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K506的肾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K506是一种新型强效免疫押制剂,但是存在较大的肾毒性,主要表现在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加、肾血管阻力增高、肾小管钙质沉积、肾小管萎缩和变性、肾小动脉硬化和间质纤维化。FK506致肾毒性除了与其免疫押制机制有关外,核因子-κB对损伤也有着中心调控作用。一氧化氮也参与了FK506肾毒性的各个环节,转化生长因子-β是间质纤维化发生的关键。此外,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血管活性物质的产生在FK506肾毒性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潘小华  盛莉  叶小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541-2542
大多数药物均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容易受药物的损害。特别是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可致严重肾脏损害。因此,提高对肾损害药物及其机制和临床表现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1药物致肾损害的发病部位和机制肾毒性药物引起肾损害的部位有:肾血管系统、肾小球、近曲小管、集合管以及包含这些部位肾髓的间质,主要以损害近曲小管较为常见,肾损害的发病机制可归纳为:1.1药物对肾组织的直接作用:大多数药物在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进行浓缩,由于肾小管内药物浓度升高,直接损害肾小管。1.2过敏反应:本类反应多损害肾小球内皮…  相似文献   

3.
顺铂肾毒性机制及防护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毒性是顺铂(Cisplatin,DDP)较常见且影响较大的不良作用之一,其发生率和损伤程度与顺铂的剂量成正比。顺铂肾毒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从可逆的急性肾功能损伤到伴有显著肾组织学改变的不可逆慢性肾功能衰竭。顺铂肾毒性的病理机制有两种:一是顺铂可引起血管收缩,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率过滤下降;二是顺铂可引起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缺血、缺氧,甚至坏死。但顺铂引起肾小管细胞损害的机制仍未完全清楚,本文对近几年的有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所以量子点暴露所引起的毒性以及生物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简单介绍了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着重介绍了量子点的毒性作用和毒作用机制。整体水平上的毒性作用如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细胞水平上的毒性作用如对MRC-5细胞的毒性作用、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和对L929细胞的毒性作用等。量子点的毒性作用机制主要有氧化应激损伤及活性氧产生的毒性、炎症反应损伤、免疫毒性和材料本身的固有毒性等。  相似文献   

5.
2 药源性肾脏疾病 肾脏是药物排泄的重要器官,它特别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药物可以通过对肾脏的直接毒性作用,过敏反应和机械刺激等各种方式引起不同程度的肾损伤,从轻度肾小球,肾小管功能改变到肾小管坏死,以致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抗菌药物,解热镇痛药,含氟全麻药,重金属化合物,碘化造影剂以及抗癫痫类药物等属于常见的肾毒性药物。2.1 肾脏易受药物损害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阿米卡星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堂玲  伍春蓉  刘耀 《医药导报》1999,18(4):285-285
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报道增多,现综述如下:1 肾毒性阿米卡星在体内80%~90%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部分重吸收,对肾组织有强亲和力,其在肾皮质浓度较血浆浓度高100倍。引起的肾损害有:尿酶升高、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尿中颗粒管型、肾小管蛋白尿等。史静,陈新[1]报道1例患者用常规剂量的阿米卡星致肾性尿崩症,考虑为阿米卡星毒性作用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抑制了cAMP合成,使ADH无法发挥生理效应所致。一般认为,阿米卡星的肾毒性低于同类抗生素,且是一过性的,若采用每天1次用药15mg…  相似文献   

7.
阴离子转运蛋白(OAT)OAT1与OAT3同属SLC22A家族,主要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侧膜表达,在肝脏、肠和大脑亦有分布.它们介导有机阴离子进入其分布的细胞,进而参与多种药物在肾脏的分泌、重吸收和在体内的分布等.本文从OAT1和OAT3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主要功能、介导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毒性的产生,研究其使用的模型、物种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展望等.  相似文献   

8.
药物肾毒性已成为医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而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诊断及干预过程中尤为重要。主要阐述肾小球损伤标志物(β2-MG、CysC)、肾小管损伤标志物(clusterin、KIM-1、TFF-3、albumin)和其他生物标志物(NGAL、LFABP、IL-18、OPN、microRNA等)对肾毒性早期诊断的意义及其优劣势,为药物肾毒性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发挥抗肿瘤治疗作用, 但可引起免疫介导性肝损伤。ICI引起的免疫介导性肝损伤在发生率、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预后等方面均与经典药物性肝损伤不同。其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ICI阻断了负向免疫调节的关键节点, 包括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或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在过度激活的免疫系统作用下失去对肝脏的免疫耐受而发生肝损伤。免疫介导性肝损伤可分为免疫介导性肝炎和免疫介导性胆管炎。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肝细胞及胆管的损伤, 多有中央静脉内皮炎, 可有肉芽肿性病变。诊断免疫介导性肝损伤后应根据肝损伤严重程度分级选择治疗方案, 多需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10.
内科常用药物相关的急性肾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源性急性肾衰竭(DARF)是指药物引起的以急性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及氮质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DARF是一种常见的药源性疾病,约占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竭的19%~40%。其临床特点是在用药数日或数周内出现少尿或非少尿型ARF,部分患者可同时出现药疹、药物热、贫血、肝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表现。DARF最常见的临床病理类型有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DARF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药物引起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肾灌注量减少、对肾小管细胞的毒性作用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免疫反应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药物结晶沉积导致管腔阻塞或免疫介导的肾小球肾炎等。DARF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药物的肾毒性作用、剂量、疗程,以及患者的机体状态如:高龄、血容量不足、糖尿病、既往肾损害或肾功能不全等。DARF的常见致病药物有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利尿剂及某些中药等。本文重点介绍内科常用的心血管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及抗病毒药导致DARF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