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3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经微创手术治疗并与经开颅手术治疗患者比较。微创手术患者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血肿穿刺引流+尿激酶治疗。开颅组在全麻下进行气管插管,行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必要时去骨瓣减压。结果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效果显著优于开颅手术的治疗效果,且死亡率低。结论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开颅治疗组,病死率、生存者致残率明显低于开颅手术组,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将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血肿清除率和脑出血再发率、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预后良好率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肿清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BI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手术疗效,防止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改善预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选择早期或超早期(出血后7h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了154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平均随访2年,观察术后病人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Ⅰ级16例(10.4%),Ⅱ级36例(23.4%),Ⅲ级38例(24.7%),Ⅳ级22例(14.3%),Ⅴ级4例(2.6%),死亡38例(24.7%)。结论对条件适合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应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后遗症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种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时出血部位、血肿量、分别选择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清除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不同术式,对高血压脑出血182例进行治疗,并研究不同术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82例脑出血中,死亡35例,存活147例。结论: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肿量,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手术治疗术式,能够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配合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高血压脑出血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CT介导穿刺血肿引流术清除脑内血肿,术后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结果:出院时ADL分级Ⅰ级46例,Ⅱ级18例,Ⅲ级20例,Ⅳ级12例,Ⅴ级4例;另外自动出院4例,死亡8例.ADL分级Ⅰ~Ⅲ级者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为85.7%,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为58.8%,CT介导穿刺血肿引流术组为72.7%.结论:选择不同术式配合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理想,且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采用其它术式组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3种术式治疗重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探讨手术治疗策略。方法270例重型基底节区HICH患者分为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120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90例和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组60例,观察术后1个月病死率及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良好率。结果3组术后1个月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良好率优于另2组(P均〈0.05)。结论重型基底节区HICH,推荐在发病后6~24h内手术治疗,可首选血肿穿刺引流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7.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需要手术的患者,传统的术式是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虽疗效确切,但损伤大,病程较长,需二次修补颅骨,费用高。有些医生采用钻孔引流术,虽损伤小,但可造成新鲜出血。近年来很多神经外科医生主张小骨窗开颅,既可清除血肿,又可直视下确切止血,且无需修补颅骨。我院近年来开展经颞前和额后入路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总结分析39例患者材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比分析五年内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出血量50mL以上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228例,在病死率、重残率、恢复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小骨窗开颅术组在血肿清除率、恢复率、术后并发症及死残率均优于钻孔引流术组。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较钻孔引流术具有血肿清除彻底、恢复率高、并发症少而轻、死残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额颞小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的疗效。方法从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患者中,选取42例行传统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42例行额颞小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血肿清除率更高,术后ADL评分更低,术后GOS预后良好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颞小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根据CT定位,选择无血管及无功能区定位,尽可能在血肿最大层面钻孔,迅速引流,减少后遗症及并发症.结果 40例中16例生活自理,无明显后遗症,10例轻度偏瘫,对侧肌力3级以上,13例偏瘫,肌力1级,1例术后血肿增加开颅血肿清除术,并去骨瓣减压后死亡.结论:早期或超早期行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在基层医院(无立体定向设备)进行,损伤小,及早引流,解除压迫,简便有效,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有效防止脑疝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硬膜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小硬膜窗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 d的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MESSS)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24、72 h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病30 d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活患者末次随访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硬膜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优于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正>本研究选取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实验组和常规组,观察中医内外治疗对肺部感染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6月~2014年6月本院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0~78岁,平均60岁;小骨窗开颅脑内血肿清除,脑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37例,颅骨钻孔引流13例;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传统的内科治疗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外科手术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是传统的手术方式,手术需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创伤大,而且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多年,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本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再行骨瓣开颅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太大,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我院2000—2005年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例,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例,随机分为钻孔引流组及小骨窗开颅组各75例,钻孔引流组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小骨窗开颅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钻孔引流组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4.5±3.1)%,(1.1±0.5)h及4.0%;小骨窗开颅组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2±3.2)%,(2.1±0.6)h及1.3%。钻孔引流组血肿清除率及手术时间均少于小骨窗开颅组,而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小骨窗开颅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术均可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效果。方法: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时的临床表现、血肿的部位、出血量进行综合分析,分别以大骨瓣和小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结果:小骨瓣开颅较大骨瓣开颅更加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宜手术方式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去骨瓣减压并血肿清除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脑内血肿立体定向引流术患者96例.结果:存活80 例,死亡16 例.随访6 月,预后良好28例,预后不良 42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主要目的是减压,但不必强行清除全部血肿.结合临床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应有利于有效降低颅内压,最大程度恢复神经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进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开颅手术方式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开颅手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38 例高血压脑出血性脑疝患者作为手术治疗组,均采用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方法;205 例内科保守治疗组作为对照组,观察2 组治疗结果.结果 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238 例,总有效率73.95%,手术治疗组死亡15 例,死亡原因为脑疝致呼吸骤停、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采用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小骨窗开颅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指征、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完全清除血肿74例,大部分清除血肿18例;术后再出血4例,死亡7例。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手术方法,能尽早彻底清除血肿,减少继发性脑组织损害,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小骨窗显微镜下微创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差异.方法:对116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分两组对比,59例行小骨窗显微镜下清除脑内血肿,57例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组间结果差异采用X2验.结果:小骨窗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死亡8例,死亡率13.6%,血肿穿刺组死亡20例,死亡率35.1%,显微组效果优于穿刺组(p<0.01);显微下微创手术组并发症、再出血率均低于穿刺组(p<0.05),而存活者生活自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显微镜下微创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HCH效果优于微创血肿清除术.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并发症及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