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斌  金苏华  田野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1):1281-1284,1408
目的:回顾性分析腮腺恶性肿瘤1H-MRS及DWI的特点。方法:应用3.0T MR成像仪,对32例腮腺肿瘤患者进行常规MR成像(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①DWI采用单次激发SE-EPI序列,扩散敏感系数(b值)为0 s/mm^2及800 s/mm^2,并计算每个患者平均ADC值和高、中、低ADC值所占的比例;②1H-MRS采用单体素PRESS序列,TR/TE为1 500 ms/136 ms,在谱线中计算胆碱与肌酸的比值(Cho/Cr)。最后与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32名腮腺肿瘤患者中恶性肿瘤7例(腺囊腺癌3例、黏液表皮样癌3例、混合腺癌1例),良性肿瘤25例(混合瘤18例,腺淋巴瘤7例)。DWI:ADC图提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65±0.41)×10^-3mm^2/s和(1.15±0.39)×10^-3mm^2/s,其间无明显差异,但是恶性肿瘤与混合瘤之间有差异。1H-MRS:在136 msec的回波时间时共获得满意的波谱曲线31例,计算得出恶性肿瘤、腺淋巴瘤、混合瘤的胆碱与肌酸的比值分别为1.69±0.51、5.89±1.42、2.01±0.72,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DWI及1H-MRS可以作为诊断腮腺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检查手段,但仍需要大量研究样本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樊宏刚 《基层医学论坛》2014,(10):1312-13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在单发椎体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单纯性骨折与30例病理性骨折椎体进行常规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分析2组病例DW1信号特点,并测定分析ADC值的差异。结果单纯性骨折与病理性骨折2组病例ADC值分别为(2.36±0.59)×10^-3 mm^2/s、(1.47×0.35)×10^-3 mm^2/s,单纯组明显高于病理组(P〈0.05)。结论常规MRI信号及DWI信号的改变不能完全准确地鉴别脊柱单纯性和病理性骨折,结合ADC值对单发椎体压缩骨折的病因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妇科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妇科良、恶性病变的影像资料,分析、测量各种病变成分的信号强度、DWI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大部分宫颈癌、内膜癌及卵巢癌等妇科恶性病变在DWI上均呈异常高信号,而子宫肌瘤、畸胎瘤等良性病变DWI信号表现各异;恶性病变平均ADC值为(0.85±0.15)×10^-3mm^2/s,良性病变为(1.40±0.68)×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和ADC值可显示妇科肿瘤良恶性的差异,为良恶性肿瘤的判断提供依据,可作为妇科肿瘤常规MRI的互补序列使用。  相似文献   

4.
李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814-2815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对脑膜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确诊的脑膜瘤患者50例,均行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及磁共振弥散成像扫描。结果术后病理确诊良性脑膜瘤42例,间变性(恶性)8例。42例良性脑膜瘤中10例肿瘤实质成分在DWI呈略高信号,32例呈等信号,34例ADC值正常,8例ADC值略增高;8例间变性脑膜瘤实质成分在DWI均呈高信号,7例ADC值减低,1例ADC值正常。结论相较常规磁共振成像,DWI对脑膜瘤良恶性鉴别价值更大,但ADC值改变尚有少量假阴性存在。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扩散成像在肝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应满  王振平 《海南医学》2010,21(16):97-98,96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病人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并测量表面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肝囊肿ADC值分别为(1.34±0.12)×10^-3mm^2/s、(1.79±0.21)×10^-3mm^2/s、(3.23±0.28)×10^-3mm^2/s、(4.07±0.65)×10^-3mm^2/s,肝脏良性肿瘤的ADC值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的ADC值,且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转移瘤和原发肝癌的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鉴别诊断较困难。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为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特别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弥散成像及ADC值对良、恶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神经源性肿瘤DWI影像表现及ADC值,其中良性15例,包括神经鞘瘤10例,副神经节瘤2例,神经节细胞瘤5例。恶性8例,包括恶性神经鞘膜肿瘤5例,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2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b=0,800s/mm^2的EPI序列,选取肿瘤组织最大层面,测量全部肿瘤组织的平均ADC值及弥散受限最显著区域ADC值。结果良性及恶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平均ADC值分别为:(2.08±0.37)×10^-3mm^2/s及(154±047)×10^-3mm^2/3,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及恶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弥散受限最显著区ADC值分别为:(1.54±0.35)×10^-3mm^2/s及(0.98±0.36)×10^-3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弥散受限最显著区ADC〈1.50×10^-3mm^2/s为阈值,诊断恶性神经源性肿瘤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0%,准确性为739%。