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在肝移植围术期的应用。方法:19例行原位肝移植术晚期肝病患者,观察在术前(T0)、手术60min(T1)、无肝10rain(T2)、新肝5min(T3)和新肝120min(T4)5个时间点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血小板计数(PLT)、纤溶酶活性(PL),同时用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定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凝血速率(clotrate)及血小板功能(PF)变化。分析Sonoclot监测结果与常规监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与T0比较,T3时ACT、APTT明显延长,PL明显升高,PLT及PF均降低(P〈0.05)。(2)ACT与APTT,凝血速率与FIB浓度在T0~T4明显相关(P〈0.05);PF与PLT计数在T0和T4明显相关(P〈0.05),而在T1~T3无明显相关性(P〉0.05)。(3)Soncolot能够及时反映机体纤溶亢进及低凝状态。结论: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能对肝移植围术期凝血-纤溶系统作出较为快速、准确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对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出现大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出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CL Elite Pro血凝仪对50例正常妊娠临产孕妇及50例正常健康非妊娠妇女检测四项凝血指标值,并对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纤维蛋白原(Fg)明显高于正常妇女(P<0.05),临产孕妇血液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明显低于正常妇女(P<0.05),两组间的凝血酶时间(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孕妇血液高凝状况加剧,加强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检查,对于预防和治疗分娩期间异常出血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凝血功能常规检查临床应用的分析和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悦能  龚江锋 《检验医学》2009,24(4):323-324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VVF)、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测定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其测定结果分别反映体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经和凝血共同途径的状况。目前临床主要应用于患者术前常规检测、抗凝和溶栓治疗的监测、出血性疾病的筛查等。我们对本院凝血功能常规检查项目开展以来在临床各科应用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4.
凝血功能常规检查异常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卫生部规定"停止使用凝血时间测定……用APTT……测定进行替代"的文件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测定成为了临床上最常用的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其测定结果分别反映体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凝血共同途径的状况.本文对2008-01/2009-01我院凝血功能常规检查异常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凝血状态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监测、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孕妇90例纳入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孕检正常孕妇30例纳入对照组,且根据不同严重程度将研究组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即妊娠高血压组3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各组孕妇均采集样本进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以及血栓弹力图检测。比较各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血栓弹力图参数,并分析常规凝血功能指标与血栓弹力图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反应时间、凝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夹角、血块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各指标随疾病严重程度加重,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反应时间、凝血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夹角、血块强度升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反应时间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呈正相关(P<0.05);凝血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呈正相关(P<0.05),与纤维蛋白原呈负相关(P<0.05);夹角、血块强度均与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参数与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孕妇凝血指标有助于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变化及其严重程度的了解,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大量输血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新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的合适比例。2011年1月-2013年1月,因各种原因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151例,按照凝血功能正常与否,分为凝血功能正常组(138例)和凝血功能异常组(13例),以新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之比为1:1作为分界,每组均分为高血浆(2:1)、中血浆(1:1)、低血浆(〈1:1)3个比例组。输血前和大量输血后24h检测凝血功能。结果表明,大量输血24h后,凝血功能正常组的低血浆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明显降低(均P〈0.05);高、中血浆组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凝血功能异常组的中血浆和低血浆组在大量输血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仍在异常水平(P〉0.05),高比例组的凝血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大量输血时,血浆与红细胞比例应根据患者凝血功能进行调整,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建议新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的比例为2:1,以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建议冰冻血浆与红细胞的比例为1:1,减少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和高血容量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随机选取40例患者新鲜血浆,分别在ACLTOP与ACLTOP700血凝分析仪上检测PT、APTT、FIB、TT,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凝血分析仪4个检测项目结果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75,各项结果的偏倚均在CLIA′88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结论ACLTOP与ACLTOP700血凝分析仪检测PT、APTT、FIB、TT的结果具有可比性,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15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280例妊娠晚期孕妇(观察组)及140例健康育龄妇女(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化标准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PT、INR、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Fbg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晚期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检测其凝血功能,对预防或早期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张红  赵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594-7594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妇女凝血四项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贝克曼ACL8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200例妊娠晚期妇女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妊娠晚期妇女的凝血四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晚期检测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对预防产妇血栓的形成,防止DIC的发生并及时进行抗凝治疗有着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彩宁 《山西临床医药》2011,(2):137-137,142
目的:探讨CA-510全自动血凝仪应用于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收集120例患者,抽取新鲜静脉血浆,分别应用日本Sysmex公司CA-51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美国IL公司ACL Advance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两仪器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g)指标的结果。结果:两台血凝分析仪检测PT,APTT,TT和Fbg指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CA-510全自动血凝仪检查患者凝血指标结果可靠,对临床诊断出血、血栓性疾病、正确给予治疗措施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纤溶功能变化与颅内出血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19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24h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浓度(D-D),作2次或多次CT扫描,分析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与颅内出血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9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D-二聚体浓度变化以颅内血肿患者最为明显,并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结论:颅脑损伤早期存在凝血-纤溶功能变化,颅脑损伤者早期应密切检查凝血-纤溶功能,如有异常应及时行动态头颅CT检查以及早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检测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参数指标,以探讨这些高凝指标在N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健康者(对照组)和肾病科明确诊断的NS患者组(NS组)血液进行凝血功能和血液细胞学的检测,并将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和NS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分布宽度(PWD)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检测与分析,对NS患者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检查在临床各科室的应用现状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对2008~2010年间唐山开滦总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进行凝血四项检查分析。结果各科室间凝血四项的异常率高低明显不一。消化、烧伤、重症监护室(ICU)等科室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明显延长。结论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可以反映机体内凝血机制变化,可为临床不同科室提供较准确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4.
