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肥胖是指因体内热量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重超常的疾患。肥胖常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来衡量。世界卫生组织[1]界定BMI≥25 kg/m2为超重,BMI≥30 kg/m2为肥胖。随着BMI增加,各种代谢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明显增加,我国成人肥胖者约为6 000万[2]。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乳腺癌等多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影响健康的第五大危险因素[3]。我科于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引进瑞典可调节胃捆扎带,行腹腔镜可调式胃捆扎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b…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判定标准的差异及实际应用意义.方法:对入选441例健康体检人员分别测定身高、体重及体脂肪率,根据BMI、标准体重及体脂肪率三种不同肥胖判定方法分别计算男、女肥胖率.结果:根据BMI≥25 kg/m2、BMI≥28kg/m2、BMI≥30kg/m2判定肥胖,男性分别为197例、90例和25例,女性分别为67例、35例和17例;超出标准体重20%者,男性150例,女性78例;体脂肪率男性≥25%者128例,女性≥33%者75例.超出标准体重20%判定肥胖和体脂肪率判定肥胖,男性、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男性超出标准体重20%和体脂肪率判定的肥胖均分别与BMI≥25 kg/m2、BMI≥28 kg/m2、BMI≥30 kg/m2判定肥胖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女性超出标准体重20%和体脂肪率判定的肥胖均与BMI≥25 kg/m2判定肥胖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BMI≥28 kg/m2、BMI≥30 kg/m2判定肥胖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超出标准体重20%判定肥胖与亚太地区的体脂肪率判定肥胖标准相符.  相似文献   

3.
肥胖症是指以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多因素相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国内提出的肥胖标准:体重指数(BMI)≥24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1].肥胖不但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是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脂肪肝、痛风、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参与肥胖症发生发展的因素中除了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褐色脂肪组织功能异常之外,饮食、运动、心理精神等环境因素与肥胖有着密切关系[2,3].  相似文献   

4.
冯雅琴 《护理研究》2006,20(22):2032-203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肥胖妇科病人手术及麻醉日益增多,由于肥胖所致的生理改变,术中易发生低氧血症,即所谓的肥胖病人肺通气不足综合征[1]。笔者对比观察了全身麻醉术中取头高倾斜卧位前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几项指标的变化,以研究头高倾斜卧位对肥胖妇科病人通气量的影响。1研究对象与方法1.1肥胖的判定标准采用体重指数(BMI)来确定肥胖。根据2000年WHO西太平洋地区肥胖症特别工作组提出的亚洲成人体重分级建议:BMI18.6kg/m2~22.9kg/m2为正常体重,BMI23.0kg/m2~24.9kg/m2为超重,…  相似文献   

5.
<正>肥胖不仅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可加重麻醉的风险。全面理解肥胖患者在病理生理、药理特点及其与不同吸入麻醉药的相互影响,能使麻醉医生更好得实施吸入麻醉。1肥胖及其对器官功能的影响1.1定义、分类及流行病学肥胖是体内脂肪过度蓄积和(或)分布异常的状态。根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24.9kg/m2为正常;25-29.9kg/m2为超重;≥3 0  相似文献   

6.
正肥胖是指体内营养物质过剩导致脂肪堆积过多的慢性疾病。我国已成为肥胖大国,而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滋生的温床,应该引起全民重视。1肥胖的判断标准如何评估人体的胖瘦程度,目前公认的指标为体重指数(BMI),其具体算法为:体重(kg)/身高~2(m~2)。我国的BMI分类标准:BMI(kg/m~2)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体重正常,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单纯用BMI衡量是否肥胖对肌肉  相似文献   

7.
<正>肥胖症是由于营养物质过剩,导致体内脂肪堆积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病态性肥胖是指体质指数(BMI)≥40 kg /m2或BMI≥35 kg/m2且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可严重减低病人生活质量,缩短病人实际寿命[1]。目前普遍认为,减肥手术是病态肥胖者控制体重和减轻肥胖相关并发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2]。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 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肥胖及腹型肥胖人群的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及糖脂代谢情况,研究肥胖患者FFA与胰岛素抵抗(IR)状态形成的关系。方法按体质量指数(BMI)将560例患者分为肥胖组(BMI≥25kg/m2)及BMI正常对照组(18kg/m2≤BMI25kg/m2),并通过腰围(WC)将BMI正常对照组分为BMI正常非腹型肥胖组和BMI正常腹型肥胖(男WC≥85cm;女WC≥80cm)两个亚组,测量各组身高、体质量、腰围,计算BMI;同时测定血清FFA、脂蛋白(a)[LP(a)]、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糖(GLU)、C肽(CP)、胰岛素(INS)等指标。将各组指标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肥胖组血清FFA水平明显高于BMI正常对照组(P0.01);BMI正常非腹型肥胖组血清FFA水平明显高于BMI正常腹型肥胖组(P0.01);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正常对照组的血清FFA水平与LP(a)、INS呈正相关,BMI正常的腹型肥胖组血清FFA水平与BMI、LP(a)、TG、CP、INS呈正相关,肥胖组的血清FFA水平与BMI、LP(a)、TG、LDL-C、CP、INS呈正相关。结论血清FFA是肥胖及腹型肥胖患者体内参与IR的重要环节及因素。  相似文献   

9.
石倩  苏萌  田力娟  梁晓坤 《护理研究》2011,25(15):1337-1338
[目的]对白家庄小学5年级、6年级学生肥胖状况及运动、睡眠、学习时间分配的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运动、睡眠、学习时间和身高体重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调查的282人中,体质指数(BMI)均值为19.58 kg/m2。其中肥胖超重组97人(37%),BMI均值为22.59 kg/m2;正常组162人(63%),BMI均值为17.77 kg/m2。肥胖超重组与正常组日平均学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超重组和正常组运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生的肥胖状况与运动、学习时间有关系,应指导学生提高时间分配的效度,控制肥胖率。  相似文献   

10.
蒋辰妍 《护理与康复》2014,13(2):195-196
<正>单纯性肥胖症是由于遗传、高热量及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少等因素引起的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除外下丘脑、垂体炎性反应、肿瘤、创伤、Cushing综合征等疾病外引起的继发性肥胖[1]。单纯性重度肥胖症指体重指数(BMI)40kg/m2或BMI35kg/m2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哮喘、胃食管反流等,"亚太地区外科治疗肥胖症指南"规定亚太地区重度肥胖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