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罗沙司他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使用罗沙司他或EPO治疗的肾性贫血伴或不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维持性透析患者,比较肾性贫血患者使用罗沙司他或EPO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水平,及用药6个月患者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142例患者,其中罗沙司他组75例,EPO组67例。两组患者基线期年龄、性别、体重、透析方式与持续时间、既往EPO用量、Hb水平、SF水平、转铁蛋白饱和度、心功能分级及血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b水平均较基线期升高(P <0.05);且治疗1个月后,罗沙司他组Hb水平明显高于EPO组(P <0.05),而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的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SF水平、心脑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EP...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致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关于孟鲁司特钠致儿童ADR病例,从发生ADR患儿的性别、年龄、发生时间、转归、临床表现、累及器官-系统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收集到符合条件的文献15篇,共19例患儿;ADR男性患儿发生率(68.42%)明显高于女性(31.58%),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后1周内(63.16%),2~5岁儿童ADR发生率最高(36.84%);累及系统-器官以精神系统(63.16%)和消化系统(10.53%)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攻击性行为、肝功能异常等。结论:使用孟鲁司特钠时应加强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处方中含罗沙司他的56例MHD患者作为ROX组,同期处方中含rHuEPO的60例MHD患者作为EPO组,随访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心脏超声参数的差异及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C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OX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CS差值明显低于EPO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参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ROX组患者的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EPO组(P<0.05),但两组间因心衰住院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rHuEPO比较,罗沙司他可能对延缓MH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有积极作用,且可能有利于减少MHD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收集TPO-RA致ADR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艾曲泊帕、罗米司亭致ADR的相关文献38篇,共涉及45例患者,已知性别的患者4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45岁以上患者32例(71.11%);ADR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以循环系统(36.74%)、血液系统(34.70%)为主,多数患者经停药及积极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ADR仍然进展,2例死亡。结论: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所致ADR主要发生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一旦出现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建议临床应加强该类药品的ADR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临床安全使用倍他司汀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山东省日照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以倍他司汀为怀疑药物且已完成评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分析ADR类型、患者基本情况、给药途径、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转归、严重ADR等。结果 共收集到ADR报告193例(268例次),其中一般ADR 183例(94.82%),含新的一般ADR 26例(13.47%);严重ADR 10例(5.18%)。关联性评价结果分别为很可能(71例、36.79%)和可能(122例、63.21%)。涉及患者193例,其中男71例,女122例;年龄20~95岁,以60岁以上居多(113例、58.55%);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最多(174例、90.16%)。主要累及系统/器官为神经系统、胃肠道系统、皮肤及皮下组织,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等;严重ADR主要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等。痊愈123例(63.73%),好转66例(34.20%),未好转1例(0.52%),转归情况不详3例(1.55%)。结论 临床使用倍他司汀时应做好药学监护,并结合已有A...  相似文献   

6.
杨国韬 《河北医药》2015,(6):937-938
目的:探讨我院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2010至2013年抗肿瘤药致ADR报告113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联合用药、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系统或器官及临床表现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45岁以上中老年人发生101例(89贩.38%);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给药(98例,86.73%);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引发的ADR位居首位,临床表现以胃肠系统损害(26.75%)和血液系统损害(24.84%)最常见。结论临床应加强对抗肿瘤药致ADR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苯达莫司汀发表的有关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病例报道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Wiley Onli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苯达莫司汀上市后ADR的病例报道,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基本情况、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累及器官/系统、处理及转归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收集27例病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62.11±9.47)岁。ADR多发生在用药3个周期内,累及7个系统/器官,其中以皮肤及皮下组织与血液系统最为常见(37.04%、33.33%)。结论 苯达莫司汀皮肤及血液系统ADR发生率较高,用药过程应密切监测。此外要特别关注苯达莫司汀长期给药及罕见ADR的监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8年12月–2022年6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中关于信迪利单抗致ADR的个案报道,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收集49篇符合条件的文献,51例信迪利单抗致ADR的个案报道,男女患者比例为2∶1,≤65岁的患者较多(62.75%);ADR多发生在给药的第1个周期(37.25%);ADR主要累及内分泌系统(31.81%)、皮肤及其附件(15.15%)、消化系统(15.15%)和呼吸系统(10.60%)等。结论:信迪利单抗所致ADR累及多个系统/器官,潜伏周期长,临床使用时应进行全程用药监测,尤其需关注首次用药的患者,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分析口服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 EPO)治疗慢性维持性透析(MHD)合并肾性贫血(RA)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2例MHD合并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静脉注射rh EPO,观察组口服罗沙司他,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贫血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运铁蛋白(Tf)]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RBC、Hb、HCT、SF、TSAT、Tf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RBC、Hb、HCT、SF、TSAT、T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罗沙司他比静注rh EPO治疗MHD合并RA患者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RBC、Hb、HCT水平和S...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致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5年4月~2019年8月CNKI、WanFang Data、VIP及PubMed数据库,对收集到的恩替卡韦致ADR文献报道按照患者性别、年龄、国籍、原患疾病、用药剂量、合并用药,ADR出现时间、类型、累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处理及转归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1篇,涉及恩替卡韦所致ADR病例46例。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1~60岁(29例,63.04%);男性35例(76.09%),女性11例(23.91%);用药剂量多为0.5 mg·d-1;用药1个月内出现ADR的例数最多(24例,52.17%);患者主要来源于东亚国家和地区(37例,80.43%);恩替卡韦所致ADR以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最多,其次为肌肉骨骼系统和皮肤及其附件;新的严重的ADR为视力减退和高脂血症性胰腺炎;ADR关联性评价:很可能35例,可能9例,肯定2例。