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药房》2017,(10):1395-1398
目的:优化布地奈德缓释片处方。方法:以2、4、8 h的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布地奈德缓释片处方中羟丙基纤维素L(HPC-L)用量、大豆磷脂用量、填充剂(固定总量200 mg)乳糖-微晶纤维素质量比,并进行验证。比较所制缓释片与原研制剂在p H 7.2、7.0、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释药行为。结果:最优处方为布地奈德9 mg、HPC-L 46.49 mg、大豆磷脂9.23 mg、填充剂乳糖-微晶纤维素质量比为1∶2.9;所制缓释片在2、4、8 h的累积释放度分别为21.9%、50.1%、99.5%,与预测值(22.0%、50.0%、98.5%)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45%、0.20%、1.02%(n=3),与原研制剂的累积释放度比较相似因子f2均大于50。结论:成功制得布地奈德缓释片,其释药行为与原研制剂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五酯缓释片的处方。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磷酸氢钙的用量为考察因素,分别以3、8、14、22h取样时间点的体外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选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对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优化的处方为羟丙甲基纤维素、磷酸氢钙的用量分别为13.30%~30.00%、14.14%~17.07%。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可用于五酯缓释片处方的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准确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索研究采用吗丁啉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于某院门诊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按就诊治疗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抑酸、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吗丁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吗丁啉联合瑞巴派特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6.67%)明显优于对照组(61.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观察组清除率高达81.67%,对照组仅为6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吗丁啉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吗丁啉,能够有效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交试验法优选硫酸沙丁胺醇缓释片处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选用高分子材料HPMC制成骨架型硫酸沙丁胺醇缓释片。方法:以正交法对处方进行优选,并对优选处方进行验证。结果:优选处方为HPMC-K4M75mg,预胶化淀粉10mg,5%PVP-K30为粘合剂,所得成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且质量稳定。结论:处方设计可行。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7,(1):110-114
目的:优化米拉贝隆缓释片处方。方法:采用聚氧乙烯(PEO)和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K4M)为缓释骨架材料,以粉末直压法制备米拉贝隆缓释片。以1、3、5、7 h的累积释放度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中PEO、HPMC K4M和包衣液(OPADRY?)的用量,并进行验证。比较所制缓释片与原研片(MyrbetriqTM)在不同p H介质(水、p H 1.0的人工胃液、p H 4.5醋酸盐缓冲液、p 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不同转速(100、50 r/min)下的累积释放度,计算相似因子f2,拟合缓释片的释药模型。结果:优化处方中每片米拉贝隆缓释片含米拉贝隆25 mg、PEO 108.02 mg、HPMC K4M 21.69 mg、OPADRY?2.27%;其1、3、5、7 h的累积释放度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4.78%、3.48%、0.69%、-1.41%。所制缓释片与原研片在不同p H介质中和不同转速下释放曲线的f2均大于65;缓释片释药符合零级释药特征。结论:优化处方制备的米拉贝隆缓释片与原研片的释放行为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利巴韦林缓释片的处方。方法:以Eudragit RS100、Eudragit RL100为缓释包衣材料,包复在利巴韦林片芯外,制成利巴韦林缓释片。本试验将利巴韦林缓释片在2,4,8h时的累积体外药物释放百分数为优化目标值,即因变量;以包衣液中聚合物Eudragit RS100和Eudragit RL100的比例和包衣用量为自变量,采用2因素5水平中心组合设计,试验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通过重叠等值线图法获得优化处方区域,并选取该区域中任意一点进行实验验证。结果: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实测体外释放度与预测值接近,并满足拟定的释放度要求,证明以该法优化的处方是科学和可靠的。结论:用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具有高效率,简便,预测性好的优点,是一种在处方筛选时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保留灌肠联合5-氨基水杨酸口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128例患者随机分为瑞巴派特治疗组、思密达治疗组和对照组。瑞巴派特治疗组应用瑞巴派特保留灌肠联合5-氨基水杨酸口服治疗,思密达治疗组应用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5-氨基水杨酸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5-氨基水杨酸口服治疗。结果瑞巴派特灌肠治疗组总有效率90.69%,明显高于思密达治疗组(总有效率82.5%)及对照组(总有效率68.88%,P〈0.05)。结论瑞巴派特保留灌肠联合5-氨基水杨酸口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思密达灌肠治疗及传统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国产奥美拉唑(金奥康)联合瑞巴派特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Hp感染的活动期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联合组两组,各60例。第一周,两组均予Hp根除三联方案;第二~六周,奥美拉唑组予国产奥美拉唑,1次20mg,1天1次,口服;联合组予奥美拉唑,1次20mg,1日1次,瑞巴派特0.1g,1日3次,口服。均治疗6周。治疗前及治疗2、4、6周对患者上腹痛、上腹胀、反酸和暖气症状进行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分别行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胃镜下疗效评分和胃黏膜慢性炎症程度、炎症活动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奥美拉唑组、联合组临床症状总积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末复查胃镜,镜下黏膜炎症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胃黏膜炎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奥美拉唑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金奥康)联合瑞巴派特(膜固思达)比单用能够更好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炎症消退,溃疡愈合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8,(7):927-929
目的:优化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ROX)缓释片的处方。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ROX缓释片,以1、4、8 h的体外累积释放度的综合指标为指标,以乳糖/微晶纤维素(MCC)(m/m)、乙基纤维素(EC)用量、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用量为因素,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制剂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最优处方为ROX 75 mg、乳糖45 mg、MCC 91 mg、EC 65 mg、HPMC 124 mg、微粉硅胶2 mg。所制缓释片1、4、8 h的体外累积释放度分别为(30.7±0.5)%、(65.8±0.7)%、(89.4±0.6)%,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6%、0.8%、1.2%。结论:成功制得达到预期缓释效果的ROX缓释片。 相似文献
12.
