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丽水市区6月龄以下婴儿喂养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参考。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对儿保科门诊6个月以下婴儿进行调查,就婴儿喂养、母亲情况及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675名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40.89%,部分母乳喂养率为39.11%,配方奶喂养占20.00%;不同月龄婴儿的喂养方式存在不同;单因素分析显示喂养方式与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母亲有无产科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是否入住新生儿监护室、是否早开奶、母亲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出生胎龄等因素有关(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分娩方式、新生儿是否入住新生儿监护室、是否早开奶、母亲是否接受健康教育5个因素有关。配方奶喂养比母乳喂养肥胖发生率更高。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早开奶、降低剖宫产率、良好的环境及家庭氛围、在新生儿因疾病住院期间保持泌乳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母婴分离时母乳喂养的护理指导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的新生儿均被送至重症监护室治疗,处于母婴分离状态。予以产妇母乳喂养护理指导,观察其母乳喂养及泌乳情况。结果:82例产妇中,全母乳喂养率为64.63%(53/82),人工喂养率为9.76%(8/82),混合喂养率为21.95%(21/82);首次泌乳时间为(12.54±3.14)h,泌乳量在产后24 h为(51.02±8.69)ml、产后48 h为(125.25±19.63)ml、产后72 h为(150.24±20.25)ml。结论:采取有效的母乳喂养护理措施,能有效帮助新生儿在重症监护室时接受母乳喂养,促进产妇快速泌乳,提高泌乳量,减少人工喂养的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松滋市新生儿母乳喂养情况及其对新生儿远期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在该院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1 125例,对新生儿喂养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对纳入的新生儿随访12个月,观察不同母乳喂养方式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及智能发育的影响。结果 1 125例新生儿中母乳喂养358例(31.82%),混合喂养242例(21.51%),人工喂养525例(46.67%)。经Logistic分析可知,产后泌乳时间3 d、母乳分泌量500 ml/d、剖宫产、孕期未接受健康教育是影响母乳喂养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组随访6和12个月时新生儿体重增长值、身长增长值、头围增长值大于人工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P0.05)。母乳喂养组随访6和12个月时新生儿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评分均高于人工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P0.05)。结论松滋市新生儿母乳喂养率较低,受母乳分泌量、产后泌乳时间、分娩方式、孕期健康教育等因素影响。与其他喂养方式相比,母乳喂养能更好地促进新生儿体格及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惠州市“二孩”政策下经产妇母乳喂养的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12月在惠州市6家医院分娩后住院3 d以上的经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与中文版婴儿喂养态度量表(Iowa Infant Feeding Attiude Scale,IIFAS)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及产后3 d的婴儿喂养态度,并分析影响经产妇母乳喂养的态度因素。 结果 328名经妇产的IIFAS总分最低40分,最高83分,平均(64.26±6.78)分,IIFAS得分60分及以上者为婴儿喂养态度良好者共计245人,占74.70%。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接受母乳喂养辅导、母乳喂养知识自评及母乳喂养技能自评的经产妇IIFAS得分以及婴儿喂养态度良好者所占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本科及以上文化(OR=1.699,95%CI:1.621~1.781)、接受了母乳喂养辅导(OR=2.387,95%CI:2.342~2.433)、母乳喂养技能自评良好(OR=1.861,95%CI:1.803~1.920)者其母乳喂养态度更好,更倾向于母乳喂养。 结论 “二孩”政策下,惠州地区经产妇婴儿喂养态度处于中上水平,对母乳喂养持支持态度;在临床与社区的健康宣教中,医护人员应将低学历者作为重点干预、宣教对象,孕期应加强对孕产妇的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辅导,提高孕产妇母乳喂养技能,增强孕产妇的母乳喂养信心,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泌乳启动延迟产妇的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影响因素。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重庆市大足区3家医院泌乳启动延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描述性分析泌乳启动延迟产妇的年龄、职业、产次、分娩方式、生产孕周、乳头扁平/凹陷、吸吮频率、泌乳延迟时间、产后焦虑、产后抑郁、产后疲乏等情况,通过微信、电话、线上问卷等方式跟踪随访产妇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状况,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泌乳启动延迟产妇产后6个月持续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结果1064名泌乳启动延迟产妇中以≥35岁、初产妇、剖宫产者明显居多,分别占62.12%、66.92%、56.02%。