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测定草乌花与草乌中乌头碱的含量并对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HPLC法,INSTRU LLC Plus C18(250mm×4.6mm 5μm)色谱柱,以甲醇-0.3%三乙胺(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35nm,柱温为40℃条件下进行测定。结果乌头碱在0.0125~0.07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乌头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4.87%,RSD为0.27%。不同地区草乌花中乌头碱平均含量为0.0119 mg·g~(-1),草乌中乌头碱平均含量为0.0690 mg·g~(-1)。结论草乌中乌头碱含量高于草乌花中乌头碱含量。  相似文献   

2.
首次从优毛铁棒锤Aconilumflavum地上部分(花、茎、叶)中分离出4个生物碱结晶。经鉴定晶Ⅰ为脱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晶Ⅱ为3-乙酰乌头碱(3-acetylaconitine),晶Ⅲ为乌头碱(aconitine),晶Ⅳ待鉴定。乌头碱的收率为0.12%(块根中乌头碱收率为0.20%),薄层层析鉴定地上部分与块根的生物碱基本一致,为开发3-乙酰乌头碱寻找了新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紫花高乌头中乌头碱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紫花高乌头中乌头碱的含量,为蒙药紫花高乌头中乌头碱的含量的测定提供方法,制定质控标准。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20 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酯型生物碱的重量。结果:乌头碱浓度在15.1-75.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86 X+0.13,r=0.9993,本品每克含酯型生物碱不得超过5 mg。结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紫花高乌头中乌头碱的含量,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北乌头根中曾经分离得到二萜类生物碱乌头碱,去氧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和北草乌碱。除这些碱外,本文作者从北乌头的地上部分分离到两种新的生物碱Lepenine(1)和Ddenudatine(2)。作者取自然干燥的北乌头地上部分(250g),用甲醇(3×1L)提取,提取物蒸干。残渣用0.5mol/L HCl(100ml)溶解,过滤,调节pH至8.5,滤出的沉淀物经干燥,得0.9g生物碱。混合物进行氧化铝柱层析,以氯仿-甲醇洗脱,逐渐增加甲醇比例。洗出物用TLC检查(氯仿-甲醇-丙酮-氨水42:50:8:5)。R_f值为0.2的洗脱液部分蒸发,残渣用甲醇-丙酮(1:1)重结晶,得到45mg生物碱(1),R_f值为0.25的部分用正已烷-丙酮(1:1)重结晶得到28mg生物碱(2)。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云南4种不同产地草乌中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含量.方法 草乌块根粉碎后经甲醇浸泡,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分别采用多个特征离子和外标标准曲线法对3种乌头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在1~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 9,1.000 0和 0.999 9),检出限分别为0.33 ng/mL、0.15 ng/mL和0.03 ng/mL;回收率均高于98%,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小于5%.测定结果表明,4种草乌中均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但含量有差异.结论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简便快速,可试用于生物样品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检验.  相似文献   

6.
中药乌头去毒指数的测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萃取法分离-离子对萃取-比色法和异羟肟酸反应-三氯化铁显色-比色法分别测定了乌头中毒性生物碱乌头碱类(A)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根据以上测得结果求得了苯甲酰乌头原碱类(B)的含量,进而求得去毒指数(DI,DI=B/(A B))。采用上下法和醋酸诱导扭体法分别测定乌头对小鼠的LD_(50)和半数镇痛效量(AD_(50)),进而求得了治疗指数(TI,TI=LD_(50)/AD_(50))。DI生品为3.83%,炮制品为51.9~70.3%;TI分别为3.2,4.0~7.6。结果表明DI可用来评估乌头的有效性和毒性。  相似文献   

7.
乌头碱中毒是临床常见的中毒性疾病,而服用蜂蜜致乌头碱中毒却较少见,临床上极易误诊。我院1999-2004年5年问收治的60例乌头碱中毒病人中,大多数为误服药酒所致。而服用蜂蜜致乌头碱中毒仅是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人工种植伏毛铁棒锤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超声波乙醇提取法和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人工种植的伏毛铁棒锤中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分别为3-脱氧乌头碱(Ⅰ)、3-乙酰乌头碱(Ⅱ)、乌头碱(Ⅲ)、3-脱氧乌头原碱-8-亚油酸酯(Ⅳ)、尼奥灵(Ⅴ)、宋果灵(Ⅵ)、乌头原碱-8-亚油酸酯(Ⅶ)、16,17-二氢-12β,16β-环氧欧乌头碱(Ⅷ)、12-表-欧乌头碱(Ⅸ)、欧乌头碱(Ⅹ)和6-O-去甲基尼奥灵(Ⅺ)。结论 人工种植的伏毛铁棒锤的化学成分与已报道野生的基本相同,人工种植的伏毛铁棒锤能够满足药用需要。  相似文献   

