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了解四川省某高校541名在校本科大学生对消化系统癌症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影响因素以及科普需求,为今后该高校大学生消化系统癌症防治知识科普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4—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利用问卷星平台对四川省某高校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线上匿名调查,调查工具为大学生对消化系统癌症防治知识的知晓及科普需求调查问卷,本次研究共回收541份有效问卷纳入分析。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知晓率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应用卡方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消化系统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该高校541名本科在校大学生消化系统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3.63%,女生知晓率为54.67%,高于男生的49.94%(χ2=6.14,P=0.01)。医学专业学生的知晓率为54.11%,高于非医学专业的50.05%(χ2=11.01,P=0.001)。不同年级层次之间的学生对消化系统癌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也存在差异,以大四年级的知晓率较高(χ2=9.85,P=0.04)。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知晓率越高(χ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中专医学生结核病防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评估该类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取宜宾卫生学校中专学生523人,用自设计结核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问题总体知晓率为54.7%,男女结核病知识知晓率(53.59%vs 55.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0,P0.05),不同年级学生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640,P0.01),一年级学生知晓率42.55%,二年级学生知晓率57.23%,三年级学生知晓率72.52%;不同来源地学生总体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70,P0.01),城市vs农村:62.0%vs 50.3%(P0.05)。对结核病的态度积极者占78.6%,对结核病预防的相关行为较差,83.7%的学生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是通过手机等多媒体。结论中专医学生结核病知识匮乏,行为较差,但态度良好,应结合多种手段开展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对疾病的认知,提高对疾病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吉林省高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及行为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控制青年学生艾滋病传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10至11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吉林省长春市4所高校(重点本科、普通本科、独立学院、专科)通过问卷星小程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含大学生基本信息、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情况等,通过SPSS 24.0软件分析影响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的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 本研究共分析了8 719份调查问卷,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者占44.1%,不知晓占55.9%。将是否知晓艾滋病相关知识分组与多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年龄(T=4.696,P<0.001)、性别(χ2=12.807,P<0.001)、学校类型(χ2=107.207,P<0.001)、年级(χ2=57.171,P<0.001)、是否为独生子女(χ2=4.897,P=0.027)、感染艾滋病风险非常低或比较低的最主要原因(χ2=25...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在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高校更科学地防控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22年4月对北京市房山区8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到的调查对象利用微信扫码功能线上自主填写问卷。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设为α=0.05。结果 2 633名在校大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8.7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母亲的文化程度和父母的职业是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OR=1.222,95%CI:1.007~1.483)是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促进因素;父母无固定职业(OR=0.790,95%CI:0.628~0.993)是阻碍因素。结论 北京市房山区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需要根据其影响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高中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评价结核病健康促进项目对提升高中学生结核病知识水平的效果。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南省某县普通中学高中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以自制的结核病知识问卷为调查工具,比较结核病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前后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率。结果 共纳入9个高中班级50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高一172名(34.26%)、高二184名(36.65%)和高三146名(29.08%);男生260名(51.79%),女生242名(45.21%)。结核病健康促进项目实施前,答题者结核病核心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5.00%,8条知识的知晓率为42.23%~75.10%,其中知晓率最低的是“肺结核的治疗规范及疗效”(42.23%),最高的是“肺结核的传播途径”(75.10%)。不同性别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5,P=0.009),女生(57.08%)显著高于男生(52.98%)。不同年级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61,P=0.001),高三(58.73%)最高,高一(51.24%)最低。结核病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城市居民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核心知识的知晓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本地慢性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 506例北海市海城区15岁以上常住居民,对其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情况和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慢性病分类、相关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等共14道题),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居民的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核心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1 506例北海市海城区城市居民的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68.36%。14道题中,正常血压值知晓率最低,仅为25.50%。15~44岁年龄者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高于45~59岁及≥60岁者(χ2=117.249),大专及以上学历者高于其他学历者(χ2=108.345),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χ2=54.216),健康状况良好者高于较差及一般者(χ2=25.9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成都市温江区5岁及以下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及EV 71疫苗知晓程度、接种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温江区针对性防控手足口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22年3至6月成都市温江区5岁及以下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新冠疫情下EV 71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等,应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V 71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手足口病知晓率为65.49%,家长与孩子关系(χ2=17.106,P=0.001)、民族(χ2=10.003,P=0.002)、年龄(χ2=31.776,P<0.001)、文化程度(χ2=51.914,P<0.001)、职业(χ2=52.163,P<0.001)及家庭月收入(χ2=35.731,P<0.001)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家长对EV 71疫苗知识知晓情况高于男性(χ2<...