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系统理论思想从网络视角探索白脉软膏治疗白脉病的作用机制及其功效组配伍特点,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和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获得白脉软膏的化学成分及对应的候选靶标谱,根据白脉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神经病理性疼痛、炎性疼痛、慢性疼痛和腰椎间盘突出根性神经痛4种疾病/症状为关注点,在人类表型本体(HPO),DisGeNET等数据库收集白脉病相关的疾病基因集,构建“白脉软膏活性成分靶标-白脉病相关基因集”相互作用网络,在此基础上筛选其核心网络节点并进行富集分析,探讨白脉软膏组方中活血通络组(姜黄、麝香、碱花),行气止痛组(肉豆蔻、甘松、藏菖蒲),温经散寒通络组(干姜、花椒、藏茴香)和健脾温肾强骨组(阳起石、甘草)4个功效组配伍治疗白脉病的作用机制。结果 白脉软膏所含4个功效组富集的通路主要分布于神经系统功能、炎症-免疫系统调节和机体能量代谢3个模块,各模块间通过共有靶标基因关联又各有侧重。其中,活血通络组和行气止痛组对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可概括为活血补气和醒神开窍;行气止痛组和健脾温肾强骨组主要用于推动机体气机运行,促进血液化生,增强机体免疫,维持炎症-免疫系统的调节;健脾温肾强骨组和温经散寒通络组主要通过补脾益气及温热药性来调节机体能量代谢;全方分析侧重挖掘白脉软膏从多维度、多层次干预白脉病的作用机制,各功效组强调其在神经系统功能、炎症-免疫调节、机体能量代谢中各有侧重的作用特点,2种网络分析模式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结论 白脉软膏主要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维持机体炎症-免疫系统平衡及干预机体能量代谢的整合效应来发挥其对白脉病的治疗作用,相关研究可为白脉软膏作用机制的深入阐释提供参考,并有助于指导其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白脉性腰痛病,根据其临床症状与现代医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似,推拿治疗在白脉性腰痛病的非手术治疗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临床中应用也很广泛。我们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了推拿、外敷、牵引等方法治疗,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标准及诊断依据:①腰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敷藏药白脉软膏在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分别给予安慰剂治疗和藏药白脉软膏疗法.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是以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导致的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此病是蒙医白脉病的一种,又称彻彻热乎病。蒙医将人体的脉络分为白脉和黑脉。白脉病是白脉系统遭受致病因素的影响后所致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临床上很多疾病归属于“白脉病”。为更好的实现对蒙医优势单病种的规范化研究,本文基于白脉理论,探析蒙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合分析,认为藏医白脉病疗法是治疗藏医白脉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和藏医特色技术,在诸多疾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优势明显,临床适用于中风、骨关节病、神经性疼痛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与中医学的推拿、按摩及针灸治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白脉病疗法还蕴含一些现代康复医学的理念,但是需要进一步规范其技术标准,方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藏药白脉软膏联合康复护理对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藏药白脉软膏治疗。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康复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腕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组间腕关节功能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改良Shea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改良Shea评分均明显增加,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SF-36)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与护理干预前相比均显著增加,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进行藏药白脉软膏联合康复护理具有理想效果,可以促进腕关节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藏医药治疗“白脉病”的组方规律,研究用药特点,为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四部医典》《藏药方剂大全》《秘诀补遗·钥匙》《临床札记》《藏药方剂宝库》等藏医药经典著作中收集和整理明确治疗“白脉病”的藏药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软件”(TCMI V3.0)对常用药物频次、组方规律、核心组合等内容进行系统分析;通过藏药药性理论分析治疗“白脉病”药物性-化-味的使用频次等。