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提高供应室消毒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优质护理的实施为分界点,比较优质护理实施前后供应室护士工作压力的变化和医院病房、门诊、手术室等科室的满意度变化。结果:优质护理实施后,供应室护士的工作压力评分显著下降,医院病房、门诊、手术室等科室对供应室消毒质量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减少供应室护理工作压力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供应室的消毒灭菌质量,杜绝院内感染的渠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现场督导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制定标准化护理质量现场督导流程,遵循督导原则,由科护士长深入科室进行护理质量现场督导。比较护理质量现场督导法实施前后医院科室临床护理质量、住院病人满意度和临床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结果:2015年全年共对9个临床科室进行护理质量现场督察,累计发现存在问题712条,持续跟进后累计改进存在问题618条,总改进率为86.8%。实施护理质量现场督导法后,医院科室临床护理质量达标率显著提高(P<0.01),住院病人满意度和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改善(P<0.01)。结论:应用护理质量现场督导法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和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2 a以上的50名护士,对其实施分层管理。统计、比较分层管理实施前后医生、护士、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析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护理操作、理论知识评分上的差异。结果与实施分层管理前相比,实施分层管理后医生、护士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操作、理论知识评分均较实施分层管理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医生、护士、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张丽华  张红 《西部医学》2012,24(12):2428-2430
目的探讨建立护理二线制度前后对夜班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两种护理二线值班模式,参与夜间护理质量监控,给予值班护士指导并帮助解决问题;把科室护理质量综合指标评分、是否给予值班护士解决问题、发现安全等及200份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前后对照。结果实施护理二线值班制度,91.5%的一线护士认为该制度能完全或部分帮助低年资护士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90%的一线护士认为二线护理制度能在薄弱时段发现安全隐患,并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87.1%的二线护士认为二线制度对年轻护士具有管理和保证安全作用,74.8%二线护士认为二线制度对自己具有激励、提高作用,90.3%二线护士认为二线制度对一线护士有提高安全感作用;病人满意度由91%提高到98%(P<0.01),夜间病房整体管理效果综合评分也有显著提高(87.9±3.3 VS 94.5±3.0,P<0.01)。结论通过建立护理二线值班制度,可以提高夜间护理工作总体质量,帮助低年资护士解决困难,同时可以发现夜间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病人满意度,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稳定性,提高全院夜间的护理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5.
谢瑾蕙  熊靖 《吉林医学》2012,33(28):6251-6252
目的: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护理质控方法。方法:设计开发护理单元质量考评系统,在质控考核基础分相同的前提下,根据各科室工作性质,系统自动生成各科室护理质量考核起评分,每月按照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要求进行质量抽查及追踪整改,全部数据资料自动生成考核得分,考核得分与护理单元当月的奖金挂钩。结果:使用信息化护理质控考评系统后每月护理质控所需时间缩短,护士对质控的满意度提高。结论:信息化系统运用于护理质量控制可提高质控工作效率,提升各项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我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3月-2009年12月的护理质量评分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3月-2010年12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的护理质量评分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作为实验组.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我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评分经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我科护理质量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提高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加强护理质量提高社区医院服务质量的效果,以达到提高社区医院服务质量的目的.方法 选取某一个社区医院,比较社区医院护理工作在进行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之前和控制之后的护理质量.结果 控制之后的护理安全管理评分、科室环境管理评分、消毒隔离管理评分、护理操作评分和居民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4±5.1)分、(96.8±6.8)分、(93.1±6.5)分、(97.7±6.4)分和(96.2±7.5)分,均明显高于控制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强护理质量能够有效提高社区医院的服务质量,提高居民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我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在门诊优质护理活动中,门诊内科分预诊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将各种优质服务项目落到细微处,从点滴做起,更好地满足了门诊病人的需求,有效的促进了护理深入开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方法 将2010年4月-2010年12月的护理质量评分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3月-2011年12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的护理质量评分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作为实验组.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我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评分经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我科护理质量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提高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由护士长、护理组长和责任护士组成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对病区护理工作实施质量控制。结果在病区应用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后,痛区护理管理逐步实现了自主控制和分级控制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所提高,护理满意度也较前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三级护理质量体系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管控水平,同时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精神科整体护理的质量控制,为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方法 在精神科病房实施系统化的整体护理质量控制.结果 实施整体护理质量控制,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提高了病人及医生的满意度,密切了医护及护患关系,加强了各方面协调,提高了护理质量,满意度经X2检验,X2=12.07,P<0.01.结论 开展整体护理质量控制,是以病人为中心的需要,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的需要.证明质量是护理工作的生命,管理是护理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行政查房对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和提高管理水平的作用。方法:2008年1月开始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在分管护理副院长领导下,由护理部主任、部分护士长和被查科室护士长、护士参加。根据上季度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对每个单项检查结果后三名科室现场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向被查科室护士长、护士通报,提出改进意见或解决方法,被查科室护士长制定整改计划,及时整改。护理部或质量委员会组织护理管理人员复查,对未整改科室给予全院通报批评并扣科室护理目标管理分。