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母婴合并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采川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CSEA)的甲胎、初产、足月、无其他合并症的产妇213例作为试验组,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似,未进行任何镇痛处理的产妇213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的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剖宫产和阴道助产指征、胎儿冉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胎膜残留、尿潴留情况。结果镇痛后A组的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均缩短(P〈0.05),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第一产程潜伏期、第三产程和总产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娩镇痛与非镇痛比较可使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缩短,不影响总产程,不增加剖宫产和阴道助产儿率,对母婴均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在阴道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11月使用盐酸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镇痛分娩的产妇151例。选择其中初产妇137例作为镇痛组。随机选择同期、同条件、未采取镇痛措施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程、产后出血、催产素使用情况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有效率100%,两组第二产程均在正常范围内,但镇痛组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镇痛组更多使用催产素(P〈0.05)。两组阴道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阿氏评分、产后尿潴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镇痛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宋爽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6):950-951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以自愿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500例为镇痛组,以同期未要求镇痛的500例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产痛、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镇痛效果好,增加了催产素的使用,可缩短第一产程,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产妇及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无明显头盆不称,无妊娠并发症和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宫口开大2-3cm时施行导乐陪伴及硬膜外麻醉镇痛,记录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所有产妇镇痛效果良好,阴道自然分娩率高,总产程缩短,新生儿窒息率低,无不良反应。结论:导乐陪伴联合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可显著减轻产时疼痛,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但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对母婴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程导乐陪伴分娩联合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定期产前检查且自愿要求全程导乐陪伴分娩联合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的产妇7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28例定期产检、传统方式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等。结果: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导乐陪伴分娩联合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是目前一种理想的以产妇为中心的产时服务模式,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促进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法的镇痛效果和对产程、母婴的影响以及经产妇有无必要采用镇痛分娩。方法: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无禁忌证的足月经产妇80例作为观察组(A组),给予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同期要求分娩镇痛无禁忌证的足月初产妇80例作为对照1组(B组),同样给予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另设同期未行分娩镇痛的足月经产妇80例作为对照2组(C组),观察产妇生命体征、胎心,记录第一、二、三产程时间,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Bromage评分、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出血量等。结果:连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方法效果确切有效,A组与B组相比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C<0.01;A组产程快于C组,C组快于B组,经统计学分析,A组和C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C<0.05,A、C两组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B<0.05、PC-B<0.05;3组阴道手术产率和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的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的缩宫素使用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C<0.05、PB-C<0.05,A、B两组之间相比,B组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法安全有效,且运动阻滞轻,用药量少,适用于初产妇,同样也适用于经产妇,经产妇亦应根据情况和需要采用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7.
潜伏期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潜伏期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以下简称分娩镇痛)的临床特点和可行性.方法 足月头位阴道试产初产妇272例,按照自愿分为A组92例不实施分娩镇痛;B组85例行活跃期分娩镇痛;C组95例行潜伏期分娩镇痛.B、C组硬膜外腔留管产妇自控镇痛(CSE+PCA).比较3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等.结果 C组潜伏期(345±58)分钟,较A组(386±98)分钟和B组(388±79)分钟短(F=9.77,P=0.001),A组活跃期(219±69)分钟较B组(147±59)和C组(141±72)长(F=37.99,P<0.001),A组(19.6%)缩宫素使用较B(80.0%)和C(85.3%)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9544;P<0.0001).3组间第二和三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潜伏期开始分娩镇痛能有效缩短产痛时间,缩宫素使用增加,有效缩短潜伏期及活跃期,不增加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结合导乐陪伴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拟经阴道分娩的正常初产妇2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实行导乐陪伴加活跃期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分娩,对照组110例实行传统分娩,观察两组产妇对疼痛的反应、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镇痛对母儿的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产程明显缩短(P<0.01),剖宫产率明显降低(P<0.05),产后出血无明显增加,且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结合导乐分娩镇痛效果好,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是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韵秋  李聪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5):2167-2168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在全程胎心监护下,对使用0.125%布卡因30例(B组)和1%利多卡因30例(C组)的产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分娩镇痛观察,并与同期30例未干预产妇(A组)比较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母儿血气分析、新生儿评分。结果:B、C组第一产程镇痛率均为100.0%,宫口开全后不再给药仍保持35.0%和30.7%的镇痛率,与A组相比第一产程产程明显缩短(P<0.01);三组间的第二、三产程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24 h失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第二产程母挠动脉血血气分析,B、C组pH值均在正常范围,但明显高于A组;脐血B、C二组无差异。三组新生儿出生1~5分钟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布卡因、利多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对母儿无影响。布卡因的胎盘透过率低,对胎儿、新生儿更安全,小剂量低浓度即可达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第一产程不同时段施行硬膜外阻滞镇痛对产程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53例无妊娠合并症、骨盆内测量无异常、要求行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分成观察组3组:A组,临产后宫口开大〈1cm;B组,宫口≥1cm且≤2cm者;C组,宫口〉2cm且〈4cm。D组(对照组),同期分娩,条件与观察组相当,未行分娩镇痛者100例。