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2005~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口腔癌发病与死亡的变化趋势,描述其特征,为开展口腔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整理2005~2015年口腔癌发病与死亡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我国口腔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城市与农村口腔癌发病率分别自2013年和2009年后呈现上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现况及过去近30年间的变化趋势,为制定中国乳腺癌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87—2014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数据,描述年龄标化死亡率和年龄别死亡率的特征及趋势,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1987—2014年城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整体高于农村,城市女性年均变化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0.3%(P=0.06),而农村女性年均变化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上升1.26%(P<0.01)。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城市女性40~59岁乳腺癌年龄别死亡率随年份先下降后上升,而农村女性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1987—2014年中国城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整体高于农村女性,农村女性乳腺癌死亡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城乡差距正在缩小,需特别关注农村女性的乳腺癌防治情况。  相似文献   

3.
背景喉癌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仍缺乏针对我国居民2005—2016年喉癌发病及死亡趋势分析的研究。目的通过收集《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2005—2016年喉癌发病与死亡数据,描述和分析该时期我国居民喉癌发病与死亡变化趋势,为我国喉癌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xcel整理2005—2016年喉癌发病与死亡数据,计算每年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和年龄别死亡率。标化率的计算根据200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运用Joinpoint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我国喉癌发病与死亡随时间(年度)的变化趋势。结果2005—2016年我国居民喉癌标化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AAPC=-2.25%,P<0.05);城市的喉癌标化发病率整体高于农村,男性的标化发病率高于女性;40~岁年龄组以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历年发病高峰集中出现在70~岁年龄组和75~岁年龄组。2005—2014年我国居民喉癌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APC=-1.67%,P<0.05),2014—2016年死亡率虽略微上升,但变化不明显(P>0.05),城市标化死亡率整体高于农村,男性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40~岁年龄组以后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2005—2016年我国喉癌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在性别、年龄和城乡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因此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制订喉癌防治策略,降低喉癌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国居民1987—2015年鼻咽癌死亡的时间变化趋势。方法:利用Joinpoint模型估算各人群(城市男性、城市女性、农村男性、农村女性)及各年龄组鼻咽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鼻咽癌死亡在人群水平上的危险因素。结果:中国居民鼻咽癌年龄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城市女性、农村女性、城市男性、农村男性中标死亡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别为–2.97%,–2.60%,–2.01%,–1.68%(P<0.05);城市居民在85岁以上死亡率无明显下降趋势,男性AAPC为–1.54%,女性AAPC为–0.60%(P>0.05);65岁以上农村男性截缩率无明显下降趋势(AAPC=–0.56%,P>0.05),农村女性在85岁以上死亡率无明显下降趋势(AAPC=1.17%,P>0.05);城市居民鼻咽癌的死亡风险是农村居民的1.11倍(P<0.01),男性是女性的2.34倍(P<0.01),每增加5岁死亡风险平均增大23%(OR=1.23,P<0.01),1987—2015年每过1年死亡风险平均减少2%(OR=0.98,P<0.01)。结论:中国居民鼻咽癌死亡率变化呈下降趋势,并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年龄差异;中国居民在85岁以上鼻咽癌死亡率无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云南省肺癌高发县居民肺癌死亡资料,描述高发县肺癌死亡趋势,为今后云南省肺癌高发县防治策略和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国3次死因回顾调查云南省资料,对高发县居民肺癌不同时段性别死亡率及占恶性肿瘤构成进行分析.结果:云南省肺癌高发县居民肺癌死亡水平远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不论男女肺癌死亡率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由于环境及人口增长、老龄化的双重作用,肺癌已成为云南省肺癌高发县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防控工作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人群肿瘤防治的整体效果,因此,进一步科学、规范、积极的开展肺癌高发区人群防治工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背景卵巢癌对女性健康的危害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缺乏针对我国卵巢癌发病及死亡趋势分析的研究。目的通过收集《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2005—2016年卵巢癌发病与死亡数据,描述和分析该时期我国女性卵巢癌发病与死亡变化趋势,为我国卵巢癌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理2005—2016年卵巢癌发病与死亡数据,计算每年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和年龄别死亡率。运用Joinpoint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我国卵巢癌发病与死亡随时间(年度)的变化趋势。结果2005—2016年我国卵巢癌发病率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AAPC=7.25%,P<0.05),历年城市的卵巢癌标化发病率均高于农村,35~岁年龄组以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出现在55~岁年龄组。2005—2016年我国卵巢癌死亡率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AAPC=6.06%,P<0.05),历年城市卵巢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农村,35~岁年龄组以后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快速上升,75~岁年龄组以后死亡率逐渐下降。结论2005—2016年我国卵巢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但在年龄和城乡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制订卵巢癌防治策略,降低卵巢癌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背景 结直肠癌已成为上海市嘉定区发病率排名第三的恶性肿瘤,其疾病负担仍在加重。 目的 分析2003—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结直肠癌流行趋势,为结直肠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2003—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肿瘤登记资料,计算粗发病率、粗死亡率、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等统计指标(以2010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进行标化调整),利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9.1.0软件分析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 结果 2003—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结直肠癌新发病例5 020例,粗发病率52.12/10万,标化发病率26.27/10万,死亡病例2 419例,粗死亡率25.12/10万,标化死亡率11.16/10万,男性的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总人群标化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APC=2.63%,P<0.05),其中男性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3.48%,P<0.05),女性标化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趋势(APC=1.39%,P=0.119),均未发现转折点;总人群标化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APC=-0.49%,P=0.250),其中男性标化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APC=0.34%,P=0.545),女性标化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APC=-1.94%,P<0.05)。 结论 2003—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结直肠癌总体发病率总体仍有上升,其中男性呈上升趋势,女性无明显变化趋势;总体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其中男性无明显变化,女性呈下降趋势,应继续加强结直肠癌的防控工作,重点关注男性人群。  相似文献   

8.
