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制备同时包封姜黄素(CUR)和紫杉醇(PTX)的脂质体,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影响CUR-PTX脂质体粒径和包封率的处方因素.[方法]以CHOL(胆固醇)、DSPE-PEG 2000(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CUR、PTX的处方浓度为考察因素,以粒径、紫杉醇和...  相似文献   

2.
刘欣欣  黄甜甜  付婧欣  李鑫  王向涛 《中草药》2023,54(5):1419-1428
目的 制备小豆蔻明纳米混悬剂(cardamonin nanosuspensions,Car-NPs),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反溶剂沉淀联合高压均质法制备Car-NPs,以平均粒径及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评价指标,对药载比、均质压力、均质次数进行单因素考察,利用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优化处方工艺;对最优处方工艺制备的Car-NPs进行表征,以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平均粒径、粒度分布和ζ电位,在不同生理介质中监测粒径变化考察介质稳定性,透析法考察载药纳米粒的体外药物释放;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测定并评估小豆蔻明游离药物及Car-NPs对人肝癌HepG2细胞、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结果 选用P188为稳定剂制备Car-NPs,最佳工艺处方为药载比4∶1,均质压力为65.37 MPa,均质次数11次;所制备的Car-NPs平均粒径为(198.5±5.4)nm,PDI为0.191±0.020,载药量为(62.54±0.13)%,包封率为(95.65±0.26)%,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下呈均一的圆球状;Ca...  相似文献   

3.
刘万路 《中草药》2022,53(23):7361-7371
目的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白屈菜红碱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mPEG-PLGA)纳米粒[chelerythrine mPEG-PLGA nanoparticles,Che@mPEG-PLGA/NPs]处方,并对最佳处方进行体外评价及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 纳米沉淀法制备Che@mPEG-PLGA/NPs,以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筛选Che@mPEG-PLGA/NPs的最佳处方。将Che@mPEGPLGA/NPs混悬液进一步制备成冻干粉,并考察冻干粉的稳定性和体外释药行为。SD大鼠分为Che原料药组、物理混合物组和Che@mPEG-PLGA/NPs组,分别按20mg/kg剂量ig后采血,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Che@mPEG-PLGA/NPs最佳处方为mPEG-PLGA用量572mg、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为2.3∶1、泊洛沙姆188用量为1.2%。Che@mPEG-PLGA/NPs的包封率为(83.49±1.59)%,载药量为(4.61±0.14)%,粒径为(163.93±8.02)nm。Che@mPEG-PLGA/NPs在不同pH值释药介质中的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药动学结果显示,Che@mPEGPLGA/NPs的达峰时间(tmax)延后至(2.12±0.46)h,半衰期(t1/2)延长至(5.66±0.93)h,达峰浓度(Cmax)增加至4.49倍,相对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提高至4.66倍。结论 Che@mPEG-PLGA/NPs可显著提高Che的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紫杉醇-白桦脂酸混合纳米混悬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制备一种紫杉醇-白桦脂酸混合纳米混悬剂,优化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以泊洛沙姆188、卵磷脂为稳定剂,以稳定剂浓度、稳定剂比例、均质压力、循环次数为考察因素,以粒径及PDI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结果最优工艺为稳定剂质量浓度0.6mg/m L,泊洛沙姆188-卵磷脂(2∶1),均质压力100 MPa,循环次数20次。最优工艺制备的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为(282.54±5.40)nm,PDI为0.242±0.020。紫杉醇-白桦脂酸混合纳米混悬剂中药物粒子呈棒状,再分散性与短期稳定性均良好,其中的紫杉醇和白桦脂酸均以无定形形式存在。制备成纳米冻干粉后,紫杉醇水中溶解度提高约90倍,白桦脂酸提高约100倍。在2h内纳米冻干粉中2种药物累积溶出百分率显著提高,均达到95%。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纳米混悬剂制备工艺是有效、可行的,纳米混悬剂可改善紫杉醇和白桦脂酸溶出。  相似文献   

5.
