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体观是蒙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而是在整个蒙医学临床实践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蒙医学整体观与辨证施治、以治疗病因为前提结合疾病实际情况予以治疗的原则成为了蒙医学基础理论的3个突出特点.那么整体观在临床上是如何起作用的?其临床应用价值如何?现从蒙医学整体观理论的起源以及它的主要内容构成出发予以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2.
《中医基础理论》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涵义应该是广义的,应包括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在内,即属于基础医学范畴。而《中基》的涵义是狭义的。关于“中医学”,除了基础理论、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外,还应当包括康复医学在内。所以中医学“是我国几千年来研究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防和康复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3.
蒙医学认为,人的生命节律与宇宙变化节律息息相关。人体是一小宇宙,生命体恒动不息,但有始有终。内外协调则康,失调则病,紊乱则危,不相依存则亡。并认为人体是由三根浪素所组成。在研究正常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时以阴阳五元学说为理论基础,以三根浪素理论为指导,以脏腑、脉道、感官的理论为核心,建立了三根琪素相辅相成为调节机制的生命模式,阐述了生命客体诸种变化的理论,从宏观角度研究人体动态平衡的基本规律。在临床上对疾病以综合分析和辨证的方法进行诊治。因此蒙医基础理论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等方…  相似文献   

4.
<正>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应当知道疾病通过什么渠道进入人体并引发病变十分必要。与其它医学相比,蒙医对疾病侵入人体的过程有独特的认识和理解。蒙医学把疾病侵入人体的过程叫做"病入六门",所谓的"病入六门"是疾病以某种方式进入人体后引发疾病的蒙医学理论。蒙医学认为疾病的发作是布于皮肤,发于肌肉,入于脉道,渗于骨骼,降于脏,落于腑的程序进入人体发生病变。1第一门布于皮肤皮肤就是人体外部包裹人体器官、五脏六腑、胸膜、腹  相似文献   

5.
蒙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平衡的整体,在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和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这个动态平衡不断的被破坏和重建。传统蒙医疗法及蒙药对人体器官的活动与调节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破坏了的稳态得以恢复起到重要的治疗保健作用。蒙医学诊治疾病的整个过程中都贯穿着稳态观,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超前认识,是朴素的蒙医学稳态学说。  相似文献   

6.
生物化学是医学、中医学和药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其理论和技术对于了解疾病的发展,对从事临床诊断治疗及中医学、药学研究等方面十分重要,近年来在中医学的临床和基础理论研究中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阐述中医理论,揭示中药作用  相似文献   

7.
蒙医传统疗术学是蒙医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是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人体特定部位给予各种刺激来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它包括放血疗法、灸疗、针刺、推拿、浴疗等内容。蒙医五疗术的护理可直接影响疗术的效果和疾病的痊愈,现将五疗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四部医典》是藏医学的一部医学经典之作,后世对蒙医学的理论形成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其中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有着丰富的理论和方法,特别与中医学"治未病"理论有着共同认识。本篇以《内经》和《四部医典》理论为依据,阐述了祖国各民族医学理论的共识,为临床预防疾病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阐述蒙医学基础理论实验课从起步到现在开展的实验项目及发展过程,初步研究和探讨蒙医学基础理论实验教学的思路、方法、手段;为蒙医药现代化精品教学而努力。  相似文献   

10.
蒙医学基础理论实验教学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蒙医学基础理论实验课从起步到现在开展的实验项目及发展过程,初步研究和探讨蒙医学基础理论实验教学的思路、方法、手段,为蒙医药现代化精品教学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蒙医学与中医学是蒙汉两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祖国医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蒙汉两族人民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以及所经历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习俗和体质的不同,蒙医学与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医疗体系,不仅体现在理论体系的差异,而且在临床用药等诸多方面也存在着不同。这里仅就中蒙医学之间的突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和本质差异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2.
蒙医针灸与中医针灸一样,都是通过刺灸人体体表特定的穴位,起到调整或诱导人体某些功能而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传统治疗手段。蒙、中医针灸是蒙医学与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蒙、中医针灸专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就生成发展历史渊源而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述蒙医学人体体质分型及特点,分析蒙医体质研究内容与其他医学之间的异同点,提出蒙医体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方法: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具体阐述蒙医7种体质的分型特点、辩证方法,比较中医及古印度医学体质分型与蒙医学的区别,提出传统医学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从体质形成因素及特点分析,探讨蒙医体质辩证在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结论:蒙医体质与中医、印度医学之间有一定的关联,但在具体的思想和特征表达方面有不同之处。蒙医体质在指导优生优育、孕妇平衡调理、个体预防保健以及临床治疗方面具有特殊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5):F0003-F0004
各有关单位/代表: 先生/女士 情绪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是当今国际医学和心理学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是中医学极具特色优势的研究领域,同时是中医基础和临床与现代医学和心理学交叉的科学前沿问题。在当今社会情绪问题日益凸现的背景下,深入探讨情志学说蕴涵的中医学对情绪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深刻认识及其有效的干预效果,开展情志致病学说国际学术研讨,将会带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跻身国际科学前沿。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和蒙医学是中华民族医学发展史上的瑰宝,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民族人民长期同大自然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继承和发扬中医学和蒙医学对于更好的研究世界医学起着积极的作用。中医学术流派形成于战国时期,《内经》一书的问世,奠定了中医的基础理论。至汉代  相似文献   

16.
正蒙医药学是蒙古民族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以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的民族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医药学是蒙古民族特有的经验医学是不同于其它民族医学,因此,具有本民族的文化属性。蒙医学基础理论是在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且服务于临床,是蒙医药学体系的核心内容,主要内容有阴阳学说,五元与五行学说,三根七素学说,脏腑理论,病因病机理论,寒热理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是一门以认识和解决人体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为主的古代科学,由于时代科学水平和文化环境的限制,中医学没有形成以医学实验为主导的实践基础,但是并不能以此为据否认中医学的科学性实质。中医学虽然没有建立起实验医学的体系,却把实践的根基牢牢地扎在了中医临床经验的土壤中,中医临床经验不仅体现着医学实验的基本特征,而且是最直接、最可靠的医学实验,它为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最客观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述内源性医学促进人类生命自然和谐健康发展的一种新观点。方法:通过以中医学整体观念为切入点,以人体本能,即人体内源性调节机能在维护健康中的重要地位为论据,探讨如何保持人类生命顺应自然,整体和谐,健康发展。结果:人体本能是人体保持整体和谐,健康发展的原生态能力;人类必须认识本能,依赖本能,重视本能,调动本能,充分发挥本能在维护健康中的作用,才能促进人类生命自然和谐健康发展;中国针灸疗法就是这样一种能够调动人体本能进行防治疾病的最具代表的内源性医学疗法。结论:充分调动本能的医学,即内源性医学,将是促进人类生命自然和谐健康发展的终极科学医学。  相似文献   

19.
蒙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平衡的整体,在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和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这个动态平衡不断的被破坏和重建。传统蒙医疗法及蒙药对人体器官的活动与调节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破坏了的稳态得以恢复起到重要的治疗保健作用。蒙医学诊治疾病的整个过程中都贯穿着稳态观,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超前认识,是朴素的蒙医学稳态学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蒙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对胆囊炎的病因病机、蒙医分型、分期辨证施治等方面内容进一步阐述,明确蒙医药诊治胆囊炎的治疗及诊断标准,蒙医药的临床优势、地位和近代新蒙药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