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野黄芩苷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和小鼠扭体试验模型,观察药物对疼痛反应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200mg/kg野黄芩苷30~90min,小鼠对热刺激的痛阈值明显升高(与溶媒组比较P<0.01或0.05),镇痛强度与阿司匹林相近(P>0.05),但弱于25mg/kg吗啡(P<0.01).皮下注射50~200mg/kg 野黄芩苷皆可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与溶媒组比较P<0.01或0.05),各剂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镇痛强度弱于5mg/kg吗啡(P<0.01);1.5mg/kg野黄芩苷侧脑室给药亦可显著抑制小鼠的扭体反应(与溶媒组比较P<0.05).结论:野黄芩苷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机制与中枢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芩苷铈与钇配合物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二甲苯致炎耳壳肿胀法对黄芩苷铈与钇配合物镇痛与抗炎作用进行研究,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结果:黄芩苷-铈和黄芩苷-钇配合物高、中剂量组能延长醋酸刺激引起的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黄芩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苷-铈和黄芩苷-钇配合物高、中剂量组对二甲苯致炎的耳壳肿胀抑制作用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黄芩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苷-铈和黄芩苷-钇配合物有镇痛、抗炎作用,较黄芩苷镇痛抗炎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野黄芩苷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和小鼠扭体试验模型,观察药物对疼痛反应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200mg/kg野黄芩苷30-90min,小鼠对热刺激的痛阈值明显升高(与溶媒组,比较P<0.01或0.05),镇痛强度与阿司匹林相近(P>0.05),但弱于25mg/kg吗啡(P<0.01)。皮下注射50-200mg/kg罢黄芩苷皆可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与溶媒组比较P<0.01或0.05),各剂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镇痛强度弱于5mg/kg吗啡(P<0.01);1.5mg/kg野黄芩苷,侧脑室给药亦可显著抑制小鼠的扭体反应(与溶媒组比较P<0.05)。结论:野黄芩苷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机制与中枢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四倍体黄芩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并与二倍体进行比较,以扩大黄芩种质资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INERTSIL ODS-SP(4.6mm×150mm,5μm)柱;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9:51:0.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四倍体黄芩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由二倍体的12.83%、3.35%增为20.69%、6.23%,分别提高了61.26%和85.97%。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黄芩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测定;四倍体黄芩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显著高于二倍体黄芩,可以做为开发四倍体黄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芩苷金属离子配合物药效学作用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针对中药黄芩的研究持续升温,国内外学者就黄苓的药理作用在整体、系统、器官、细胞、分子、基因水平上作了大量研究,而且多以黄苓活性成分提取为基础,针对某一特定成分及其变体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黄苓活性成分的药效作用主要体现在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调节细胞凋亡等方面。本文拟从黄苓成分中具有代表性的黄苓苷入手,介绍国内外针对其药效学作用的研究概况,为黄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甲醇-0.04mol-磷酸(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9nm。结果:浓度在16μg/ml-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加样回收率为99.02%,RSD=1.95%(n=6)。结论:方法准确,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不同规格并头黄芩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4种不同规格并头黄芩的药用价值和黄芩苷提取条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规格并头黄芩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含量。结果4种不同规格并头黄芩中黄芩苷含量依次为12.89%、13.82%、11.75%和10.85%,汉黄芩苷含量依次为0.28%、0.22%、0.24%和0.27%;随提取溶剂中醇浓度的增加,黄芩苷提取率先增高后降低,碱性条件降低黄芩苷提取率。结论4种不同规格并头黄芩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含量差异不大,且黄芩苷含量均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提取条件为50%中性乙醇提取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黄芩茎叶中野黄芩苷和黄芩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 - HPLC)梯度洗脱法.方法 建立同时测定黄芩茎叶中野黄芩苷和黄芩苷含量的RP - HPLC梯度洗脱法.采用RP- HPLC法,Phenomenex Prodigy ODS3- C18色谱柱(4.60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6 nm,柱温为30℃.结果 野黄芩苷和黄芩苷分别在下列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0.470 0~1.880 0 μg(r =0.9994),0.056 0~0.224 0 μg(r =0.999 6),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8.58%(RSD=1.89%),97.35%(RSD=1.66%).结论 初步建立的黄芩茎叶中野黄芩苷和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能较全面地评价黄芩茎叶的质量,为科学评价和全面控制黄芩茎叶的质量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芩苷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断头法、创伤法、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建立脑损伤模型 ,通过观察断头喘息时间、测定脑含水量及脑组织缺血面积 ,观察黄芩苷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黄芩苷 36 0 mg/kg剂量可显著延长断头小鼠的喘息时间 (P<0 .0 1) ;90 mg/kg剂量可显著改善创伤性脑水肿 (P<0 .0 5 ) ;2 0 0 mg/kg剂量可明显降低大鼠脑缺血面积 (P<0 .0 5 )。结论 黄芩苷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芩苷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根据国内有关文献,从黄芩苷的提取、化学成分、鉴别、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黄芩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4,(2)
