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关节镜下复位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隆突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钢丝固定治疗Ⅱ、Ⅲ型儿童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手法复位失败的Ⅱ、Ⅲ型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患儿12例,行关节镜下复位、钢丝内固定治疗.平均随访时间24.4个月(12~32个月),Lachnmn试验、轴移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Lysholm评分及Tegner分级评价膝关节功能,术后X线评价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12例骨折均获得满意的复位,术后3个月内骨性愈合,X线检查未见骺板早闭现象.未见关节纤维化内固定松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6.7±2.2分,Tegner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2.8±1.1和7.5±0.9.结论 关节镜下钢丝固定是治疗Ⅱ、Ⅲ型儿童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胫骨干斜形或螺旋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儿童胫骨干斜形或螺旋形骨折患儿35例,采用有限切开2~4枚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辅以石膏外固定,随访9~36个月,对骨折愈合情况、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患部疼痛程度及局部切口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患儿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功能评价按Johner-wruh法评价治疗优良率为97.2%,术后无一例切口感染.结论 可吸收螺钉是治疗儿童胫骨干斜形或螺旋形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不稳定型骨折及开放型骨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可吸收钉/棒治疗儿童四肢骨干和干骺端骨折的适应证和技巧.方法 采用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制成的可吸收钉/棒治疗部分儿童四肢骨干和干骺端骨折56例.小切口切开复位后1至3枚钉棒内固定,术中检查稳定性是否良好;术后肢体行石膏或支具外固定3~8周,2~3周后间断拆石膏进行关节功能训练,3~4周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痂生长情况.结果 随访44例,患儿术后平均随访5.5个月(3~12个月).全部骨折无移位,均愈合良好,伤口无红肿渗出,无细菌感染.结论 小切口PDLLA可吸收钉棒治疗儿童四肢骨干和干骺端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理想,避免再次手术,是治疗小儿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可以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4.
自增强可吸收内固定治疗儿童肘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自增强可吸收内固定治疗儿童肘部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02年7月-2003年12月,25例儿童肘部骨折应用自增强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或棒固定,对其手术方法、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10-24个月)。所有骨折均于4周内达到临床愈合。1例肱骨髁上骨折因可吸收棒穿于皮下引起疼痛,妨碍关节活动,于术后6周拔除,恢复良好。1例肱骨内上髁骨折予可吸收螺钉固定,为保持骨折复位稳定,术后伸肘位石膏固定3周致关节僵硬,经CPM被动活动锻炼后肘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其余病例在最后一次随访时,均关节活动良好,无畸形发生,也未见局部无菌性反应。结论自增强可吸收内固定治疗儿童肘部骨折可靠有效,近期随访效果满意,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并回顾以往文献报告,总结该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间9例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方法治疗的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患儿,均为男性,年龄12岁10个月~16岁3个月,平均年龄14岁7个月;体重50~89 kg,平均66 kg;身高165~180 cm,平均173 cm.均是在运动中跳起或着地时受伤,篮球6例,足球1例,跳高1例,跨栏1例.其中1例有Osgood-Schlatter病,2例受伤前有明显的胫骨结节区疼痛病史.髌韧带撕脱2例,无关节内损伤病例.按照Ogden和Ryu & Debenham改良分型: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4例,Ⅳ型2例.非手术治疗3例,手术治疗6例.非手术组均行手法复位管型石膏固定;手术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空心螺钉固定3例,克氏针及螺钉固定2例,可吸收螺钉固定1例,同期行关节探查3例.两组均行石膏固定6周.随访骨折愈合、关节功能及畸形情况.结果 8例患儿获得随访,1例保守治疗的患儿失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6个月,平均27.5个月.根据Mosier等的标准对患儿肢体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均为优.2例有股四头肌萎缩,1例髌下感觉减退,无骨筋膜室综合症、膝反张、感染、关节屈曲障碍、再骨折、肢体不等长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非移位或轻微移位骨折可以保守治疗,但要警惕骨筋膜间室综合症发生.移位性骨折行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同时修复撕裂的髌韧带、骨膜町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至2007年间应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10例,其中平均年龄12.1岁.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石膏周定四周后开始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8年(1~3.5年),术后3个月时均获得了骨性愈合.未发现肱骨小头缺血坏死.肘关节功能为优良.结论 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至2007年间应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10例,其中平均年龄12.1岁.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石膏周定四周后开始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8年(1~3.5年),术后3个月时均获得了骨性愈合.未发现肱骨小头缺血坏死.肘关节功能为优良.结论 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至2007年间应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10例,其中平均年龄12.1岁.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石膏周定四周后开始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8年(1~3.5年),术后3个月时均获得了骨性愈合.未发现肱骨小头缺血坏死.肘关节功能为优良.结论 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至2007年间应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10例,其中平均年龄12.1岁.