结论:临床应重视恩替卡韦所致ADR,尤其应关注易发生ADR的高风险人群,早期发现,对症治疗,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仑伐替尼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与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WebofScience、CNKI和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6月关于仑伐替尼致ADR个案报道,对病例中患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仑伐替尼致ADR个案报道54篇,涉及ADR共61例;ADR主要集中50岁以上患者(93.44%);ADR以心血管系统(16例)、泌尿系统(11例)和消化系统损害(11例)较为多见;严重的不良反应57例(93.44%),新的不良反应14例(22.95%),死亡4例(6.35%)。结论:仑伐替尼相关ADR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且其中不乏新的、严重的甚至致死性的ADR,应加强对仑伐替尼ADR的认识,以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在纠正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同时对血脂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 纳入60例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且合并肾性贫血。其中包括30例患者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每周10 000 U治疗;30例患者接受罗沙司他治疗,按照体质量给药。测量患者的血红蛋白(Hb)水平,并收集血脂和铁代谢相关指标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6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平均Hb水平均显著高于基线水平,其中罗沙司他组的平均Hb水平高于EPO组[(114.1±7.88) g·L-1vs.(122.23±10.33) g·L-1,P<0.05],但是两组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vs.93%,P>0.05)。罗沙司他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明显降低(P<0.05),而EPO组则没有显著变化。两组对比,罗沙司他组血脂水平有所改善(P<0.05)。与EPO相比,罗沙司他也显示了对铁代谢指标的改善。结论 罗沙司他在纠正肾性贫血的同时,也表现出了改善血脂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2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红艳 《中国药业》2009,18(19):58-59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检索1999—2008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期刊中相关文献84篇126例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ADR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略多于男性,但性别差异无显著性;首次注射给药ADR集中发生在用药后60min内;可累及机体多个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ADR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1994 – 2012 年临床应用参麦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进行整理,从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ADR发生时间、既往过敏史、原患疾病、用药情况、ADR累及器官/ 系统、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转归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86 例ADR中,男性37 例(43.02%),女性49例(56.98%),多数ADR发生在用药后30 min 内.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类型较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机体多个器官和系统,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常见.结论:引起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机制较复杂.应严格控制药品质量,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测,切实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2008—2013年该院多西他赛致不良反应报告71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联合用药、ADR 发生时间、累及系统或器官及临床表现、ADR 报告类型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 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中老年人发生21例(29.58%),联合用药36例(50.70%);ADR 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症状最常见,发生时间集中在用药后10 min 内;新的和严重 ADR 共发生31例(43.66%)。结论临床应加强多西他赛致 ADR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严重 ADR 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郑火 《中国药业》2013,22(1):34-35
目的分析刺五加注射液不良反应(ADR)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2007年至2011年刺五加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138篇,共有详细病例报道227例,对其统计与分析。结果刺五加注射液不良反应累及人体多个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全身性损害(24.3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2.98%),神经系统损害(20.27%),呼吸系统损害(12.16%)等。结论临床药师应进行必要的用药干预和指导,加强ADR监测,避免或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头霉素类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和维普资讯公开发表的头霉素类抗菌药物致ADR的文献,收集到符合条件的文献77篇,共288例患者.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涉及药品、ADR发生时间、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临床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8例患者中男性143例、女性140例,不详5例;41~60岁年龄段患者ADR发生率最高;主要原发疾病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涉及到的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主要有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米诺3种;其中用药时间在30min内发生ADR的患者为208例,占72.22%;ADR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皮肤及其附件;242例患者(占84.03%)于停药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结论:临床使用头霉素类抗菌药物时应监测ADR,以提高用药合理性,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坤泰胶囊致不良反应(ADR)的文献进行调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及Pub Med等数据库,收集报道坤泰胶囊致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56篇文献,涉及病例2 140例,其中ADR病例232例;ADR病例年龄集中在46~55岁;用药2 d内出现ADR的例数最多;原患疾病为更年期综合征者最多(153例,65.95%);报道的ADR病例主要为单独使用坤泰胶囊产生的,且单用药156例(67.24%),联合用药76例(32.76%);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256例次,42.95%),主要临床表现有胃肠道不适、腹胀、恶心、呕吐,且未见严重ADR发生;大部分发生ADR的患者未做任何处理,部分产生ADR的患者主要处理方法为饭后服药或停药处理,且处理后均好转。结论目前未发现坤泰胶囊致严重的ADR,但仍需分析已经报道的ADR产生原因,挖掘潜在的用药风险,进一步加强对其ADR的监测,探索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加替沙星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05年至2012年国内医药期刊中有关加替沙星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78例,对患者一般情况、用药途径与剂量、ADR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等有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加替沙星ADR患者主要通过静脉途径给药;临床表现多样,以全身性损害最常见,占24.88%;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后1d以内,占83.33%.结论 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减少加替沙星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周晓丹  葛斌  袁继勇 《中国药房》2015,(8):1085-1088
目的:探讨含羟乙基淀粉类药品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作为关键词检索到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1994-2014年收录的含羟乙基淀粉类药品致ADR的相关文献34篇,共43例,对纳入文献ADR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引发药品及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情况、ADR出现时间、累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表现、转归、ADR类型、死亡病例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生ADR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07∶1,以≥60岁老年患者居多,占41.86%;原发疾病以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为主,占68.89%;ADR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血管系统损害(36.67%)、呼吸系统损害(14.07%)、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3.70%);ADR发生的时间集中在用药30 min内(44.19%);死亡6例。结论:临床应重视含羟乙基淀粉类药品致ADR的分布规律,对高发生率ADR和高风险患者应重点监护,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