结果:汇总出藏医治疗白脉病的方剂102首,涉及单味藏药220种,使用频次≥30的药物有20味,西红花和丁香的使用频次较高;丁香、麝香和丁香、肉豆蔻是频次最高的药物组合;发现“肉豆蔻、丁香、珊瑚、麝香、西红花、天竺黄”为主的5首核心组合,以及藏药性-化-味理论分析出苦味和甘味、凉性的使用频次较高。结论:频次、药物组合、核心组合以及药性的分析结果都揭示藏医治疗白脉病的核心药物功效以行气泄隆、清脉热为主,并始终遵循协调人体三因动态平衡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改善白脉软膏经皮渗透性,采用微针技术进行促透,考察其对白脉软膏经皮渗透性和应用安全性的影响,以筛选安全、有效的微针应用条件。方法 以小鼠腹皮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渗透性评价,计算不同微针条件下白脉软膏3个主要成分甘草酸铵、甘松新酮、姜黄素的24 h累积经皮渗透量及稳态透皮速率,评估促透性能;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法(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记录微针处理后0、10、20、30、40、50、60、90、120min时的微孔道深度,进而对皮肤损伤及恢复程度进行量化评分,作为安全性评价依据。综合体外渗透性、皮肤损伤及恢复程度为评分指标(权重分别占40%、30%、30%),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将微针长度、作用力度和作用时间作为考察因素进行条件优化,筛选适宜的微针条件。结果 3个因素对综合评分的影响大小为微针长度>作用时间>作用力度,最终筛选出的微针条件为微针长度250μm、作用力度5 N、作用时间5 min。结论 综合考虑了微针对白脉软膏体外渗透性、皮肤损伤及恢复程度的影响,为白脉软膏及微针促透的临床合理安全应用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脉软膏影响家兔骨折愈合过程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机械法建立家兔桡骨骨折动物模型,步态测试系统分析动物患肢着地力;软组织张力测试仪记录动物骨折处软组织张力;X线摄片观察骨折线形成;骨病理切片观察骨折处骨组织结构。结果:外用白脉软膏可增加模型动物患肢着地力,升高模型动物骨痂处X射线扫描评分,促进骨折后新骨生长。结论:外用白脉软膏对骨折模型动物骨伤愈合过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藏医蒸浴疗法配合口服13味鹏鸟丸、如意珍宝丸,治疗白脉病102例,痊愈55例,好转4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  相似文献   

11.
慢性炎症性疼痛以周围敏化为主要表现形式,藏族药经典外用方剂白脉软膏治疗慢性炎症性疼痛临床疗效确切,但其缓解周围敏化的药效学及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拟建立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慢性炎症性疼痛动物模型,并采用行为学检测、副作用评估、网络分析及实验验证等方法探讨白脉软膏治疗慢性炎症性疼痛的药效及机制。药效学研究表明白脉软膏可剂量依赖性提高慢性炎症性疼痛小鼠致炎足机械痛敏及热辐射痛敏阈值且无耐受性,对足肿胀、炎症介质及TRPV1、TRPA1的表达也有明确的抑制作用;体质量监测、正常小鼠痛敏阈值检测、轮替、强迫游泳实验等结果显示白脉软膏无明显毒副作用;根据白脉软膏基原药材药效、主要成分含量、ADME参数等纳入的51个候选活性分子网络分析显示,白脉软膏对慢性炎症性疼痛的抑制作用与调节TNF、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核心调控元件相关;进一步实验研究表明,白脉软膏可有效下调小鼠足跖部组织MAPK14、MAPK1、PTGS2的蛋白表达,并上调GSK3B的磷酸化水平。综上,白脉软膏可有效缓解慢性炎症性疼痛的周围痛敏且无耐受性及明显的毒副作用,相关机制可能与白脉软膏调控周围组织TNF及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的核心调控元件相...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研究阳和汤的组方原理,探讨其对后世临床组方用药的启示,本文就其方义、功效以及所针对的病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该方组方配伍科学,用量配伍精确独到,在治疗病机、主治功效、组方原理上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7,(4):683-68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析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胸痹心痛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胸痹心痛的方剂,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应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挖掘方法对数据进行挖掘。结果:通过对纳入的388首处方进行分析,处方中共出现275味中药,其中最高频药物为桂心和当归。