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GⅠ,PGⅡ免疫放射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初步临床试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PGⅠ,Ⅱ(胃蛋白酶原-Ⅰ,-Ⅱ)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并初步临床试用,探讨其用于胃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取抗PGⅠ、PGⅡ单克隆抗体PGA4、PGA7、PGC8、PGC10共四株,在pH9.6的碳酸缓冲液中将PGA4、PGC8包被在聚苯乙烯小珠上成为固相抗体,用氯胺T方法将PGA7、PGC10制成125Ⅰ-标记抗体,与不同量的PGⅠ、PGⅡ标准品在pH7.5的磷酸缓冲液中保温反应,完成标准曲线。取胃癌及正常人血清各50例,检测PGⅠ、PgⅡ值,并作对比。结果对于PGⅠ与PGⅡ标准曲线,BMax/T分别为26.6%和36.5%,BMax/BO分别为73.1和67.6,非特异结合在0.6%以下,检出灵敏度两者均在0.5ng/ml以下;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5.3%和6.7%,批问变异系数11.7%和13.1;将不同量的标准加入血清样品中,经测定后所得平均回收率为98.2%和97.7%。正常人PGⅠ、PGⅡ、PGⅠ/PGⅡ值分别为65.2±25.1ng/ml、5.72±4.2ng/ml和10.2±6.9;癌症病人为33.6±22.9ng/ml、9.26±4.90ng/ml和4.04±3.37;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三项P值均小于0.001。结论建成了PGⅠ、PGⅡ免疫放射分析法,初步临床检测显示,胃癌病人的血清PGⅠ降低,PGⅡ升高,PGⅠ/PGⅡ比率降低。本检测法简便经济无损伤,有可能在早期胃癌普查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用酶免疫夹心法检查原发性肺癌病人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含量。以特制玻珠为载体,经戊二醛等处理,使纯化抗体与之结合。用已纯化兔抗人CEA和AFP的抗体分别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制得酶标抗体。以邻笨二胺为底物,显色后,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原发性肺癌42例中血清CEA>5ng/ml者29例(69%)。作为对照组的肺部炎症25例中8例(32%)CEA>5ng/ml,但均在8ng/ml以下。正常人46例有3例(6.5%)CEA值>5ng/ml。用猪苓多糖及化疗治疗的23例患者作了CEA的动态观察,其中18例(78%)CEA水平和疗效一致。从CEA水平波动可以反映临床治疗效果,并监测预后。肺癌30例中仅2例血清AFP>2ng/ml。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30例HCC患者(HCC组)、30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2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各组血清中GP73和AFP水平。结果 HCC组、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GP73水平分别为(251.9±130.2)ng/ml、(74.7±40.6)ng/ml和(12.2±4.0)ng/ml,AFP水平分别为(141.6±158.3)ng/ml、(36.0±35.0)ng/ml和(2.2±1.5)ng/ml。GP73 检测HCC的敏感度为76.7%,特异度82.0%,约登指数58.7%,准确度80.0%。AFP检测HCC的敏感度为63.3%,特异度80.0%,约登指数43.3%,准确度68.8%。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6.7%,特异度78.0%,约登指数64.7%,准确度81.3%。结论 HCC患者血清中GP73和AFP水平较高,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HCC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原发性肝癌的“亚临床诊断”率,如何完善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测定方法极为重要。我们应用命名为抗a和抗b的AFP单克隆抗体的抗原决定获分型;并建立McAb两位点“夹心法”的酶免疫(EIA)和固相放射免疫(RIA)试验测定人  相似文献   

5.
