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颅脑损伤932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章  周伟 《临床医学》2012,32(2):55-56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救治急性颅脑损伤的经验,以降低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根据93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和头颅CT检查结果,分别采取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932例患者中基本恢复正常502例,中等程度残疾206例,重残70例,死亡154例(其中死于脑疝108例,死于并发症46例)。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引起脑水肿等,使颅内压迅速升高,脑组织缺血、缺氧,易形成脑疝,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因此对于颅内血肿,特别是急性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应立即手术治疗,术后应用脱水、止血、抗生素等药物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
大黄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颅脑损伤在意外伤害死亡和伤残中居首位,颅脑损伤伤情变化大多是在原发颅脑创伤基础上出现的各种继发性脑组织损害的并发症所致。我们在救治颅脑损伤中,于手术、脱水降颅内压、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的同时,运用大黄颗粒冲水胃管注入,收到良效,报告如下。1 大黄治疗颅脑损伤的作用1.1 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脑水肿是颅脑损伤急性期最常见的继发性病理变化,脑水肿严重时可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我们在常规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脱水剂的同时,应用大黄颗粒30g冲水胃管注入,每日1~2次。通过大黄攻下,消除胃肠道积…  相似文献   

3.
针刺法结合西医治疗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刺法结合西医治疗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黄慧玲11颅脑损伤的西医治疗颅脑损伤后,由于脑缺血、缺氧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的复杂变化,引起脑水肿、高颅压。临床治疗一般采用甘露醇、速尿及激素等药物快速减轻脑水肿;对一般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脑水肿、颅内压高等,...  相似文献   

4.
当深部体温〈35℃时称作亚低温,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患者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并降低高热对脑组织的损害,保护血一脑脊液屏障,减轻脑缺氧、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2004年5月~2005年6月我科使用亚低温治疗1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各类颅脑损伤都可能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脑水肿,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5~8分)还常常伴有呼吸循环抑制。有报道,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βELI) ,其含量变化与伤情呈对应关系,并能反映患者的预后[1] 。盐酸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合并呼吸骤停有显著疗效[2 ] 。本文通过对2 0 0 0~2 0 0 2年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盐酸纳洛酮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及血浆β内啡肽变化及其对应的意识、呼吸、循环状态变化的分析,探讨盐酸钠洛酮临床应用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按入院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CCI)病人超早期脑亚低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超早期脑亚低温治疗后脑温、颅内压、预后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对预后进行跟踪随访。结果脑温、颅内压在使用后有明显降低,预后明显改善。结论超早期脑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病人的脑温,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当深部体温〈35℃时称作亚低温,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患者进人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患者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并降低高热对脑组织的损害,保护血一脑脊液屏障,减轻脑缺氧、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2005年9月-2007年6月我科使用亚低温治疗3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高氧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缺氧及颅内高压,再加上患者昏迷、呼吸不畅,已成为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如何改善患者脑组织缺氧、水肿及颅内高压是当前颅脑损伤治疗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临床上用以改善机体供氧的方法很多,如鼻导管吸氧、面罩给氧、高压氧舱等,但都存在局限性。我们采用医用氧透射液体治疗仪,对63例重型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其特点是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颅脑损伤后,由于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高热以及呼吸功能不全、休克等因素。造成脑组织缺氧,可导致脑损害。早期采用亚低温治疗可降低颅脑损伤的病死率。提高存活率。我科于1998年12月—2002年1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28例,在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作用。方法:2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行亚低温治疗,同时与常规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重型脑外伤的颅内压、伤灶脑水肿体积及康复结果的改变情况。结果:亚低温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外伤预后。  相似文献   

11.
贺玉林 《全科护理》2011,(5):422-422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1],它可以充分降低颅内压,有效改善脑血流,提高脑组织氧分压,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的损伤,做好该手术的术  相似文献   

12.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1],它可以充分降低颅内压,有效改善脑血流,提高脑组织氧分压,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的损伤,做好该手术的术  相似文献   

13.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患者颅内压(ICP)的变化,探讨持续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洲在颅脑损伤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侧脑室导管测压法和硬脑膜外压力测定法,进行持续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34例患者在颅内压监测下5例再次手术;ICP与GCS两者呈负相关性;观察术后第1天脱水前ICP与6个月后预后的关系,颅内压越高,预后越差。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颅内再出血、精确评估预后、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增大医疗费用,还可因缺氧加重脑水肿,增高颅内压,使病情不断恶化,导致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及多脏器功能衰竭,造成患者死亡。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促使病情好转,减少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应是护理工作十分重要的目标。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本科共有26例重型颅脑损伤发生肺部感染,经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有23例痊愈,3例因呼吸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现将颅脑损伤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重度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7例,随机分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治疗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均进行GCS评分、颅内压测定、头部CT、ECT、TCD检查评估脑水肿、脑血流状况。结果利多卡因治疗3~5d后即出现颅内压降低、损伤的脑组织血流供应改善、脑水肿减轻,GCS评分增加,在治疗7~14d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早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能明显减轻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组织损伤的程度,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降低死、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床旁高压氧疗在颅脑损伤中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氧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的缺氧状态及神志方面的恢复情况。结果静脉氧疗组的临床疗效及意识恢复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静脉氧疗能改善缺血缺氧状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觉醒。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是各种外伤中最严重的损伤,其直接后果是急性颅内压增高、脑水肿.颅内压(ICP)增高,可引起脑结构移位,脑血流减少,造成脑组织受压、缺血,严重颅内压增高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8.
对2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使用消炎痛治疗,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消炎痛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对降低颅内高压有确实疗效,且能明显改善预后。消炎痛是颅脑损伤治疗中有希望的一种药物,可用于降低颅内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事故导致的颅脑损伤发病率也越来越多。颅脑损伤成为常见的创伤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脑组织挫伤、颅内血肿及脑水肿,因其治疗困难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对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伤残率、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有显著功效[1]。这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降温毯在颅脑损伤病人行亚低温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54例颅脑损伤病人实施亚低温治疗及监护,观察生命体征、颅内压变化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及时处理。[结果]痊愈29例,轻残16例,中残、重残5例,死亡4例。[结论]对颅脑损伤病人行亚低温治疗使用降温毯可使病人处于恒定的低温状态,可以控制中枢性高热以降低脑代谢率和脑耗氧量,增强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防止脑水肿,减轻继发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