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有其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功能作用定位,加强对医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其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开发,从而培养医学生探究式思维方式,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李斌  肖平 《现代保健》2014,(20):67-70
目前,固化定向的临床思维在医学教学的广泛应用,严重限制了医学生的创新能力,阻碍了转化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本文以胃癌腹膜转移机制入手,探讨立体发散性思维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和转化潜能。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主要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为目的,以提高学生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这种要求,为此有学者提出科研教学一体化模式,并认为这种科研教学一体化模式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医学生自主能动性,促进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最终达到促进医学发展的目的.但这种教...  相似文献   

4.
医学人才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提高离不开对医学创新基本要素的掌握。医学创新的基本要素包括创新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教育、创新对象、创新环境等几方面所组成。医学人才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提高还需要认真处理好创新与跟踪的关系 ,创新与失败的关系 ,创新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 ,真正做到遵循医学创新的客观规律 ,在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导下 ,充分挖掘自身的聪明才智并为医学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医学生的科研素质调查及培养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校五年制医学生的科研素质现状,探讨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对策。方法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法,对我院进入内科学学习的2006级131名五年制医学生进行科研素质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五年制医学生对科研重要性认同率普遍较高,但大部分学生缺乏科研实践活动,科研技巧贫乏,对自身的科研素质不满意。结论重视并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初步建立科研培养制度及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主导作用等措施可能是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罗新媛 《智慧健康》2022,(18):185-188
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进程中,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愈发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受多种主观或客观因素影响,当前医学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不足,导致医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分析,从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出发探讨了医学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以期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当今医学院校的任务和挑战。医学院校教育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作为医学精英教育的新型模式,更应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该文从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和创新理论的研究成果出发,提出了培养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培养医学生的思维方式上,必须根据医学科学发展的特点,突破单一的、封闭的思维方式,建立多维的开放的思维方式,实现医学生医学思维的现代化,提高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医学教育中,应该解  相似文献   

9.
知识的创新及创造性应用已成为医学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是参照国际高水平医学教育的标准和要求,新推行的一种长学制医学教育体制。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八年制医学高等教育改革与实践,阐述了培养八年制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探索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对医学人才要求不断的变化和提高,现代医学人才必须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从医学生到医生转变阶段的实习阶段是这两种精神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阶段,这一阶段强化通识教育对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所需的伦理道德、职业习惯、社会责任感等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医学生专业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起始阶段,这一时期强化通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伦敦卫生和热带病学院医学统计学教学及考核方法山西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武俊青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医学统计学已成为医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是医学生通向医学科研的桥梁,更是培养医学生科学统计思维、正确认识疾病的金钥匙。近几年来,为加强卫生统计学科建设,提高...  相似文献   

12.
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其必要的.本文通过总结药理学理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归纳药理学教学的创新性举措,包括结合药理学实验课教学的验证性和指导性实验,采取开放实验室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依靠研究室先进的实验设备、实验手段,让医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验中来,充分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该培养方案极大地激发了医学生对药理学习和实验研究的兴趣,培养了医学生严谨的科研思维,并使之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药理学是临床与基础,医学与药学的桥梁科学.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一名合格的医学生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社会对高级预防医学人才需求的改变,需继续深化预防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加强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突破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势,以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应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将预防医学知识渗透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以增强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等各个专业的医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效果。这样才能使预防医学教育教学方法在改革中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预防医学的教学水平,才能培养出适合21世纪需要的综合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4.
关注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文精神是关注人的思想 ,它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 ,关注他们的人文精神 ,加强医学生的道德素质 ,培育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正是医学人才在未来社会生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机能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思维。那么,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使学生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到机能实验教学中,我们的教学体会是,要从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思维和实验技能、医学素养切入,使之尽快成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6.
医学高等院校实验室是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其建设和管理水平是高校科研实力、学科建设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的综合体现。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用到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保障的实验环境,才能更有利于实验的顺利开展和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对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基于精细化管理模式下通过对强化安全教育管理、保障人员配备、引进现代化管理办法等方面创新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阐述,为医学高等院校实验室现代化建设提供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由医学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阶段,医学生通过临床见习,既可巩固医学理论,又可培养临床思维和实践技能。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高素质临床医生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的现状,探讨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职业角色下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自评现状,对为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提供参考。[方法]对山东省某高等医学院校1234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伦理道德重要性评价,780名女生表示赞同医学伦理道德重要,高于男生;对医学伦理道德内容的调查,有567名医学生认为病人与社会义务统一;77. 6%的医学生能够通过多种学习途径主动培养自身医德,22. 4%的医学生无法主动培养自身医德; 62. 7%的医学生认为身教是提高医学伦理道德水平的最佳途径,维系手段是强制性力量。[结论]医学生对医学伦理道德的重要性评价存在差异;对伦理道德内容的认知符合医学伦理道德的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应将医学伦理道德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有效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伦理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能力是在医学临床实践教育过程中,医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孕育和结合。人文医学执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已经成为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分析当代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对提高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是在国家颁布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之下采取的医疗人才培养措施,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健委共同监督与协作之下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全科医学涵盖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一系列系统性的临床医学学科,全科医生是医生当中的全能人才。本文针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机制创新意义以及医学生选择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结合农村医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机制创新策略,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