产后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20.58%(219/1064),不同年龄、产次、乳头扁平/凹陷、吸吮频率、泌乳延迟时间、产后焦虑、产后抑郁、产后疲乏、母乳喂养健康宣教情况的泌乳启动延迟产妇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0.394)、产次(OR=1.050)、乳头扁平/凹陷(OR=0.409)、吸吮频率(OR=3.904)、泌乳延迟时间(OR=0.386)、产后焦虑(OR=0.561)、产后抑郁(OR=0.692)、产后疲乏(OR=0.489)、母乳喂养健康宣教(OR=1.881)是泌乳启动延迟产妇产后6个月持续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大足区泌乳启动延迟产妇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有待提高,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识别高危人群并加强针对性干预,如通过母乳喂养指导、产后心理疏导及产后早期疲乏评估等提高泌乳启动延迟的产妇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促进母乳喂养持续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临床影响因素,为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 5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本院入院待产的初产妇24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产后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初产妇的泌乳时间、泌乳量及泌乳喂养情况。结果:所有初产妇中,对照组1d内泌乳的为21例,3d所占百分比为82.5%,泌乳量中量以上百分比为69.16%,纯母乳喂养率为71.61%,显著低于观察组1d内泌乳的38例,3d所占百分比为97.5%,泌乳量中量以上百分比为78.33%,纯母乳喂养率为83.33%。两组相比,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产后护理能有效提高初次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对婴儿和产妇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产后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辖区内接受产后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产妇(120例)和未接受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产妇(120例),比较两组母乳喂养、产妇恶露持续时间和婴儿28 d 体重增加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产后14 d、28 d 泌乳量和母乳喂养效果均好于对照组,产后子宫复旧好于对照组,婴儿28 d 较出生时体重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促进母乳的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王梅 《工企医刊》2014,27(4):964-965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物,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可保证婴儿的正常、健康发育。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为婴儿生长发育的最佳喂养方式。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家庭和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目前全球范围内婴儿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仅有37%左右,其原因比较复杂,据调查显示,纯母乳喂养失败多发生在泌乳早期,而产后泌乳启动延迟或母乳不足是造成早期纯母乳喂养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临夏州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为改善喂养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12月临夏州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健康体检和计划免疫室接种疫苗的864例6个月内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婴儿母乳喂养情况,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婴儿相关资料的差异,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纯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结果 (1)出生7 d时婴儿纯母乳喂养所占比例最高,为90.05%,出生第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纯母乳喂养所占比例分别为81.94%、68.52%和31.94%,呈逐渐下降趋势(χ~2=787.941,P0.05);(2)经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婴儿月龄、分娩方式、产妇年龄、妊娠期糖尿病、文化程度、工作性质、胎次及产假均为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P0.05);(3)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剖宫产、产妇年龄≥30岁、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下、全职以及无产假均为导致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逐渐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目前,临夏州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剖宫产、产妇年龄≥30岁、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下、全职以及无产假均为其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新嘉街道1999年4~10月期间分娩的231例产妇。1.2 方法与内容 由妇保专职人员到产妇家随访,详细询问产妇的一般情况、分娩情况、产后开奶的时间、开奶前喂养情况,将询问内容逐一填入表内,最后将回收的表格进行统计。1.3 标准 以1991年福建省妇幼卫生基础调查方案中婴儿喂养方式分类为标准,母乳喂养中,母乳占婴儿喂养量的比例≥80%;混合喂养中,母乳占婴儿喂养量的比例在20%~80%之间;人工喂养中,母乳占婴儿喂养量的比例不足20%或完全人工喂养。