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儿热感宁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儿热感宁口服液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作用。方法 :16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3组 ,分别口服小儿热感宁口服液 (60例 )、双黄连口服液 (41例 )及维C银翘冲剂 (60例 )进行治疗 ,均日服3次~4次 ,3天为1疗程 ,观察服药前和服药3天患儿的咳嗽、流涕、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临床症状和咽充血、扁桃体肿大等体征的变化 ,并对组间的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小儿热感宁口服液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观察期间 ,小儿热感宁口服液组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热感宁口服液是一种可改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安全、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小儿热感宁口服液 (XRK)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上感 )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 :16 1例上感患儿随机分成 3组 ,其中 XRK组 (6 0例 )口服剂量为 :1岁以内每次 2 .5~ 5 ml,1~ 3岁 ,5~ 10 m1,3~ 7岁 ,10~ 15 m l,7~ 13岁 ,15~ 2 0 ml,1日 3~ 4次 ,首剂加倍 ,3日为 1疗程 ,记录患儿用药前后的体温、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白细胞计数 (WBC)及淋巴细胞比例 (L YMR) ,按标准作出疗效评定 ;并与双黄连口服液组 (SHK,41例 )及维 C银翘冲剂组 (VYQ,6 0例 )进行疗效比较。依从性以“口感好”和“使用方便”为考察指标进行统计。结果 :XRK组显效 44例 (73.3% ) ,好转 8例 (13.3% ) ,无效 8例 (13.3% ) ,总有效率为 86 .6 % ,白细胞计数 (× 10 9/ L)由药前的 3.0 1± 1.47升至药后的 8.37± 2 .2 7,P<0 .0 1,淋巴细胞比例 (% )由药前的 5 5 .44± 12 .5 9降至药后的 33.72± 11.91,P<0 .0 1,未发现与本药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 SHK组显效 14例 (34.2 % ) ,好转 19例 (46 .3% ) ,无效 8例 (19.5 % ) ,总有效率为 80 .5 %。VYQ组显效 2 6例 (43.3% ) ,好转 18例 (30 % ) ,无效 16例(2 6 .7% ) ,总有效率为 73.3%。XRK组与 SHK组和 VYQ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1。“口感好  相似文献   

3.
小儿热感宁口服液的解热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观察小儿热感宁口服液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处方的合理性。方法:2,4-二硝基苯酚所致热的大鼠发热试验。结果:大鼠灌胃XRK25ml/kg后0.5,1和1.5h时可显著抑制大鼠的体温升高;其组份牛磺酸和葛根提取物均有抑制大鼠体温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说明该两组份有解热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但90%以上为病毒感染[1].而发热是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体温可高达39~40℃,起病1~2 d可因高热引起惊厥[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儿热感宁口服液(XRK)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处方的合理性。方法:2 ,4 二硝基苯酚所致热的大鼠发热试验。结果:大鼠灌胃XRK 2 5ml/kg后0 .5 ,1和1 .5h时可显著抑制大鼠的体温升高;其组份牛磺酸和葛根提取物均有抑制大鼠体温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说明该两组份有解热协同作用。结论:XRK对大鼠具有解热作用,且组方的配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秦黎 《云南医药》2013,(4):326-327
<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多发病之一,约占儿科门诊就诊病例的60%~70%,本病病原体主要侵犯鼻、咽、扁桃体及喉部而引起炎症,其基本临床症状为发热及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而其症状表现轻重与年龄及感染程度有关,若不及时治疗,炎症可波及其他器官发生相应症状,常见的并发症有鼻窦炎、中耳炎、眼结合膜炎、颈淋巴结炎及咽后(或侧)壁脓肿等,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热毒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和流涕、鼻塞停止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和流涕、鼻塞停止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2组,平均每组40例,对照组儿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67.6%,有效率为89.4%,治疗组治愈率为90.4%,有效率为96.8%;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具有退热快,有效率高,不反弹,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具有较好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银羽 《中国实用医药》2013,8(4):149-150
目的比较馥感啉口服液与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4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馥感啉口服液组120例)和对照组(抗生素组12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P〈0.01),治疗组未见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馥感啉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显著缩短病程及缓解症状,优于抗生素,小儿服药依从性高,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晓帅 《北方药学》2018,(1):122-123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采用利巴韦林与热毒宁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近期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热毒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药物不良反应例数、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儿仅有2例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显著(P<0.0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70.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采用利巴韦林与热毒宁联合进行治疗,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短时间内控制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金蝉口服液的制备及观察其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通过水提醇沉法,从金银花、黄芩、柴胡、蝉衣等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口服液;并随机抽取2008年7月1日—2008年7月31目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27例,分成2组,对金蝉口服液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加用金蝉口服液患者的有效率达90.00%,未加用患者的有效率仅为76.12%,两组治疗有效率有显著的差异(t=2.13,P<0.05)。结论:金蝉口服液的制备简单,疗效确切,是理想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医院制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例,研究退热颗粒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某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94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7例。实验组采用以退热颗粒为主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以布洛芬混悬液为主的治疗方案,分析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体温变化情况、平均咳嗽消减时间、治疗后的症状积分。结果:实验组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2h、治疗后4h、治疗后24h与治疗后48h的体温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24h与治疗后48h的症状积分的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咳嗽消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热颗粒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赛若金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12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赛若金治疗组及对照组.结果 赛若金治疗组在控制发热、卡他症状、咽部充血及治疗3日内痊愈出院例数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统计差异.结论 赛若金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见效快、疗效肯定、副作用少等优点,宜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试验,选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用痰热清注射液每次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静脉注射,1次/d;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注射液0.5 g/次,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  相似文献   

