淡附于甘”,“涩附于酸”。王好古《汤液本草》中说:“本草五味不言淡……何也?淡附于甘。”后经李时珍、徐大椿等人的论述,“淡附于甘”逐渐发展成一种理论。涩味虽然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如乌梅酸温平涩、何首乌味苦涩、石衣涩冷等,但在讨论药性时,常认为涩是酸的变味,如徐大椿:“矾石味涩,而云酸者,盖五味中无涩,涩则酸之变味,涩味收涩,亦…  相似文献   

12.
咸为五味之一,<内经>关于咸的理论以咸味入水脏肾为依据,以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为线索,阐述了饮食和药物的咸味与肾,与心(血),与脾胃(津液)的利害关系,主要有下列四个观点.  相似文献   

13.
1气味阴阳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为气,阴为味。”“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至真要大论》除重复上条原文外,补充曰:“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这些经文是中药气味阴阳理论的主要内容、划分药物阴阳属性的重要依据。具体地说,既然《内经》称“阳为气”,继而又称“辛甘发散为阳”与“淡味渗泄为阳”,显然,这里的所谓“气”,就是指为阳药的辛甘淡三味。同理,既然《内经》称“阴为味”,继而又称“酸苦涌泄为阴”与“咸味涌泄为阴”,自然,这里的所谓“味”,就是指为阴药的酸苦咸三味。我们还可以从《内经》行…  相似文献   

14.
中药“气味”基本内容学习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药“药性”是自古以来中医赖以处方用药的理论基础,中药“气味”是中药“药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中药气味和它的主治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主治内容或者是药物作用的一个提纲挈领性的原则概念。懂得了它,无论是在医家临床用药或是在本草学习方面,就可比较有规律地去掌握中药的性质,学习就比较方便。因此中药气味在本草学领域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神农本草经名例谓:“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王海藏云,“药味之辛、甘、酸、苦、咸、味也,寒、热、温、涼,气也,味则五,气则四。”都是说本草上最早  相似文献   

15.
何颖 《家庭中医药》2006,13(9):73-73
1.做菜加点醋 咸味是食品的一种基本味道,但是过咸或过淡都会影响食品的口感,以致影响人的食欲。  相似文献   

16.
中药五味是中药性能的一个方面,它不仅表示药物的实际性能,同时还反映各种药物具有的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若干规律性的联系。中医采用了五味配五脏理论,故有"咸入肾"之说。其实,咸味药的作用超过了传统的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本文以咸味药为研究对象,从咸味药与中药四性及归经关系、咸味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咸味药的方剂配伍规律及其在脾胃病的临床运用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咸入肾,肾主骨,过咸伤骨"是肾藏象理论中咸味和肾、骨关系的重要内容,《内经》中已基本形成。其中医病机在于咸味的特性主泄,而肾主封藏所致,此外过咸也可影响血脉运行,而使骨骼失养。现代研究发现高氯化钠可以使骨量减少,在于高盐摄入增加了尿钙排泄和造成的内环境酸中毒,激活了破骨细胞活性促进了骨吸收,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其深入研究可丰富中医肾藏象理论的内涵以及生活中饮食方式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药化学成分与其药性关系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着重参照文献[1]并查阅了近1年来有关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医药学杂志,根据每一药物的气或味、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对机体产生的主要影响或作用部位,对427味中药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1~表3。 表1 427味中药药性统计结果 药 性 数量(味) 药 性 数量(味) 辛味药物 124 辛温或辛热药物 91 苦味药物 138 苦温或苦热药物 22 甘味药物 130 甘温或甘热药品 32 咸味药物 23 咸温药物 5 酸涩味药物 12 酸温药物 6 辛凉或辛寒药物 33 辛平药物 16 苦凉或苦寒药物 95 苦平药物 21 甘凉或甘寒药物 58 甘平药物 40 咸凉或咸寒药物 12 咸…  相似文献   

19.
穴性与药性有着显著的不同,本文从它们的物质载体、作用途径及特色等方面的区别,具体论述穴性的归纳不可笼统地“穴性药性化”。  相似文献   

20.
世间五味——酸、甜、苦、辣、咸,最不受欢迎的莫过于苦味。然而,史书《周礼》记载“凡和,春多酸、夏多苦、冬多咸……以甘养气”,即大凡调配饮食,春多酸味,夏多苦味,冬多咸味……以甜味的食品滋养气血。《本草备要》也指出:“苦能泻热而坚肾,泻中有补也”。中药学认为苦能“清热燥湿”,可用于痈疮、肿瘤等症的治疗。现代医学还用苦味药治疗湿热(如肝炎,生殖系统感染等)和各种肿瘤的辅助治疗。素有“良药苦口益于病”之说。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苦味食品乃是氨基酸的“富矿”。日本专家测定了30多种氨基酸的味道,竟有20多种呈苦味,占70%以上。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