GSTs是人体重要的肝脏解毒系统酶。本文应用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BA—ELISA)检测了启东市肝癌高发区不同人群血清中总的GSTs浓度。该地区正常人群血清GSTs水平为(0.66±0.54ng/ml)明显高于北京地区正常人群(0.36±0.27ng/ml)。这可能与当地致癌物长期污染有关。肝癌家族、HBsAg携带者及AFP低持阳患者为启东肝癌高危险人群。他们血清中GSTs水平分别为1.25±1.46ng/ml、1.43±1.44ng/ml、2.81±1.76ng/ml。三组均高于正常人群,反映他们肝脏受到一定损伤。其中AFP低持阳组GSTs水平最高,这可能与癌前病变有关。57例肝癌患者GSTs水平为3.08±3.35ng/ml。此方法简便、快速,在肝癌高发区可望作为反映肝脏功能损伤及预测肝癌的一个新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XY  Li N  Ding HG  Jiang FF 《中华肿瘤杂志》2010,32(12):943-945
目的 探讨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在肝细胞癌(HCC)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43例体检正常者(正常对照)、110例慢性肝炎或肝硬化(CH/LC)患者和219例HCC患者血清中GP73水平,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及GP73对HCC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正常对照组、CH/LC组和HCC组GP73分别为(22.1±8.5)ng/ml、(81.4±57.2)ng/ml和(271.5±202.3)ng/ml,HCC组GP73水平明显高于CH/LC组(P<0.001).GP73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857,以100 ng/ml作为cut-off值,GP73诊断HCC的敏感性为76.7%,特异性为73.2%.在149例甲胎蛋白(AFP)<400 ng/ml的HCC样本中,有108例(72.5%)GP73>100 ng/ml.对4例AFP<400ng/ml的HCC患者连续检测表明,GP73与治疗效果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GP73可作为HCC早期诊断及治疗效果监测的指标,尤其对AFP<400 ng/ml的HCC患者有较好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甲胎蛋白(AFP)仍是诊断原发性肝癌(PHC)最特异的肿瘤标志,但尚有10~30%的病人其血清AFP为阴性,35~40%的PHC病人血清AFP值<400ng/ml。这些AFP低浓度阳性或阴性PHC以及某些良性肝病患者出现的AFP假阳性,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为此,还需寻找另外肝癌标志以弥补AFP的不足。本文试对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5′-NPDase)同工酶对肝癌,尤某是AFP低浓度阳性或阴性肝癌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常成人男性血清铁蛋白均值为132.46±52.39ng/ml,女性46.84±33.29ng/ml。原发性肝癌79例的血清铁蛋白均值为731.43±584.77ng/ml,白血病17例均值696.47±318.00ng/ml,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肝硬化、乳腺癌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肝癌与肝硬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测定,特别是AFP检查(一),铁蛋白却明显增加,而与AFP呈负相关,因此对提高肝癌诊断符合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铁蛋白是体内一种铁贮存蛋白,存在于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建立一种快速、直接的甲胎蛋白(AFP) 变异体分析法,这种新方法“交叉亲和酶联免疫电泳分析法”是由小扁豆凝集素(LCA)亲和电泳和酶联免疫电泳结合构成的,能直接将AFP定量地分为LCA反应性(LCA-R)和非反应性(LCA-N) 两个部分。本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 (1~2ng AFP即可分析),测定快速(6~7小时),图形十分清晰,试剂稳定期很长。47例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 LCA-R≥25%者占91.5%;46例良性肝病为2.2%,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肿瘤标志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1.胎儿蛋白 (1) α-甲胎蛋白(AFP) 主要作为肝癌和胎儿癌的肿瘤标志物。放免法(RIA)测定其正常值<10ng/ml。早期肝硬化等各种肝疾患亦见增加,且85~90%肝癌常合并肝硬化,因此,肝癌与肝硬化的鉴别,AFP极限值为200~400ng/ml。但AFP<200ng/ml的肝硬化患者病程发展中出现AFP逐渐增高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探讨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3百分含量(AFP-L3%)、高尔基蛋白73(GP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联合检测在AFP低值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8例AFP低值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PHC组)、62例良性肝病患者(良性肝病组)和55例体检健康者纳入本研究.采用微量离心柱法分离AFP-L3,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与AFP-L3,计算AFP-L3%.依据试剂盒推荐以AFP-L3%≥10%作为阳性界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GP73、GPC3血清浓度,其诊断PHC的cut-off值由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o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ROC)确定.结果:PHC组AFP-L3% (16.58%±5.12%)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9.16%±3.86%)和健康对照组(5.11% ±2.03%,P<0.001);PHC组GP73浓度(167.83±69.56) ng/ml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59.43±28.37) ng/ml和健康对照组(10.39±4.22) ng/ml,P<0.001;PHC组GPC3浓度(116.52±48.21) μg/L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28.43±11.25)μg/L和健康对照组(3.25±1.46) μg/L,P<0.001.以AFP-L3%≥10%作为阳性界值诊断PHC,诊断灵敏度为82.76%,特异度为82.05%,诊断正确率为82.28%;依据ROC曲线,GP73诊断PHC的cut-off值为81.86 ng/ml,诊断灵敏度为77.59%,特异度为82.91%,诊断正确率为81.14%;依据ROC曲线,GPC3诊断PHC的cut-off浓度为35.43μg/L,诊断灵敏度为70.69%,特异度为77.78%,诊断正确率为75.43%;联合检测AFP-L3%、GP73、GPC3水平诊断PHC的灵敏度为87.93%,特异度为84.62%,诊断正确率为85.71%.结论:肿瘤标志物AFP-L3%、GP73、GPC3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PHC的良好指标,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HBsAg阳性和阴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肝细胞肝癌(HCC)的血清AFP水平.