该文采用超声法制备一种新型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负载姜黄素(curumin,Cur)红细胞膜纳米粒子(Cur-RBCNPs)。通过比较不同参数制备所得纳米粒子的粒径来优化Cur-RBC-NPs的制备条件,并考察其形态、粒径分布、稳定性、体外释放特性、细胞对纳米粒子的摄取及体外抗肿瘤效果等。结果表明,所制得姜黄素纳米粒子为较规则的圆球形,平均粒径为(245.7±1.3)nm,包封率为50.65%±1.36%,载药量为6.27%±0.29%,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体外实验中,纳米粒子能够被肿瘤细胞迅速摄取,Cur-RBC-NPs组有显著的抑制肿瘤生长效果。负载姜黄素的红细胞膜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简便,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和抗肿瘤能力,有望成为新型的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纳米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6.
制备大黄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emodin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ED-NLC),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以大黄素投药量、肉豆蔻酸异丙酯用量和乳化剂泊洛沙姆188用量为考察因素,纳米粒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并对最优处方制备的纳米粒进行外观形态、粒径和体外释放的考察。最终确定ED-NLC的最优处方大黄素为3.27 mg,肉豆蔻酸异丙酯为148.68 mg,泊洛沙姆188为173.48 mg。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ED-NLC,透射电镜观察ED-NLC呈类球形,粒度分布均匀,粒径(97.02±1.55)nm,聚合物分散系数0.21±0.01,Zeta电位(-38.96±0.65)mV,包封率90.41%±0.56%,载药量1.55%±0.01%。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结果表明大黄素可能以分子或无定形状态被包裹进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中。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体外释药模型符合一级释药方程。Box-Behnken响应面法拟合模型精准可靠,最优处方制备的ED-NLC粒径分布集中,包封率高,为后续ED-NLC体内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中药调脂片薄膜包衣处方。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聚乙二醇400(PEG 400)、滑石粉3者用量为影响包衣合格率主要考察因素,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并以薄膜包衣合格率为响应值,应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绘制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比较各因素交互作用对包衣合格率影响的强弱,得出最优处方,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最佳薄膜包衣处方为HPMC 6.6%(w/w),PEG 400 0.9%(w/w),滑石粉3.3%(w/w),水89.2%(w/w),预测包衣合格率为99.4%,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崩解释放良好。结论通过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中药调脂片薄膜包衣处方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川乌、草乌、马钱子超声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法,以乌头碱、士的宁、马钱子碱提取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以酸水浓度、加液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优化提取工艺。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功率为600 W,1.4%的盐酸水为溶媒,12倍量的加液量提取2次,每次1.5 h。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以有效提取川乌、草乌、马钱子的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9.
石典花  张军  孙立立 《中成药》2014,(12):2639-2641
目的优选中药赭石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水煎出物和有效元素Fe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对赭石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取2024目赭石颗粒,加入10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粒度对赭石提取具有极显著性影响,建议赭石以2024目赭石颗粒,加入10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粒度对赭石提取具有极显著性影响,建议赭石以2024目入药。  相似文献   