2 结果2.1 母乳喂养情况 本次调查的231例产妇中,母乳喂养者167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合肥市6月龄婴儿喂养现状并研究纯乳母喂养影响因素,为提高纯母乳喂养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20年1—10月在合肥某医院产科分娩的单胎活产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在婴儿出生后满6个月时通过医院分娩记录获取其母亲/父亲联系方式对婴儿母亲进行6月龄婴儿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6月龄婴儿喂养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2 537名婴儿纳入研究,纯母乳喂养724例,占28.54%,优势母乳喂养298例,占11.75%,补充喂养356例,占14.03%,母乳喂养819例,占32.28%,奶瓶喂养340例,占13.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婴儿母亲年龄越大(OR=0.441)、婴儿母亲乳头凹陷/扁平(OR=0.360)、婴儿母亲开奶时间≥30 min(OR=0.431)的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可能性较小,婴儿母亲学历越高(OR=2.499)、职业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OR=1.806)、个体经营者(OR=1.730)、农民/无业者(OR=2.018)、婴儿父母支持母乳喂养(OR=2.392)的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可能性较大。结论 合肥市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低,其受到母亲年龄、学历、职业、乳头凹陷/扁平、开奶时间以及父亲是否支持母乳喂养等多种因素影响,应当针对现状及影响因素加强纯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干预措施,改善该地区婴儿母乳喂养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二次妊娠产妇纯母乳喂养状况,找出影响二次妊娠纯母乳喂养状况的影响因素,为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0月在该院成功分娩的二次妊娠产妇710例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长达6个月及以上的电话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其中采取纯母乳喂养的350例产妇及其婴儿纳入纯母乳喂养组,将非纯母乳喂养的360例产妇及其婴儿纳入非纯母乳喂养组。通过统一的调查问卷,对二次妊娠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记录其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纯母乳喂养状况,并分析纯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第一胎喂养方式、二胎分娩方式及二胎是否在重症监护室、产妇是否有乳头凹陷、切口是否疼痛、子宫收缩痛、妊娠并发症、产前是否进行优生检查、开奶时间、初乳出现时间均与二次妊娠产妇纯母乳喂养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第一胎喂养为人工喂养+混合喂养、二胎分娩方式为剖宫产及二胎在重症监护室、产妇乳头凹陷、切口疼痛、妊娠并发症、产前未进行优生检查、第一胎纯母乳喂养时间≤3月均是影响二次妊娠产妇纯母乳喂养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全面二胎政策下的二次妊娠产妇纯母乳喂养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因素包括第一胎喂养方式、二胎分娩方式及二胎是否在重症监护室等,临床上应重视第一胎母乳喂养方式,社区应加强母乳喂养的宣教,降低剖宫产率,加强产前检查及宣教,以提高二次妊娠产妇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分析产妇产后抑郁对婴儿喂养方式及婴儿体重的影响,探讨产妇产后情绪干预对策,提升母婴健康。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2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8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ale,EPDS)于产后4周对产妇实施EPDS调查,EPDS评分≥13分产妇设为观察组(38例),EPDS评分<13分产妇设为对照组(42例),分别于产后4周、8周、12周、16周跟踪收集两组产妇泌乳情况(泌乳量、母乳喂养次数)、喂养方式、新生儿体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4周、8周、12周、16周泌乳量、母乳喂养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8周、12周、16周纯母乳喂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4周、8周、12周、16周婴儿体重增长重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妇产后抑郁情绪降低产妇乳汁分泌量、喂养婴儿次数及纯母乳喂养率,降低婴儿体重增长速度,不利于婴儿健康成长,产前应加强孕妇情绪相关健康知识宣教,产后应加强产妇心理干预以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289名纺织女工4个月内婴儿喂养方式及发育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纺织企业以青年女工多,工作劳动强度大,长年三班运转为其特点.为了解纺织女工婴儿喂养情况及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生长发育关系,作者对本院1993年1月1日~1993年12月31日出生,母亲是纺织女工的289名4个月婴儿喂养方式及发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4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57人占19.7%,混合喂养113人占39.1%,人工喂养119人占41.2%.(2)体重、身长月增长是衡量婴儿生长发育重要而灵敏指标,本次调查体重平均月增长母乳喂养、混合、人工喂养依次为0.88、0.82、0.83,身长平均月增长依次3.32、3.16、3.24,经统计学处理三种喂养方式体重平均月增长差异不显著(P>0.05),身长平均月增长母乳喂养高于混合喂养差异显著(P<0.05).(3)贫血患病率依次为12.6%、16.8%、19.0%;佝偻病患病率为9.8%、17.8%、26.7%.母乳喂养明显低于混合、人工喂养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产后返岗女性母乳喂养现况,探讨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母乳喂养知识量表、IOWA 婴儿喂养态度量表、母乳喂养家庭支持问卷、母乳喂养支持的员工感知问卷对344名产后返岗女性进行调查,应用Cox回归探讨产后返岗女性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 结果 产后返岗女性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38.7%;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均值为10.07个月;Cox回归显示,家庭月收入、最小孩子年龄、IOWA婴儿喂养态度对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有显著影响(P<0.05)。 