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盐酸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对人工流产术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某医院接收的人工流产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及丙泊酚行静脉注射,观察组采用盐酸纳布啡复合丙泊酚行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丙泊酚平均用量、苏醒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丙泊酚平均用量、苏醒时间分别为(2.53±0.56)mg/kg、(6.17±1.35)min,小于对照组的(3.24±0.78)mg/kg、(8.21±1.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5 min、15 min、30 min、60 min的VAS评分分别为(5.61±1.04)、(2.43±0.82)、(1.83±0.72)、(1.08±0.5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61±1.04)、(4.79±0.87)、(3.26±0.79)、(1.74±0.63)分,(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1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对人工流产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较好,可缩短苏醒时间,缓解子宫收缩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儿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研究组(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组)、混合组(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组)各50例。对比3组患儿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情况、丙泊酚用量和复苏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丙泊酚用量、术后并发症呛咳发生率及术后1 h、2 h、4 h的FLACC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混合组患儿,术后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患儿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和术后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复苏时间、术后并发症(低血压、呼吸抑制、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以及术后8 h的FLACC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无痛胃镜检查中可以有效地降低丙泊酚注射痛及术后疼痛,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其不影响复苏时间,但是术后容易发生嗜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纳布啡联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下流产术麻醉和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9月于本院行宫腔镜下流产术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丙泊酚麻醉)和观察组(纳布啡联合丙泊酚麻醉)各60例,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镇痛效果、丙泊酚用量、术后恢复情况、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中MAP、HR水平两组均先降后升,且观察组术中5 min时高于对照组(P<0.05),SpO2的组间、时间、交互差异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101.83±18.66 mg)、术后意识恢复时间(4.67±1.28 min)及定向力恢复时间(7.03±1.62 min)均低于对照组(133.87±29.47 mg、6.07±1.54 min、8.92±1.88 min);VAS评分两组均先升后降,但观察组意识恢复(1.98±0.47分)、意识恢复后30 min (3.03±0.52分)及1 h(2.60±0...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七氟醚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七氟醚麻醉组(观察组)和氯胺酮麻醉组(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置镜后和退镜时的RR、SpO2均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较好,能够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方案静脉麻醉对患者术中体征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3-10月拟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布使用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或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方案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疼痛评分、术中体征[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麻醉起效时间、术后唤醒时间、患者满意度、苏醒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32.0±5.3s)、术后唤醒时间(2.6±0.9min)短于对照组(41.7±8.3s、4.2±1.0min),丙泊酚用量(1.9±0.3 mg/kg)少于对照组(2.4±0.4 mg/kg),术后10 min、30 min VAS评分(3.83±0.68分、3.27±0.59分)低于对照组(4.72±0.67分、4.26±0.66分)(均P<0.05),两组术后24 h VAS评分(1.46±0.22分)及术后满意度(92.5%)与对照组(1.49±0.25分、82.5%)无差异(P>0.05)。麻醉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8月—2016年3月选取择期行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术的老年患者6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组(N组)31例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30例患者分别静脉注射纳布啡0.30 mg/kg和芬太尼1.0μg/kg,静脉注射时间均为60 s,给药5 min后均给予丙泊酚静脉泵注,丙泊酚初始静脉泵注速率为350 mg/h,镜检过程中丙泊酚泵注速率为3~5 ml·kg-1·h-1。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即行胃镜及结肠镜检查术。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检查操作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恢复时间及术中丙泊酚用量。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5 min(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检查开始即刻(T2)、镜身过脾曲时(T3)、镜身过肝曲时(T4)、术毕时(T5)、术毕后5 min(T6)及术毕后10min(T7)时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io,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ulse oximetry,Sp O2)。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毕清醒后5、15、30、45、60 min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毕清醒后60 min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检查操作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恢复时间及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T0~T7时的MAP、HR、RR及Sp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F组同时点比较,N组患者术毕5~30 min时的VAS评分[(2.4±0.5)、(3.4±0.5)、(2.0±0.5)、(3.2±0.6)、(1.6±0.4)、(2.6±0.7)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毕5~60 min时的Ramsay镇静评分[(2.6±0.4)、(3.3±0.5)、(2.3±0.5)、(2.9±0.4)、(2.1±0.3)、(2.6±0.3)、(1.9±0.3)、(2.2±0.3)、(1.8±0.3)、(2.0±0.3)分]均降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高血压、窦性心动过速、呛咳、体动反应、呃逆及注射痛等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N组患者术毕清醒后60 min内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躁动不安发生率均较F组降低(3.2%、26.7%、0、33.3%、6.5%、30.0%),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术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增加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可安全应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可比特雾化吸入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行气管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中在麻醉机吸气回路中同时给予可比特雾化吸入.