背景 脑瘤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已获得广泛关注,但目前仍少有针对我国脑瘤死亡趋势分析与预测的有关研究。目的 分析2000—2019年中国脑瘤的死亡变化趋势,并预测未来5年脑瘤的粗死亡率(CMR),为脑瘤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资料。方法 提取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库中2000—2019年中国脑瘤死亡数据,包括CMR和年龄标化死亡率(以2019年全球人口数据进行标化,ASMR)。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死亡趋势,采用内生因子估算法(IE算法)和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PC模型)估计CMR的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通过R(4.1.3)软件对2000—2019年脑瘤死亡数据建立GM(1,1)模型,预测未来5年脑瘤CMR。结果 Joinpoin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2000—2019年全国脑瘤ASMR与不同性别ASMR均呈下降趋势,全国脑瘤ASMR平均每年下降0.68%,男性脑瘤ASMR平均每年下降0.47%,女性脑瘤ASMR平均每年下降0.87%(P<0.05)。APC模型显示,中国男性脑瘤死亡风险随年龄的变化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随时期变化是上升趋势,女性脑瘤的...  相似文献   

9.
10.
1973-2005年肺癌高发地区肺癌死亡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肺癌高发地区肺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为当地肺癌防治效果评价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次全国死因回顾抽样调查云南省宣威市(县)肺癌死亡数据,分析1973-1975年、1990-1992年及2004-2005年3个时期宣威市(县)肺癌死亡水平、分布特征及长期变化趋势。结果第一次全国死因回顾抽样调查(1973-1975年)宣威肺癌死亡率为23.14/10万,第二次(1990-1992年)为34.88/10万,第三次(2004—2005年)为91.11/10万。1973-2005年,宣威肺癌死亡率由23.14/10万上升至91.11/10万;1991—2005年15年增加了1.61倍,高于1973--1990年18年的0.51倍;死亡年龄中位数由57岁上升为63岁;部分乡镇由历史上肺癌的低发区上升为肺癌中发区。结论宣威肺癌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近十余年增长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1.
背景随着不良生活方式流行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及时了解我国当前以及未来心血管疾病死亡流行趋势,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案,可为心血管疾病防治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目的 分析2009—2021年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趋势并预测2022—2030年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流行趋势。方法按性别、城乡、地区和年龄划分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发布的《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2009—2021年)》中选取心血管疾病死亡数据进行整理,使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变化趋势。并使用R(4.3.1)软件建立GM(1,1)模型,预测2022—2030年我国心血管疾病粗死亡率。结果 2009—2021年我国心血管疾病粗死亡率由2009年的235.83/10万上升至2021年的353.31/10万,AAPC为3.3%(95%CI=2.8%~3.8%,P<0.001);标化死亡率由2009年的281.82/10万下降至2021年的221.24/10万,AAPC为-1.9%(95%CI=-2.6%~-1.2%,P<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收集《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2005~2015年宫颈癌发病与死亡数据,描述和分析该人群在该时期宫颈癌发病与死亡变化趋势,为宫颈癌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Excel 2019提取2005~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宫颈癌发病与死亡的全部数据,计算每年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描述河南省1985年至2009年间的肺癌死亡率变化趋势,预测2010年至2019年的肺癌死亡率。方法:从河南省癌症及生命统计中心数据库中抽取1985年至2009年期间死于肺癌的全部记录,并与相应的人口数据连接。计算各时期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中调率)及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世调率)。运用Joinpoint模型估计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莱斯利矩阵分性别预测2010年至2019年人口数据;运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预测2010年至2019年河南省居民肺癌死亡率。结果:1985年至2009年河南省死于肺癌总人数为49037人,男性死亡中调率从1985年至1989年间的17.65/10万上升到2005年至2009年间的26.01/10万,女性中调率由5.80/10万上升到10.01/10万。Joinpoint模型趋势分析结果显示:男、女肺癌中调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趋势有3个有意义的联结点,女性趋势有1个有意义的联结点。预测结果显示:2010年至2014年河南省男性肺癌死亡中调率为27.78/10万,女性中调率为13.24/10万;2015年至2019年的男性中调率为28.25/10万,女性中调率为13.67/10万。结论:预测2010年至2019年河南省居民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3种预测方法对肺癌死亡率进行拟合,选择最优方法,建立组合模型并进行预测。方法 用动态数列、joinpoint回归、指数平滑对2001~2013年金昌队列肺癌死亡率进行拟合,选择单项模型形成组合模型进行拟合并预测。组合模型权重系数的计算基于算术平均法、方差倒数法、均方误差倒数法、简单加权平均法。结果 单项预测模型以指数平滑法拟合精度最高,为79.67%,Joinpoint线性回归拟合精度为74.27%。指数平滑与Joinpoint线性回归进行组合,其中以算术平均法及均方误差倒数法预测效果最好,拟合精度分别为86.87%、85.80%。