分别记录产程时限,自然分娩率,缩宫素使用率,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监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B组、C组剖官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其缩宫素使用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总产程短于其它3组;A组总产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其缩宫素使用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临产后,宫口开大≥1cm进行分娩镇痛,对分娩过程及分娩结局均无不良影响,既能有效地缩短产程,又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GT-4A导乐仪与椎管内麻醉两种镇痛方法对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160例产妇随机分为3组:A组(60例)使用GT-4A导乐仪进行镇痛,B组(50例)进行椎管内阻滞麻醉,C组(50例)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AS)评定镇痛效果,观察3组的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羊水污染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A组和B组)镇痛效果明显,镇痛后起效时VAS评分与镇痛前相比明显下降,镇痛组在宫口开大3cm、6cm及宫口开全时,与对照组(C组)相比,VAS评分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第一产程时间与C组相比,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顺产率明显高于C组,A组剖宫产率低于B、C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羊水污染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3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GT-4A导乐仪和椎管内麻醉均可以明显减轻产妇的产痛,缩短第一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GT-4A导乐仪还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有效避免麻醉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宁丰  周霓  韦凤莲  林红  黄桂凤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093-5096
目的:研究在产程潜伏期及活跃期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缩宫素使用情况、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 000例初产妇,根据实施分娩镇痛时宫口扩张情况分为潜伏期组(A组)1 000例,活跃期组(B组)1 000例。另选未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 000例为对照组(C组)。比较三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缩宫素使用情况、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组和B组剖宫产率比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缩宫素使用比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指征前3位A组依次为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停滞、胎儿窘迫;B组依次为第二产程停滞、活跃期停滞、胎儿窘迫;C组依次为胎儿窘迫、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停滞。C组因胎儿窘迫改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因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停滞改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在潜伏期或活跃期实施分娩镇痛均不影响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实施分娩镇痛能降低剖宫产率,但会增加缩宫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ASA分级为Ⅰ-Ⅱ级的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CSEA用于分娩镇痛;B组为对照组,分娩过程中未用任何镇痛措施。结果:A组产妇用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用药前,与B组同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一产程较B组第一产程明显缩短(P<0.05),但A组催产素使用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BP、HR、SpO2和RR平稳。两组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且可以缩短产程,是较理想的分娩镇痛阻滞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赵建益 《健康研究》2016,(4):465-466
文章对104例孕足月待产的产妇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观察产妇产痛、产程、产后出血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窘迫率等.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明显,整体过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黄健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6):111-111
目的对在剖宫产术后留瘢痕子宫的产妇再次妊娠后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48例剖宫产后出现瘢痕子宫的再次妊娠产妇病例,定义为A组;再抽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非瘢痕子宫产妇病例48例,定义为B组。两组产妇均进行经阴道分娩。结果 B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产妇;该组产妇的产程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产妇;该组研究对象出现产后发热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产妇;该组新生儿窒息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剖宫产后留有瘢痕子宫的妇女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程时间和住院时间会延长,出血量会显著增多,在围产期内出现发热等并发症现象的可能性非常大,且新生儿易发生窒息。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205-1206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26例产妇分为两组,各163例。其中实验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分娩镇痛,对照组未采用分娩镇痛技术,比较两组产妇疼痛程度、产程、分娩方式、产后24 h出血量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阴道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器械助产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第一产程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产后24 h出血量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镇痛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分娩镇痛技术。  相似文献   

17.
余玲 《现代医院》2005,5(10):80-81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346例无阴道自然分娩及硬膜外麻醉禁忌症,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为A组,另取同期条件相同未使用分娩镇痛技术的初产妇346例为对照组B组,观察项目有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的时间、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min、5min评分、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等。结果A组与B组比较,总产程时间A组长于B组,有显著差异(P<0.05),分娩方式中阴道器械助产率高于对照组B组(P<0.05)。产妇自觉疼痛程度,A组明显低于B组(P<0.01),其余各项观察指标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硬膜外麻醉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是较理想安全的分娩镇痛方法。但对产程有所影响,有待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观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配合导乐式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60例进入活跃期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将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方法而进入产程的6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第一产程短、产后2小时出血量低、顺产率高(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配合导乐式陪伴分娩对减轻阵痛、缩短产程有显著作用,是安全有效的分娩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宁丰  韦凤莲  周霓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606-5609
目的:探讨拉玛泽分娩法联合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在分娩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0例初产妇,分为拉玛泽联合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组(A组)、拉玛泽组(B组)、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组(C组)和导乐陪伴组(对照组D组),每组100人,观察产妇产时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缩宫素使用、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A组产妇与其他3组比较,产时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产程时间缩短,自然分娩率上升,剖宫产率下降,缩宫素使用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在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玛泽分娩法联合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有效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不影响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但会增加缩宫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84例足月、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按是否行分娩镇痛分为镇痛组157例和非镇痛组127例,观察两组产妇催产素使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时间,镇痛效果,产后出血量及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镇痛组与非镇痛组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3.7±194.8)min比(334.4±174.6)min、(554.7±235.2)min比(383.9±204.6)min、100.0%(157/157)比44.9%(57/127),P<0.05].镇痛组镇痛效果好于非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钳助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不影响妊娠结局,但可能会延长产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