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320层容积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的可行性及其对心肌灌注缺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经SPECT心肌灌注成像(SPECT-MPI)阳性的已知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静息和腺苷负荷320层容积CT-MPI检查,使用专用心肌灌注软件对CT-MPI进行分析.以心肌16节段标准分段方法(心尖除外)分别分析核素和容积CT-MPI的固定或可逆性灌注缺损.以SPECT-MPI为参考标准评价CT-MPI对心肌灌注缺损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320层容积CT-MPI.SPECT-MPI显示14例患者中共有39段心肌出现固定或可逆性灌注缺损,CT-MPI正确显示了其中12例患者的34段心肌灌注缺损.320层容积CT-MPI诊断心肌灌注缺损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2%( 34/39)和91.4%(169/185).结论 320层容积CT-MPI对诊断心肌灌注缺损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28双源CT(DSCT)行负荷动态心肌灌注检查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30例临床疑似或已知冠心病患者行负荷动态CT心肌灌注(CT-MPI)检查,获取其心肌血流值.以SPECT为参考标准,评价CT-MPI诊断心肌灌注缺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准确性及其与SPECT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30例患者成功完成检查,所有节段平均心肌血流量(MBF)值为(99.11 ±31.98)ml· 100ml-1·min-,非缺血区MBF值(117.61±29.82)m1· 100ml-1·min-1与缺血区MBF值(80.60±22.15)ml·100ml-1·min-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 =15.764,P<0.001).CT-MPI检查中19例26个血管支配区域出现CT-MPI的灌注缺损,以节段为基础,出现灌注缺损者为52段.SPECT-MPI检出心肌灌注异常13例16个血管区,共34个心肌节段.以SPECT为参照,以人为基础,CT-MPI检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92.31%(12/13)、58.82%(10/17)、63.16% (12/19)和90.91%(10/11),准确性为73.33%,两种检查方式结果的一致性Kappa=0.485(P <0.005);以血管区和节段为基础,CT-MPI检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93.75%(15/16)、85.14%(63/74)、57.69% (15/26)、98.44%(63/64)和94.12%(32/34)、95.80% (456/476)、61.54%(32/52)、99.56%(456/458),准确性分别为86.67%和95.69%.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Kappa=0.634和0.772(P均<0.001).结论 负荷动态CT-MPI可较好地检测出心肌灌注缺损,对心肌缺血情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ATP)负荷下心率反应与心肌灌注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心率增加绝对值和相对值在预测心肌缺血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纳入76例怀疑冠心病行CT心肌灌注检查(CT-MPI)的患者,任一节段心肌血流量(MBF)<120 ml/(min·100 ml)定义为灌注异常,共33例.计算ATP负荷前后心率增加的绝...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CTO)患者心肌灌注功能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的意义。方法:自2019年4月至12月前瞻性收集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CTO的患者进行动态CT-MPI扫描,获得每个心肌节段的灌注参数,包括心肌血流量(MBF)、心肌血流量比值(r...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运用特征追踪(FT-CMRI)技术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AMI)微循环障碍(MVO)对心肌局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对其在再灌注术后3~7天内行CMRI检查,包括常规心脏电影(cine)序列和钆对比增强(LGE)延迟期扫描。运用FT-CMRI后处理软件测量左心室整体及各节段心尖、中份、基底部)的径向应变力(RS)、环向应变力(CS)和纵向应变力(LS)。结果:26例患者均表现有心肌延迟强化,其中9例合并微循环障碍(MVO);共有78个心肌节段纳入观察,其中21个延迟强化节段合并MVO,37个延迟强化节段未合并MVO,20个心肌节段未见延迟强化。在患者水平,仅有CS能够区分梗死合并MVO与单纯梗死(P=0.003)。