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不同病程时成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及成年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LADA及成年T1DM患者在治疗方面的区别,为临床上LADA患者合理诊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LADA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病程进展,LADA患者与成年起病的T1D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并发症的情况;比较两者在胰岛素剂量及口服药物使用情况,了解LADA患者的治疗特点。结果本研究共包括78例LADA住院患者与110例成年T1DM患者。与成年T1DM患者相比,LADA患者的起病年龄较大(P0.01)、体质量指数(BMI)较大(P0.05)、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概率更低(P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低(P0.05)、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胰岛素抗体(IAA)抗体阳性率更高(P0.05)。在病程≤5年时,与成年T1DM组患者相比,LADA组患者空腹C肽水平较高,HbA1c较低,并且使用胰岛素剂量较低。随着病程的进展,两组患者胰岛功能都明显下降,并且两组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A患者较成年T1DM患者多合并使用口服药,以α糖苷酶抑制剂为主。结论 LADA患者较成年T1DM起病年龄要大,体型偏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倾向不明显,GADA及IAA抗体阳性率较高。尽管LADA在起病时临床特征倾向于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呈缓慢下降,但随着病程延长,最终与T1DM临床特征一致,胰岛功能趋近于无。在治疗LADA患者时,可联合服用降糖药物,维持血糖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方法对90例LADA患者、104例1型糖尿病(T1DM)患者、1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进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检测.糖尿病患者还进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检测.TPO-Ab、TG-Ab采用放免法检测,GAD-Ab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结果(1) LADA患者TPO-Ab的检出率为16.7%(15/90)高于T2DM患者(7.0%, 7/100; P<0.05).LADA患者中任一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或 TG-Ab阳性)的检出率与T1DM差异无显著性(18.9%,17/90比25.0%,26/104,P>0.05),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的8.0%(8/100, P<0.05).(2)携高滴度GAD-Ab(GAD-Ab指数≥0.5)的LADA患者中任一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为50.0%(9/18),高于低滴度GAD-Ab 的LADA患者(12.5%, 8/64; P<0.05).(3)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LADA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率高于抗体阴性者(47.1 %, 8/17比17.1%, 6/34, P<0.05).结论 (1)LADA患者, 尤其是携高滴度GAD-Ab的 LADA患者,与经典的T1DM相似,易合并甲状腺自身免疫紊乱.(2)LADA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存在预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风险增高.(3)LADA可作为自身免疫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APS)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且常以APS-Ⅲ型存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及代谢特征,为临床早期发现本病提供依据,以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阳性为LADA主要诊断依据,将其临床表现与速发型1型糖尿病(DM1)、2型糖尿病(DM2)进行比较.结果显示,LADA的临床特征为:①发病年龄>25岁,多在45岁左右;②胰岛β细胞功能比正常人低下,但明显高于DM1,C肽释放曲线与DM2患者相似,但绝对值较低;③具有与DM1相似的免疫学特征,ICA阳性;④酮症出现时间明显迟于DM1患者,多数患者发病1.5年之内无酮症.提示LADA为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本质为胰岛素β细胞的免疫性损伤,根据上述特征可早期发现本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LADA患者、1型糖尿病(T1DM)患者、2型糖尿病(T2DM)患者研究对象.比较三组人群一般情况、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情况、LADA与T1DM抗体分布情况、三组人群并发症.结果:T1DM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小于其他两组患者,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阳性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GAD-Ab阳性的LADA患者45例(LADA 1组16例,LADA2组29例),年龄28~68岁;GAD-Ab阴性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45例(T2DM 1组16例,T2DM 2组29例),年龄26~68岁.每半年随访一次,LADA 1组和T2DM1组随访至第6年,LADA 2组和T2DM 2组随访至第1.5年.测定空腹C肽(FC-P)和100 g馒头餐后2 h C肽(2 hC-P)及糖代谢控制指标.采用放射配体法测定GAD-Ab,放免法测定C-P.结果LADA 1组的FC-P较入组时下降50%以上,随访第1.5年时为25%,随访第2.5年平均水平呈显著性下降[(396±189)pmol/L对(573±289)pmol/L,P<0.05]直至第6年,而T2DM 1组的FC-P在随访期间则无显著变化(P>0.05);LADA患者平均每年FC-P下降15.8%(4.0%~91.0%),而T2DM平均为5.2%(-3.5%~35.5%,P=0.000).LADA患者的FC-P与GAD-Ab滴度呈负相关(r=-0.483,P=0.000)FC-P平均每年下降百分数的相关因素为GAD-Ab滴度、体质指数(BMI)和发病年龄(r分别为0.408、-0.301和-0.523,P<0.05).结论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的速率是T2DM的3倍,但其个体间异质性较大;GAD-Ab滴度是其重要预测因子,且发病年龄和BMI亦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新诊断T2DM患者中LADA的检出率,并分析其临床特征. 方法 测定152例病程<1年,且非酮症起病的新诊断T2DM患者GADA、ICA、IAA、血压、身高、体重及BMI,同时检测血脂、FPG、胰岛素、C-P、HbA1c、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观察LADA患者与T2DM患者临床特征与生化特征的差异. 结果 新诊断T2DM患者中LADA的检出率为7.89%;与自身抗体阴性组相比,自身抗体阳性组BMI、TC降低,胰岛素及C-P水平较低,嗜中性粒细胞计数TSH异常检出率与TPO阳性率增高(P<0.05). 