结论 产后返岗女性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较低,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不容乐观,应重点关注经济水平较低的家庭,完善母乳喂养体系,保障持续母乳喂养的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目前婴儿喂养发育现状,为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科学育儿提供依据。方法:对506例6~12个月婴幼儿进行问卷调查和查体。结果:506例婴儿中纯母乳喂养49.01%,部分母乳喂养39.92%,人工喂养11.07%。在4个月添加辅食者占11.26%,4~6个月添加者占81.42%,6个月者占7.31%。51.58%的婴儿添加的第一种辅食为蛋黄,32.21%为米粉/米粥,16.20%为果汁/菜水。湿疹患病率75.69%,66.06%的湿疹发生在秋冬季(10~3月),其中74.15%的患儿湿疹首次出现在3个月内。结论: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是乳汁不足。婴儿湿疹发生率较高,但与喂养方式无关。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婴儿湿疹的发生率越低。在孕前、孕期及产后对母亲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产后出血对乳汁分泌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对乳液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52例产后24h内出血量≥1000ml者为观察组,随机抽样同期74例产后失血<400ml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出现泌乳的始动时间,以及两组产后泌乳量的关系.结果对照组67.6%泌乳时间在产后第2d内,而观察组59.6%的泌乳时间在产后第3d内;对照组产后1个月内68.9%母乳是足够的,而观察组产后1个月内母乳足够者仅30.8%;至产后9个月,观察组无乳者达40.4%,对照组为17.6%(P<0.01).结论产后出血者出现泌乳时间延迟,泌乳量少.为了促进母乳喂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是我们医护人员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高学历产妇产后不同喂养阶段母乳营养成分及喂养方式的动态变化。方法招募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产妇87名,跟踪随访其在产后0~6个月内选择的喂养方式,分别采集其产后5天、14天、1个月、3个月、6个月母乳样本15 ml进行宏量营养素检测。比较不同时间点母乳中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 1个月成熟乳、3个月成熟乳、6个月成熟乳中的乳糖含量均低于初乳和过渡乳中的乳糖含量,过渡乳和1个月成熟乳中的脂肪含量高于初乳中的脂肪含量,初乳和过渡乳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1个月成熟乳、3个月成熟乳及6个月成熟乳中蛋白质含量,过渡乳能量高于初乳、3个月成熟乳及6个月成熟乳,初乳及过渡乳中总矿物质含量高于1个月成熟乳、3个月成熟乳及6个月成熟乳中的总矿物质含量,3个月成熟乳、6个月成熟乳中水分含量高于过渡乳中的水分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产后5天内,新生儿纯母乳喂养比例39.7%;产后14天,采集过渡乳的产妇中纯母乳喂养比例72.5%;产后1个月,采集成熟乳的产妇中纯母乳喂养比例85.1%;产后3个月,采集成熟乳的产妇中纯母乳喂养比例为90.0%;产后6个月,采集成熟乳的产妇中纯母乳喂养比例为81.2%。结论母乳中蛋白质、乳糖、矿物质含量随泌乳时间延长而减少;而脂肪、能量含量在初乳中最低,过渡乳中达到高峰,并于成熟乳、晚乳中维持恒定,其变化利于婴儿健康生长。高学历产妇产后14天泌乳量稳定后能较好的保证纯母乳喂养方式,母乳喂养产妇中纯母乳喂养的比例随喂养时间延长逐渐上升。产后6个月,高学历在职产妇重返职场,对坚持母乳喂养产生影响,纯母乳喂养比例相对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产妇实施心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始动率、泌乳量满足率、母乳喂养技巧掌握情况及坚持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泌乳始动率、泌乳量满足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出院时母乳喂养技巧掌握率、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结论:对剖宫产围手术期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20.
刘玉荣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7):2716-2717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疾病的影响,了解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旨在进一步促进母乳喂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 144例4个月内婴儿喂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进行临床分析,并了解婴儿喂养方式与城乡及性别的关系。结果:4个月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是77.6%,健康婴儿母乳喂养率高于患病婴儿的母乳喂养率(86.8%vs 69.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48.66,P<0.01)。母乳喂养较非母乳喂养儿的病程短,母乳喂养患儿病程≤7天占75.6%,>7天占24.4%;非母乳喂养病程≤7天占47.3%,>7天占52.7%,两者有统计学差异(2χ=46.81,P<0.01)。农村婴儿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城市婴儿母乳喂养率(80.72%vs 72.9%,2χ=9.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婴母乳喂养率与女婴母乳喂养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78.6%vs 76.4%,2χ=0.75,P>0.05)。结论:婴儿喂养方式与患病风险及病程密切相关,提高母乳喂养率能减少疾病的发生,缩短病程。因此应加强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