结论3.0T MRI弥散加权成像可应用于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ADC值有助于对良、恶性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研究肿瘤实性区域的组织扩散情况,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常规MRI、DWI检查资料,按照2000年WHO脑肿瘤分级标准,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22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17例。所有病例均术前行DWI扫描,在工作站构建ADC图,分别测量肿瘤实性区域和相应部位正常参照区域的ADC值,观察高级别胶质瘤组和低级别组肿瘤实性区域ADC值与正常对照的相互关系,并着重观察两组肿瘤各自与正常参照区域的相对(肿瘤/参照)ADC值之间的关系。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之间肿瘤实性区域各项比值的比较均采用两样本£检验。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组肿瘤实性区域ADC值(1.27±0.20)×10^-3 mm^2/s较正常对照区(1.10±0.15)×10^-3mm^2/s稍高,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低级别胶质瘤组肿瘤实性区域ADC值(1.84±0.29)×10^-3 mm^2/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区(1.00±0.08)×10^-3 mm^2/s,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级别胶质瘤与低级别胶质瘤瘤体实性区域rADC值有显著性差异,这提示MRDWI有助于提高胶质瘤术前分级评价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刘怡 《中外医疗》2012,31(33):171-172
目的探讨MRI常规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膜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良性与非良性脑膜瘤的大小和部位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脑膜瘤患者中,36例(90.00%)被DWI检出,29例(72.50%)被T2WI检出,16例(40.0%)被T1WI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与非良性脑膜瘤之间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与非良性脑膜瘤在信号强弱、肿瘤边界及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非良性脑膜瘤出现囊变、坏死、水肿带、肿瘤不均匀强化和脑膜尾征的几率,远高于良性脑膜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可提高对脑膜瘤的检出率,但仅根据ADC值鉴别脑膜瘤的性质有一定的难度,如果DWI结合MRI常规成像、增强扫描的表现,对脑膜瘤性质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夏军  刘鹏飞 《黑龙江医学》2008,32(4):241-242
目的应用目前惟一可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影像技术——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分析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84例MRI检查发现的肝脏病变的病例行磁共振扩散成像,计算病变的表面扩散系数(ADC值)及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瘤的瘤/肝ADC值的比值。结果肝脏病变的ADC值均值为:原发性肝癌(1.20±0.32)×10^-3mm^2/s,转移瘤(1.57±0.42)×10mm^2/s,血管瘤(2.01±0.53)×10^-3mm^2/s,肝硬化(1.66±0.31)×10-3mm^2/s;原发性肝癌的瘤/肝ADC值比值是0.74±0.19,肝转移瘤的瘤/肝ADC值比值是1.31±0.20,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分析肝脏病变的ADC值及瘤/肝ADC值比值的变化规律,可较准确地判断肝脏有关的病变性质,对肝脏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兔VX2肾移植瘤TACE治疗前后ADC值与细胞密度变化的对应关系,明确DWI在肾脏肿瘤治疗后随访的生物学基础。方法建立兔VX2肾移植瘤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TACE组。对照组经肾动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TACE组注射超液态碘油2 mg/kg和阿霉素2 mg/kg。TACE术前、术后7 d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检查,记录治疗前后肿瘤磁共振表现特征及表现扩散系数(ADC值)。细胞密度根据HE染色图片进行分析。结果 TACE组和对照组肿瘤细胞密度分别为(24.05±8.13)%和(36.03±3.13)%(P=0.022)。TACE术后ADC值为(1.321±0.125)×10^-3mm^2/s,高于对照组[(1.146±0.133)×10^-3mm^2/s](P=0.004)。两组肿瘤细胞密度均与ADC值呈负相关(r对照组=-0.697,P=0.025;rTACE=-0.615,P=0.033)。结论兔肾VX2移植瘤TACE治疗后ADC值变化取决于肿瘤组织细胞密度的变化,DWI能反映肿瘤治疗前后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在颅脑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接受诊疗且经术后病理证实的62例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有常规MRI检查及多模态MRI检查[弥散加权成像(DWI)、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DW...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7例经MRI确诊的低血糖性脑损伤新生儿(病例组)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17例同期单纯性低血糖但MRI正常的新生儿为对照组,病例组及对照组均行常规MRI、DWI和1H-MRS扫描,记录代谢产物1H-MRS波峰下面积和表面弥散系数(AD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平均最低血糖值低于对照组(P0.01),低血糖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左侧顶枕叶的乳酸/肌酸比值(Lac/Cr)较对照组升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比值(NAA/Cr)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ADC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和MRS对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特异性、敏感性较常规MRI高,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依据,值得深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颈部淋巴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60例颈部淋巴结患者的DWI及1H-MRS表现,其中包括恶性淋巴结病变32例,良性淋巴结病变28例。