15.
小儿清热宁与尼美舒利联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井和  胡国华 《医药导报》2006,25(12):1276-1277
目的探讨小儿清热宁联合尼美舒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07例,分为治疗组105例,对照组102例。治疗组采用小儿清热宁(每次4或8 g,bid或tid)配合尼美舒利(5 mg·kg 1·d 1,tid)口服,对照组采用复方对乙酰氨基酚(泰诺酚麻美敏)口服溶液,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3%,78.5%(P<0.01)。治疗组退热稳定,不回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清热宁联合尼美舒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经济实惠,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本院门、急诊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药发展趋势,提出促进合理用药的办法。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比较本院门、急诊儿科在2009-01-03与2010-01-03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2组病例的用药情况,以处方点评等模式考察、评价其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结果 2010年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率及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率降低(P<0.01);抗菌药物单用的比例及口服抗菌药物比例增加(P<0.01);青霉素类、广谱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增高;抗病毒药物及中成药使用率高。结论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得到控制,用药物结构趋于合理;但抗菌药物的用药适应症欠明确,使用抗菌药物类型、药及品种过于集中,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处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用药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 年1 月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所有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处方,共计8 439张,应用Excel软件 建立处方评价表,分析处方用药特点,评价用药合理性。主要分析项目包括各类药物使用情况、联合用药情况、给药途径分布 等。结果:中成药、抗菌药物、医院自制制剂均以口服给药为主,处方比例分别为63.21%、46.56%、3.18%;激素类药物以注射 给药为主,处方比例为3.76%。除医院自制制剂以单用为主外,其余三类药物均以联合用药为主。结论:我院儿科急性上呼吸 道感染处方用药存在一定不合理情况,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小儿热速清口服液联合环酯红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12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儿口服环酯红霉素干混悬剂,15 mg/kg,每12 h给药1次,将本品加入适量凉开水溶解摇匀后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小儿热速清口服液,1≤年龄≤3岁、3岁<年龄≤6岁、6岁<年龄≤12岁者分别给予10、15、20 mL/次,3次/d。两组疗程是5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完全退热时间及其他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评分及全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4.83%,与对照组的84.48%相比显著更高(P<0.05)。治疗组完全退热时间和鼻塞、流涕、扁桃体肿大、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SHQ评分均显著降低,而ISLQ评分均显著增加(P&...  相似文献   

19.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维平  周泽伟 《中国药业》2012,21(10):87-88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根据临床表现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止咳、退热等,合并细菌感染者均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5 ~0.8mL/(kg·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静脉滴注,疗程均为3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起效快,疗程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