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衰其大半而止"语出《黄帝内经》,这个治疗理念适用于临床各科,而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尤显重要。中西医治疗恶性肿瘤均认为以消除肿瘤为治疗的第一要务,但也必须注重提高免疫力、培补正气。中药、西药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即药邪与药毒,需规范使用。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需贯彻"衰其大半而止"的治疗准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康波  周宜 《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119-120
结合《内经》上下文,并对后世医家关于"衰其大半而止"的理解、运用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归纳出了有助于临床运用"衰其大半而止"这一原则时所需要注意的,而且易被忽视的4点原则,即稳抓病机、因"势"施药、用药果敢、因"势"而止。  相似文献   

3.
"衰其大半而止"出自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为治疗妇人妊娠"大积大聚"之证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后世历代医家对其有不同的解读,并阐发出更多的观点,将其广泛运用于各类疾病.归纳整理其发展思想,尽发经旨之秘,从"扶正祛邪""养正除积"药物"久服偏胜""阴平阳秘"四个方面,试述管见.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及致残率、病死率上升的重要因素。由于老年人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因此其高血压临床表现和中医病机证候特征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老年高血压的治疗需要多重干预,注重血压的平稳以及阴阳虚实、脏腑气血之间的平衡。中医“以平为期”治疗理念以阴阳和合为基础,不仅对于老年高血压的中医诊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于中西医之间的平衡互补策略具有重要价值。通过重视平衡中西医结合策略、平稳血压、平调用药及对生活方式的平和干预,“以平为期”理念可贯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从治疗到调护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先祖父汪履秋(1919—1999)生前为首批全国中医师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载,擅长外感时病及内伤杂病的治疗,尤其对内科疑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处方用药力求用药平和,不可偏执,所谓"以平为期"。如寒者温之,但不可过于温燥,必要时可反佐寒凉;又如阴虚者滋养之,但不过于滋腻,否则有碍阳气运行,故滋养的同时可酌配温阳之品,既可防滋腻太过,又有"阳中求阴"之功。现整理介绍先祖父医案5则如下,以探求其"以平为期"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6.
“以平为期”理念在艾滋病免疫失调调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为期"理念是中医理论的精华,艾滋病病理机制的两大失衡:机体免疫力与病毒侵袭力失衡,免疫抑制与免疫激活失衡,均与"以平为期"的原则背道而驰。"以平为期"指导艾滋病中医治疗,其内在基础在于"阴阳自和",其实践手段为扶正祛邪,其中药配伍关键在于"调"、"缓"。"以平为期"提示艾滋病免疫功能评价的靶标应放在具有关系的多个指标或单个指标多样性变化的平衡上。  相似文献   

7.
《素问·六元正气大论》“帝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歧伯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帝曰:愿闻其故,何谓也?歧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这段经文是黄帝问歧伯,妇女怀孕后有了疾病能否服用毒性药物治疗?歧伯回答说:因为她有了这种病,用对症药物治疗,对孕妇本人和胎儿均无害。黄  相似文献   

8.
<正>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作为儿童时期的常见病之一,是指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年龄多为6个月~6岁的小儿,具有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等特点,西医主要采用抗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力等药物治疗,但疗效有限。现代多数中医医家认为本病病机以“虚”为主[2-3],但RRTI患儿临床疾病状态是在多因素复杂病因基础上发生,易反复,单纯补虚的思路无法控制其反复发作。“以平为期”即是在疾病的治疗、调护及预防方面把握好“平衡”理念,恢复幼儿正常生理功能,以达到平和、协调、稳定的状态[4]。  相似文献   

