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为防治IC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317例ICC患者和634例体检者按照年龄、性别、居住地进行1:2配比以做病例对照研究.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相关危险因素先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可疑危险因素,再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HBsAg阳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其他原因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以及肝血吸虫病7个因素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去除了年龄、性别、居住地的影响后,血清HBsAg阳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其他原因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以及肝血吸虫病仍与ICC显著相关,其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265(6.676~15.783),13.101(5.265~32.604),18.242(3.580~92.958)、18.435(1.930~176.082),15.102(4.607~49.499)和11.820(3.522~39.668).胆总管结石在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多因素分析中P值未达到有统计学意义的水平(P>0.05).肝囊肿、胆囊结石、肝血管瘤、脂肪性肝炎、糖尿病、吸烟、饮酒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肝硬化尤其是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病以及肝血吸虫病可能是ICC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国内的ICC患者,HBV感染率明显高于目前其他国家的文献报道,HBV感染及其引起的肝硬化可能是国内ICC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半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HC)根治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肿瘤研究所200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联合半肝切除的HC根治术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血清TBil、Alb水平,是否保留肝动脉血供,是否行非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进一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7例(13.49%)发生急性肝衰竭,其中死亡11例(8.73%)。术前血清TBil200μmol/L[比值比(OR)=1.78,95%可信区间(95%CI):1.05~3.04,P=0.029]、术中失血量800 ml(OR=2.64,95%CI:1.33~3.95,P=0.037)、未保留肝动脉血供(OR=3.57,95%CI:2.21~5.09,P=0.002)、采用非选择性肝血流阻断(OR=1.36,95%CI:0.79~1.78,P=0.037)是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减黄、减少术中出血、保留肝动脉血供、避免非选择性肝血流阻断对于减少联合半肝切除的HC根治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对胆管癌前病变以及可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受到重视,本文对88例肝内结石行肝叶(段)以上肝切除标本中发现4例肝内胆管癌与同期手术的257例原发性肝癌病例中发现的肝内胆管癌19例,进行了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比较,试图对肝内胆管癌与肝内结石的相互关系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肝内胆管癌     
肝内胆管癌(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e,简称CCC)是由肝内胆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与肝细胞癌(HCC)相比,发生率低,早期发现者少,多数人因出现黄疸或周围脏器的压迫症状始被发现,但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时机。为提高对肝内胆管癌的认识,提高肝内胆管癌的早期诊断率,现对肝内胆管癌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肿瘤标志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肝内胆管癌(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第二大肝脏恶性肿瘤,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15%~20%。近年来,全球IC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因其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多数患者就诊时就已处于终末期,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时机。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ICC治疗不断向个体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介绍了ICC在发病机制、分子分型、早期诊断方面等基础研究的进展,并回顾了近几年ICC的临床转化研究。希望通过其进展,为ICC的治疗和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前春  钟立明 《肝脏》2015,(3):235-237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 carcinoma,ICC)的危险因素。方法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ICC患者79例作为研究的试验组,并选择同期1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相关危险因素先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可疑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ICC可能的危险因素有肝内胆管结石、酒精性肝硬化、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其他原因肝硬化、胆总管结石,血清HBsAg阳性以及肝血吸虫病(P0.05)。多因素分析,ICC相关的危险因素是肝内胆管结石、酒精性肝硬化、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其他原因肝硬化、肝血吸虫病、血清HBsAg阳性(P0.05)。结论 ICC的危险因素有多种,肝内胆管结石是其中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胆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研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铁依赖性细胞氧化损伤的细胞死亡方式,与癌症中的铁代谢及氧化应激失衡密切相关,已成为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铁死亡相关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铁死亡参与胆管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阐明探讨铁死亡相关调控机制在胆管癌恶性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但在治疗肝内胆管癌方面却一直存在争议。肝内胆管癌恶性程度高,症状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一旦发现多处于进展期,失去手术切除机会,预后很差。随着肝移植治疗肝内胆管癌的研究进展,制定规范化的患者选择标准、联合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可能成为治疗局部晚期肝内胆管癌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1990年1月1日 ̄6月30日对北京市城近郊区市级以上医院诊断的220例新发并存活的原发性肺癌病人,按1:1配对方法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配对资料单因素及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初步结果显示:煤炉取暖、吸烟、肺结核病史、饮食中Vitc和β-胡萝卜素摄入量不足似与北京市肺癌发病有关,并再次证实患者随每日吸烟量的增加和开始吸烟年龄的减小,肺癌危险性呈明显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
夏永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277-2278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后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4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因素对术后并发症、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104例患者无院内死亡发生.其中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40例,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46%.癌症患者并发症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黄疸程度、术前白蛋白水平等因素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影响.结论 年龄、术前黄疸程度、术前白蛋白水平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为特征的肝病。在多种肝硬化动物模型及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中均可见胆管增生。多种神经肽、神经递质及激素等调节因子参与的信号通路调控胆管增生。增生的胆管通过介导星状细胞增殖、活化,促进肝纤维化的形成。总结了肝硬化时肝内胆管系统的改变及其对纤维化进程的影响,胆管细胞增生与肝纤维化相关的信号通路,以及胆管结构的动态演变对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提出胆管增生可能成为干预肝纤维化的潜在靶点,为早期治疗及逆转肝纤维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动脉炎是一种累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血管炎性病变,患者以青年女性为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故而早期诊断困难。尽管距首次报道大动脉炎到现在已有一个世纪的时间,但临床工作者对本病的发病机制、病因、危险因素仍知之甚少。现就大动脉炎的发病机制及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发生微血管浸润(MV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100例ICC患者,其中MVI组24例、非MVI组76例。收集两组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CC患者发生MV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绘制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该模型对MVI的诊断价值。通过rms程序包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两组总胆红素(TBIL)、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肿瘤数量、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PIVKA-Ⅱ高水平、肿瘤多发和肿瘤直径较大是ICC患者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利用其建立预测模型,P=(-5.381)+1.521×(PIVKA-Ⅱ)+1.289×(肿瘤数量)+0.271×(肿瘤大小),该模型的AUC为0.74(95%CI:0.65~0.84)。结合以上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能准确预测ICC患者发生MVI的风险。结论...  相似文献   