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四川省不同生源地高中学生结核病防治感知情况,为今后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和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绵阳市某中学实验学校寄宿制的1 730名高中学生对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城镇、农村两类生源地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和单一知识知晓情况,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城镇和农村高中学生结核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83.03%(12 868/15 498);两类生源地结核病防治知识9条核心知识及单一知晓率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少数民族高中学生中的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χ2=4.14,P=0.042);其他人口学特征人群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接受和希望接受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知识的途径基本一致,主要为学校健康教育。结论 高中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偏低,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并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等方式,将结核病防治知识向家庭和社区辐射,不断提高核心知识知晓率,提升人群自我防病水平,避免传染性肺结核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18~64岁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现状并探索相关因素。方法 依托2021年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选取北京市7区18~64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国家统一问卷、遵循统一赋分原则计算得分,通过统一原则确定知晓界值并计算知晓率。以二元logistic回归探索知晓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北京市18~64岁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为27.0%,各年龄段人群知晓率均高于国家相同年龄段水平。其中城区(34.3%)高于郊区(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46,P<0.001),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人(32.1%)高于高中及以下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01,P<0.001),健康知识获取渠道数量为5类及以上的人(49.4%)高于渠道数量为l~2类(17.5%)和3~4类的人(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737,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知晓率的相关因素为年龄(OR45~<55岁=1.488,9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高校对预防艾滋病及性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为高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对广州市某高校1 68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性别、年级以及生源地。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大学生艾滋病核心防治内容,以及性健康教育调研小组设计的性健康相关知识。结果 大学生对于艾滋病核心八条的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7.2%,其中,男生知晓率为85.0%,女生知晓率为8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77,P=0.090)。生源地属北、上、广、深、省会城市以及普通地级市的学生知晓率明显高于来源于县城及农村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01,P<0.001)。大学生的性健康知识令人满意,但“艾滋病在我国大学生中呈快速增长趋势”的知晓率只有55.3%,仅43.2%的大学生愿意与患有艾滋病的同学一起上学。结论 该校大学生对于艾滋病核心八条的防治知识知晓率仍低于国家标准,需要开展高校性健康教育,从源头上遏制艾滋病在高校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肖涛  杨艳  颜觅  明辉  张娟  谢长俊  欧阳江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2):1450-1452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生的结核病知识现况,探索医学院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新模式,为高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可行的思路。 方法 分成两个阶段,首先进行现况调查,选取某医学院临床专业全体在校五年级1 200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进行问卷调查。第二阶段进行干预调查,随机抽取4个班分为2组进行为期1个月(每周1次)的健康促进干预。实验组(微电影模式组)以微电影为载体,依托班级微信群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对照组(传统模式组)则采用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干预结束一周后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不同宣教模式效果。 结果 现况调查显示,仅26.9%医学生认为自身存在结核病患病风险,14.7%接受过结核菌素检测。总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4.4%,流行病学和预防维度知晓率为52.5%,诊断维度知晓率为35.7%,治疗维度知晓率为47.5%。干预后,实验组的结核病知识知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82.3% vs. 69.8%、82.6% vs. 71.4、81.3% vs. 67.4%、84.1% vs. 7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医学生中开展专业性结核病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以微电影为载体、依托微信群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医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广西某高校入学新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5条核心信息知晓情况,为高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0月以广西某高校的全部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根据《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2016版))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肺结核防治知识5 条核心信息、获取结核病知识的途径等。结果 2017年3 295名入学新生对肺结核防治知识5条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为77.1%(12 703/16 475)。不同性别总知晓率比较,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30,P<0.05)。不同居住地新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5条核心信息知晓率分析,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4,P>0.05)。结论 大学新生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各种形式的结核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甄森  卞琛  孙丽  周建波 《江苏预防医学》2022,(3):308-309+323
