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Swenson-like巨结肠根治术的并发症、疗效及操作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腹腔镜辅助Swenson-lik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的105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率,总结操作经验。结果所有患儿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85~205 min,平均(115±18)min。平均切除肠管20~65cm,平均(35±15)cm。无盆腔脓肿及吻合口狭窄发生,吻合口瘘2例。术后患儿均能自主排尿和排便,无尿潴留,术后6个月内有12例发生小肠结肠炎(11.4%)。86例男性患儿中80例(93.9%)观察到阴茎自主勃起,8例(7.6%)出现便秘。结论腹腔镜辅助Swenson-like巨结肠根治术效果良好,术后有较好的控便和排尿功能,可以避免Soave肌鞘和Duhamel闸门所致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改良Soave术与传统Duhamel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比较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改良Soave术)和传统Duhamel巨结肠根治术的优缺点。方法2001年7月- 2003年5月采用改良Soave术治疗巨结肠患儿21例和1998-2001年采用传统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患儿32例,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用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改良Soave术式用血量为(20.2±3.5)mL、手术时间(90.1±6.7)min、术后平均禁食时间(18 2±1.3)h,无术后并发症。传统巨结肠根治用血量为(120.5±12.4)mL、手术时间(156.4±16.8)min、术后平均禁食时闻(46.6±2,5)h,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传统巨结肠根治4例术后出现肛门狭窄,3 例术后有污粪。结论改良Soave术式用时少,术中出血少,患儿恢复快,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Soave巨结肠根治术115例的中长期随访疗效,评价术后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探讨腹腔镜辅助Soave巨结肠根治术的经验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2013年收治的115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资料,术前均予钡剂灌肠、直肠肛门测压和直肠黏膜活检确诊,术中应用4个Trocar,经腹腔探查找到移行和扩张的肠段;予多处浆肌层活检确定诊断和病变肠段范围,彻底游离病变肠管,经肛门直肠肌鞘内拖出切除,近端与肛门吻合。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评估患儿肛门功能、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115例获随访1.5~7年,平均(51.32±21.05)个月,其中1~3年41例,3~5年42例,5年32例,参照Heikkinen评分标准:术后3个月、1年、3年肛门排便优良率分别为69.1%(76/115)、91.3%(105/115)、92.4%(91/98);术后3个月、1年、3年肛门静息压力分别为(35.35±6.52)mmHg、(55.65±8.69)mmHg、(57.31±9.43)mmHg;与同年龄组肠套叠术后门诊复诊患儿肛门静息压力(60.11±8.69)mmHg比较,术后3个月肛门静息压力明显降低(t=12.926,P=0.000),术后第1年、第3年肛门静息压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1.851,P=0.07;t=1.117,P=0.270);术后1年钡剂结肠造影显示结肠痉挛、移行及扩张段消失,肛管直肠角正常,患儿均生长发育正常。结论腹腔镜辅助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中长期随访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术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10月作者收治的4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床资料,对操作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5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d,无腹腔镜操作相关的近期并发症,远期随访无污粪和便秘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具有微创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后排便功能的随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腹腔镜改良Soave根治术后患儿排便控制情况。方法 自 1999年 5月~2 0 0 1年 9月 ,对 6 4例年龄为 10d~ 1岁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腹腔镜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术后定期随访患儿 ,平均随访时间为 (2 3.8± 1)个月 ,对患儿大便控制能力、便秘及结肠炎的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 获访 4 3例患儿。大便控制评分正常 (10分 ) 2 2例 ,好 (6~ 9分 ) 18例 ,欠佳 (1~ 5分 )3例 ;1例患儿 (2 .3% )有持续便秘 ;5例 (11.6 % )患儿曾出现结肠炎。结论 应用腹腔镜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及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 ,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技术在不同类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发挥的作用。方法159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接受手术治疗。短段型25例,常见型114例,长段型20例。其中单纯经肛门Soave拖出手术32例;腹腔镜Soave-Georgeson手术70例;腹腔镜直肠肛管背侧纵切心形吻合术57例。主要观察手术过程、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术后排便功能。结果在短段型和常见型患儿,经肛门Soave手术时间与腹腔镜Soave-Georgeson手术和腹腔镜直肠肛管背侧纵切心形吻合术时间相同,但肛门解剖时间前者比后两者明显长。腹腔镜组住院费用比经肛门Soave手术组高,术后并发症、排便优良率、直肠肛管反射恢复率、肛管静息差、肛管高压区长度均无明显差异。长段型患儿腹腔镜Soave-Georgeson手术和直肠肛管背侧纵切心形吻合术均明显比经肛门Soave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但腹腔镜操作不可缺少。结论对于短段型和常见型巨结肠根治术,常规应用腹腔镜没有必要,但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拖出手术是更全面的技术,能显著缩短肛门解剖时间,游离更长的病变结肠,更容易判断无神经节细胞肠段范围,观察结肠肛门吻合后肠管是否扭转、腹腔出血等。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巨结肠升结肠拖出根治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运用腹腔镜及超声刀技术对不能用经肛门拖出术式的小儿长段型巨结肠病例施行根治手术,充分发挥腹腔镜的微创手术优点,探讨其操作方法和特点。