结果:2008年第一季度与2007年第四季度比较,护理行政查房前后,相关科室护理质量有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三基”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行政查房可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提高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蔡绿容  张雪花  黄碧珍 《黑龙江医学》2021,45(18):1956-1958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模式改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及灭菌消毒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泉州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0月—2019年7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护士11人为研究对象,实施细节护理模式.由医院考核组人员对护士实施细节护理模式前后的工作质量和灭菌消毒工作满意度进行评分.对护士实施细节护理模式前后的工作质量评分、灭菌消毒工作满意度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施细节护理后,护士的各项工作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显著;实施细节护理后,护士的灭菌消毒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细节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提高灭菌消毒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三级质控对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实施护理三级质控,由质控护士对分管项目实施自评、自查和完善,质控组长每周向科室护士长报告质控情况,科室护士长每月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分析、讨论和总结,对三级质控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病历书写评分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三级质控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病历书写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三级质控后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100%。结论护理三级质控能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试点科室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后,病房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患者与家属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以及其他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均较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回凤菊  吴倩  刘艳  尹芳  刘红玲 《重庆医学》2021,50(6):1075-1078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护士专科能力、自我效能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分组,选取2018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48例患者进行常规管理,设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4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基于整体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护理计划.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调查护士的工作质量,采用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注册护士能力量表(CIRN)、自我效能量表进行统计并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理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各条目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IRN中护士护理质量评价、专业发展、教育指导条目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整体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可提升护士专科能力,改善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对提升患者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庞亚娣  魏日萍 《当代医学》2010,16(31):122-123
目的评价病房护士长管理方法与护理质量。方法每周两次深入病房检查指导督促工作,培训护士长和护理骨干进行护理操作,与护士长会谈、交流,观察各科护理工作动态。结果管理方法得当、工作能力强、素质高、有人格魅力及较高威信的护士长所在的科室,护理质量及住院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科室。结论增强护士长质量管理意识,能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层级责任制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实施前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实施后采用层级责任制管理模式.2008年1月-2009年1月,选择高州市人民医院5个科室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与实施前护理质量作比较.每个病区护士按分管15~20例患者并分为2~3组,每组由不同级别的3名护士组成(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各1名).实施3个月评价效果.比较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前后病区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基础护理措施落实、健康教育知晓、护士的告知、治疗和回应信号灯及时性、主动巡视病房等护理项目,在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后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1).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结论 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护理纠纷.护理核心制度中床边双人核对制度得以落实,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体现分层管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眼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 结合科室实际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方案,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从而提高护士思想认识,实行责任制分工模式,护士分层使用.修订眼科护理工作制度,疾病常规护理.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简化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护士服务用语及强化健康教育等方面着手,并比较活动前后护理质量相关指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后,特、一级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护理重点环节质量以及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均P<0.01或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20名护理人员,比较上述护理人员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前后的药物配置存在护理质量问题、临床科室满意度。结果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和未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人员在药物配置存在护理质量问题方面、临床科室满意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中积极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能降低药物配置的护理差错发生率,能激发护理人员工作学习的爱好,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临床科室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理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过程中通过病区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活动;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制订科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现场质量管理、使用甘特图进行日常质量管理、护理部及内科的质量检查、绩效考核等质量控制方法,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确保病区的护理安全,使科室护理质量不断改进。结果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时,环环相扣的质控链条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使护理质量控制科学化、规范化,使患者得到了真正的实惠,达到了患者满意、医生满意、社会满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