在节段水平:RS在单纯梗死与梗死合并MVO以及未受累心肌与梗死合并MVO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在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仅在梗死合并MVO与未梗死心肌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UC=0.879,P=0.000)在区分MVO与非MVO节段时优于RS(AUC=0.791,P=0.001)和LS(AUC=0.670,P=0.008)。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微循环障碍的存在与心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CS在评估不同程度心肌梗死方面优于RS和LS,CS可以准确识别梗死合并MVO的心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腺苷对中华小型猪心肌灌注的影响,对比腺苷负荷前后心肌灌注变化,并通过心脏磁共振(CMR)定量技术得出具体指标.方法 对7只中华小型猪依次行负荷及静息状态下CMR心肌灌注成像,左心室心肌按AHA17个节段进行划分(第17段是心尖,本研究不纳入分析),计算除心尖段外的16节段心肌灌注指标及T1值.将两种状态下心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定量指标评价猪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模型的价值。方法:10只实验中华小型猪,麻醉后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通过导丝缓慢注入左前降支远段1 ml微球混合液(含微球0.5×105/0.5 ml),建立CMD模型。分别于建模前60 min及建模后10 min行CT-MPI静息态和负荷态扫描。测量CT-MPI的定量指标,包括心肌血流量(MBF)、心肌血容量(MBV)。以实验猪建模前后CT-MPI指标的变化为自身参照标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建模前后静息和负荷状态下MBF、MBV的差异。之后处死动物并行病理检查证实CMD心肌节段。结果:8只猪完成实验(2只猪于建模时死亡)。CMD区静息MBF、MBV分别为(98.6±20.9)ml·100 ml-1·min-1、(9.0±2.8)ml/100 ml;负荷MBF、MBV分别为(87.6±14.6)ml·100 ml-1·min-1、(8.0±1.8)ml/100 ml。CMD区静息和负荷MBF及MBV与非CMD区比较均减低(P<0.001)。HE染色低倍镜下显示损伤心肌与正常心肌并存,高倍镜下显示心肌细胞质黏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心肌细胞排列疏松,细胞核部分出现皱缩以及心肌细胞间质水肿。结论:本研究通过动态CT-MPI评价CMD动物模型,表明CMD心肌节段在静息和负荷状态下的MBF值和MBV值均较造模前明显减低,MBF、MBV变化值可作为动态CT-MPI评价CMD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确定静息态下透壁心肌灌注指数(TPR)的正常值,并探讨静息态下不同分支的冠状动脉狭窄与各冠状动脉分支的不同狭窄程度对左室壁不同节段TPR的影响.方法 274例患者行Toshiba 640层CT检查,包括冠状动脉CTA及左心室室壁CT灌注(CTP)检查.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17节段进行分组.计算正常组及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组之间相应节段内TPR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相应节段TPR的相关性.结果 前降支及左旋支病变对于左室壁心肌灌注影响较为明显,前降支狭窄主要影响中间段前壁(r=-0.288)、心尖段前壁(r=-0.263)及中间段间隔壁(r=-0.196),左旋支主要影响基底部前侧壁(r=-0.241)、基底部后侧壁(r=-0.279)及心尖段侧壁(r=-0.201),而右冠状动脉病变影响较小,主要影响中间段后壁(r=-0.195);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组对于左室壁心肌灌注影响程度较大(P<0.05),轻度狭窄影响较小;左室前壁心肌灌注最易受到冠状动脉狭窄影响;在静息状态下前降支供血区域组、左旋支供血区域组及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组正常心肌和重度狭窄心肌平均TPR值分别为1.14±0.09和1.07±0.13、1.13±0.11和1.06±0.14、1.15±0.14和1.10±0.12.结论 不同冠状动脉分支狭窄分别可以影响不同节段的心肌透壁灌注;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心肌的TPR,二者具有相关性;静息状态下TPR正常值大于负荷状态下TPR.本研究提供了TPR静息态下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9.
99mTc-NOET再分布心肌显像估价心肌活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99mTc-NOET再分布显像评价心活力的作用。材料和方法:67例冠心病(CAD)患者进行^99mTC-NOET运动及2h再分布心肌灌注显像,其中12例行4-6h再分布显像,3例PTCA术后1个月静息显像。结果:^99mTc-NOET2h再分布显像示68.3%(84/123)心肌节段有明显的再分布,其中77.4%(65/84)心肌节段完全高效能填,4-6h再分布显像示术前所有异常的节段(6个有再分布和1个无再分布节段)均大致正常。结论:^99mTc-NOET有明显的再分布特征,可用于心肌活力的研究,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0.
