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湿瘀与妇科经带并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广西中医药》2005,28(6):29-30
月经病与带下病均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分门论治。但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因月经病诱发带下病,或因带下病诱发月经病,从而出现月经病与带下病共同发病者并非少见,故称之为经带并病,其病机与湿瘀有关。此文试从三个方面去论证其病因病机及其治法方药,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月经病为妇人杂病之一,其病因病机概括而言,不外虚、积冷、结气三个方面。因肝经血虚寒凝、胞脉气血凝滞导致的月经病较为多见,采用柴胡桂枝合吴茱萸汤加味治疗,能切中病机而获良效。依据《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内经》“厥阴肝经循行及所主病症”、《伤寒论》“小柴胡汤治疗月经病热入血室证”等经典理论,通过对临床应用柴胡桂枝合吴茱萸汤治疗肝经血虚寒凝、胞脉气血凝滞型月经病的思路予以浅析,表明柴胡桂枝合吴茱萸汤为治疗月经病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月经病是妇女常见疾病 ,其治疗重在调经。调经之法 ,应遵循“谨守病机”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的宗旨。“经水出诸肾” ,故调经之本在肾。补肾以填补精血为主 ,并佐以助阳为辅 ,即滋水更当养火 ,使肾中阴平阳秘 ,精血俱旺则月经自调。此外 ,调经又当分清先病后病。经不调而后生诸病者 ,当先调经 ;因他病后而致经不调者 ,当先治他病。肾之阴阳 ,既要充盛 ,也要相对地平衡协调 ,才能维持机体的功能正常。若肾阳虚衰或肾阴亏损则肾气虚 ,精血耗 ,导致天癸及冲、任失调而发为月经病。肾阳虚 ,则妇女可出现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病证…  相似文献   

4.
痛经宜通     
痛经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患者以青少年妇女(14~25岁)为多.原发性痛经多发生于青春期少女,继发性痛经多见于青壮年妇女.临床表现,以经期小腹疼痛为主。甚则波及大腹和腰骶部作痛,大都在经行前日开始,其重者痛不可忍,每需服止痛药始能缓解.笔者认为,痛经病机主要在于冲任失调、胞宫血行不畅,乃致瘀滞,“不通则痛”。治疗应取“通  相似文献   

5.
痛经为中医病名,是指妇女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腰骶酸痛,甚至剧痛晕厥的一种妇科疾病。此病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妇女正常工作及生活。痛经的发生多与瘀血致病有关,寒邪、气滞皆可成瘀;瘀阻胞络,客于胞宫,损伤冲任,致气血运行不畅,故而不通则痛,发为痛经。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厉健教授从事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他认为现代女性工作生活压力俱增,加之平素喜食冷饮,忽视古人“顺应四时而适寒暑”的养生大法,使机体阴阳失调故而行经腹痛,经净则止。虽然痛经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证型多变,但大都不离瘀血。故厉健教授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总结出痛经的根本病机责之于瘀。痛经患者多以实证为主,以血瘀证多见,常表现为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月经量少,经行不畅,色暗有块,块下痛减,舌暗,或有瘀点,脉沉或涩,厉健教授学习王清任血瘀致病理论,在总结不同病因病机特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分部逐瘀法。此法以分部逐瘀止痛为主,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文章通过案例介绍历健教授分部逐瘀法治疗痛经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杜凯 《国医论坛》2002,17(5):49-50
张景岳认为“阴阳互根,精气互生”,其学术思想可概括为“阴阳论”。《妇人规》是张景岳的妇科专著,他认为月经病的病因病机是由于阴阳、脏腑失调。其对于月经病的治疗充分体现了“阴阳论”。  相似文献   

