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白质损伤(PVL)早产儿血清S100B及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判定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于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出生胎龄〈34孕周的121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头颅超声检查及MRI检查结果,将结果提示有PVL表现的78例早产儿纳入PVL组,将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的43例早产儿纳入正常组。两组早产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出院后每3个月随访1次,并采用《Gesell量表》测定患儿运动及智力发育商直至患儿纠正胎龄达1岁。根据早产儿生后第7天的血清MBP(〉10.0μg/L)及S100B(〉4.5μg/L)水平,再将其分为1组(正常早产儿)、2组(血清S100B和MBP水平明显下降的PVL早产儿)及3组(血清MBP和S100B持续升高的PVL早产儿)。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PVL组早产儿血清S100B水平在生后第3天开始升高,至生后第7天达最高峰,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早产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血清S100B水平在生后第14天时降至最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VL组早产儿血清MBP水平在生后第3天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且其生后第1,3,7,14天的血清MB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早产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结果显示,3组早产儿1岁时运动和智力发育商较1组和2组早产儿显著降低,前者与后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L患儿的血清MBP及S100B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患儿血清MBP及S100B水平持续升高超过7d,则提示其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 S100B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作为脑损伤标志物,逐渐被用于脊髓损伤和脑膜炎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在早产儿脑损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02-01-2018-04-01入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胎龄34周的早产儿56例,分别于出生后1h内、第3和天第5天采取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100B蛋白及NSE,根据影像学结果分为出血性脑损伤组7例、非出血性脑损伤组即脑白质软化组13例及无脑损伤组即对照组36例。结果出生后1h出血性脑损伤组的S100B蛋白水平为(0.58±0.09)ng/mL,非出血性脑损伤组为(0.96±0.14)ng/mL,显著高于无脑损伤组的(0.18±0.04)ng/mL,F=469.741,P0.001;出生后第3天出血性脑损伤组的S100B蛋白水平为(0.48±0.09)ng/mL,非出血性脑损伤组为(0.85±0.04)ng/mL,显著高于无脑损伤组的(0.19±0.03)ng/mL,F=1 079.403,P0.001;出生后第5天出血性脑损伤组的S100B蛋白水平为(0.43±0.10)ng/mL,非出血性脑损伤组为(0.80±0.10)ng/mL,显著高于无脑损伤组的(0.18±0.04)ng/mL,F=398.652,P0.001;出血性脑损伤组在出生后1h的NSE水平为(69.7±16.5)ng/mL,非出血性脑损伤组在出生后1hNSE水平为(81.2±15.2)ng/mL,高于无脑损伤组的(51.8±20.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和5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100B蛋白及NSE在早产儿脑损伤时会显著升高,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可能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判断存在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S100B 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MBP)对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为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7 年8 月-2020年6月胎龄<34 周收入温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早产儿92 例为研究对象,于出生后24h、3d、7d、14d时测定早产儿血清S100B和MBP水平,出生后3d、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后1 h内动脉血气分析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关系,为早产儿脑损伤的及早发现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生后1 h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的脑损伤早产儿70例(观察组),再按照1∶2的比例,选取生后1 h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且无脑损伤的早产儿14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动脉血气指标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碱剩余(BE)以及乳酸,采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动脉血气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pH、PaO_2、BE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aCO_2、乳酸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早产儿脑损伤与pH、PaO_2、PaCO_2、BE及乳酸水平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pH≤7.25、PaO_2≤30 mm Hg、PaCO_265 mm Hg是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动脉血气分析与早产儿脑损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 H≤7.25、PaO_2≤30 mm Hg、PaCO_265 mm Hg时易发生脑损伤,该检测方法对早产儿脑损伤的早发现、早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脐血血浆白介素-6 (IL-6)、降钙素原(PCT)和S100B蛋白与早产儿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NICU符合入组条件的244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于分娩时留取脐血,测定脐血血浆中IL-6、PCT、S100B水平;送胎盘病理检查;所有病例在出生后定期行头颅B超筛查,并在纠正胎龄36~42周时行颅脑磁共振(MRI)检查。