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那普利是新一代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降压、改善心功能及改善脑血管循环的功能。我们从2000年10月-2002年10月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院应用第二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苯酯脯酸 (常州制药厂生产 )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 4 0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4 0例肾实质性高血病人为我院 1993~ 2 0 0 0住院患者。男 19例 ,女 2 1例。年龄 19~ 6 8岁 ,平均 2 9.2岁。尿毒症期 18例 ,非尿毒症期 2 2例。按不同剂量、疗程 ,观察其效果和副作用 ,同时观察服药前后血白细胞、血钾、尿素氮、肌酐及血压。1 2结果 依那普利 10mg/d ,治疗 8周 ,非尿毒症期 15例 ,有效 14例 (服药后血压控制稳定在 2 0 / 12kPa以下 ) ,无效 1例 (血压无变化 ,…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依那普利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54例CHF患者(男44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2岁,心功能Ⅱ~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34%。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只要能耐受,尽可能递增到5~10mg po Bid,治疗中严密监测各项相关指标。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近20周,随访期间死亡2例,均为心性死亡。治疗后心功能和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室舒张末径(LVEDD)和收缩末径(LVESD)减小(P〈0.001).LVEF明显增加(P〈0.001)。本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略有下降,血钾略升高,但均在正常范围内,血肌酐无明显变化。结论 应用大剂量依那普利治疗心力衰竭是安全的,并能明显提高患者活动耐量,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  相似文献   

4.
孙红伶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0):599-600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与吲哒帕胺联用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站门诊就诊的5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降压治疗观察,治疗组(25例)口服依那普利及吲哒帕胺片6周,对照组(26例)口服依那普利片6周。结果用药6周后治疗组显效14例(60.87%),有效7例(30.43%),无效2例(8.7%),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显效8例(32%),有效8例(32%),无效9例(36%),总有效率为64%,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1例因为副作用不能耐受改用其他药物治疗,2组药物对代谢的影响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那普利与吲哒帕胺联用治疗高血压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6.
傅伟强 《海南医学》2001,12(1):35-35
依那普利及非洛地平均已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对单用依那普利降压效果不理想的4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上述二药联用,收到较满意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对象 所有患者均是1998年4月~2000年4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血压诊断及分期标准的、、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1例,停用一切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口服依那普利5mg,每日2次,1周后对舒张压≥110mmHg(1mmHg=0.133KPa)者改为10mg,每日2次,1周后对舒张压仍≥100mmHg者列入本治疗组;其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35岁~71岁,平均52岁,病程1年~17年,平均(6.4±3)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依那普利联合长效心痛定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用依那普利20mg/d 长效心痛定10~40mg/d治疗老年高血压82例,1~2次/d,共4周。结果显效52例(63.4%),有效28例(34.1%),无效2例(2.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长效心痛定对老年高血压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沈久义 《求医问药》2014,(18):269-270
目的 :探讨分析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8例),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其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1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应用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燕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7):801-802
目的评价依那普利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54例CHF患者(男44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2岁,心功能Ⅱ ̄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34%。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只要能耐受,尽可能递增到5 ̄10mgpoBid,治疗中严密监测各项相关指标。结果平均随访时间近20周,随访期间死亡2例,均为心性死亡。治疗后心功能和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室舒张末径(LVEDD)和收缩末径(LVESD)减小(P<0.001),LVEF明显增加(P<0.001)。本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略有下降,血钾略升高,但均在正常范围内,血肌酐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大剂量依那普利治疗心力衰竭是安全的,并能明显提高患者活动耐量,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的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同时联合缬沙坦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及治疗前后SBP、DBP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无效2例,对照组无效12例,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SBP水平达(128.9±6.1)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SBP水平(135.8±7.4)mmHg,实验组的DBP治疗后水平达(90.12±11.24)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DBP水平(97.06±12.52)mmH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其疗效优于单一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 2 4小时血压变异性和依那普利的干预影响。