结论 新诊断T2DM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LADA患者;对于BMI较低、胰岛功能较差的新诊断T2DM患者应尽早测定GADA、ICA和IAA.LADA患者可能具有更高的免疫炎症因子表达及更低的TC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外周血免疫调节性CD4 CD25 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LADA、16例T1DM、25例T2DM及27例正常对照外周血CD4 CD25 、CD3 CD8 T细胞。结果①LADA组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低于而CD3 CD8 T细胞高于T1DM组、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②LADA患者CD3 CD8 T细胞比例与起病年龄、FC-P、2hC-P呈负相关。结论LADA患者免疫调节性CD4 CD25 T细胞减少,不能有效维持对胰岛自身抗原的耐受;细胞毒性CD3 CD8 T细胞增多从而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老年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45例中青年(2560岁)LADA患者、50例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阳性老年(≥60岁)LADA患者及49例GADA阴性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比较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并发症、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空腹C肽与餐后2 h C肽水平。结果老年与中青年LADA患者治疗前空腹部C肽水平及餐后2 h C肽水平等无统计学差异,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LADA患者与T2DM患者相比,老年LADA患者HbA1c较高且并发症明显增多(均P<0.05),治疗前餐后2 h C肽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保护残余胰岛β细胞,对老年LADA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变化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24例LADA患者(LADA组)、18例速发性1型糖尿病(T1DM)者(T1DM组)及20例健康人(对照组)T细胞表面分子CD4^+、CD8^+,以百分比表示各表面分子阳性T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比例;测定胰岛功能相关指标[空腹C肽(FC-P)和糖负荷后2h C肽(2h—CP)、胰岛素释放指数(HOMA-IS)]的相关性。结果LADA与T1DM组C1MT细胞、CD4^+/CD8^+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ADA与T1DM元显著差异。CD4^+T细胞2h-CP呈明显负相关。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参与介导了胰岛β细胞的损伤和LAD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特征,方法:评价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LADA患者各种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并与速发型1和2型糖尿病(DM)相比较。结果:LADA患者的年龄,BMI,空腹及餐后C肽水平介于1和2型DM之间,LADA组29%患者有酮症,再次酮症的频率与1型相似,但至首次酮症的时间较长。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19.5%,与1型DM相似;白内障患病率为48.8%,与2型DM相似;冠心病患病率与2型DM相似,高血压患病率介于1、2型DM之间。LADA组有微量白蛋白尿者较少,3组间显性肾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高脂血症的患病率相似。结论:LADA的临床特征及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与1和2型DM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外周血免疫调节性CD4+CD25+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LADA、16例T1DM、25例T2DM及27例正常对照外周血CD4+CD25+、CD3+CD8+T细胞。结果①LADA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低于而CD3+CD8+T细胞高于T1DM组、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②LADA患者CD3+CD8+T细胞比例与起病年龄、FC-P、2hC-P呈负相关。结论LADA患者免疫调节性CD4+CD25+T细胞减少,不能有效维持对胰岛自身抗原的耐受;细胞毒性CD3+CD8+T细胞增多从而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胰岛素强化方法治疗老年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疗效及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LADA患者50例(LADA组),同时选取同期50例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2型DM组)。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的血糖(2 h PG)、空腹、1 h和2 h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胰岛素释放指数(HOMA-IS)水平。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FPG、2 h PG和Hb 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0、1、2 h胰岛素和C肽水平、HOMA-IS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LADA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0、1、2 h胰岛素和C肽水平、HOMAIS均显著低于2型DM组(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方法可通过保护胰岛残余β细胞,对老年LADA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成人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in adults,LADA)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亚型,临床特点介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T2DM)之间。1977年有学者观察到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的T2DM患者多无肥胖、血浆C肽水平低,易出现继发口服降糖药物失效,伴有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病史,Kobayshi将此类患者称为缓慢进展IDDM,1997年ADA正式定义它为1型糖尿病的亚型〔1〕。LADA患病率在貌似T2DM人群中比例较高,约占10%〔2〕,它起病年龄较晚,从15~69岁不等〔3〕,胰岛功能呈进行性衰竭,在发病早期不易和T2DM相鉴别,但由于LADA的治疗方案和T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晚餐前高血糖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及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合并晚餐前高血糖LADA患者32例为试验组,不合并晚餐前高血糖LADA患者39例为对照1组,T2DM患者30例为对照2组.