方法 对2000年6月至2001年11月收治的8例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使用腹腔镜及超声刀技术施行升结肠逆时针翻转拖出(Deloyers法)的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改良Soave术)。观察手术过程、术中出血、术后合并症的出现、大便排出等情况。术后门诊随访。结果 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90-240min,平均218min。手术出血最多1例为20ml,余均少于5ml,无术后继发性出血,无术中和术后早期并发症。8例术后均在门诊复诊,随访3-20个月,所有患儿每日排便1-8次,无大便失禁或污粪。5例术后3个月大便稀糊状,半年后转成形大便。结论 应用腹腔镜超声刀技术可有效地施行升结肠拖出手术治疗长段型巨结肠,手术可弥补经肛门拖出手术和开腹手术的不足,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改良Soave根治术治疗婴儿和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体会。方法对27例10d ̄3个月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改良Soave根治术,其中14例常见型巨结肠经肛门直接拖出,4例因根治术前肠穿孔行结肠造瘘术。腹部不切开肠管亦不剥离肌鞘,而是转至会阴部操作,保留肌鞘后壁距齿状线0.5cm,前壁距齿状线2 ̄3cm。结果术后无内括约肌征候群及肌鞘感染,每月随访1次,无便秘、腹胀及失禁现象,大便控制良好。结论改良Soave根治术应用于小婴儿和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创伤小,恢复快,减轻了患儿痛苦,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控制功能,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先天性巨结肠微创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2002年5月~2006年12月47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短段型15例,常见型28例,长段型4例,23例行经肛门脱出Soave手术,24例行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ave手术。结果术后2例仍存在便秘,1例为经肛门脱出术后,1例为腹腔镜Soave术后,1例肠梗阻,1例直肠鞘内感染,2例肛门瘢痕性狭窄,40例患儿手术效果良好。结论正确应用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符合外科手术微创化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采用Swenson-lik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临床资料,术式为单孔腹腔镜辅助下Swenson-like巨结肠根治术。男21例,女17例;平均手术年龄(7±3)个月;短段型8例(21%),常见型18例(47%),长段型11例(29%),全结肠型1例(3%)。采用门诊、电话和互联网随诊了解患者术后情况。结果 38例均顺利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Swenson-like巨结肠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26±21)min,平均切除肠管长度为(24±17)cm,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5±4)h,住院时间为(6±2)d,术后疼痛评分为(3±1)分;21例男性患者术后均可观察到阴茎不自主勃起。术后随访6~18个月,主要术后并发症为污粪(3例,7.89%)和小肠结肠炎(2例,5.26%),术后脐部无可视性手术瘢痕。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Swenson-like巨结肠根治术适用于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近期效果良好,术后外观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研究先天性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症B型患儿行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除术、Soave术和Duhamel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3年3月接受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的B型肠神经元发育不良患儿的随访资料。其中接受腹腔镜辅助下Duhamel术(直肠后拖出术)28例,同期接受腹腔镜辅助下Soave术(直肠内拖出术)34例。入选的62例患儿诊断依据为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结果、直肠黏膜活检、术中快检和术后病检报告。分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排便频率、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方面有无差异。结果腹腔镜Duhamel术和腹腔镜Soave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频率比较:腹腔镜下Duhamel术患儿术后2周内排便频率平均8次/d,明显少于腹腔镜下Soave术的15次(P<0.05);恢复到正常排便频率(1~2次/d)时间比较:腹腔镜下Duhamel术平均为(3.5±0.5)个月,腹腔镜下Soave术平均为(6.7±0.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Duhamel术患儿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1例(3.6%),污粪1例(3.6%),粪石1例(3.6%);腹腔镜下Soave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4例(11.8%),吻合口狭窄1例(2.9%),便秘复发2例(5.8%),污粪1例(2.9%)。肛周湿疹的发生率:Soave术组明显高于Duhamel术组(41.2%VS 7.2%)。58例术后获功能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年6个月(2个月至8年)。接受腹腔镜下Duhamel术的患儿其排便功能优良率为85.2%,腹腔镜下Soave术为87.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结肠次全切除的B型肠神经元发育不良患儿,腹腔镜下Duhamel术后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低于Soave术式,腹腔镜下Duhamel术后近期排便频率少,且排便频率更快恢复正常,肛周湿疹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和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肛门手术治疗的5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短段型11例,普通型35例,长段型4例;行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21例,经肛门改良Soave术29例。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相关因素、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情况。结果两种术式术前灌肠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出院时排便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比较,前者较后者短(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9.0%和37.9%,术后6个月时排便优良率为95.2%和89.6%。