10.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红旱莲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提出拟合响应曲面的3水平设计(Box-Behnken设计)优化红旱莲中总黄酮回流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溶剂量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回流提取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试验表明乙醇浓度和提取温度对红旱莲总黄酮提取量具极显著影响,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3.2%,提取温度78.7℃,提取时间2.3h,液料比13.3mL/g,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较高(r=0.9846),回归模型的提取率预测值与测定值偏差率为-4.01%。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用于优化红旱莲的提取工艺是可行的,建立的数学模型和实验观察数据相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岩黄连碱纳米结构脂质载体(dehydrocavidine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DC-NLCs)处方,并进行体外药效研究。方法 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DC-NLCs。以包封率、载药量和ζ电位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DC-NLCs的处方。对DC-NLCs进行表征,并考察体外药效作用。结果 最佳处方为投药量为10.0mg、固-液脂质比为1:8、卵磷脂用量为85.0mg、表面活性剂为1%聚山梨酯-80。DC-NLCs测得包封率为(85.29±0.01)%,载药量为(6.27±0.00)%,ζ电位为(-17.90±1.09)mV、粒径为(188.50±11.77)nm,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体外药效学实验表明,DC-NLCs体外抑制肝纤维化的效果显著。结论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用于DC-NLCs处方优化,准确度高,预测效果较好,且优化制备的DC-NLCs具有显著的抑制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茜  张文周  郝海军 《中草药》2022,53(24):7740-7750
目的 制备橙皮苷磷脂复合物(hesperidin phospholipids complex,HD-PC)纳米混悬剂(HD-PC nanosuspensions,HD-PC-NPs),并考察在SD大鼠体内口服药动学行为。方法 将橙皮苷制备成HD-PC,以提高橙皮苷溶解度。采用纳米沉淀-高压均质法制备HD-PC-NPs。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稳定剂与HD-PC用量比、高压均质压力和均质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粒径、PDI值和ζ电位的总评归一值(OV)作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HD-PC-NPs制备工艺,并制备成冻干粉末。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HD-PC-NPs形态,透析袋法考察药物释放情况。SD大鼠分为橙皮苷混悬液组、HD-PC组和HD-PC-NPs组,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橙皮苷质量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及相对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结果 HD-PC-NPs的最处方工艺为稳定剂与HD-PC用量比为3.2,均质压力95MPa,均质次数为10次,制备温度为50℃。5%甘露醇制得的冻干粉末外观饱满。HD-PC-NPs呈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为(268.62±18.14)nm,PDI为0.122±0.013,ζ电位为(-31.79±1.37)mV。HD-PC-NPs 将橙皮苷的溶解度提高至77.06倍,6h累积释放率达到94.68%。药动学结果显示,HD-PC-NPs达峰时间显著性提前,半衰期(t1/2)延长至(5.69±0.82)h,达峰浓度(Cmax)提高至(1213.96±149.88)ng/mL,相对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至3.09倍。结论 HD-PC-NPs可提高橙皮苷溶解度,促进药物体外溶出及体内吸收。  相似文献   

13.
尹元元  耿燕娜  范明松 《中草药》2021,52(22):6806-6815
目的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Box-Behnken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BBD-RSM)优化延胡索乙素(THP)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粒(THP-PLGA-NPs)处方,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 纳米沉淀法制备THP-PLGA-NPs,以包封率、载药量、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和粒径大小为评价指标,单因素结合BBD-RSM筛选最优处方,采用甘露醇作为冻干保护剂制备成冻干粉,将最优处方进行表征及体外释放实验。结果 最佳处方为PLGA用量为491.8 mg、油水体积比1:5.2、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12%。THP-PLGA-NPS包封率为(185.07±1.06)%,载药量为(4.73±0.21)%,粒径为(181.32±7.14)nm,分别与模型预测值接近。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释药过程符合Higuchi模型:Mt/M=0.112 4 t1/2+0.078 0,r=0.987 9。结论 Box-Behnken实验设计可用于THP-PLGA-NPS处方的筛选,且优化后的纳米粒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4.
韩德恩  申延利  田萍  位恒超  祝侠丽  贾永艳 《中草药》2021,52(11):3209-3215
目的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白藜芦醇(resveratrol)-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Labrasol)/泊洛沙姆407(P407)混合胶束(Res-Labrasol/P407-MM)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其体外特征.方法 HPLC法测定白藜芦醇含量.薄膜分散-探头超声法制备Res-Labrasol/P4...  相似文献   

15.