观察患儿在麻醉前、麻醉后、放镜后、术毕、脱氧和清醒时的呼吸次数(RR)、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值以及脱氧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喉及气管痉挛、呛咳屏气和术后舌后坠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SpO2值在麻醉后、放镜后、术毕、脱氧各时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脱氧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喉及气管痉挛和屏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 <0.05).结论 可比特雾化吸入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SpO2值,明显缓解异物取出过程导致的气管痉挛和呛咳屏气,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对宫腔镜手术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及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于本院接受宫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纳布啡组(n=30)和舒芬太尼组(n=30),纳布啡组予以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舒芬太尼组予以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比较两组麻醉前5 min(T0)、睫毛反射消失开始扩宫时(T1)、手术中(T2)、手术结束时(T3)和麻醉苏醒时(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及脑电双频指数(BIS);比较两组丙泊酚诱导剂量、维持剂量、总剂量、总给药时间、单位时间剂量、麻醉苏醒时间及T4时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SBP、DBP、HR、SpO2水平两组T1~T4时均低于T0时,且舒芬太尼组低于纳布啡组;纳布啡组丙泊酚诱导剂量(110.90±14.95mg)、维持剂量(133.83±26.77mg)、总给药时间(18.70±4.31min)、麻醉苏醒时间(10.43±1.17min)及T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中对术后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辅助应用镇痛药消耗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21年6月-2022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孕产妇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亚麻醉剂量盐酸艾司氯胺酮。比较两组术后24、48h镇痛类纳布啡总消耗量、产妇完全苏醒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麻醉生效及恢复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24h内纳布啡消耗量分别为(30.6±6.5mg、24.1±6.3mg),术后48h内纳布啡消耗量分别为(54.8±11.4mg、41.5±12.9mg),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麻醉生效时间以及恢复时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87.2%),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停留时间、术后镇痛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7%)与对照组(10.3%)无差异(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辅助应用能有效减少产妇术后镇痛药消耗量,提高术中镇痛及麻醉效果,增强围产期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泊酚、γ-羟丁酸钠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并与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γ-羟丁酸钠麻醉效果作比较。方法确诊为气道、支气管异物的患儿90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为咪达唑仑、氯胺酮组;B组为γ-羟丁酸钠、氯胺酮组;C组为γ-羟丁酸钠、丙泊酚组。三组均为全身静脉麻醉,观察患儿入室时、置入气管镜前、置入气管镜后HR、MAP、RR及SpO2。观察置入退出气管镜时、术中及术后屏气、挣扎、呛咳、呕吐、术后喉头水肿、舌后坠等情况。结果患儿置入气管镜前及置入气管镜后C组MAP、HR数值显著低于A、B组(P0.05)。C组置入气管镜前后MAP、HR均显著下降,而A、B组HR变化不明显,MAP均显著上升(P0.05)。A、B组置入气管镜后RR较入室时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C组(P0.05)。A、B组置入气管镜时,术中及苏醒期屏气、呛咳、术后舌后坠、喉头水肿例数明显多于C组(P0.05)。苏醒时间较C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γ-羟基丁酸钠联合丙泊酚气管表面麻醉效果优于咪达唑仑、氯胺酮组和γ-羟丁酸钠、氯胺酮组,是小儿气管异物取除术的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评价盐酸纳布啡复合盐酸戊乙奎醚及氟比洛芬酯防治痛经患者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宫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山东泰安煤矿医院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的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70例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组和阳性对照组B组各35例;35例无痛经病史的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C组。A组依次给予盐酸戊乙奎醚7.0μg/kg+纳布啡0.15 mg/kg+氟比洛芬酯0.7 mg/kg+丙泊酚2.0 mg/kg,B组和C组给予纳布啡0.15 mg/kg+丙泊酚2.0 mg/kg。观察记录3组患者丙泊酚总给药量、苏醒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观察记录术中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抑制、体动反应及PONV例数;记录并统计各组术后发生中重度宫缩痛的患者例数,于苏醒即刻、苏醒后30 min、苏醒后120 min 3个时刻进行宫缩痛VAS评分。结果丙泊酚总用量,B组(132.8±13.7)mg多于A组(102.2±14.4)mg和C组(98.5±12.3)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离院时间B组多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中重度宫缩痛的发生率高于A组和C组,术后3个观察时间点的宫缩痛VAS评分高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苏醒后30 min和120 min两个时间点的宫缩痛VA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体动反应、血压下降、呼吸抑制例数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PONV的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复合盐酸戊乙奎醚及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有效缓解痛经患者无痛人流术后缩宫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生铧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852-585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异物取出术的患儿3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A组)和氯胺酮复合咪唑安之组(B组),观察两组麻醉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结果: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中SPO2和RR各别时点表现不同,A组下降明显低于B组(P<0.05),清醒时间与哭闹发生率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异物取出术中可以安全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应用七氟醚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小儿术后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小儿手术患者共200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丙泊酚联合七氟醚全身麻醉,将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术后躁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和插管时间为(33.57±5.20)s、(141.86±22.08)s,相较于对照组(106.25±28.16)s、(294.37±45.19)s均更短(均P0.05);就术后躁动发生率而言,观察组发生率16%显著低于对照组38%(P0.05);在术后躁动评分方面,观察组(1.78±0.3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2.67±0.24)分,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手术患者的麻醉过程中,丙泊酚联合七氟醚全身麻醉能够显著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安全性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吴竑鹏  庄伟强  陈琳 《医疗装备》2022,(21):117-119