结论经肛门改良Swenson术和改良Soave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但经肛门Swenson术较经肛门Soave术操作更简单方便,并发症明显减少;两者手术适应证均可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FTS)应用于小婴儿巨结肠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与社会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治疗的1-4月龄婴儿巨结肠53例,为 FTS 组;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取传统方式治疗,与 FTS 组条件相同,总体临床特点相似的1-4月龄婴儿巨结肠4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进行一期巨结肠根治术,并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5年;对两组病例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停止输液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中期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FTS 组与传统组术后停止输液时间分别是(2.4±1.1)d、(3.5±1.2)d;住院时间分别是(7.4±1.2)d、(10.5±1.6)d;治疗费用分别是(8300±840)元、(11100±920)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分别是(10.3±1.8)h 和(11.5±2.4)h,第3天 CRP 正常比例分别是73.6%和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中期效果指标(便秘、污粪/肛门失禁、肛周感染,小肠结肠炎)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应用于1-4月龄婴儿巨结肠可明显加速患儿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安全有效,但需要逐步推进和多部门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直肠肛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探讨准确诊断和一期治愈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改良Soave术治疗5例先天性直肠肛管狭窄患儿的疗效。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4个月至6岁,病程1个月至6年,均足月出生,5例大肠气钡双重造影提示均合并继发性巨结肠,临床表现可排细条状大便。结果5例患儿术后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排便通畅,术后1个月无小肠结肠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肌鞘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腹膜炎;随访12~37个月,远期无便秘,无梗阻综合征、吻合口狭窄,无二次入院。其中1例远期出现Ⅰ°直肠脱垂,随访该患儿停止扩肛3个月后直肠黏膜脱垂频率较扩肛期间逐渐减少,截至术后15个月时已无直肠黏膜脱垂,排便正常,平均1次/d。1例远期夜间偶有污便,随访该患儿术后1年夜间偶有污便,日间控便正常,可保证生活质量。结论小儿先天性直肠肛管狭窄治疗方法尚无统一标准,常合并继发性巨结肠,改良Soave术为一期手术治愈先天性直肠肛管狭窄提供可能。准确诊断主要依据大肠气钡双重造影,狭窄段主要位于耻尾线(PC线)与I线之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超声手术刀配合在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12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常见型107例,长段型9例,短段型12例,在腹腔镜下用超声手术刀游离切断结肠系膜,肛门入路分离直肠粘膜,行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结果 118例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系膜游离、7例在腹部加做4~5cm切口完成手术。术后1例腹膜后血肿、5例肛门部肠管脱垂,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短期随访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超声手术刀与腹腔镜配合,是目前各种先天性巨结肠微创手术中适应证最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合并先天性巨结肠临床上罕见,常易漏诊.本文对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合并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的临床特点 、诊疗及预后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2003年9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共收治3例肛门直肠畸形合并巨结肠男性患者,均为无肛直肠会阴瘘;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  相似文献   

17.
经肛门拖出及辅助腹部小切口根治长段型巨结肠3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肛门拖出及/或选择性辅加腹部小切口根治长段型巨结肠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5年3月经用该术式治疗婴儿长段型巨结肠33例。其中病变段位于乙状结肠上段16例,降结肠11例,脾曲4例,横结肠右侧2例。全组病例均经钡剂灌肠、肛门直肠测压、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实施I期手术32例,II期手术1例。结果17例单独经肛门拖出结肠,16例辅加腹部3~5cm小切口协助完成手术。切除病变结肠平均长度为39.2cm(32~63cm)。平均手术时间为145min(110~190min)。出血约10~50ml。术后恢复良好,6例出现肛周轻度红肿、糜烂,均于术后6~11d痊愈出院。30例经3个月~4.5年随访,生长发育良好,3个月内每日排便4~8次,6个月后每日2~3次。5例发生结肠炎,经保守治疗痊愈。轻度污粪及便秘各1例。无腹部并发症及吻合口狭窄。结论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根治婴儿长段型巨结肠方法可行,且安全、有效,操作较简便。对病变位于降结肠以上、结肠系膜较短者,可辅加腹部小切口协助完成手术,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oave术后大便失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加拿大产Laborie生物电反馈刺激仪,对37例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oave术后大便失禁的患儿进行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37例中,普通型31例,长段型5例,全结肠型无神经节细胞症1例。新生儿期手术2例,3~6个月手术23例,6个月至1岁手术6例,1岁以后手术6例。所有患儿在医院接受10次以上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次,并每天在家进行盆底肌收缩训练。