挖掘出22个核心处方和7个新方组合。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分析胸痹心痛方剂的组方规律,并将其规律直观化,可以为中医治疗胸痹心痛提供新的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具“舒筋活络”核心功效的白脉软膏临床干预疼痛、痉挛、僵硬等症状的白脉病疗效显著,但其药效学特点及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建立模拟临床的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的大鼠L4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chronic compression of dorsal root ganglion, CCD)模型,采用行为学、副作用评估、网络分析、拮抗剂及分子生物学验证等方法初步探讨白脉软膏治疗CCD的药效及机制。药效学研究表明,白脉软膏能明显改善CCD模型大鼠的痛敏阈值(机械痛敏、热痛敏、冷痛敏),改善步态行为,且无耐受性及明显的毒副作用;靶组织初筛结果显示白脉软膏能抑制小鼠福尔马林实验第二时相伤害性反应,升高正常小鼠的热板阈值,并降低脊髓炎症因子表达;网络分析发现白脉软膏治疗CCD具有协同性且与下行抑制/易化系统及神经炎症相关。实验进一步采用行为学、免疫印迹、免疫荧光等技术发现白脉软膏发挥CCD镇痛作用可能与其调节CHRNA7、ADRA2A、ADRB2等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神经配基)以及降低脊髓小胶质细胞HIF-1信号通路核心调控元件NOS2/p-ERK/PI3K的表达相关。相关研究初步揭示了白脉软膏治疗白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冠心病中医病机,探讨合理临床组方。方法:回顾性分析已有流行病学调查文献和历代有关消渴及胸痹典籍,总结糖尿病性冠心病中医相关病机。结果:消渴与胸痹两病间存在共同病机特点,均以气阴两虚为本,血瘀痰湿为标;其中血瘀痰湿既为气阴两虚产物,又是消渴化为胸痹关键环节。结论:糖尿病性冠心病组方应以益气养阴、活血散瘀、通痹祛痰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白脉软膏经皮渗透量,考察了物理和化学不同促透方式对白脉软膏的促透作用。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小鼠腹皮作为实验材料,分别用3%丙二醇处理皮肤、透皮过程加入超声理疗仪作为化学促透组和超声促透组,单因素考察方法优选超声促透的条件,并以Q_(EF)和ER为促透性能考察指标,比较两者对白脉软膏的促透作用。结果显示,3%丙二醇化学促透组中对甘草酸铵、甘松新酮和姜黄素的促透性能分别是空白组的1.74、1.60、3.73倍,可明显提高白脉软膏的整体渗透效率,且3%丙二醇对各成分的综合促透效果为姜黄素>甘草酸铵>甘松新酮。超声促透组中不同超声功率的促透性能为1.0 W依次优于2.0 W和0.5 W,不同超声时间为5 min依次优于3 min和8 min,不同超声频率为1 MHz优于3 MHz,因此超声的最佳条件为1.0 W-5 min-1 MHz,在该条件下对甘草酸铵的经皮渗透性,超声促透的Q_(EF)和ER均优于3%丙二醇,而对甘松新酮和姜黄素的经皮渗透性,3%丙二醇促透的Q_(EF)和ER均优于超声,因此在临床应用同时含有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白脉软膏时可采用3%丙二醇结合超声进行促透。该研究为白脉软膏及其他透皮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蒙医脑一白脉调控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萨病(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平行多中心对照研究的方法,将入选的197例萨病(中风)恢复期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蒙医脑一白脉调控针刺结合康复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的方法。治疗1-3个疗程,观察白脉(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蒙医症状改善,躯体能力评定(Fusl-Meyer)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的改善情况等,比较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白脉(神经)功能缺损、蒙医症状改善、躯体能力(Vugl-Meyer)、FIM评分入选时,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结束时,两组较入选时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蒙医脑-白脉调控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萨病(中风)恢复期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李东垣治疗脾胃病,以脾胃虚弱,清阳下陷,阴火上乘为主要病机,以益气,升阳,泻火为主要治法,在临床用药上重视升清除浊,顺乎脾胃生理功能,处方用药长于加减变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基于五脏生克制化探讨温经汤证病机及温经汤组方思路。方法 通过古籍挖掘、文献研究阐述五脏生克制化的核心思想,并以之探讨温经汤证病机及温经汤组方思路。结果 从五脏生克制化角度分析,温经汤证主要病机为“肾阳虚寒,脾胃不足,肝木郁滞”,基本组方思路是“温肾,益脾,疏肝”。结论 五脏生克制化理论可以全面诠释温经汤证病机及温经汤组方思路,揭示仲景学术思想。通过五脏生克制化解读经方是经方研究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