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旨在评价合肥市在实践医养结合—四元联动整合照护模型方面的抑制性、杠杆作用、问题性和脆弱性等因素,为进一步优化此模型在医联体单位合作中的应用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WOT-CLPV理论对医养结合—四元联动整合照护模型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合肥市率先采取医养结合—四元联动模型,通过医院、护理院、社区及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了医疗资源的多向流动,促进了医联体单位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便利的养老就医渠道。但是如何进一步深化此模型应用效率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难点。医养结合已成为我国在养老方面的重要战略部署,在人口老龄化不断深化的当下,践行医养结合—四元联动模型既是顺应国家政策的优势举措,又面临多方面挑战。结论合肥市在实践医养结合—四元联动整合照护模型中,完善了医联体单位之间的协作机制,就医养老服务的流动性较好。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需要丰富四元联动模型的实施对策,把握当前的养老政策新态势,以满足合肥市本地区老年人的就医—养老需求为中心目标,推动医养结合—四元联动整合照护模型的高效运转。  相似文献   

2.
医养结合服务是涉及多个主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多主体融合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是以养老机构为牵头单位,通过智慧化平台,充分对接医院、企业等服务资源,发挥多个服务供给主体的作用,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护、医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心理精神支持等多方面服务需求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本文提出了对养老机构牵头构建“多主体融合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评价内容与具体要求,规定了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服务评价的原则、内容、实施及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识别文献中医养结合服务衔接要点, 在协同论视角下建立医养结合服务衔接机制, 为促进我国医养结合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3年9月至2021年9月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医养结合相关文献, 检索式为TI=医养结合AND SU=(衔接+转换+协调+机制), "北大法宝"和百度学术数据库进行补充检索。采用文献内容分析法筛选医养结合衔接要点, 以协同论为视角构建医养结合衔接机制。结果共纳入42篇文献, 经分析得出8个医养结合衔接要点, 包括医疗、养老、康复、护理4个横向衔接要点, 居家、机构、社区3个纵向衔接要点, 机构型医养1个核心衔接要点。基于协同论和8个衔接要点构建出"431"式医养结合服务衔接机制, 即医疗、护理、康复和养老服务的横向联动, 居家、机构和社区模式的纵向跳转, 并以机构型养老为重心的发展模式。结论医养结合服务衔接不畅是阻碍我国医养结合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难题, 应积极推进"431式"医养结合服务衔接发展, 做到横向联动、纵向跳转、资源共享, 推进我国养老体系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调研昆明市某三级医院老年医学病科的现状,采用数据分析、实地观察和访谈法,发现该医院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具有医疗设备、基础设施和人员配备较完善的优势,但存在收费较高、养和护质量尚未重视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衔接等问题。三级医院“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的开展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建议加强医院与基层机构医养合作,促进专业医养团队建设,并适时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配合和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5.
宁波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政策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宁波市目前尚存在着医养结合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护理康复型床位数供需矛盾突出、健康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提出借鉴国外先进的健康养老经验,建立健全集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于一体的全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从创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制、构建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拓宽医疗机构老年照护服务功能、建立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河北省邯郸市养老机构承担的养老需求并提出建议,以实现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邯郸市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共35家养老机构收纳的307名老年人展开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包括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意愿及建议。结果养老机构中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意愿调查中:在日常生活照护需求方面,饮食的要求最高(35.2%);在医疗康复服务需求方面,41.1%的老人希望得到定期检查的服务;在精神慰藉服务需求方面,老人对聊天解闷、心理护理以及文娱活动这三项的需求较高(89.3%)。在养老机构老人对养老服务的建议方面,83.4%的老人希望养老机构能提供便捷便宜的医疗服务。结论邯郸市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正在启动,应针对老年人需求,健全"医养结合"相关制度,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7.