目的 了解常州市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及性行为基线情况,为制定针对性宣传手段及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8—2019年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常州市6所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进行匿名网络调查。结果 共调查10 324名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82.5%,男性知晓率(84.0%)高于女性(80.7%),不同性别、年级、性取向调查对象知晓率均有统计学差异(χ2=18.96、80.89、32.10,P值均<0.01)。有性行为的在校大学生占8.6%,男性(12.1%)高于女性(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08,P<0.01);首次性行为年龄为(17.77䥺SymbolqB@2.12)岁;最近1次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74.5%,男性(77.7%)高于女性(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P<0.01);第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65.8%,最近1年与配偶/同居对象、临时性伴、商业性伴等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92.3%、40.6%、10.2%,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北京市大学生人群2008—2022年艾滋病病毒(HIV)知识、获取途径及对艾滋病态度变化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艾滋病综合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3 098名在读本科生,以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大学生5年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北京市大学生2018—2022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8个问题的知晓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66.93%,70.10%,72.14%,75.04%,7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趋势2=19.20,P<0.05);5年调查中对“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或针刺器械可感染艾滋病”知晓率最高,分别为82.67%,83.01%,84.06%,84.99%,87.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14,P>0.05);对“使用新型毒品会增加感染艾滋病风险”知晓率最低,分别为50.08%,50.98%,52.98%,54.00%,59.2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小学生营养健康相关知识及行为现状,为学校制定营养健康宣教和校园肥胖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小学三至六年级1 616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对其营养健康相关认知及行为习惯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在性别、学段间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的比较应用四格表χ2检验。结果 18项知识总知晓率为65.7%,最高达94.5%、最低仅34.9%;不同学段、性别之间总知晓率比较,高年级为68.4%,高于中年级的62.9%、女生为67.5%,高于男生的64.2%,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108、34.423,P均<0.001)。饮食行为总体上,每周吃早餐>5 d为89.4%、喝牛奶>5 d为69.9%,从不挑食偏食为82.0%;不同学段、性别之间比较,吃早餐>5 d/周,两者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343、0.814,P均>0.05),喝牛奶>5 d高年级高于中年级,差异有显著性(χ2=10.191,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青岛市某高校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认知状况,为高校有效地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5月,以分层随机整群方法抽取青岛市某高校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共1 039名在校大学生,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大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基本知识、性传播疾病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情况等。结果 大学生对男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标志、胚胎发育器官和排卵期推算等方面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62.9%(646/1 026)、64.2%(659/1 026)和25.1%(258/1 026)。在女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标志、女性产生卵细胞的器官和月经周期的安全期等方面,男生和女生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3.531、24.905、5.150,P值分别为0.000、0.000、0.023)。在男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标志、女性产生卵细胞的器官等方面,大三及以上年级学生与大一、大二学生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478、15.447,P值分别为0.006、0.000)。大学生对艾滋病、梅毒和淋病的知晓率分别为80%(821/1 026)、9...  相似文献   

17.
了解重庆市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为高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重庆市5所高校的2 968名大学生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结核患者、高校医务人员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人员共27人开展定性访谈.结果 高校学生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为44.1%,不同高校、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75,11.20,33.71,P值均<0.01).核心知识中对“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的知晓率最低,仅为32.9%.89.0%(2 643/2 968)的受访大学生希望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电视、报纸、网络等是高校学生获取结防知识的主要途径.定性访谈结果还显示被试结核就医行为不良、患病后心理负担较重等情况.结论 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有待加强.需进一步完善健康促进计划,切实提高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重庆市万州区农村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提高农村居民结核病防治意识和理论水平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万州区农村地区随机抽取405名常住居民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以及是否接受过结核病健康教育的调查对象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5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问卷有效率98.77%。400份有效问卷中,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了84.20%。知晓率较低的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73.76%)、小学及以下(78.42%)、农业劳动者(83.10%)、从未接受健康教育者(75.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OR=0.182,95%CI:0.034~0.965)是万州区农村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而既往接受过结核病宣传教育(OR=3.231,95%CI:1.709~6.108)是其促进因素。结论 重庆市万州区农村居民结核病健康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分析陕西省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的知晓情况和用药意愿。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2021年6—12月采用网络填写问卷的方法对陕西省MSM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 共获得有效问卷820份。PrEP知识知晓率为54.88%,陕西省不同学历(χ2=29.188, P<0.01)、婚姻状态(χ2=11.984, P=0.017)、性取向(χ2=9.460, P<0.01)、性伴类别(χ2=17.530, P<0.01)、与性伴的安全套使用情况(χ2=12.220, P<0.01)的MSM之间PrEP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P使用意愿为47.56%,不同学历(χ2=11.083,P=0.011)、职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武汉市大学生结核病防控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与结核病防控行为形成的因素,为分类开展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参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大学生结核病防控知信行问卷调查表》,采用判断抽样法抽取武汉市22所大专院校,通过问卷星平台对15 27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核病防控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  结果  大学生结核病防控知信行总知晓率为79.69%,其中核心知识知晓率为79.28%,及格率为92.46%;正确态度持有率为89.69%,及格率为90.56%;正确行为形成率为72.11%,及格率为96.6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级、父亲学历、母亲学历、患者接触史、结核病史、核心知识知晓和态度认知情况大学生防控行为形成及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1.83,10.28,137.46,103.49,16.50,47.37,1 992.54,1 138.22,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86), 父亲学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或本科生(OR值分别为2.94,3.05,3.17,3.24),无结核病史(OR=3.32),核心知识知晓及格(OR=9.91),态度持有得分及格(OR=7.35)均与大学生结核病防控行为呈正性相关(P值均<0.05)。  结论  大学生结核病防控知信行总知晓率尚未达标且不够全面,性别、有无结核病史、防控核心知识知晓率、态度持有情况以及父亲学历是大学生结核病防控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