结果 3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年,37例中,经10次生物反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34例(91.89%),其中有8例(21.62%)半年后又出现污粪现象,再次予10次生物反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3例(8.11%)仍有污粪现象,其中2例为新生儿期手术后一直污粪的患儿,经3个疗程生物反馈治疗后明显好转,在腹泻时仍会出现污粪现象。结论内括约肌损伤可能是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oave术后大便污粪的原因之一,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可靠、无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切除、Soave直肠内拖出术治疗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症(IND)的可行性和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对25例IND和先天性巨结肠合并IND(HaIND)的患儿在腹腔镜下行Soave、结肠切除术,其中IND17例,HaIND8例。所有病例通过钡灌肠及延迟拍片、直肠黏膜活检、直肠肛管测压、腹腔镜浆肌层或全层活检明确诊断及病变范围。采用一个观察孔,2~4个操作孔。根据病变范围在腹腔镜下分别游离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及系膜,会阴部手术按改良Soave方法。对患者手术方法、病变范围的确定、术后并发症和临床结果进行评估。结果25例中,10例行左半结肠切除,15例行结肠次全切除,按Deloyers法将升结肠逆时针转位270°下拖。行左半结肠切除术的患儿术前24h钡剂残留部位均在降结肠远端以远肠管,行结肠次全切除术的患儿术前24h钡剂残留在降结肠近端以近的肠管。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45min和188min,平均失血40ml。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2例,重度肛周皮肤红肿、糜烂11例,肠粘连1例,小肠结肠炎2例。术后平均随访4年,行左半结肠切除术的患儿,术后3个月内排便恢复正常;行结肠次全切除术的患儿术后3个月大便每日4~10次,12~24个月每日大便2~3次。2例出现污粪,无便秘复发和大便失禁病例。结论腹腔镜下结肠切除、Soave术治疗IND和HaIND安全、可行,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中期随访疗效满意。术前钡灌肠24h延迟拍片钡剂残留部位可以预测结肠切除的近端位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改良Soave结合结肠切端缩口缝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行改良Soave结合缩口缝合术的32例巨结肠患儿术后恢复情况,设为观察组,选取32例行单纯改良Soave根治术的患儿为对照组.观察术中扩张段肠管断端病理切片、术后复查肛诊、肛门镜、钡灌肠及直肠肛管测压并对二组患儿排便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中26例扩张段断端神经节细胞数量正常,无明显变性,6例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存在变性,对照组中前者28例,后者4例.肛诊及肛门镜示术后半年以上缩口缝合结肠黏膜皱褶基本消失.钡灌肠示结肠均无明显扩张,结肠形态恢复良好.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排便功能评分及直肠肛管测压中的肛管高压区长度、肛管静息压、直肠感觉阈值,分别为6.6±1.3、(2.0±0.7)cm、(53.1±3.9)mmHg、30~55 ml;6.8±1.2、(1.9±0.6)cm、(52.6±4.7)mmHg、35~60 ml,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有吻合口狭窄1例,二组轻度污粪各1例.结论 改良Soave结合结肠切端缩口缝合巨结肠根治术后结肠及排便功能恢复满意,与单纯改良Soave术式疗效无差异.扩张但功能良好的近端结肠切端管径大于肛门口径时,可行结肠切端缩口缝合术,该术式可成为改良Soave手术较好的辅助手段.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modified Soave procedure combined with colon plic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Hirschsprung's disease (HD) in children.Methods Between July 2005 and August 2009,32 HD patients of the plication group underwent modified Soave procedure combined with colon plication at this center.Another 3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modified Soave procedure were enrolled as the controls.Th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s,follow-up,barium enema,anorectal manometry,and anorectal func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and analyzed to evaluate the surgical efficacy.Results Of the 32 patients of the plication group,26 had normal ganglion cells at both ends of the dilated intestine,and decreased ganglia number and ganglia degeneration were found on the other 6 patients.However,among the 32 control patients,decreased ganglia number and ganglia degeneration was only found on 4 patients.Rectoscopy suggested that mucosa rugae caused by colon plication could eventually disappear half a year after the surgery.On patients' barium enema radiography,no dilated intestines were observed.No difference of the defecation fun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plic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t 1 year after operation was found (defecation function score,6.6 ± 1.3 vs 6.8 ±1.2).Moreover,there was no difference of high pressure zone length (2.0 ± 0.7 cm vs 1.9 ± 0.6 cm),anal canal resting pressure (53.1 ± 3.9 mmHg vs 52 ± 4.7 mmHg) and sensation threshold (30~55 ml vs 35~60 ml) between the 2 groups 1 year after operation.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ed anastomotic stenosis was noted on 1 patients of the placation group,1 of the plication group and 1 control patient had mild soiling.Conclusions Modified Soave procedure combined with colon plication improves the defecation function of the HD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