结果所有患者DWI及1H-MRS检查顺利,DWI对颈部淋巴结的显示较敏感。1H-MRS显示恶性淋巴结病变胆碱峰值高于良性肿瘤,而肌酸峰和脂质峰(Lip)值低于良性淋巴结病变,可见乳酸峰(Lac)。结论对颈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DWI及1H-MRS具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不同序列扫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诊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3 2例临床确诊为HIE患儿的MRI图像,采用常规磁共振图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弥散系数值(ADC)、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评估不同扫描序列在HIE诊断中的应用。结果常规MRI+SWI+DWI诊断HIE的阳性率为90.63%显著高于常规MRI+SWI(65.63%)、常规MRI+DWI(59.38%)、常规MRI(43.75%)(P0.05)。常规MRI共检出12例为HIE,其中5例T1高信号;8例T2高信号,灰白质无清晰界限;常规MRI+DWI检出19例为HIE,其中10例基底节区、丘脑等部位在DWI图上为高信号,呈片状分布,ADC图像上表现为信号减低。常规MRI+DWI+SWI共检出21例HIE,其中16例在SWI图像呈扇形、斑点状及斑片状分布的低信号。结论MRI+SWI+DWI序列联合扫描可提高HIE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梗死(NCI)的临床特点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NCI的临床及MRI资料,8例均行脑部常规MRI及DWI检查,其中7例行临床随访观察,3例行MRI复查。结果:8例均为足月儿,其中4例有围产期高危因素。7例以惊厥发作为首发症状;影像学检查前8例均被临床误诊为其他疾病。5例系急性脑梗死,2例为亚急性脑梗死,1例为陈旧性梗死。8例均为单侧脑梗死,皮层受累5例,基底节区受累4例,侧脑室旁受累2例;急性期病灶在DWI表现为高信号,亚急性及慢性病灶在DWI为低信号。7例临床随访预后良好。结论:NCI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惊厥,临床易误诊,其确诊需要早期行MRI检查。DWI能早期发现病变、判断梗死累及范围,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低场强弥散加权成像对早期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场强MR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怀疑早期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MRI和水抑制(FLAIR)扫描,加扫弥散加权成像(DWI),比较早期脑梗死MRI和DWI的表现.结果:急性和超急性期脑梗死24例28处病灶,DWI均显示异常高信号,显示率100%,T2FLAIR显示18例20处病灶,显示率71%,T2WI显示14例17处病灶,显示率为61%,T1WI显示5例5处病灶,显示率21%.1例一过性脑出血,DWI和常规MRI均无异常信号.结论:低场强DWI对早期脑梗死的发现和确定有高敏感性,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fMRI在脑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及肿瘤浸润边界划定中的价值。方法:脑肿瘤35例,均行MR平扫、增强、DWI及MRS。在肿瘤强化区、瘤周区、正常参照区,DWI测量各区域信号值,计算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值;^1H—MRS行MVS采集NAA、Cho、Cr、Lac等波峰,计算不同区域各代谢物比值均值,比较统计学差异。结果:DWI示肿瘤强化区rADC值在脑膜瘤与星形细胞瘤、转移瘤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瘤周区rADC值在星形细胞瘤与脑膜瘤、转移瘤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体素^1H—MRS示肿瘤强化区各代谢物比值均值与正常参照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瘤周区,星形细胞瘤、转移瘤和脑膜瘤间多组代谢物比值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MRI与常规MRI相结合有助于脑肿瘤的鉴别诊断以及确定病灶浸润范围。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MRI及~1H-MRS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峰  李建军  刘涛  李岩  余宁 《海南医学》2011,22(14):90-92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人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常规MRI及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的常规MRI和1H-MRS表现。结果 11例患者共检出16个病灶,病灶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单发或多发,瘤周多呈轻中度水肿,增强后病灶多明显均匀强化,"尖角征"和"缺口征"的出现具有特异性。1H-MRS表现为胆碱(Cho)峰升高,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降低,并出现高耸的脂质(Lip)峰。结论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MRI、1H-MRS具有一定的特征,联合应用可提高MRI对肿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ADC值对颅内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ADC值在颅内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颅内淋巴瘤和16例高级别胶质瘤(WHO胶质瘤分级:Ⅲ-Ⅳ级)行常规平扫、增强扫描和DWI成像,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影像表现。感兴趣区(ROI)置于病灶在增强T1WI上明显强化且在ADC图上呈相对低信号部分,取病灶的最低ADC值,另外对同一病例以相同大小ROI置于对侧正常脑白质区测量三个ADC值,取其平均值。相对ADC值(rADC)取病灶最低ADC值与对侧正常白质区平均ADC值的比值。然后对淋巴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病例的ADC值和rADC值分别经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淋巴瘤多发10例,单发5例,DWI图上15例病灶均见高信号,ADC图上均呈低信号,rADC1为100%。高级别胶质瘤单发15例,多发1例,DWI图上11例病灶见高信号,另5例未见明显高信号,ADC图上11例病灶见低信号,另5未见明显低信号,rADC1为69%。结论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ADC值和r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WI结合常规MRI形态学表现有助于颅内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