结果头颅B超和MRI检查显示: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38. 1%,其中出血性损伤发生率20. 1%、白质损伤发生率12. 7%,出血+白质损伤发生率4. 92%。母亲有绒毛膜羊膜炎的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为48. 94%,而母亲无绒毛膜羊膜炎的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为23. 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按绒毛膜羊膜炎的分级(0、1、2、3级)分析,胎盘炎症程度越重,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越高(P=0. 000)。脐血血浆IL-6、S100B水平在有、无脑损伤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进一步分析显示,脐血血浆S100B水平在出血性损伤组和白质损伤组、出血性损伤组和出血+白质损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白质损伤组和出血+白质损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324);脐血血浆IL-6水平在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505)。分析脐血血浆IL-6、S100B水平与母亲绒毛膜羊膜炎、早产儿脑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脐血血浆IL-6水平在HCA+脑损伤和非HCA+非脑损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0),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脐血血浆S100B水平在HCA+脑损伤和HCA+非脑损伤、HCA+脑损伤和非HCA+非脑损伤、非HCA+脑损伤和非HCA+非脑损伤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余3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脐血血浆S100B水平与胎龄呈负相关(r=-0. 150,P=0. 019);脐血血浆IL-6水平与胎龄无相关性(r=-0. 112,P=0. 081)。结论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仍高,与母亲有绒毛膜羊膜炎密切相关;存在脑损伤的早产儿,出生时脐血血浆IL-6、S100B水平明显升高,而且在白质损伤时脐血血浆S100B水平明显高于出血性损伤;相比IL-6,脐血血浆S100B水平对于早期预测早产儿脑损伤更具特异度。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6,(2):171-172
目的观察炎症标志物(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有脑损伤的早产儿50例作为实验组,无脑损伤的早产儿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早产儿均于出生后1小时、第3天、第7天行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检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相关炎性因子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第3天的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出生后1小时及第7天的水平(P<0.05),实验组出生后1小时、第3天、第7天的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与早产儿的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炎症标志物(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能提示早产儿脑损伤,且与早产儿的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早产儿脑损伤外周血中Toll受体2 (Toll-like receptor 2,TLR2)及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0月出生的早产儿60例,其中32例早产儿为脑损伤组,余28例正常早产儿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各组新生儿血清中TLR2及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出生后第1、3、7天,早产儿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中TLR2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产儿脑损伤组血清中TLR2及IL-6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脑损伤组血清TLR2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TLR2及IL-6的激活参与了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TLR2和IL-6水平呈正相关性,提示TLR2可能作为上游因子通过激活细胞因子IL-6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对早产儿心肌及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155例重度子痫前期早产儿(重度子痫前期早产组)和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急性宫内窘迫的早产儿86例(对照组)出生后立即抽取脐血进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及烯醇化酶(NSE)测定,并行1 min Apgar评分.