目的 研究盐酸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总医院行无痛宫腔镜手术的8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试验组采用盐酸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开始(T1)时,试验组MAP、心率、丙泊酚用量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及头晕、体动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可稳定患者学流动力学,减少丙泊酚用量,减少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92例行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患儿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儿予以氯胺酮全麻,观察组患儿予以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儿入手术室前、麻醉诱导前焦虑水平、麻醉恢复情况、术后躁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得分均较入手术室前降低(t值分别为7.724、7.697,P<0.05),但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mYPAS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指令性睁眼时间、麻醉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28、7.073、10.075、3.299,P<0.05);观察组患儿总体术后躁动情况得分及术后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χ2值分别为7.802、3.903,P<0.05);两组患儿呕吐、喉痉挛、呼吸抑制、体温异常、苏醒延迟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Fisher>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患儿术前焦虑影响不显著,但能有效改善患儿麻醉恢复情况,减轻患儿术后躁动,且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按照组间均衡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舒芬太尼行麻醉处理,观察组患者通过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处理,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效果以及焦虑症状自评量表(SAS)、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7.5%,高于对照组8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中,麻醉效果良好,能缩短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和自主呼吸时间,便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手术中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ASA分级Ⅰ~Ⅱ级闭合性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为单纯丙泊酚组,试验组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SpO2、HR、呼吸频率(RR)和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麻醉效果等,并观察患者术中的不良反应以及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丙泊酚总用量[分别为(4.5±3.0)min、(1.5±0.8)min、(13.1±3.1)min、(2.0±0.5)mg/kg]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1±4.3)min、(3.4±1.6)min、(21.6±4.1)min、(3.5±1.2)mg/kg](P<0.05).两组患者术中SpO2、RR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中HR较术前升高,而试验组术中HR较术前下降.试验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术中几乎无体动,对照组有18例体动(P<0.05);术后试验组VAS[(1.2±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6±1.8)分].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且较单纯用丙泊酚更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对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及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实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四组,分为舒芬太尼组,低剂量纳布啡组,中剂量纳布啡组,高剂量纳布啡组。结果:在苏醒后1h以及苏醒后2h上,舒芬太尼组的疼痛评分最高,高剂量纳布啡组的疼痛评分最低,四组疼痛评分相差较大(P<0.05)。在苏醒即刻以及苏醒后30min,四组的疼痛评分相比,差别较小(P>0.05)。舒芬太尼组的TNF-α最高,高剂量的纳布啡组TNF-α含量最低,中剂量的纳布啡组TNF-α含量小于低剂量纳布啡组,差别较大(P<0.05)。舒芬太尼IL-10水平高于低剂量纳布啡组,高于中剂量纳布啡组,高于高剂量纳布啡组,差别较大(P<0.05)。舒芬太尼IL-6水平高于低剂量纳布啡组,高于中剂量纳布啡组,高于高剂量纳布啡组,差别较大(P<0.05)。舒芬太尼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差别较大(P<0.05)。低剂量纳布啡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中剂量纳布啡组,小于高剂量纳布啡组,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实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中使用中剂量的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方法将196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则单纯给予静脉注射丙泊酚实施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和清醒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但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低血压及体动等不良反应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的低氧血症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好、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手术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气管插管脑电双频指数(BIS)靶控下静脉麻醉对腹腔镜手术小儿苏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武警浙江省总队嘉兴医院就诊并接受腹腔镜手术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患儿采用不插管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试验组39例患儿采用气管插管BIS靶控丙泊酚静脉麻醉。记录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术后在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0.4±5.3)min vs.(36.2±10.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6,P<0.05);试验组患儿拔管、苏醒即刻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PAED)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53、9.893,均P<0.05),其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偏低(7.69%vs. 4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08,P<0.05);两组患儿麻醉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有所降低,但T1、T2、T3时,对照组患儿HR、SBP、DBP较试验组明显降低(HR:t值分别为2.422、3.328、2.016;SBP:t值分别为4.172、3.278、3.136;DBP:t值分别为2.866、2.238、2.271;均P<0.05)。结论气管插管BIS靶控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确切,能有效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促进患儿术后苏醒,同时有效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