9.
乌头碱中毒2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头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据统计世界上有250多种,国内有150多种,大多数可供药用,有祛风除寒、温经止痛的功效。乌头主要成分为乌头碱,需炮制后方可服用,服用不当会致中毒。临床上服用乌头类中药中毒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心脏及神经、消化系统症状。我科对1998-2004年收治的25例乌头碱中毒患者进行了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LC-MS/MS测定乌头属中药8种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甲醇-水(水相含0.1%甲酸和2.5mM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C18柱分离,采用ESI(+)源,MRM监测,对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药材饮片中的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鸟头碱、次乌头碱),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胺醇型生物碱(乌头原碱、新鸟头原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上述8种生物碱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的RSD都低于6%,加样回收率为95.77%-101.9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应用于乌头属中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LC-MS/MS测定乌头属中药8种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甲醇-水(水相含0.1%甲酸和2.5 mM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C18柱分离,采用ESI(+)源,MRM监测,对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药材饮片中的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胺醇型生物碱(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上述8种生物碱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的RSD都低于6%,加样回收率为95.77%~101.90%。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应用于乌头属中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草鸟类药用植物中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对草鸟类植物进行质量与资源评价.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Phenomenex ODS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醋酸铵缓冲溶液(pH10.5)(54:46)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mm.结果 中乌头碱在0.28~2.80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8.9%(n=5),RSD=0.93%;乌头碱在0.136~1.36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7.4%(n=5),RSD=1.18%;次乌头碱在0.248~2.48 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8.4%(n=5),RSD=1.11%.北乌头、乌头与小白掌含有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3种生物碱;多根乌头含有中乌头碱、乌头碱2种生物碱;其他的样品含微量或几乎没有.多根乌头的3种生物碱总量最高.结论 本方法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方法稳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静脉注射给药后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的毒动学过程.方法 采用甲醇沉淀冻干法处理血浆样品,运用高灵敏的HPLC-MS-MS检测样品中乌头碱的含量.结果 乌头碱分别在2.7-27ng/mL和27-81ng/mL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LOD)为1.35ng/mL,S/N=6;定量限(LOQ)为2.7ng/m...  相似文献   

14.
复方中药中乌头生物碱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鉴定复方中药中乌头生物碱在人尿液中的代谢产物。方法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LC-ESI-MSn)法。结果检测出5种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结论从具有乌头碱中毒临床表现的患者尿液中检测到的5种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保存着乌头生物碱的基本结构即乌头烷骨架,可逆证或指示乌头生物碱进入肌体,因而可作为乌头碱(乌头生物碱)中毒的指示物,并可在法医学上取代在生物体内代谢迅速难以检测的中毒指标物乌头碱。LC-ESI-MSn法作为检测乌头碱中毒指示物的方法具有灵敏、专属和简单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RP-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四逆汤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用Magic C18AQ色谱柱;乙腈-水(0.1%三乙胺)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5nm。[结果]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65~665μg.mL-1,6.05~605μg.mL-1和5.80~580μg.mL-1。该方法回收率新乌头碱为98.77%(RSD=0.41%),乌头碱为101.3%(RSD=1.55%),次乌头碱为97.48%(RSD=1.34%)。[结论]RP-HPLC梯度洗脱法能将乌头类生物碱很好地分离检测,提高了时效,减少了误差,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乌头类中药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次碱四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为临床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各种有效成分的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bax XDB C18(250.0×2.1mm,5um),流动相为0.01%氨水溶液-乙腈,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40nm,采用LC-MS~n法进行生物碱成分的初步鉴定,了解各种成分的含量,将4种生物碱进行加热,分析受热稳定曲线变化情况,给家兔灌服附子,测定入血成分。结果:新乌头次碱的热稳定性更好,更适合作为药效指标成分,以新乌头次碱作为乌头类中药有效成分的测定指标,进样量在0.51~10.2u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2.1%,RSD=2.2%(n=6)。结论:新乌头次碱作为乌头类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具有热稳定性好,可作为入血成分,具有良好的检测价值,可作为乌头类中药含量检测、赝品区分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HPLC法测定附子配伍前后乌头类生物碱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附子、附姜、四逆汤水提液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研究配伍前后水提液化学成分变化,以验证中药配伍理论。[方法]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三乙胺(60∶40);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5℃;流速:1.0 mL/min。[结果]附子配伍后次乌头碱增加显著,推测可能为水解产物的X峰明显增大。其中附姜配伍3种生物碱均增加;而四逆汤中新乌头碱略有增加,乌头碱明显降低。[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说明附子配伍前后乌头类生物碱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乌头注射液中碱性物质的含量,考察吸波面积法的可行性。方法以乌头碱为对照品,用吸波面积法获得乌头注射液提取物中的碱性物质在200600 nm波长下的吸光度-波长曲线下面积,计算含量。结果线性方程为:Y=0.14542 X+3.2404,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9.08%,RSD为1.63%,3批样品平均含量为4 502.560μg/m L。结论吸波面积法可用于乌头注射液碱性物质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HPLC-MSn法研究次乌头碱在水中的化学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次乌头碱在水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质谱(HPLC-ESI-MSn)方法,液相用梯度洗脱,质谱用正离子模式。结果在水解液中发现了4种水解产物,其准分子离子[M H] 分别为574、470、498、556。结论通过对水解产物的准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的分析,鉴定其水解产物为次乌头次碱、次乌头原碱、N-去甲基乙酰基次乌头原碱和焦次乌头次碱,并推测在水中发生脱乙酰基反应、脱乙酰基同时脱苯甲酰基反应、脱苯甲酰基同时脱N上的甲基反应、脱乙酰基同时脱水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乌头为一植物,常用来炮制药酒以治风湿寒症,但服用不当会致中毒,其主要剧毒成份乌头碱,心律失常为其主要的中毒表现之一。我科自1997年1月-2006年2月间共收治32例乌头碱中毒病人,其中90%的病人有心律失常表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