结论 组合模型优于单项预测法,可以用于肺癌死亡率预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江苏省2005—2020年结核病发病和死亡趋势,并探讨年龄、时期及队列对其影响,为后期更好地控制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Joinpoint回归方法分析江苏省2005—2020年结核病发病与死亡数据,计算其年度变化百分比 (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采用基于R语言的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网络工具对0~89岁人群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估算其效应值。结果:男性、女性及总人口年龄调整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 (APC=AAPC=-7.3%,P < 0.001;APC=AAPC=-6.8%,P < 0.001;APC=AAPC=-7.1%,P < 0.001),男性、女性及总人口年龄调整死亡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APC=AAPC=-10.4%,P < 0.001;AAPC=-17.2%,P < 0.001;APC=AAPC=-10.0%,P < 0.001),人群发病率均在20~24岁及70~74岁达到较高值,死亡率在80~84岁达到最高值,人群发病及死亡风险随着时期推移逐渐下降,越晚出生的队列发病及死亡风险越低。结论:重点关注年龄对结核病的影响,男性、20~24岁和70~74岁人群是结核病发病的高危人群,80~84岁年龄段人群是结核病死亡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问题显得越来越严重,脑血管病作为主要的慢性病之一,死亡率不断上升,在全死因顺位中明显前移,据卫生部统计,1997年脑卒中已占城镇居民死因顺位的第二位,成为危害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为了解我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情况及其变动趋势,为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提供参考,本文特对通州市1996-2003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004-2017年中国甲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流行趋势特征,为完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从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及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收集公开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全国及分地区、分年龄段甲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变化趋势.结果 2004-2017年全国登革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居民1996—2015年的死因变化情况,分析死亡原因和死亡率的变化和趋势。方法  分别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应用转折点(Joinpoint)回归对死亡数据进行时间趋势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转折点的显著性检验采用置换检验,转折点的确定基于P<0.05。结果  2015年闵行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07%,较1996年上升了73.89%。近20年来,闵行区粗死亡率总体呈缓慢的上升趋势,年率变化(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为0.62% (P<0.05),标化死亡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APC=-3.73%,P<0.05)。2015年闵行区户籍全人群、男性和女性的前五位死因均为循环系病,肿瘤,呼吸系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简称“代谢病”)和损伤中毒。循环系病、肿瘤、呼吸系病、损伤中毒的标化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3.16%、-1.86%、-8.03%、-4.96%,P<0.05);内营代病的标化死亡率在1996—2001年大幅度上升(APC为16.58%,P<0.05),2001—2015年趋于平稳。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是目前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肺癌高发国家之一。目前有关肺癌的病因虽有一些学者研究,但仍有许多争论。为此探讨肺癌的危险因素是肺癌病因学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锦州市肺癌流行因素作了调查:原发性肺癌新病例、其它癌症及非癌病例各105例。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选出有意义的9个指标即:慢性气管炎史、精神创伤史、吸烟史、毒物接触史、生活用煤、饮酒、做饭、家族恶性肿瘤史及文化程度等。在此基础上对上述9个因素在 apple—Ⅱ型微机上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其结果按标准回归系数大小被选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慢性气管炎、精神创伤史、吸烟史、毒物接触史和做饭史。复相关系数(R)为0.4430,标准估计误差(SY)为0.05。作者对肺癌进行有的放矢的预防工作提供出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背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之一,随着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人们对营养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而PEM可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PEM发病趋势以及不同年龄的PEM发病状况,并预测2020—2029年PEM发病趋势。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从该数据库中获取1990—2019年中国不同年龄段的PEM发病和死亡指标,各标化率的计算均采用世界标准人口计算。将发病数据分为18个年龄组(<5岁,5~9岁,以此类推至80~84岁和85岁及以上)。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计算发病率的年度百分比变化(APC)和年度平均百分比变化(AAPC)以及95%置信区间(CI),并描述其变化趋势。利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预测中国2020—2029年PEM发病趋势。结果 (1) 2019年中国全人群PEM标化发病率为1996.5/10万,男性PEM标化发病率(2 444.7/10万)高于女性(1 536.0/10万)。2019年中国全人群PEM标化发病率低于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