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脉压(PP)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PP的大小反映大动脉硬化的程度,对心血管病人的近期和/或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是影响心血管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脉压指数(PPI)能够更好地反映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大小。深入认识PP与PPI有助于识别已经存在亚临床心血管病变的患者并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脉压(PP)是比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更有效的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指标.由于PP评价血管硬化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报道脉压指数(PPI)能更好地反映血管硬化[1].本研究探讨老年人动态PPI对心电图异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业已证实,高血压(EH)引起的左室肥厚(LVH)与各种心脏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在LVH发生之前,EH病人的心血管系统已发生一系列变化,其中包括大动脉扩张性降低这一重要改变。而脉压(PP)是临床上最为方便的反映大动脉弹性的参数。我们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PP不同的EH病人左室结构的改变,了解PP与LVH的关系,以便早期有效控制EH及心血管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已有较多证据证实脉压(PP)增宽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1],而心率变异性(HRV)是一项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定量性检查指标,是判断预后、预测死亡的一个危险因子[2],本文对脉压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增高均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线形关系。近年来,对脉压(PP)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PP升高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的预测作用不亚于收缩压与舒张压。本研究对我院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PP与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P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较大作用,且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有密切关系.另外,有研究<'[1-3]>表明动脉脉压(主动脉脉压、肱动脉脉压)能够反映动脉弹性情况,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相比能够更好地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脉压(PP)本身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脉压指数(PPI)能够同时反映血管的固有和动态的顺应性,并且变化幅度小于PP<'[4]>.本研究通过24 h监测行冠脉造影的老年住院患者血压取其平均值,探讨肱动脉PP、PPI与冠状动脉关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研究显示,脉压(PP)是预测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因素。为探讨老年EH患者PP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我们进行了有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脉压指数(PPI)是脉压与收缩压的比值,研究表明,PPI是冠心病危险因子,比脉压更能反映血管硬化程度[1],在心血管病的预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着重观察PPI与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关系,探讨PPI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脉压(PP)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成为热点研究之一,宽PP是心血管恶性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现从病理生理学角度简述宽PP与心血管疾病的病理临床联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在正常血压和高血压患者中,脉压(PP)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其危险作用甚至大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大量调查资料显示PP与心血管事件具有独立而极其显著的相关性,尤其是在预测冠心病危险性方面。本文拟观察中药制剂健心胶囊对冠心病患者PP的影响,以寻找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踝臂指数(ABI)是下肢踝部动脉收缩压与上臂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ABI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已经受到广泛关注~([1,2]).有研究显示,ABI是心血管病患者患病率和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ABI降低则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增高.本研究旨在探讨ABI和动态脉压(PP)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CHD的预测价值,为临床高血压危险分层及预防心血管事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脉压对中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预测价值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脉压 (P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于 1991年 8月对山东省中老年人群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基线调查 ,对AMI事件的发病进行随访登记。到 1999年底 ,110 0 8例中老年人共发生AMI 117例 ,应用Cox回归分析PP对AMI的预测价值。结果 :AMI患者的PP均值[5 8.4 2mmHg(1mmHg =0 .133kPa) ]明显高于非AMI者的PP均值 [(5 0 .0 4mmHg) ,(P <0 .0 1) ]。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 ,老年人PP每增加 10mmHg ,AMI危险增加 2 9.8% ;在每一舒张压水平 ,PP每增加 10mmHg ,AMI危险增加 2 5 .7% ,但不独立于收缩压。中年人PP不是AMI的预测指标 ,而平均动脉压和舒张压则是。老年人PP≥ 5 0mmHg者患AMI危险为PP 4 0~ 4 9mmHg者的3.2~ 3.3倍 ,校正舒张压后依然如此 ;PP <4 0mmHg者AMI危险有增高的趋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PP为老年人AMI新的预测因子 ,但不独立于收缩压。中年人AMI危险主要与平均动脉压和舒张压相关。②老年人PP≥ 5 0mmHg应作为AMI危险的界值 ,且PP 4 0~ 4 9mmHg时AMI的风险最小。  相似文献   

13.
中心动脉压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近,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简称:降压药)既便降低外周动脉压疗效相同或相似,但对终点事件的影响存在差异.当人们对这些差异感到困惑无法解释之时,有学者提出外周动脉压(肱动脉)与中心动脉压(CAP)并非总是一致;而CAP与一些心血管事件独立相关,并较肱动脉压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更好;并有证据显示不同降压药对CAP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承认降压是前提,但也认为有些降压药存在独立于降压以外保护作用.也有不同观点,则认为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上的差异均归因于血压水平的差异.至此,CAP这个几乎被淡忘的老概念,如今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CAP是否在预测心血管危险性方面优于外周动脉压?它是否还具有更深层次的价值与意义,这是我们将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脉压是反应血压波动变化的指标,可以更好的反应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脉压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其作用独立于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本文从脉压的流行病学研究,病理生理基础及与降压药物疗效的关系等方面对脉压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进行了综述,提出在临床高血压防治过程中,加强对脉压的重视和干预,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杨风军  杜瑞泰 《心脏杂志》2003,15(5):476-476
左室肥厚 (L VH)是心脏事件的危险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脉压 (PP)增大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因子 ,用动态血压监测发现 PP的大小与左室的质量指数相关 [1 ]。作者通过 132例高血压病患者的 2 4 h动态血压监测 (2 4 h ABPM) ,探讨其血压及 PP与 L VH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符合 1999- 10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之诊断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 132 (男 75 ,女 5 7)例 ,年龄 5 9± 13岁。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按 L VH(符合 UCG、ECG和X线胸片任一诊断标准者 )与否分为 L VH组和非 L VH组 ;再以 PP≤ 6 0 m m H…  相似文献   

16.
多数研究表明 ,对于中老年而言 ,脉压较收缩压和舒张压更能反映大动脉僵硬度的变化 ,并与冠心病、脑卒中、心电图异常、心室肥厚等心血管事件呈显著相关。而新的血压参数—脉压指数 ,综合了血管的动态顺应性和固有顺应性 ,是一项值得期待的评价血管硬化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7.
健康人增龄与脉压指数和升主动脉内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日趋严重。近来研究表明,脉压增大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也是反映血管硬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脉压指数不仅反映了血管的固有顺应性,而且反映了血管的动态顺应性,同样是评价血管顺应性的指标之一,并与脉压保持良好的一致性。近年来,超声法评价大动脉顺应性为临床诊断动脉硬化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我们拟探讨健康人增龄与脉压指数和升主动脉内径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脉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脉压对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的影响。方法收集501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脉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脉压<65mmHg患者相比,脉压≥65mmHg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脉压可作为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用于指导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9.
李瑞华  管永泽 《山东医药》2004,44(19):42-43
近年来,有关脉压(PP)与心脏血管疾病关系的流行病调查和临床随访结果表明,PP增大是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度增高的标志之一,且24小时平均PP较偶测脉压估测心血管事件更为可靠。2002年8月至2003年2月,我们研究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P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80例入选病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积分,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非斑块组,测量中心及外周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应用统计学方法评定其与CAS的关系。结果:斑块组脉压显著高于非斑块组(P<0.01),CAS发生率在脉压≥50mmHg(1mmHg=0.133kPa)患者显著高于脉压<50mmHg患者(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脉压是CAS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中心脉压较肱动脉脉压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更好。结论:中心脉压可作为CAS狭窄程度的高危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