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早产组和对照组脐血NSE水平分别为(84.87±68.79)μg/L和(58.52±48.4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早产儿脐血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脐血的CK-MB水平与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呈负相关,与分娩孕周及出生体重间无相关性;NSE水平与出生体重及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均呈负相关,与分娩孕周间无相关性;子痫前期早产组脐血CK-MB及NSE水平与分娩孕周、出生体重及1 min Apgar评分等各变量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对早产儿的心肌损伤无明显加重,对早产儿的脑损伤加重明显;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及出生体重与早产儿的心肌损伤及脑损伤有关,即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越低,早产儿的心肌损伤及脑损伤越重,早产儿出生体重越低,脑损伤越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不同起始剂量氨基酸对早产低出生低重儿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早产低出生低重儿6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例。A组:生后24 h内给予1.0 g·kg~(-1)·d~(-1)的小儿复方氨基酸,之后增加0.5 g·kg~(-1)·d~(-1),目标剂量为3.5 g·kg~(-1)·d~(-1);B组:生后24 h内给予2.0 g·kg~(-1)·d~(-1)的小儿复方氨基酸,之后增加0.5 g·kg~(-1)·d~(-1),目标剂量为3.5 g·kg~(-1)·d~(-1);C组:生后24 h内给予3.0 g·kg~(-1)·d~(-1)的小儿复方氨基酸,之后增加0.5 g·kg~(-1)·d~(-1),目标剂量为3.5 g·kg~(-1)·d~(-1)。检测各组患儿入院后的最大体重下降、头围增长、恢复出生体重日龄、静脉营养天数、住院天数及生化血气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各组早产儿体重下降百分比、头围增长、恢复出生体重日龄、静脉营养天数、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早产儿出生第1天血清前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氨、p 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第7天血清前白蛋白含量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素氮C组较A、B组有上升但均在正常范围内,血肌酐、血氨、p 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第14天血清前白蛋白含量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素氮C组较A、B组有上升但均在正常范围内,血肌酐、血氨、p 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生后24 h内即输注大剂量氨基酸是安全的,可以提高血清白蛋白浓度,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可以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产儿出生时外周血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及校正胎龄6个月龄时智力发育测试(CDCC)结果,探讨其在早产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早产儿脑损伤预后的关系,为预防早产及对脑损伤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新生儿120例,分为:足月儿40例、胎膜早破早产儿40例和特发性早产儿40例。采用ELISA检测新生儿外周静脉血中TLR-4、TNF-α的水平,校正胎龄达6个月时做婴幼儿CDCC。结果两组早产儿血清TLR-4、TNF-α水平均高于足月新生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血清TLR-4、TNF-α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CDCC异常者出生时外周血清中TLR-4、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水平,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血清TLR-4、TNF-α水平均高于足月新生儿,提示细胞因子TLR-4、TNF-α的激活与胎膜早破早产、特发性早产分娩发动机制密切相关;TLR-4、TNF-α呈正相关性,提示TLR-4可能作为上游因子通过激活细胞因子TNF-α而发挥促进早产分娩的作用。早产儿出生时外周血中TLR-4、TNF-α水平可作为早期判断脑损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崔红霞  许雅娟  方惠  伦冰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11):1350-1352
目的 探讨脐血S100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在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PROM早产儿脑损伤提供诊断参考。 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0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分娩的PROM早产儿14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脐血S100B、MCP-1、G-CSF水平,同时在出生后7 d或纠正胎龄40周后7 d行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eonatal neurobehavioral measurements,NBNA)。 结果 143例PROM早产儿发生脑损伤53例,发生率为37.06%;脑损伤组脐血S100B、MCP-1和G-CSF分别为(2.12±0.54)μg/L、(520.54±210.41)ng/L和(163.22±78.87)ng/L,明显高于无脑损伤组(均P<0.05),而NBNA评分为(27.65±3.03)分,明显低于无脑损伤组的(38.22±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S100B、MCP-1、G-CSF诊断脑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5、0.687和0.638,其临界诊断值分别为1.20 μg/L、420.00 ng/L、142.00 ng/L;脐血S100B、MCP-1、G-CSF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r=-0.345、-0.321和-0.310,P<0.05)。 结论 在PROM早产儿脑损伤中,脐血S100B、MCP-1、G-CSF水平升高,在脑损伤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S-100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sICAM-1)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于医院就诊的病毒性脑炎患儿48例设为脑炎组,另选择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比较病毒性脑炎患儿与对照组S100B、NSE、MBP、TNF-α、IL-6和sICAM-1水平;比较轻症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入院时、入院第7天、入院第14天以上指标。