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石膏周定四周后开始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8年(1~3.5年),术后3个月时均获得了骨性愈合.未发现肱骨小头缺血坏死.肘关节功能为优良.结论 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吸收棒可吸收线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肘关节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作者共收治125例肘关节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肱骨外髁骨折96例,肱骨内髁骨折6例,尺骨鹰嘴骨折20例,桡骨小头合并尺骨鹰嘴骨折3例;均采用可吸收棒联合0S线张力带固定,术后定期随访,进行临床与影像学评估。结果 125例患者中,12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5±8.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平均(8.5±2.5)周,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6.6%。未发生伤口感染、尺神经损伤、可吸收棒退出、关节僵硬、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结论可吸收棒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肘关节关节内骨折稳定好,利于骨折愈合,可避免再次手术,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单纯性膝关节髌骨、股骨髁骨软骨骨折的关节镜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 2008~201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关节镜诊治小儿单纯性膝关节髌骨、股骨髁骨软骨骨折患儿9例,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7~15岁(平均11.3岁),病程3 d至4周(平均1周),左膝4例,右膝5例.其中髌骨4例,股骨内髁3例,外髁2例.3例为单纯性软骨骨折,改良Outerbridge分级为Ⅲ级,6例骨折累及软骨下骨,改良Outerbridge分级为Ⅳ级.1例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2例行微骨折术钻孔处理以刺激软骨生长,6例行单纯关节清理术.结果 伤口均I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5~7 d膝关节肿胀、疼痛基本消失,2周左右重返学校,6周左右拆除膝关节保护支具开始膝关节正常负重工作.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膝关节lysholms评分均为优,Tegner运动评级4级以上,患儿原有症状消失,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对于小儿单纯性膝关节骨软骨骨折,关节镜下早期诊断和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伴有大面积撕脱伤的儿童下肢骨折的效果.方法 8例伴有大面积撕脱伤的下肢骨折患儿行外固定架治疗后将撕脱的皮肤制成网状中厚皮片回植于撕脱创面,植皮区表面再行封闭负压吸引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8例患儿均未出现骨和软组织感染,骨折固定稳定,回植皮片绝大部分成活.结论 外固定架联和封闭负压吸引治疗伴有大面积撕脱伤的儿童下肢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免除换药、植皮成活率高、便于术后管理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锁定加压钢板(LCP)对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8.5岁。结果2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27个月,22例均骨性愈合,无断钉、脱钉、钢板松动、断板及髋内翻、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骨锁定加压钢板(LCP)对于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可以有效改善传统保守牵引、克式针、弹性髓内钉固定及其他治疗方法的不足,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关节僵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儿童四肢长骨病理性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探讨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作者收治长骨病理性骨折患儿74例,其中60例采用手术治疗,在确诊原发疾病的同时,给予病灶彻底清除及植骨,并对骨折进行一期内固定处理.患儿出现患肢疼痛等症状的时间为1 d至2年,出现病理性骨折的时间为2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使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股骨干陈旧性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我院2002年5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有严重移位的陈旧性儿童股骨干骨折患儿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7~12岁,平均10.5岁,所有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采用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后侧或后外侧手术切口,手术中彻底清除断端周围骨痂,充分显露骨折端,在反牵引带的帮助下,采用折顶法反复、逐次的松解神经、血管、肌肉的张力,观察牵引状态下患肢末梢的血运情况作为反映血管神经张力的一个指标,待软组织可以逐渐适应高张力的情况下,对骨折进行复位、自体松质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后给予抗炎、抗凝、早期功能锻炼.随访时对患儿的骨折愈合情况、畸形矫正情况及手术后的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1~3年.手术后3、6、12、20个月常规拍摄患肢的X线片.随访期结束时,所有病例骨折均达骨性愈合、畸形完全得到矫正,无血管、神经并发症的发生.患儿已完全负重、下地行走,患肢缩短1~2cm,平均1.2 cm,行走时正常步态,骨折邻近的膝、髋关节活动范围正常.结论 对于具有合适手术适应证的、伴有严重移位畸形的儿童股骨干陈旧性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手术中应注意病例的选择、轻柔操作,采用逐次折顶复位,避免血管、神经的损伤.手术后给予于适当的辅助治疗及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结果.方法 胫骨髁间嵴骨折18例.新鲜骨折7例,陈旧骨折11例,在关节镜下将骨块复位,通过骨折端的清理达到轻微过度复位,以恢复前交叉韧带(ACL)张力,分别用2枚空心钛螺钉固定骨折块,必要时使用垫片.结果 所有骨折术后3个月内均Ⅰ期愈合,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平均97.3分.3例残留有轻度伸膝受限.2例有屈膝受限,经过关节镜下松解后恢复正常.1例Lachman试验Ⅰ度阳性.结论 关节镜下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方法对12例儿童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移位患者,于关节镜下行骨折复位,在前交叉韧带定位器引导下,于胫骨结节旁内上侧,向关节腔内作骨隧道,把PDS-Ⅱ缝线经骨隧道导出关节外,打结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获治愈,平均随访23个月(6~50个月),膝关节活动均正常,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结论关节镜下骨折复位是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前嵴撕脱骨折的一种简单、创伤小、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