7.
慢性胃痛是消化科门诊最常见的症状。临床表现各异,病因繁杂,但其病机正如《实用中医内科学·胃痛》篇中所言:“气血运行受阻,是各类胃痛的基本病机”。各种致病因素最终导致气血不畅,瘀阻胃络而痛。因人体脏腑、气血、阴阳有盛衰之别,病机亦有因实致瘀,因虚致瘀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从痰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 ,历代医家据其症状进行三消辨证。笔者在前人辨证的基础上 ,遵循中医理论 ,结合现代医学 ,对之进行系统的宏观辨证和微观检测 ,研究了其病因病机、临床症状、治则方药。认为应该重视从痰瘀论治糖尿病。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糖尿病的病因多由长期嗜食膏粱厚味 ,醇酒炙 ,损伤脾胃 ,以致脾失健运而湿浊中阻 ,聚湿生痰 ,痰郁化热化火。消渴本为阴虚之证 ,阴虚阳亢 ,肝火挟痰横窜经络。痰浊滞络 ,气机不畅 ,使血脉瘀滞。津血同源 ,血瘀之后 ,津液运行不畅而生痰 ,痰病系血 ,血病系痰 ,痰瘀互结 ,络脉不畅 ,伤气耗阴 ,气阴…  相似文献   

9.
张从正(1156—1228),宋金迭交时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有《儒门事亲》一书传世,其中有一部份妇科散论与医案,反映出当时张氏独树一帜的妇科学术观点与临证特色。一、张从正的妇科学术观点 1、关于月经病的论述: 张氏论及血崩的病机,达5条之多,归结起来,仅“火”、“瘀”二字。他说:“几妇人年五十以上,经脉暴下,妇人经血,终于七七之数,数  相似文献   

10.
陈德济教授以自治痛风灵方治疗痛风 ,疗效很好 ,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陈德济教授认为痛风是由于脾肾两虚 ,运化失司 ,或因过食膏粱厚味 ,以致湿热内蕴 ,浸渍于肌肉关节 ,又兼外感风湿之邪 ,侵袭经络 ,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痛风反复发作 ,病久必致肝肾阴血亏损 ,骨失所养 ,不荣则痛。急性期多为湿热蕴结 ,间歇期则多为肝、脾、肾虚 ,病理因素为浊毒瘀痰。陈教授尤其重视浊毒瘀痰在痛风中的重要性。他提出 ,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 ,血尿酸增高 ,体内“垃圾”的堆积导致了痛风的发作。体内“垃圾”中医称为“浊毒瘀痰”。陈教授…  相似文献   

11.
从子宫肌瘤患者表现为下腹胀滞、月经量多等临床症状看,本病属中医症瘕、积聚、崩漏等病范畴。当代医家论述症瘕、积聚的病机,均强调正虚邪实,虚实夹杂。如《张氏医通》谓:“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医林改错》载:“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可见,子宫肌瘤的发病,多因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致妇女月经过多,气血亏虚,血脉不畅,气机阻滞,痰凝水结,瘀血内结,流窜经络,阻于胞宫。气血瘀滞是本病发病关键。  相似文献   

12.
魏华凤  季光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2):2031-2033
1 脂肪肝的病因病机当代诸多医家对脂肪肝病因病机的认识 ,基本上秉承了历代医家对“胁痛”、“积聚”等相关疾病的辨治经验。究其病因病机主要为两方面。肝脾失调 脂肪肝的起因多为饮食失节 ,过食肥甘醇酒 ,或感受湿热疫毒 ,或情志不畅。其病变主要涉及肝、脾两脏。肝失疏泄 ,脾失健运 ,湿热内蕴 ,痰浊郁结 ,瘀血阻滞 ,最终形成湿浊痰瘀互结 ,痹阻肝脉而成。《金匮要略心典》中言“食积太阴 ,敦阜之气抑遏肝气 ,故病在胁下” ,亦强调了本病与饮食的密切关系。本病的病机关键在肝脾失调 ,肝失条达 ,脾失健运 ,气机郁滞 ,血脉瘀阻 ,痰浊内…  相似文献   