低剂量增强多层螺旋CT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肌活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前瞻性评价低剂量增强多层螺旋CT(MSCT)显示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肌活性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与MR心肌灌注和心肌活性成像进行对照研究.方法 对32例临床明确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行前瞻性首过和延迟增强64层MSCT及MR心肌灌注成像,在短轴面上将左心室分为16个心肌段进行分析,所有患者的MSCT和MR影像资料被双盲分析,确定早期心肌灌注缺损区和晚期延迟增强区的大小及范围.采用一致性检验的Kappa检验,评价两种方法对显示心肌活性的一致性.结果 32例患者,首过灌注期MSCT提示灌注缺损为41个节段,无灌注缺损为471个节段;首过灌沣期MRI提示灌注缺损为47个节段,无灌注缺损为465个节段,两种方法一致性Kappa值为0.650,符合率为94.5%(484/512).延迟期MSCT显示延迟增强为135个节段,其中非透壁性梗死为50个节段,透壁性梗死为85个节段,未出现延迟增强为377个节段;延迟期MRI显示延迟增强为120个节段,其中非透壁性梗死为56个节段,透壁性梗死为64个节段,未出现延迟增强为392个节段,两种方法一致性Kappa值为0.609,符合率为80.7%(413/512).结论 低剂量增强螺旋MSCT与MRI对心肌活性的评价有较好的相关性,MSCT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存活心肌和非存活心肌的检测是呵行和可靠的,减少不必要的X线辐射剂量是该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201Tl与99Tcm-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同时评价心脏病患者心肌灌注与乏氧.方法22例心脏病患者及9例临床诊断正常者行10 min、3和24 h延迟201Tl与99Tcm-HL91双核素心肌显像,用5分法评价图像质量,用17节段法分析201Tl显像缺损与乏氧显影心肌节段.结果双核素显像中99Tcm-HL91显像图质量不如201Tl(P<0.01);80.85%(38/47个节段)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1Tl灌注缺损心肌节段在99Tcm-HL91显像中显影,乏氧显影心肌节段数明显多于201Tl灌注缺损节段数;陈旧性心肌梗死201Tl、99Tcm-HL91均不显影的符合率为85.71%.结论201Tl与99Tcm-HL91双核素心肌显像能同时提供判断心肌血流灌注与乏氧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RI对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的诊断及与过度小梁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心脏MR检查,采用不同成像序列对25例LVNC、39例扩张型心肌病(DCM)、16例主动脉瓣狭窄(AS)、15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19例高血压患者(HT)和22名正常人进行扫描,将左心室划分为17节段,采用方差分析对左心房及心室径线、左心功能及小梁化节段数目、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心脏MRI显示LVNC患者小梁化的节段最多为(10±2)段.所有LVNC患者的心尖段(第17节段)均受累,而其他组心尖段很少受累;其他易受累节段在所有受检者中分布大致相似,即侧壁中远段(第16、12、11节段)是最常见的受累节段,而室间隔近中段(第2、3、8、9节段)均未见受累.致密化不全心肌厚度与致密化心肌厚度比值(NC/C)在LVNC患者最高(3.3±0.6),与其他各组(AS:1.0±0.3,AR:1.0±O.3,HT:0.8±0.1,正常人:0.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62,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左心室舒张期NC/C比值>2.5能够鉴别LVNC与DCM,其敏感性为96.O%(24/25),特异性为94.9%(37/39).在25例LVNC患者中NC/C比值>2.5的节段数为4.0 ±2.0,而39例DCM患者中仅8例患者各有1个节段NC/C比值>2.5.结论 MRI是诊断LVNC和鉴别过度小梁化的一个理想方法,诊断LVNC应满足左心室心尖段明显呈致密化不全改变及游离壁中2个或2个以上节段舒张期NC/C比值>2.5.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静息态下透壁心肌灌注指数(TPR)的正常值,并探讨静息态下不同分支的冠状动脉狭窄与各冠状动脉分支的不同狭窄程度对左室壁不同节段TPR的影响。方法 274例患者行Toshiba 640层CT检查,包括冠状动脉CTA及左心室室壁CT灌注(CTP)检查。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17节段进行分组。计算正常组及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组之间相应节段内TPR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相应节段TPR的相关性。