14.
钟萍  张冉  夏慧云 《山东医药》2001,41(20):64-65
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错综复杂 ,如性别、年龄、吸烟、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近来发现 ,与炎性反应有关的病原体感染也可诱发冠心病。本文对此作一综述。1 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1.1 吸烟  Fram ingham研究提示 ,血脂异常、高血压和吸烟是冠心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吸烟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吸烟可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率 ,而且 Ciruzzi研究显示被动吸烟也可使冠心病患病风险增高。1.2 脂质代谢紊乱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 ,人们认识到许多代谢疾病是家族性的 ,由遗传决定。高载脂蛋…  相似文献   

15.
肝内胆汁淤积发病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细胞膜可分为窦膜 (基膜 )、侧膜和毛细胆管膜 ,二个邻近肝细胞的胆管膜组成毛细胆管 (canalculus) ,胆管系统以此为起点 ,集合成小胆管 (ductule)、叶间胆管 (intralobularbileduct)和间隔胆管 (septalbileduct)。肝内胆汁淤积是指胆汁在上述途径中发生排泄障碍。胆汁排泄依靠细胞支架的功能完整。细胞支架由微丝和微管组成 ,微丝由肌动蛋白组成 ,起自细胞侧膜的带状桥粒 ,围绕毛细胆管 ,以维持其张力 ,使胆汁排泄至小胆管。在正常情况下 ,每日生成 6 0 0~70 0ml胆汁 ,其中肝细胞…  相似文献   

16.
徐邦奎  卞月秋 《内科》2007,2(4):644-648
糖尿病患者并发脑卒中较普通人群要高,发病年龄早,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对糖尿病缺血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有不少进展,其危险因素主要有易感基因、高凝状态、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激素调节失常及其他与非糖尿病患者所共有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年龄、吸烟、酗酒、肥胖、种族、缺乏运动等,最近又提出炎性因子、某些传染病、同型半胱氨酸和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7.
18.
体位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多倾向于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学说。本文主要对其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与造影剂的直接细胞毒性效应、肾髓质缺血性损伤、氧自由基损伤及血管活性物质失衡、造影剂造成的细胞凋亡,免疫损伤及肾小管梗阻等因素有关。发病危险因素更涉及基础肾功能受损、糖尿病、造影剂的剂量和理化性质、脱水、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高龄(〉70岁)、肝功能异常、低血钾、周围血管病变、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及多发性骨髓瘤等。现就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和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ICC)的发病危险因素及CA199、CEA肿瘤预测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黄石市中心医院确诊的ICC患者29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单纯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对ICC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利用血清学指标CA199、CEA对ICC预测的准确度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家族肿瘤病史、胆肠吻合手术在病例组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早期取石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依据血清学指标诊断表明:病例组患者血清中CA199、CEA的含量超过正常范围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ICC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家族肿瘤病史、胆肠吻合手术,早期取石是ICC发病的保护因素,血清CA199和CEA含量超出正常值范围对ICC的具有一定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