13.
温经汤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经汤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义及命名进行讨论,并对该方习用的病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温经汤的病因是妇女在七七之年复因下血数十日不止,病机是瘀阻胞宫,阴血不足,全方的组方意义在于祛瘀温经,滋养阴血,使瘀祛络通,阴血得补。  相似文献   

14.
调经浅议     
调理月经,简称调经。中医妇科专著中,多置“调经门”或“月经门”,专论月经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由于月经病在妇科临证中最为多见,因此,调经常列妇科之首。本文仅就调经的有关问题,特别是对月经不调的概念、调经的基本原则等,粗陈管见,敬请教正。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炎属中医的“水肿”、“腰痛”、“虚劳”等范畴,本病病机乃由外邪侵袭,邪毒瘀结,久病入络,血行不畅,邪毒瘀血交结于肾,损伤肾脏,导致肾阳虚衰,并  相似文献   

16.
从瘀论治慢性支气管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滨  门宝 《湖北中医杂志》2002,24(11):22-23
慢性支气管炎 (下称慢支 )多属中医“久咳”、“喘症”、“痰饮”、“肺胀”等范畴 ,多见于老年患者。病机多为长期受多种外邪侵袭 ,肺之宣肃功能失常 ,日久肺气受损。对慢支病机的认识 ,一般着眼于气分失调者居多 ,究其血瘀者鲜见。笔者认为 ,肺气失宣或肺气亏虚为本病的主要病机 ;然而肺气不得宣达 ,血为气滞 ,运行不畅而致肺络瘀阻也不容忽视。因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患者除咳、喘、痰外 ,大多还兼有舌边尖有瘀点或瘀斑 ,舌下静脉纡曲、怒张 ,面色暗淡 ,甚则口唇青紫等瘀血征象。因此 ,研究慢支血瘀症的机理 ,探索活血化瘀法在治疗慢支中…  相似文献   

17.
唐锐 《光明中医》2011,26(3):577-578
妇科瘀血证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女子特有的一组辨证为瘀血或夹有瘀血的病症,它的发生贯穿于妇女经、带、胎、产、乳各个生理阶段。l妇女多瘀的生理病理特点1.1对瘀血证的认识瘀血证是由于血行不畅而瘀滞形成的,早在《内经》中就有恶血、留血、血凝泣、血脉凝泣等多种瘀血证名称及其病机描述并指出了以疏决通导为主的基本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8.
“瘀热相搏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周仲瑛教授率先提出的“瘀热相搏”病机新概念,先后对瘀热相搏“五子证”进行了系列研究,形成“瘀热”病机新论。本文从瘀热的概念、瘀热的形成、瘀热的主要病理变化、瘀热的病机病证特征、瘀热相搏证的主要临床表现、瘀热的分类、瘀热的治疗原则、瘀热学说的几点新义等8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对“瘀热”病机内涵的认识,并介绍了相关临床经验。文后附有周仲瑛教授4个典型病案,显示了从瘀热辨治内科难治病症的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19.
视网膜静脉阻塞为常见的眼底血管病,可由多种因素导致,对视力带来极大的危害。视网膜静脉阻塞属于中医“络损暴盲”“血证”等范畴,多由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或肝肾亏虚、阳亢于上,或饮食偏嗜、积湿积热的原因所致。当代中医医家多认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基本病机是脉络瘀阻、血溢脉外,“血瘀”是其最突出的病机。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谢立科导师团队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络损积阻”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基本病机,“祛积通络”为其治疗原则,并自拟“祛积通络方”,以期为临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子宫腺肌病的病因病机,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王成荣主任医师率先提出“火热瘀结”论点,对古人“久病多瘀”“瘀久蕴毒”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创“火热伤络留瘀,瘀久生热化火,致火热瘀结”理论,处方以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为主,自拟白莲散结汤、清化汤治疗本病所致痛经经多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