结果前降支及左旋支病变对于左室壁心肌灌注影响较为明显,前降支狭窄主要影响中间段前壁(r=-0.288)、心尖段前壁(r=-0.263)及中间段间隔壁(r=-0.196),左旋支主要影响基底部前侧壁(r=-0.241)、基底部后侧壁(r=-0.279)及心尖段侧壁(r=-0.201),而右冠状动脉病变影响较小,主要影响中间段后壁(r=-0.195);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组对于左室壁心肌灌注影响程度较大(P<0.05),轻度狭窄影响较小;左室前壁心肌灌注最易受到冠状动脉狭窄影响;在静息状态下前降支供血区域组、左旋支供血区域组及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组正常心肌和重度狭窄心肌平均TPR值分别为1.14±0.09和1.07±0.13、1.13±0.11和1.06±0.14、1.15±0.14和1.10±0.12。结论不同冠状动脉分支狭窄分别可以影响不同节段的心肌透壁灌注;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心肌的TPR,二者具有相关性;静息状态下TPR正常值大于负荷状态下TPR。本研究提供了TPR静息态下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1 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和超声心动图 (UCG)对心肌梗死面存活心肌检查的符合情况。方法  4 0例心肌梗死患者 ,男 38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 6± 11)岁 ,分别行1 8F FDGPET显像及UCG检查。结果 PET显像检出坏死心肌 2 6 9个节段 ,UCG发现室壁节段运动异常2 15个节段 (检出率 79 9% )。PET显像检测心肌梗死面有无心肌存活与UCG观察室壁运动情况显著相关 (χ2 =4 9 5 3,P <0 0 0 1)。UCG室壁运动轻微异常的节段与PET显像示有部分心肌存活相关 ;而UCG室壁运动消失及矛盾运动的节段 ,与PET显像示心肌无存活相关 (χ2 =4 7 9,P <0 0 0 1)。同时PET显像在UCG室壁矛盾运动节段检出部分节段有心肌存活 (u =3 6 8,P <0 0 1)。结论 常规UCG检查观察心脏室壁运动可以初步筛选梗死累及部位的心肌存活情况 ;对UCG发现大面积室壁运动消失甚至室壁矛盾运动的患者 ,应行心肌PET显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明确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 (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 (HCM )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QTVI离线分析 3 1例HCM患者和 2 0例正常对照组左心室长轴方向各心肌节段的速度曲线 ,测量收缩峰值速度和峰值时间 ,计算同一水平不同心肌节段的平均峰值速度 (Vs)和峰值时间 (Ts)。结果 :梗阻型与非梗阻型HCM患者二尖瓣环、左心室基底部、中部及近心尖部各水平Vs均降低 ,Ts均延长 ,但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HCM患者尽管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 ,但左心室长轴方向各心肌节段收缩功能受损 ,QTVI能够准确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99Tcm-MIBI MPI评价通心络(超微粉剂)对AMI患者接受急诊PCI治疗后心肌无再流的效果.方法 38例急诊入院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18例和通心络组(常规治疗+通心络)20例.2组患者均分别于急诊PCI治疗后7d及180 d行99Tcm-MIBI MPI.将左室心肌分为17个节段,对心肌摄取99Tcm-MIBI的程度进行评分,分别统计2组第7天及第180天心肌稀疏缺损节段数及两者相减的节段数,并分别计算2组第7天和第180天心肌显像的总积分及两者相减的积分.使用SPSS 11.5软件,对数据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通心络组急诊PCI治疗后7dMPI稀疏缺损节段数共59个,180 d时显像示改善的节段数为37个(62.7%,37/59);常规组急诊PCI治疗后7 d MPI稀疏缺损节段数共64个,180 d时显像示改善的节段数为26个(40.6%,26/64);2组改善节段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94,P<0.05).通心络组与常规组急诊PCI治疗后7d心肌显像的总积分分别为6.2±8.4和7.4 ±6.9(t =0.5,P>0.05);180 d心肌显像的总积分分别为3.4±4.6和6.8±5.9(t=2.1,P<0.05);2组2次心肌显像总积分的差值(即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改善情况的积分)分别为2.9±5.7和0.6±3.3(t =1.5,P>0.05).