结果脑炎组患儿随着治疗的延长,S100B、NSE、MBP TNF-α、IL-6和sICAM-1呈下降的趋势,入院第7天及入院第14天低于入院时,入院第14天低于入院第7天(P<0.05)。入院时、入院第7天及入院第14天,轻症患儿S100B、NSE、MBP、TNF-α、IL-6和sICAM-1均低于重症患儿(P<0.05)。入院时脑炎组患儿血清S100B、NSE、MBP、TNF-α、IL-6和sICAM-1分别为(1.38±0.26)ng/L,(15.32±5.12)ng/L,(1.42±0.26)ng/ml,(122.10±33.61)ng/L,(123.12±30.50)ng/L和(481.82±98.43)μg/L高于对照组(P<0.05)。脑炎组患儿入院第7天、第14天血清S100B、NSE、MBP、TNF-α、IL-6和sICAM-1呈下降趋势(P<0.05)。入院时、入院第7天、入院第14天,轻症患儿血清S100B、NSE、MBP、TNF-α、IL-6和sICAM-1低于重症患儿(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神经功能指标、TNF-α、IL-6和sICAM-1均升高,且重症患儿升高更明显,治疗后,血清、脑脊液神经功能指标、TNF-α、IL-6和sICAM-1均呈下降的趋势,因此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神经功能指标、TNF-α、IL-6和sICAM-1可用于疾病的辅助诊断、病情的判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延迟断脐时间对经阴道生产早产儿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2月-2017年10月在该院经阴道分娩的9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3组,各30例。A组在分娩后30 s内断脐,B组在分娩后1 min断脐,C组在分娩后3 min断脐。比较3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贫血及早产儿临床结局。结果 3组早产儿分娩时pH、PCO_2及碱剩余(B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C组PO_2水平显著高于A、B两组(P0. 05)。C组出生后24 h和出生后第3天时Hb和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高于A、B两组(P0. 05)。C组贫血和输血发生率低于A、B组(P0. 05),3组均无死亡病例,3组间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延迟断脐时间至3 min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能降低新生儿贫血和输血发生率,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生后早期动脉血气分析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为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有生后1h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早产儿,抽取脑损伤早产儿51例,按1∶3比例抽取3份相同或相近孕周产科分娩的无脑损伤早产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早产儿血气分析中PH值、PaO2、PaCO2、BE值与脑损伤关系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早期动脉血气分析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评估早期动脉血气分析在预测早产儿脑损伤中的价值。结果早产儿脑损伤检出率为16.4%,其中脑室内出血检出率为13.4%,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检出率为3.0%。脑损伤组PH(7.23±0.13)、PaO2(68.53±30.85)、BE(-6.50±3.93)值较对照组PH(7.32±0.08)、PaO2(81.05±29.19)、BE(-4.04±3.66)明显降低(P均0.01)。PaCO2(50.16±14.13)较对照组(44.30±10.27)明显升高(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当PH7.15、PaO235mmHg、PaCO265mmHg、BE-10mmol/L时,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明显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H7.15、PaO235mmHg、PaCO265mmHg与早产儿脑损伤密切相关,OR值(95%CI)分别为0.14(0.03~0.68)、0.04(0.01~0.68)、0.06(0.01~0.55)。结论早期动脉血气分析异常与早产儿脑损伤密切相关,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明显增加,提示早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及时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可减轻早产儿脑损伤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温碧艳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175-5177
目的:观察伴院内感染早产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根据是否伴有院内感染将130例早产儿分为无院内感染的对照组105例和伴院内感染组25例,分别于出生后第1、3、5、7、9天采集早产儿足跟血,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两组早产儿不同时间点的血清CRP水平动态变化。结果:伴院内感染组早产儿不同感染原因其血清CRP水平峰值相异,以皮肤感染最低,败血症最高,表现为皮肤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败血症。对照组早产儿血清CRP水平在监测期间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伴院内感染组早产儿出生后第1天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3天升高达峰值,治疗后从出生后第5天逐渐下降,第7天仍高于对照组(P<0.05),至第9天接近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CRP水平的变化对伴院内感染早产儿的临床防治具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中TFR、IGFBP-3含量在早产儿出生后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为精确评价早产儿营养状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3例早产儿中28周≤胎龄<30周15例为Ⅰ组,30周≤胎龄<32周29例为Ⅱ组,32周≤胎龄<34周29例为Ⅲ组,分别测定3组中早产儿生后第1、7、14天血清TFR、IGFBP-3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3组早产儿出生第1天TTR含量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第1、7、14天时血清TTR含量随日龄增长明显增高,IGFBP-3含量生后7天增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FR、IGFBP-3含量对评估早产儿生后早期营养状况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EN)对早产儿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将7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病儿出生后均给予PN作为基础营养,其中试验组在出生后12h内给予EN支持;对照组在出生后3d给予EN.