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应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肝胆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更优(P <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胃肠功能指标更优(P <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更优(P <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有效优化各项临床指标,促进机体胃肠功能的恢复,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挫裂伤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研究组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高(P <0.05);研究组患者的NIHSS、BI评分有明显下降(P <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挫裂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机体的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的相关神经功能受损现象和自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漯河市中心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0 月间收治的 60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 30 例患者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方 式,观察组 30 例患者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就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 6.67 %,低于对照组的 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营养支持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营养支持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的预防作用良好,可有效预防感染,并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重症脑出血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纳入6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时间2021年1月-2022年6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PDCA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营养状态,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入院48h比较,两组入院28d时上臂无脂周围、左上臂周围、右上臂周围、BMI数据均有所增加(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入院28d时上臂无脂周围、左上臂周围、右上臂周围、BMI数据均更大(P <0.05);与入院48h比较,两组入院28d时的抑郁、焦虑评分均有所下降(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入院28d时的抑郁、焦虑评分均更低(P <0.05);研究组泌尿系统感染、消化道出血、压疮、肺部感染合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PDCA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重症出血患者护理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下降,各项营养指标有显著改善,抑郁、焦虑情绪也有明显减轻,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集束化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实施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5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 ERAS 理念的集束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血液指标、人体 测量指标、全面主观自评量表(PG–SGA)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 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 白(ALB)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左、右侧 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肢握力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全面主观自评量表(PG–SGA)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基于 ERAS 理念的集束化干预能促进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患者的机体功能康复,进一步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应用循证护理理念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菏泽市传染病医院诊治的88例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4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理念,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肺功能和预后。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相关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积和肺活量比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护理理念干预实施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升肺功能指标,改善预后,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内分泌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3个月后2组患者的心理健康[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结果:SAS、SDS评分干预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SF-36各因子评分2组均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改善甲亢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营养学于疾病管理中的应用理念及开展价值,以提高营养管理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2年1月—2023年4月的107例营养干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营养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营养学疾病管理措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营养学在接受营养干预的患者中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经过干预后患者的营养状态、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均有所好转和改善,该模式具有良好的疾病管理应用理念及开展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研究组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较低(P <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更好(P <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能使患者的多种负面情绪有效减轻,减少并发症出现,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护理效果、临床指标及心理状态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SDS评分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组式全程责任制护理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我院84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依据建档时间不同分2组,对照组(41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3例)接受小组式全程责任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知识知晓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简版(DASS-21)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知识知晓度评分相比,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 <0.05)。干预后研究组DASS-21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 <0.05);干预后研究组CAT评分较对照组降低,组间差异明显(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 <0.05)。两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精神职能相比,研究组评分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 <0.05),结论: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小组式全程责任制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知识知晓度,减轻病情...  相似文献   

12.
吴玲  赵彦萍 《中国中医急症》2014,(10):1885-1887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ICU需营养支持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成品肠内营养剂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营养支持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两组疗程均为7~10 d.结果 观察组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其中总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5),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时加用参苓白术散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控制感染,进一步增强营养支持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管理在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肠造口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延续性护理管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而言,对肠造口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心理负面情绪,护理效果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9.01-2021.12期间到我院就诊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将其按照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经过实施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对比负性情绪评分,研究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较高(P <0.05),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具有较高价值,能够改善出血症状和负性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CU护理措施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术后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于我院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应用ICU护理措施,对两组的疾病控制有效率、生活质量、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有效率(97.06%)比对照组(73.53%)高(P <0.05);研究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SF-36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 <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76%)比对照组(47.05%)低(P <0.05)。结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术后应用ICU护理措施效果理想,不仅可以有效推动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的提高,还可以降低潜在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究肠内营养治疗技术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11 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SAP 患者 6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完 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时间为 1 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 健康评分 Ⅱ(APACHE Ⅱ)及营养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C 反应蛋白(CRP)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观察组血清 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APACHE Ⅱ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 APACHE Ⅱ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 水平显著升高,血淀粉酶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观察组 ALB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Hb、血淀粉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肠内营养 治疗可以降低 SAP 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 APACHE Ⅱ,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7.
卢丹凤  沈晔  沈佳佳 《新中医》2020,52(24):146-149
目的:探究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105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对照组 52 例予以肠外营养联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 53 例予以肠内营养联合早期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对比 2 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指标、神经功能指标、昏迷情况、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 2 周,2 组各营养指标较前改善 (P<0.05)。观察组护理 2 周后白蛋白 (Alb)、血红蛋白 (Hb)、总淋巴细胞计数 (TLC) 和血清总蛋白 (TP) 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 组护理后 12 周神经功能指标较护理前改善 (P<0.05)。观察组护理后 12 周,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 蛋白(S100B)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 12 周,2 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Barthel 指数(BI)和简易精神状态表(MMSE)评分较前改善,观察组护理后 12 周,GCS 评分、BI 评分和 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联合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营养状态,优化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昏迷状态,增强患者术后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同时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马红霞  聂梦瑶 《新中医》2020,52(24):150-152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干预剖宫产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剖宫产手术的 151 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 76 例和对照组 7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比 较 2 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均降低 (P<0.05),研究组 SDS、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母乳喂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 97.37%,高于对照组的 81.33% (P<0.05)。结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可减轻剖宫产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赵会玲 《新中医》2020,52(22):129-13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 78 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列入 39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比 2 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 (94.87%) 相较于对照组 (76.92%) 提升 (P<0.05)。护理前, 2 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提升 (P<0.05)。护理前,2 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下降 (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具有明显优势,可在提升其护理满意度的同时改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营养学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营养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开展营养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机体营养学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