凝血功能检测在临产孕妇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181例临产孕妇和83例非孕健康妇女进行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检测和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的Fi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T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及T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临产前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对预防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可能出现的大出血以及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和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探讨并检测与分析骨折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检测的临床意义。对236例骨折患者(实验组)与220例普通患者(对照组)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T、APTT、F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APTT、PT和Fg值高于对照组。而TT值两组差异显著。在手术前及手术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和治疗骨折患者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儿童Perthes病患者血脂代谢、凝血常规有无异常,以探讨血脂代谢和凝血功能障碍是否是Perthes病的病因。方法对82例儿童Perthes病患者(观察组)的凝血常规及血脂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与120例非Perthes病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脂指标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胆固醇(HDL-c)异常率和平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值(INR)异常率和平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儿童Perthes病患者可能并不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和血液的高凝低纤溶状态,血脂代谢和凝血功能障碍并不是Perthes病的病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肝功能损伤患者凝血4项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进一步探索肝功能损害的程度与凝血4项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006~2007年在朝阳市中心医院住院进行凝血检查的患者372例做回顾性调查研究。将其分为肝功能损害和肝功能正常两组,肝功能损害以实验室常规检查为依据.即肝功能检查7项指标中任一项出现异常者视为肝功能损害。结果肝功能正常组和肝功能轻度损伤的患者PT、APTT、TT无明显异常,而FIB较肝功能正常组降低;肝功能重度损伤的患者PT、APTT、TT明显异常,而FIB则较肝功能正常组严重降低。结论肝功能轻度损伤患者的凝血4项指标中除FIB轻微降低外其余项目无变化。而肝功能重度损伤患者的4项指标均有变化,除FIB降低外,其余3项的时间都延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透析滤过(PDF)对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596例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接受39台次PDF治疗的重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22例,并收集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常规凝血试验、血栓弹力图和新型凝血分子标志物等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DF治疗后,凝血功能障碍重症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治疗前缩短,血小板计数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抗凝血酶无明显影响(P>0.05)。经PDF治疗后,血栓弹力图的R时间、K时间较治疗前缩短,MA值和CI均治疗前增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DF治疗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和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水平较治疗前可显著下降(P<0.05),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复合物(t-PAIC)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F治疗能够改善合并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凝血四项指标在孕妇正常分娩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孕妇正常分娩前后的凝血功能情况。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一6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我院产科148例孕妇正常分娩前后和3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自动检测。结果孕妇正常分娩前凝血四项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PT—INR、APTT、TT明显短于对照组,FI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正常分娩后凝血四项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正常分娩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分娩72h后恢复。在分娩前后联合检测凝血四项指标并动态观察,能较全面、完整地反映孕产妇凝血功能情况,对预防和治疗产妇产后出血以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重症肝炎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血凝仪检测凝血四项功能对准确反映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正常人和慢性肝炎重度(慢肝重度)、重型肝炎(重肝)、肝炎后肝硬化(肝硬化)患者,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bg)含量。结果除慢性肝炎严重肝损害患者外的所有患者上述四项指标的均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其中慢肝重度和肝硬化患者Fbg含量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其它二项或三项指标(P〈0.01或0.05);重型肝炎死亡患者PT均数及APTT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存活者(P〈0.05)。结论利用血凝仪检测凝血四项功能可以从多个角度更客观、准确地反映严重肝损害的肝炎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