何嘉辉  茆睿智  唐铖  徐亮  肖学凤 《中草药》2018,49(5):1041-1047
目的为提高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的筛选效率,利用活性成分与细胞膜(CMs)受体间具有特异性亲和的性质,建立一种新型、高效的纳米磁珠(MNPs)辅助CMs垂钓的方法。方法将MNPs与兔红细胞CMs结合形成纳米磁珠-细胞膜复合物(MN-CMs),利用MN-CMs垂钓当归水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通过GC-MS对垂钓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自制MNPs平均粒径为(250.6±3.3)nm(n=3),且粒径分散均匀,多分散指数(PDI)为0.010±0.003(n=3),具有较强的磁性和良好的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值为83.4 emu/g。MNPs能与CMs稳定结合,10 mg MNPs的最大吸附量为1.02 mg CMs,同时可以有效保持一定的CMs酶活性。GC-MS结果表明,MN-CMs从当归水提取液中垂钓出的潜在活性成分为藁本内酯,出峰时间为20 min,同时该新型垂钓方法能够有效避免非活性成分的干扰。结论建立的MNPs辅助CMs垂钓方法能够特异性垂钓出当归中活性成分藁本内酯,弥补了传统药物筛选方法的缺点,也为其他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筛选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和BP神经网络法结合G1-熵权法多指标优选芪脊方醇提工艺,并对这两种方法的优化结果进行比较。方法:以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阿魏酸、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与总固体量为指标,采用G1-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及基于3种不同训练策略的BP神经网络法,对芪脊方醇提过程中乙醇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时间的非线性影响进行反映,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对两种方法的工艺优化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结果:对比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与不同训练策略的BP神经网络法优化获得的最佳工艺结果可知,基于少量神经元、全训练集(无验证集、无测试集)的BP神经网络法预测的最佳工艺综合评分更高,与工艺验证结果一致,最佳醇提工艺为:浸泡时间0.5 h,乙醇浓度54.79%,溶剂倍数14.33倍,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相比Box-Behnken响应面法,所采用的BP神经网络训练策略所得神经网络模型稳定可行,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以更好地反映各因素对芪脊方醇提过程的非线性影响,有效应用于该过程的工艺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心痛宁胶囊的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评价了丹酚酸B含量,总多糖含量和浸膏得率,选择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和影响水提取过程的加水量作为主要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试验。通过拟合二次多项式模型分析结果,以获得最佳水提取工艺。结果:优化水提取工艺是加入11倍的水,浸泡130 min,然后回流提取3次,每次60 min。结论:选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立的心痛宁胶囊水提工艺条件稳定可行,为后续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金樱子抗糖尿病活性部位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体外抗α-淀粉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综合评分为因变量,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自变量,采用Design Expert 8.05软件分析试验数据,建立多元二次回归方程,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金樱子抗糖尿病活性部位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1倍量85%乙醇提取2次,每次120 min;α-淀粉酶活性平均抑制率95.39%,RSD 4.59%,DPPH自由基平均清除率91.47%,RSD 4.12%,综合评分0.967 2,与预测值0.977 8吻合程度良好。结论:通过生物活性评价优选的提取工艺更科学合理,符合临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玉红膏纳米乳的处方,为改善该制剂的质量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在恒温磁力搅拌下,改变体系的组成,观察电导率变化,利用二次回归模型确定相变临界点,通过制作经典三元相图筛选玉红膏纳米乳的最佳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选择亲水亲油平衡值11.26的混合乳化剂,乳化剂-助乳化剂(2.603∶1),甘油-无水乙醇(3∶1)的混合物为助乳化剂,精制芝麻油为油相,娃哈哈纯净水为水相,油相-水相-混合乳化剂(28.99∶63.74∶7.27)。结论:优选的处方工艺简单、载药量高,适用于提高玉红膏的质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光复凝胶的制备工艺,选择合适检测指标并进行小鼠皮肤急性损伤的药效学研究。方法:以Vc抗氧化当量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了中药细粉与辅料麸皮质量比、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对中药原液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紫外线照射小鼠的方法建立急性皮肤损伤动物模型,研究不同剂量的光复凝胶对小鼠皮肤急性损伤后体质量、皮肤外观以及皮肤组织中各项生化指标的作用。结果:最优中药原液提取工艺为药辅比3∶2,培养温度为30℃,培养5 d,不同剂量光复凝胶均对UVB辐照导致的小鼠皮肤损伤有治疗作用,促进皮肤组织中各项生化指标值趋于正常,以高剂量(4 g·mL~(-1))效果最优。结论:光复凝胶对小鼠急性皮肤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