检测各组FPG、FC-P、HbA1 c及皮质醇水平,采用改良HOMA公式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let),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 结果 试验组HOMA-islet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17.1±8.9)vs(35.1±16.5)vs(69.5±27.1),P<0.05],但各组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晚餐前高血糖与HbA1c、BMI及HOMA-islet有相关性(OR=0.31、5.53、1.31,P<0.05),与皮质醇水平无相关性(P>0.05). 结论 晚餐前高血糖是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的指标之一,其与皮质醇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老年成年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特征,找出临床筛查线索.方法对住院的60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阳性中老年LADA患者和同期住院的120例GADA阴性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中老年LADA患者较中老年T2DM患者有较短的从发病到需住院治疗的病程,较高的磺豚类降糖药继发失效(SUF)患者比例,较短的SUF时间,较低的体重指数(BMI),较低的代谢综合征(MS)患者比例,较低的空腹、餐后1h和2h血清C肽水平,P<0.05.而两组在有典型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家族史、并发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比例及平均HbA1c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住院的初诊为T2DM的中老年患者,容易SUF、低BMI、非MS、低C肽水平是筛查LADA的临床线索,确诊LADA则需测定胰岛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16.
我们通过对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阳性率测定及其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研究,探讨ICA和GADA对胰岛功能的预测价值和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1]的早期诊断干预,以期对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机制进行探讨。对象与方法1.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2002年4月~2005年4月间在本院就诊的糖尿患者。纳入标准为:(1)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起病年龄>15岁<40岁;(3)起病半年内无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发生;(4)所有患者均应用磺脲类药物有效时间1年以上。对照组为使用饮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40例LADA、40例速发性1型糖尿病(T1DM)、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进行了身高、体重、空腹和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24h尿蛋白检测,并做眼科检查、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查、下肢血管彩超,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释放指数(HOMA-IS)。结果 LADA患者HOMA-IR和HOMA-IS高于T1DM,低于T2DM(P均〈0.01)。LADA患者病程5a内下肢血管病变及其病变危险因素低于T2DM(P〈0.05),与T1DM相似;微血管病变三组问比较无差异。结论 LADA患者既存在IR,又有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不足。  相似文献   

18.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11):703-703
成人隐匪性自身饱疫糖尿病(LADA)是一种兼有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精尿病(T2DM)特征的特殊类型糖尿病:LADA患者产生针对胰岛自身抗原的抗体,却在短期内不依赖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免疫学会(IDS)提出LADA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成人酮症起病肥胖糖尿病临床特征及其酮症起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新诊断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入院时BMI、FBG和尿酮体状况分为非酮症组(A组)、非肥胖酮症组(B组)和肥胖酮症组(C组).入院后均予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强化治疗.应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随访患者出院后病情转归和用药情况.结果 (1)3组胰岛素强化治疗前的FBG、2hB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HbA1c较A组降低(P<0.05).C组BMI、TG水平、脂肪肝患病率和HOMA-IR均高于A、B组(P<0.05或P<0.01),而HDL-C降低(P<0.05),3组间T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起病时均有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C组IR更加严重.C组强化治疗后,多数患者可停用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甚至在一定时间内,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即可良好地控制血糖.结论 酮症倾向肥胖糖尿病患者尚保存一定的胰岛β细胞功能.与普通T2DM患者相比,该型糖尿病患者有更严重的IR,解除脂毒性在病程中可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其临床特征及自然病程更符合T2DM.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住院T2DM患者合并低T3综合征发生率、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49例T2DM患者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单纯T2DM(T2DM)组和T2DM合并低T3综合征(T2DM-LT3)组。检测HbA1c、FPG、FC-P、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指标。结果 T2DM-LT3组FC-P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低于T2DM组,糖尿病酮症发生率、HbA1c和FPG高于T2DM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T3与HOMA-β和FC-P呈正相关(r=0.192、0.174,P0.01);与HbA1c、FPG和糖尿病酮症呈负相关(r=-0.319、-0.222、-0.20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C-P、TG和HbA1c是发生低T3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论T2DM患者中低T3综合征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和胰岛功能受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