方法 :4组对象中EHⅠ -Ⅱ期 90例 ,EHⅢ期4 2例 ,健康对照 6 0例 ,治疗组EHⅠ -Ⅱ期者 4 5例均进行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血压变异性 (BPV)。结果 :两组高血压各时段SBPV及MAPV ,EHⅢ期组的DBPV均大于对照组 (P <0 .0 1或 0 .0 5 ) ;EHⅢ期组比EHⅠ -Ⅱ期者各时段SBPV、DBPV、MAPV均明显增大 (P <0 .0 1或 0 .0 5 ) ;治疗组治疗前后各时段BPV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病人在血压平均值升高的同时 ,血压变异性 (尤其是SBPV)也明显高于正常人 ,Ⅲ期高血压病人尤其显著 ;依那普利治疗 4周降压有效以后对血压变异性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旭日 《海南医学》2005,16(1):28-29
目的 分析高血压病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7年间在我院住院的169例高血压病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69例高血压病死亡病例的前三位死亡原因分别是:急性脑血管病(占44.4%)、冠心病(占17.7%)、恶性肿瘤(占16.0%)。结论 对于高血压病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我们还应针对上述死亡原因,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和尼群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 37例,男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随机分依那普利治疗组(n=18,5~10mg/d)和尼群地平治疗组(n=19,5~10mg/d).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3月时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1)活性.另设20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治疗前两组tPA活性明显低于、PAI-1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EH患者纤溶活性与高血压水平无显著相关性.治疗后两组血压显著下降并且程度相似.依那普利组tPA活性显著升高,PAI-1活性显著降低.尼群地平组tPA、PAI-1活性没有显著的变化.结论依那普利能提高EH患者纤溶活性,尼群地平无显著影响,对于有血栓形成高危的EH患者,选择能够提高纤溶活性的降压药物,对患者可能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依那普利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 采用单盲自身对照,30例受试者服用依那普利前和4周后分别进行ABPM。结果 依那普利治疗4周能平稳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全天血压(F〈0.05),对血压昼夜节律略有减弱。结论 对夜间血压无升高或轻度升高者,依那普清晨给药一次是恰当的,而昼夜血压均升高,治疗后夜间血压控制不满意者可以夜晚增加一次给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治疗前后对左心室肥厚或增重的逆转作用和这种作用可能开始有显著性的最短时间。方法 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 30例高血压患者自身前后配对的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变化。结果 治疗后全组LVMI由 (117 5 8± 2 0 49)g/m2 降为 (10 6 80± 15 6 7)g/m2 (P <0 0 0 5 ) ,逆转率为 9 2 % ;其中肥厚亚组由 (143 88± 11 38)g/m2 降为 (119 38± 12 91)g/m2 (P <0 0 0 5 ) ,逆转率为 17 0 % ;降压有效亚组由 (119 6 9± 2 2 84) g/m2 降为 (10 5 41± 17 0 6 ) g/m2 (P <0 0 0 1) ,逆转率为 12 0 %。结论 依那普利 5~ 6周降压治疗同时 ,可显著地逆转高血压病人的左心室肥厚或增重 ,且左心室肥厚或增重越明显、降压越有效者 ,其逆转的显著性越强 ;结合文献推测 5~ 6周可能是其逆转左心室肥厚或增重开始达显著性差异的最短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l-R)基因A/C1166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87例老年EH患者和55例正常老年人的AT1-R基因A/C  相似文献   

18.
潘文晶 《广西医学》1999,21(5):841-843
目的:了解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吲达帕胺对高血压左心室构型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上述药物治疗前后左心室的构型变化,结果,依那普利并硝苯地平组对高血压左心室构型的逆转效果较好,结论,各种左心室构型在该疾病治疗中可能相互转化,而向心性重构是防止心脏损害加重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高血压合并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方法 对92例高血压患者采用血管外高分辨超声进行检测,以内膜-中层厚度≥1.0 mm或发现动脉斑块为阳性结果 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在92例高血压患者中,共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8例,检出率为52.2%,在男性和女性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3.2±2.4)mg/ml],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2.1±1.5)mg/ml](P〈0.05).结论 在高血压病患者中,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脉压与心肌肥厚及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抽样调查60岁以上人群1243人并进行测血压和心电图检查,对其中739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析。按平均压〈113mmHg、≥113mmHg分为2组,再以脉压≤60mmHg、60~80mmHg、81~100mmHg、〉100mmHg分为4个亚组。结果(1)随着脉压增加,心肌肥厚和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均逐渐增加(P〈0.05或001)。(2)血糖、总胆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并不随脉压增加而改变(P〉005)。(3)脉压相同而平均压〈113mmHg组心肌肥厚和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压≥113mmHg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高于平均压〈113mmHg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电图的相关性比收缩压、舒张压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