作者就104例HCC和140例慢性肝病(CLD)的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和血清HBsAg状态的关系进行研究.HBsAg(一)的HCC患者AFP水平分布呈低多高少,与此相反,HBsAg(十)的 HCC患者AFP水平呈低少高多.血清AFP≥200ng/ml或≥400ng/ml诊断HCC的特异性,在HBsAg( )患者分别为90.1%和96.4%,在HBsAg(一)患者均为96.6%,阳性预测值(PPV)在HBsAg(十)患者分别为83.1%和92.5%,HBsAg(一)患者则均为92.3%、因此根据AFP水平诊断HCC,必须了解HBsAg状态.对HBsAg(十)患者AFP水平较高的原因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用本所获得的CEA McAb制备CEA-EIA试剂盒,测定5340例正常人血清CEA值X±SD=1.79±1.27ng/ml,高于5ng/ml仅占1.57%,而65%的结肠癌,50%的肺癌病人高于5 ng/ml。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药盒比较结果表明82.3%病人的结果两种试剂盒是相符合的,均阳性或均阴性,15.6%单克隆阳性,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血清甲胎蛋白(AFP)是诊断肝细胞癌最为敏感的一种免疫生化试验。然而,大约40%肝细胞癌病人的 AFP 浓度低于400ng/ml。通常把低于400ng/ml 认为是肝胆疾病而不是肝细胞癌。本文检测几种血清肿瘤标记,力求提高对 AFP 低浓度或阴性的肝细胞癌的诊断率,同时分析这些标记对肿瘤分期和早期诊断的价值.作者对144例肝细胞癌(尸检或活检标本52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Fer)、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健康对照组84名、原发性肝癌组92例、良性肝病组45例均同时检测血清Fer、AFP、AFP-L3.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Fer检测结果为(819.4±616.8)μg/L,AFP为(556.9±451.5)μg/L,AFP-L3为(109.0±62.5) μg/L,良性肝病组Fer检测结果为(229.3±155.5) μg/L,AFP为(6.0±4.2) μg/L,AFP-L3为(26.0±49.4) μg/L,健康对照组Fer检测结果为(125.6±110.5)μg/L,AFP为(2.8±0.8) μg/L,AFP-L3为(7.0± 1.8)μg/L,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原发性肝癌组单独检测血清Fer的敏感度为85.9%,AFP的敏感度为71.0%,AFP-L3的敏感度为83.7%,联合检测Fer和AFP或AFP-L3可使检测敏感度提高到90.2%和95.7%,三者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8.9%.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Fer、AFP、AFP-L3三项指标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范跃祖  伍福乐 《癌症》1989,8(1):74-76
目前,甲胎蛋白(AFP)仍是诊断原发性肝癌(PHC)的最特异的肿瘤标志,但尚有10~30%的PHC病人其血清AFP为阴性,35~40%的PHC病人血清AFP值<400ng/ml。这些AFP低浓度阳性或阴性PHC以及某些良性肝病患者出现的AFP假阳性,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还需寻找AFP以外的肝癌标志以弥补AFP的不足。本文依据现有的一些国内外资料,试对醛缩酶同功酶A(ALD—A)对PHC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甲胎蛋白(AFP)及HER-2/neu胞外域部分(EC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接受胃癌根治术的80例胃癌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对患者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水平进行检测,计算手术前后上述血清指标水平下降情况。将血清TSGF和AFP分别降低20U/ml和5ng/ml及以下的患者设定为低降低组,将分别降低20U/ml和5ng/ml以上的患者设定为高降低组。统计分析不同病理参数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水平降低情况,不同降低组患者胃癌复发及累计生存情况受手术前后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水平的影响情况。结果高中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水平降低程度均显著低于低分化、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水平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水平低降低组患者的18个月胃癌复发均显著高于高降低组(均P<0.05),18个月累计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高降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SGF、AFP及HER-2/neu ECD的降低程度受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影响,能够对患者的术后复发及累计生存情况进行有效衡量。  相似文献   

18.
就医指南     
《癌症康复》2005,(2):1-1
原发性肝癌的标志——甲胎蛋白(AFP) AFP正常值低于7ng/mL。肝细胞性肝癌发生时明显升高,因此常常以AFP作为检测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指标,标准为高于500ng/mL,阳性率可达70%-90%。卵巢癌等患者血清中水平也升高,而在消化道癌及肺癌中少见。怀孕时可一时性升高,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经常在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综合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7例AFP阳性(AFP>500 ng/ml)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综合治疗后定期检测血清AFP,治疗后AFP下降者为A组,治疗后AFP上升者分为B组,(判断治疗后AFP上升或下降的标准以治疗前AFP值差±10%以上)。结果 32例(A组)患者AFP有不同程度的降低,25例(B组)患者AFP有不同程度升高。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6个月,而B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1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中AFP水平可以作为判断肝癌患者综合治疗后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0.
以钡盐吸附除去血浆凝血酶原后,用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Biotin Avidjn ELISA)检测了39例健康人,42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及17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血浆异常凝血酶原(AP)含量,结果显示HCC患者血浆AP含量≥150ng/ml的占64.3%。20例血清甲胎蛋白(AFP)阴性患者血浆的60%AP含量≥150ng/ml。两者相结合,可使HCC诊断率提高到81%。对12例癌肿直径小于5 cmHCC患者的血浆AP含量的检测,得到类似的结果。提示血浆AP的检测,有助于提高HCC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