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肺康复治疗在重症医学科(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机械通气患者74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8),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肺康复治疗的相关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一次性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ICU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155.08±52.95)h短于对照组的(231.58±75.71)h,观察组的ICU住院天数为(10.44±4.35)d短于对照组的(12.45±3.80)d,观察组的一次性撤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肺康复治疗是有益的、安全的,有助于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及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肺康复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ICU 2017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早期肺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2/FiO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记录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再插管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RR、HR、PaCO_2、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O_2、PaO2/FiO2、MRC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和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插管率和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肺功能可以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氧合指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再插管率和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干预对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者的肺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2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以及1 s用力呼吸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及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干预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活动干预运用于重症监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极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用于内科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价值。方法将内科ICU病房中行机械通气治疗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指导、心理支持、药物指导、饮食干预等),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强化ICU监测护理、规范化基础护理干预、口咽护理、人工气道管理、呼吸机通道管理、消化道管理、ICU病房管理以及护理人员管理等)。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2组机械通气时间与监护时间,比较2组干预前后APACHⅡ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胀气、院内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ICU监护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以及干预前(P均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减少ICU内科病房机械通气患者的并发症,预防VAP的发生,同时还可以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节化管理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绍兴第二医院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14例ICU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4例ICU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节化管理。比较两组生命指标指标、机械通气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生命体征在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有助于改善重合体征指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促进恢复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期间以及程序化脱机前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ICU收治的60例意识清醒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由集束化小组成员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脱机失败和再次插管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EX)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脱机失败和再次插管发生率、VAP和UEX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期间以及程序化脱机前后予以集束化护理,可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脱机失败、再次插管、VAP和UEX的发生率,大幅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对机械辅助通气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行机械辅助通气且神志清楚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比较两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发生ICU综合征后镇静药物使用剂量、机械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ICU综合征发生率及发生ICU综合征患者的镇静药物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和ICU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豆可降低ICU住院患者的ICU综合征发生率,减少患者镇静药物使用剂量,缩短患者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及ICU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护理集束干预策略在老年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效果。方法将128例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集束护理组(观察组),以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为观察指标,分析护理集束干预策略在老年病房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VAP发生率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集束干预策略较常规护理方法临床效果更佳,能有效降低VAP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为制定最佳护理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48例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每组74例。观察比较2组干预前后各临床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1 s用力呼吸容积(FEV1)、二氧化碳分压等,比较2组患者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观察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2组心率、呼吸频率及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均0.05);2组氧分压、FEV1%、FEV1及FEV1/FVC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各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观察组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护理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临床指标,促进肺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意义深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可冲洗气管插管联合定时声门下负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103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行可冲洗气管插管并联合定时声门下负压吸引,对照组行普通气管插管,比较2组VAP发生情况、机械通气的时间、ICU住院时间等。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减少(P均〈0.05);同时观察组的病死率较对照组有减少倾向,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冲洗气管插管联合定时声门下负压吸引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并可以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机械辅助排痰联合穴位埋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实行机械通气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以集束化护理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穴位埋针治疗。统计分析VAP发生率、排痰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在不同的护理模式下,观察组与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0.7%与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P0.05);治疗组患者排痰量(26.28±3.67)ml、机械通气时间(4.74±1.23)d、ICU住院时间(7.83±2.48)d,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联合穴位埋针能够有效预防VAP,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肺益气中药-芩贝益肺免煎颗粒对急诊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急诊ICU因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成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呼吸机治疗时间、ICU住院时间、观察两组病人呼吸村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呼吸机治疗时间以及VAP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在机械通气患者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VAP发生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VAP发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AP的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能有效缩短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从而获得患者更多的满意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将督导式预警性护理模式运用于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以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督导式预警性护理。比较两组VAP发生率及相关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10.00%(4/40)]显著低于对照组[32.50%(13/40)](P0.05);观察组VAP相关死亡率[2.50%(1/40)]与对照组[7.50%(3/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9.00%(36/40)]显著优于对照组[77.50%(31/40)](P0.05)。结论:督导式预警性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期间有助于降低患者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去定植治疗对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86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在预防医院感染的防控、护理措施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莫匹罗星涂抹鼻腔、氯己定含漱液行口腔护理去定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0.9%氯化钠注射液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气管内痰培养病原菌的检测阳性率、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机械通气48 h后,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生率、痰培养病原菌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鼻腔、口咽部去定植疗法,可有效预防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SAP致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0例,在药物和机械通气的基础上,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用药物加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和氧合参数变化等方面的疗效,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VAP)发生率和28 d死亡率等预后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氧合指数(Pa O2/Fi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肺泡氧分压(Pa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 d后的Pa O2/Fi O2、Pa O2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Pa CO2数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SAP合并ARDS患者应用机械通气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可改善氧合通气、减少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最终减少VAP发生率和28 d死亡率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128例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方法:选取机械通气时间>48h的128例患者,符合VAP诊断标准的56例为VAP感染组,VAP未感染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插气管天数(OR=32.437)、插气管次数(OR=5.893)、吸痰次数(OR=2.734)、住院天数(OR=5.373)、肺透明膜病(OR=2.475)等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AP在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发生率高,插气管天数、插气管次数、吸痰次数、住院天数、肺透明膜病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联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60例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抗感染、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灌服,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检测TNF-α、IL-8、CR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比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的炎症因子TNF-α、IL-8、CRP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临床指标PaCO2、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服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炎症因子,减少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及ICU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持续声门下吸引与间断冲洗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疗效。方法选取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且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住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同时应用可冲洗的气管插管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联合间断冲洗的痰液引流措施;对照组给予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使用不能冲洗并引流的常规气管导管。观察2组VAP发生率、治疗一般情况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学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VAP总发生率为18%,对照组为5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进行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泌物中的G-菌、真菌生长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菌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持续声门下吸引与间断冲洗能够降低VAP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耳穴压丸联合穴位针刺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1年5月期间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机械通气患者80例,依据干预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的同时给予重症机械通气基础镇痛、镇静、排痰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穴位针刺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丸,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等基础生命体征,潮气量(Vt)、呼吸道峰压(Ppeak)、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呼吸功能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和血肌酐(Cr)等生化指标,记录谵妄、低血压、心动过缓和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