目前,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未富先老等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养老与医疗保障问题也日渐突出,诸如居家、社区养老模式中的医疗资源配置不足,医疗保障资金不足,分级诊疗制度不健全,医疗、养老服务衔接不畅,医养结合服务人才资源短缺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医养结合的深入发展。本文深入剖析问题后,提出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养老资源",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培养老年人主动健康管理能力,构建医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医养结合机构的运营应遵循市场化与非市场化并行的"双轨制",对医养结合的发展做前瞻性布局等对策,期望为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做好准备,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我国老年人对医疗护理与养老照护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建立有效的"医养结合"模式迫在眉睫。同时,由于医疗与养老两方面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导致一系列"医养分离"矛盾的迸发。基于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立足于社区视角分析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医养结合模式中所发挥的功能与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可操作的社区医养结合模式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构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百色市成立首个医养结合联合体“颐养园”,医院与多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联合,通过医生、护士、药师、康复人员等多专业人员介入,形成定期巡诊、开设内部门诊、家庭服务病床、转诊绿色通道等模式,充分发挥中医及民族医药优势,实行分级养老,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初步打造“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结合,建立医院与养老机构“双向结合、联合运行”的特色联合体运行模式,该工作模式及相关制度为医养结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实践经验,为构建医养结合模式及对促进解决养老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调研昆明市某三级医院老年医学病科的现状,采用数据分析、实地观察和访谈法,发现该医院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具有医疗设备、基础设施和人员配备较完善的优势,但存在着收费较高、养和护质量尚未重视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衔接等问题。三级医院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的开展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建议加强医院与基层机构医养合作,促进专业医养团队建设,并适时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配合和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青岛市老年人医养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探讨影响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机构意愿的相关因素,为提升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于2017年6月—2018年8月抽取青岛市7个区43家医养结合机构2 040位入住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焦点访谈和问卷调查法收集医养机构服务的利用和需求情况,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入住老年人中,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最高的依次为:疾病诊治(87.68%),生活照料(76.25%),健康管理(73.83%);需求最低的依次为:安宁疗护(11.69%),老年人服务热线(33.77%),体育娱乐活动(36.9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机构意愿的因素主要为年龄、由谁来照护、最担心和焦虑的问题和户籍类型(P 0.01)。结论青岛市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服务需求巨大,且存在多层次、个性化的医养需求与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政府应构建医养结合照护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政策法规、资金支持以及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河北省曲周县创新推行"医疗+康复、医院+养老"的新型养老护理模式,成功实现了医疗、养老互利双赢。曲周县60岁以上老年人占14%,与全国众多县一样正在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该县县委书记林元达十分关注全县群众的医疗和养老问题。他提出"医疗+康复、医院+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以县中医院为试点,依托其中医资源优势建立医疗托老中心,并带动乡镇卫生院与乡镇敬老院结合、村卫生室与村幸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已经迈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同时,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年增长率达到4%以上,其中近一半老年人患有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和医疗康复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医养结合"的概念应运而生。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需求的融合问题,成为当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在国家政策的推行下,我国多个省市已经开展了医养结合的工作。医养结合的推进,需要政府的有力引导与支持,在我国目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医养结合工作由谁来主导、服务经费由谁来承担等责任不明确,利益与责任的纠结重叠使得府际关系不清,政策执行效率低下,阻碍了医养结合模式的开展。该文旨在从我国医养结合工作的开展现状发现管理体制的问题,进一步探析现行医疗保险体系的弊端,提出大部制改革,并以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制度保障,完善医养结合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成都市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服务的具体项目和收费方式,为成都市针对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制定相应价格收费政策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文献复习、焦点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成都市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的价格收费展开研究。结果:目前成都市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项目可概括为五类:照护、护理、康复、评估和临终关怀服务。服务项目的价格收费包括医疗和养老两个方面,大多数新增服务项目尚缺乏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相关机构负责人最为重视将康复服务纳入收费项目。结论:政府应完善相关收费标准,从政策和制度上提高医养结合型服务的供给和服务质量,切实解决目前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面临的价格收费问题,满足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潍坊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践,介绍了该市在创建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背景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索中的具体举措,分析医养结合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总结精准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建立中医药和智慧医养体系、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政策扶持等方面的经验。提出通过促进医养功能耦合、提升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健全多层次长期护理制度、拓宽医养结合融资渠道、壮大医养结合人才队伍等路径满足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需求,真正实现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已名副其实地步入老龄社会,而且半数以上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医疗负担重,家庭和社会压力大。因此,构建科学的、新型的医疗和养老机构,真正实现医疗、康复、养老的结合,已成为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医养结合的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康复和养老多方面的资源,以医疗为基础,构建医疗、康复、保健、生活照护的一体化体系,将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到极致,促进全民身体健康。1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和失能老人的增多,为这些老年人提供综合的、连续的、适宜的医疗服务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基于这样的需求,医疗康复保健与养老相结合的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老人的养老及就医问题,不仅让群众"老有所依",更让他们"老有所医"。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医养中心在莒县医疗机构中率先开展医养结合,探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型机构养老需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多层级、持续性"医养结合"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厦门市6个区,16个街道/镇,44个社区,3260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基于Andersen理论模型,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人群分布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倾向性因素、使能因素、需要因素等方面分析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型机构养老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大多数老年人选择传统的居家养老(82.01%),仅有12.89%的老年人表示希望入住"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倾向性因素中,年龄越大、文化水平越高、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模式,OR值均大于1(P0.05);使能因素中,在婚、主要由配偶照护、经济状况越好的老年人倾向于医养结合式养老,OR值均大于1(P0.01);需要因素中,老年人自理情况越差越倾向于入住"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P0.01)。使能因素对模型的贡献度最大,对医养结合养老需求的影响最大。结论厦门市老年人对于"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需求高于一般的机构养老需求。"医养结合"型机构养老需求受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收入、照护情况和自理能力等因素影响,其中使能因素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传统养老机构的医养分离,三级医院的照护难题,使得城市二级医院转型为医养融合服务体成为可能。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城市二级医院应转型为医养融合服务体,走以康复护理为特色,以"大专科、小综合"为手段的发展之路。目前,政府应着力培育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的医养融合服务体。  相似文献   

20.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国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互不衔接,走“医养结合”之路就成为中国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服务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服务收费水平偏高,服务内容单一僵化;政府多头管理,政策扶持落实难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还需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供给主体的服务方式,依据服务客体需求设定服务内容以及健全政府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