9.
“和法”作为中医学中的治疗大法,最早源于《中庸》“致中和”思想,指通过平调寒热、补泻互用等多种治疗手法,以使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寒热达到“以平为期”的生理状态。其核心思想为“和其不和也”,对现代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慢性胃炎包含萎缩性和非萎缩性两种,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其病机复杂多样,单用西药治疗较为单一。崔向宁老师在临床中对于此病的治疗颇有研究,且疗效显著,认为“诸病不已,必寻道脾胃之中”。治疗上善以“和法”理论为指导,以调和气机贯穿始终,运用平调寒热、补泻兼施、辛开苦降等多种治疗方法,并结合现代病理与药理,自拟和胃消痞方,临床应用效如桴鼓。现就崔向宁老师对于此病的治疗心得和用药特点进行总结与探讨,以期为今后临床辨证治疗此病提供经验总结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娜  王圆圆  张青 《天津中医药》2015,32(11):664-667
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正气内虚与邪气亢盛相互作用的结果。正邪之间的博弈处于动态变化,存在于整个肿瘤的发展过程中,并且在不同过程和阶段有所不同。在肿瘤发展变化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特殊情况,患者病发初起,虽正气已虚但邪气异常亢盛,病情加速进展。此时可遵循"有故无殒,亦无殒"的治疗原则攻逐亢盛的邪气,但应谨守"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不可过度攻邪,否则会导致机体陷入另一种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病之始起也 ,可刺而已 ;其盛 ,可待衰而已”。王冰注曰 :“病之始起也 ,可刺而已 ,以轻微也 ;其盛 ,可待衰而已 ,病盛取之 ,毁伤真气 ,故其盛者 ,必可待衰。”杨上善曰 :“病盛不可疗者 ,如堂堂之阵 ,待其衰时 ,然后疗者 ,易得去之。”后世注家及当代出版的书籍关于本条文的注释与王冰及杨上善所注大致相同 ,有的甚至将本条文简单地归为刺法范畴。联系本篇上下文考本条文义 ,可知此段条文是对病邪初起与病盛的不同阶段 ,应采取相应治疗方法的概括。这一点已为历代医家所认同。笔者所要指出的是诸家对“其盛 ,可…  相似文献   

12.
苏洁 《中医研究》2002,15(5):4-5
“衰其大半而止”出于《素问·六正纪元大论篇》 ,原文为———“大积大聚 ,其可犯也 ,衰其大半而止。”历代许多医家虽以此语作为临床治疗实践之原则 ,广泛引用 ,然多是泛引而已 ,解释并不详尽 ,未能尽发经旨之秘。有鉴于此 ,本文拟从两个方面对此作一探讨。1 此语指出了矛盾  相似文献   

13.
"有故无殒,亦无殒"的核心思想是药证相符——"有是证用是药",理论实质是"以毒攻毒"的治疗原则,使用之度是"衰其大半而止"。本文根据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对"有故无殒,亦无殒"思想在防治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临床实践中,遵循"有故无殒,亦无殒"的核心思想,一旦确诊,大胆、尽早以毒攻之,阻止病情进展;依据其理论实质,分期分"故"治之;谨守使用之度,把握毒性药物的量—效—毒关系,以期为"有故无殒,亦无殒"思想应用于防治类风湿关节炎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代晓红 《中国中医急症》2013,(11):1976-1977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见于《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随其所得而攻之”是仲景在开篇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治疗原则。自古历代注家对这一条的含义有多方面的注解。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指出“无形之邪人结于脏,必有所聚,水、血、痰、食皆邪薮也。如渴者,水于热得.而热结在水,故与猪苓汤利其水,而热亦除;若有食者,食与热得,而热结在食,则承气汤下其食,而热亦去。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以往临床实践中,降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降压达标。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阵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很高的血管事件风险,尽管这些患者平均血压控制良好。这种阵发性高血压所反映的即为血压波动性,又称为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tion,BPV)。  相似文献   

16.
陈鹏飞  苗丽娜  潘登  郭明  杜健鹏 《山东中医杂志》2023,(11):1156-1159+1166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强调阴气的重要性,认为人体的衰老是由阴气衰痿所致。阴气虚损是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机,同时也是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其他疾病的重要病机。因此,防治心血管疾病可以“年四十,阴气自半”为指导,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固护阴气,防止阴液的滥耗,减缓阴衰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以卫气营血传变理论为指导,"先证而治"治疗外感高热疗效。[方法]根据卫气营血理论,热在卫分,卫气分药同用,银翘白虎汤加清热解毒之类。热在气分,急挫热势,防止津液亏耗,白虎汤加清热解毒之品。邪入营血,病势重笃危急,采用清热透营,凉血解毒法,以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泄热之品。[结果]临床治愈49例,显效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11%。[结论]"先证而治"大法,先发制药,先药于证,先药一步,可达到有效控制病势,切断病机转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疑为华佗弟子将华佗所授理法方药集腋成裘、自珍自用之作,实为课徒用书。其学术思想渊源于《内经》、《难经》,而以形证脉气决生死,以脏腑辨证为中心独树一帜,可谓自《内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