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脂变化特点。方法267例疑诊或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及CAG分三组:冠脉正常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非急性心肌梗死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次日化验血脂。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早期(发病24-36h内)血脂水平已出现明显变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均下降。与冠脉正常组相比。TC、TG、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相比,TC、LDL—C、Apo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脂TC、HDL—C、LDL—C、ApoA降低,不应以此时的水平作依据,而应早期积极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近4年收治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16例,每例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清心肌酶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16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均未发现斑块和狭窄。结论非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肌梗死应尽早冠脉造影,病因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电图(E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的关系。方法 对107例由急诊科收入院的ACS患者的ECG及CA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病变情况复杂,单支、2支、3支病变均占一定比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单支病变以左前降支病变为主,2支以上病变均包含左前降支病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单支病变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为主,2支以上病变均包含右冠状动脉病变。(2)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单支病变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vs28%,P〉0.05),2支以上病变发病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64%vs63%,P〉0.05)。(3)〈65岁组单支病变发病率明显高于≥65岁组(46%vs18%,P〈0.01),〈65岁组2支以上病变发病率明显低于≥65岁组(48%vs78%,P〈0.01)。(4)ECG诊断ACS相关病变血管的特异度为100.0%,敏感度为33.3%。结论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ECG能基本确定相关病变血管,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ECG不易确定相关病变血管,应尽早行CAG检查明确诊断;年龄越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越复杂,亦应尽早行CAG检查。  相似文献   

4.
心室室壁瘤是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 1990 -0 1~ 2 0 0 2 -0 8为 2 79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检查 ,共发现室壁瘤 14 6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4 6例室壁瘤患者中男 13 1例 ,女 15例 ,年龄3 0~ 80岁 ,平均年龄 ( 5 4 5± 11 2 )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3 6例 ;陈旧心肌梗死 5 0例 ;无心肌梗死病史者 60例。心肌梗死诊断均经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和血清酶学检查证实。1·2 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DSA室进行 (含设备及人员 ,导管采用MedtronicAVE 6F…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脂变化特点.方法 267例疑诊或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及CAG分三组:冠脉正常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非急性心肌梗死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次日化验血脂.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早期(发病24~36 h内)血脂水平已出现明显变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均下降.与冠脉正常组相比,TC、TG、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相比,TC、LDL-C、Apo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脂TC、HDL-C、LDL-C、ApoA降低,不应以此时的水平作依据,而应早期积极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临床体表心电图与冠脉病变血管的相关性。方法对5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18导联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右支病变占81%,25例前壁(包括广泛前壁及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前降支病变占88%。结论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而心电图对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造影病变定位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右室心肌梗死(ARMI)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对20例ARMI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治疗措施等进行分析。结果ARMI患者均出现右室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V3R-V5RST段抬高14例,8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12例,经补充血容量后血压恢复正常。结论V3R-V5RST段抬高和右室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是诊断ARMI的重要依据。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低血压和休克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解削、病变特点。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7年4月住院治疗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患者(泵衰竭组)28例和不合并泵衰竭患者(对照组)60例,对其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泵衰竭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P〈0.05),经典冠心病危险因素≥2个者多于对照组(P〈0.05),稳定型心绞痛病史、梗死后心绞痛、合并后壁梗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MB峰值高于对照组(P〈0.05),快速心律失常、胸前导联ST段压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和院内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超优势分布、合并前降支狭窄〉75%病变、右向左侧支循环建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泵衰竭有一定的易患因素和临床特征,早期成功恢复心肌再灌注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常见类型,随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也明显增加。典型的AMI诊断并不难,但基层医院因缺少冠状动脉造影等,不典型者极易误诊。本文对我院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总结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血管特点和心电图分布特征,为临床判断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提供线索。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单支血管病变的142例初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四组。比较各组间梗死相关动脉的病变特点。结果单纯前壁心肌梗死的犯罪血管病变82%(3644)在前降支中段,前壁心肌梗死合并下壁导联ST段压低的犯罪血管病变80%(2430)在前降支近段,前壁心肌梗死合并下壁导联ST段抬高者,犯罪病变54%(2037)在右冠状动脉,46%(1737)在左前降支,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犯罪病变主要在前降支近段85%(2327),P<0.001;前壁心肌梗死是否合并下壁导联ST段偏移,其血管病变程度与侧支循环建立相近,均好于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结论根据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异常的分布特点,可以推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变的部位,良好的侧支循环有助于限制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