瑞巴派特与奥美拉唑对NSAID相关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预防NSAIDS相关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3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给予瑞巴派特100m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疗程8周;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瑞巴派特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4.41%.奥美拉唑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9.2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瑞巴派特组和奥姜拉唑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4%和3.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巴派特组药物费用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节约治疗费51.4%。结论瑞巴派特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预防NSAIDs相关性溃疡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瑞巴派特联合益生菌治疗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某院收治的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基础的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瑞巴派特联合益生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与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14.
尼莫地平缓释片的制备及稳定性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尼莫地平和高分子化合物制成固体分散体压制片剂,研究了释放性能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释放呈溶蚀型模式,释药速度变慢,而且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瑞巴派特对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并明确活动期胃溃疡的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奥美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独奥美拉唑治疗组,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情况并做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炎症细胞程度、黏膜形态结构、中性黏液含量等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瑞巴派特治疗活动期胃溃疡临床效果更佳,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指南》2019,(3)
目的研究瑞巴派特三联疗法用于胃溃疡伴胃出血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入的胃溃疡伴胃出血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均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瑞巴派特,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症状消失时间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在各项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上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6%明显低于对照组25.64%,研究组94.87%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显著,P <0.05。结论通过对胃溃疡伴胃出血患者实施瑞巴派特三联疗法,患者各项症状均有效得到改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吸收促进剂月桂酸对瑞巴派特经结肠黏膜的透过特性。方法使用体外扩散池系统评价80μmol.L-1瑞巴派特经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的经时经吸收方向和分泌方向的透过量和透过系数(Papp)并观测不同浓度月桂酸对药物经结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瑞巴派特在接受室中的浓度用HPLC测定。结果瑞巴派特经空肠和回肠的透过性较结肠要高。在回肠部分,瑞巴派特从浆膜侧到黏膜侧的透过性略高于其从黏膜侧到浆膜侧的透过性。月桂酸可以显著地增加瑞巴派特经结肠黏膜的透过性,并存在浓度依赖性关系。结论瑞巴派特经大鼠胃肠道的透过性存在区段差。月桂酸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增加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的促进剂。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健康志愿者口服瑞巴派特分散片(受试制剂)和普通片(参比制剂,膜固思达(R))后的血药浓度,估算两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并评价生物等效性.采用随机、开放、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2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受试或参比制剂0.1g后,血样经乙腈直接沉淀蛋白后进行LC-MS/MS分析,利用DAS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受试和参比制剂在人血浆中瑞巴派特的cmax为(236.9±103.4)和(233.9±105.1) ng/ml,tmax为(2.7±1.1)和(2.9±1.4)h,t1/2为(2.0±0.8)和(2.3±1.5)h,AUC0→12h为(929.0±291.9)和(970.5±353.2) ng·h·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6±29.8)%.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对NSAIDs相关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分析该保护机制与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氯芬酸制作NSAIDsSD大鼠小肠黏膜损伤模型,瑞巴派特进行干预。对肠黏膜组织行大体形态学观察、组织病理学评分,ELISA、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及PCR检测TLR4/NF-κB等相关蛋白在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瑞巴派特干预组小肠黏膜组织的大体评分及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及ZO-1的表达在模型组表达下调,在瑞巴派特干预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TLR4及NF-κBp65蛋白及IL-1β、IL-8、TNF-α含量在模型组小肠黏膜中表达升高,经瑞巴派特干预后表达下降(P<0.05);而负性调控因子Tollip蛋白在模型组表达降低,经瑞巴派特干预后Tollip的表达明显上调(P<0.01)。PPAR-γ表达在3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巴派特有效降低了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可能与抑制TLR4/NF-κBp65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0.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7,(2)
目的制备一种瑞巴派特球状结晶的新晶型并考察新晶型对瑞巴派特溶出速率的影响。方法以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重结晶法制备新晶型瑞巴派特球状晶体,通过扫描电镜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其进行结构分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考察其对在不同p H介质中的原料药溶出速率的影响。结果瑞巴派特针状晶体和球状晶体不仅晶体外观形状不同,且其红外吸收光谱图和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瑞巴派特球状晶体的溶出速率高于针状晶体。结论瑞巴派特球状晶体是新晶型,它与针状晶体的晶型不同并且二者的溶出速率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