监测和记录两组早产儿在出生后第7和第14天体格发育指标(身长、头围、体重)和营养指标(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的变化,以及两组早产儿达到完全EN的时间. 结果:两组早产儿在出生后第7天,各项指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出生后第14天,试验组病儿的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达到完全EN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PN联合EEN能改善早产儿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S100B和MMP-9含量变化诊断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的价值,为PVHIVH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且确诊的PVH-IVH早产患儿61例为观察组,依据Papile分级标准细化分为Ⅰ~Ⅳ级PVH-IVH;另抽取同期在该院分娩的健康早产儿3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浆S100B和MMP-9水平。结果观察组PVH-IVH早产患儿血浆S100B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PVH-IVH早产患儿病发24 h、72 h血浆S100B和MMP-9水平上升,7 d后逐步下降,同组出生24 h与72h、7 d、14 d对比MMP-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Ⅳ级PVH-IVH患儿MMP-9水平最高,Ⅰ级~Ⅳ级PVH-IVH患儿血浆S100B、MMP-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浆S100B、MMP-9水平与PVH-IVH病情分级均呈正相关关系(P0. 05)。结论对伴有脑血流异常或影像学难以鉴别疑似PVH-IVH的早产儿可结合血浆S100B和MMP-9指标含量进行客观评估,有助于早产儿PVH-IVH诊断及病情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赵建美  汪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5921-5924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脐带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S100B的表达及脐血S100B水平,探讨NF-κB、S100B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脑损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根据生后第3~7天或纠正胎龄40周后3~7天的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分为两组:≤35分为脑损伤组,>35分为非脑损伤组;同时选取2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κB、S100B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脐血S100B蛋白。结果:NF-κB在脐带组织存在表达,脑损伤组与非脑损伤组脐带组织NF-κB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脐带组织NF-κB表达与正常对照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S100B在脐带组织存在表达,脑损伤组、非脑损伤组及正常对照组间脐带组织S100B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损伤组脐血S100B蛋白水平较非脑损伤组显著增高,非脑损伤组脐血S100B蛋白水平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儿脐血S100B蛋白水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r=-0.596,P<0.01)。脐血S100B蛋白ROC曲线下面积为0.992,以95.04pg/ml作为S100B的最佳截取值时,诊断脑损伤的特异度94.0%、灵敏度95.7%。结论:NF-κB作为转录因子,参与了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脐血S100B蛋白水平基本不受脐带组织S100B蛋白表达的影响,脐血S100B蛋白对早期诊断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特异性价值。  相似文献   

20.
早产儿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时机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产儿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时机和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对2003年8月~2005年7月本院住院101例早产儿,按是否有疾病分成观察A组(A组,单纯早产儿,n=36)和观察B组(B组,有疾病,n=65例);同期出生30例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C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新生儿生后1、7天静脉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结果:3组新生儿TSH、TT4、TT3第7天均低于第1天;A、B组TSH、TT4、TT3均相应低于对照组;B组第1天TSH、TT4、TT3与A组无显著差异,第7天TT4、TT3低于A组,TSH高于A组;3组新生儿TT4/TSH第1天差异不明显,第7天对照组>A组>B组。结论:早产儿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发育不成熟,生后甲状腺功能可降低,危重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下降更明显;对早产儿特别是危重早产儿出生1周后检测甲状腺功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