结论 通心络(超微粉剂)能够缩小AMI再灌注治疗后心肌无再流面积,对心肌无再流现象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对比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声学造影(MCE)、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结果,评价左心室心肌声学造影及2D-STI在冠心病节段室壁血流灌注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50例临床初诊为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声学造影及2D-STI,将其分别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评估其在室壁节段血流灌注异常的准确性与一致性。结果 50例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纳入血管共150支,其中40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单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狭窄>50%,病变血管56支,左前降支30支,左旋支12支,右冠状动脉14支。单支病变22例,多支病变1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10例。按照冠状动脉的供血范围与左心室壁17节段相对应关系入选的心肌节段共850个,冠状动脉狭窄0%~49%的心肌节段共672个,冠状动脉狭窄50%~75%的心肌节段共65个,冠状动脉狭窄76%~99%的心肌节段共103个,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心肌节段10个。MCE检出心肌灌注异常与冠状动脉狭窄≥50%的一致性为89%,2D-STI检出节段室壁运动异常与相应供血支冠状动脉狭窄≥50%的一致性为87%;以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运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运动心电图ST段移位检测心肌缺血部位的一致性。方法 心肌灌注异常和ST段移位患者 3 0 2例 ,将ST段移位所在心肌部位与灌注异常部位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40例ST段抬高的患者常有心绞痛史 ,并且易为运动诱发 ,运动持续时间较短(P <0 .0 5 )。ST段压低的部位与灌注异常的部位之间存在弱一致性 (Κ =0 .3 6,P <0 .0 1) ;左前降支(LAD)支配节段的灌注异常最常伴有前壁ST段压低 (χ2 =60 6.5 ,P <0 .0 5 ) ;ST段抬高与心肌灌注异常在病变定位上完全一致 (Κ =1.0 0 ,P <0 .0 1)。结论 ST段压低与灌注异常的定位一致性差 ,而ST段抬高则与灌注异常定位显著一致。  相似文献   

19.
硝酸甘油介入99Tcm-MIBI SPECT心肌显像对PTCA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3,23(Z1):23-24
目的评价硝酸甘油(NTG)介入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 SPECT心肌显像对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决策的影响.方法 51例心肌梗死患者PTCA前1周内行99Tcm-MIBI静息和NTG介入心肌显像,术后2~3个月内复查静息心肌显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1例患者共141个心肌灌注异常节段,其中术后74个节段心肌血流灌注改善,治疗有效率为52.48%.术前NTG介入显像表现为可逆性缺损79个节段,术后84.81%(67个)节段心肌灌注改善,其中有明显填充的58个节段,术后全部灌注改善.NTG介入显像表现为不可逆性缺损的62个节段,有11.29 %(7个)节段术后心肌灌注改善.NTG介入显像检测心肌存活的准确性为86.52%.结论 NTG介入99Tcm-MIBI SPECT心肌显像对患者行PTCA起重要的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多技术联合应用检测存活心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评估磁共振多技术联合应用检测心肌存活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选择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猪 2 0只 ,分别于制作模型前、后 1~ 2个月行磁共振多技术联合应用扫描 (形态、电影扫描、心肌灌注和心肌活性扫描 ) ,判断心肌缺血区和坏死区的大小 ,并与病理结果对照了解其准确性。结果 MRI检查发现 2 0只猪中有 3只形态扫描见左室侧壁变薄 ;负荷电影扫描见 11(11/2 0 )只猪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 ,有 9(9/2 0 )只静息时左室节段不同程度运动减弱 (n =7)或丧失 (n =2 )。多巴酚丁胺负荷电影扫描检测到 7只猪左室节段功能改善 ,但有 2只猪无明显改善。心肌灌注扫描有 13只猪共 4 7.8个节段缺血 ,心肌活性扫描有 8只猪共 2 3.6个节段坏死 ,病理检查发现共有 7只猪 2 3个节段坏死。与MRI延迟强化区所显示的梗死区一致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 .0 4 5 ,P >0 .0 5 )。结论 磁共振多技术联合应用可有效检出缺血、坏死心肌 ,并准确判断其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