目的对清肝散结颗粒(猫人参、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及黄芩等)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学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同时进行测定,建立制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 Xterra Rp-C18色谱柱(3.0 mm×100 mm,3.5μm),流动相为乙腈(A)与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20℃,紫外检测波长为275 nm,进样量5μL,运行时间60 min。结果 5个待测化合物与周围干扰峰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黄芩苷4.604460.4μg/mL(r=0.999 9);汉黄芩苷0.770 4460.4μg/mL(r=0.999 9);汉黄芩苷0.770 477.04μg/mL(r=0.999 6);野黄芩苷0.415 777.04μg/mL(r=0.999 6);野黄芩苷0.415 741.57μg/mL(r=0.999 8);黄芩素0.845 641.57μg/mL(r=0.999 8);黄芩素0.845 684.56μg/mL(r=0.999 9);汉黄芩素0.799 284.56μg/mL(r=0.999 9);汉黄芩素0.799 279.92μg/mL(r=0.999 7),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3%(n=3),平均回收率在97%79.92μg/mL(r=0.999 7),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3%(n=3),平均回收率在97%102%之间(n=6)。清肝散结颗粒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的含有量分别为3.798、0.829 9、0.180 5、0.158 9、0.0726 mg/g。结论该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实用性强,可用于清肝散结颗粒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黄芩中黄芩苷浸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黄芩中黄芩苷的浸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黄芩苷浸取率为指标,对影响黄芩中黄芩苷浸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考察,比较了乙醇回流法与水煎煮法、超声波法、半仿生法的黄芩苷浸取率。结果:在浸取温度为80℃,浸取时间为1 h,乙醇浓度为60%,搅拌速度为400 r/min时,黄芩苷的浸取率最高,达83.09%。同时,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法在黄芩苷的浸取中优于其它的方法。结论:醇提法浸取效率高,经济,浸取剂利于回收,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康辉  李强  王丽 《中医研究》2010,23(4):27-30
目的:研究黄芩提取物、黄芩苷的体外抗氧化和对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DPPH、ABTS和FRAP3种抗氧化方法同时评价黄芩提取物、黄芩苷体外抗氧化作用,采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测定小鼠血清GPT和GOT,同时测定SOD、MDA氧化指标以评价体内保肝作用。结果:黄芩乙酸乙酯部位、黄芩正丁醇部位和黄芩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并且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GOT和GPT含量,且显著降低肝组织中的MDA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中SOD含量。结论:黄芩提取物和黄芩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和保肝作用,且其抗氧化作用是保肝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芩、栀子不同配伍对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探讨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防治脑缺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大鼠100只,采用线拴法建立脑缺血大鼠模型。分别分为黄芩苷组、黄芩苷:栀子苷(3:7)组、黄芩苷:栀子苷(1:1)组、黄芩苷:栀子苷(7:3)组、栀子苷组、三七总皂苷组(阳性对照)、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持续灌胃7天后,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损伤模型,灌胃给予黄芩苷、栀子苷及其不同比例的配伍,24 h后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症状,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黄芩苷:栀子苷(3:7、1:1、7:3)组、栀子苷组都可以增强大鼠的横木行走能力;黄芩苷组、黄芩苷:栀子苷(3:7、1:1、7:3)组、栀子苷组都可提高触觉刺激反应,降低Bederson评分;黄芩苷:栀子苷(3:7)组可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的含量。结论:黄芩、栀子及其配伍对大鼠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给动物灌胃给药,用CCl4、D-半乳糖制作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L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ST)的活性;测定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ioxidase, 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含量.结果 黄芩苷能显著降低因CCl4、D-半乳糖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的升高;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SOD、GSH-Px的活性有明显的升高作用及降低MDA的含量.结论 黄芩苷对CCl4、D-半乳糖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芩苷体内抗流感病毒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初正云  初明  滕宇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2):2413-2415
目的:研究黄芩苷体内抗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IV)作用。方法:采用体内实验方法,对小鼠先预防给药(2 d)后感染流感病毒(A/FM/1/47)或先感染流感病毒(1 d)后治疗给药的方法观察黄芩苷的抗流感病毒作用。结果:黄芩苷可明显延长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P<0.01);对小鼠肺内的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能降低肺内流感病毒的血凝滴度和感染力;减轻小鼠肺内的炎性病变。结论:黄芩苷具有明显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芩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黎万寿  陈幸 《中草药》2000,31(2):107-108
黄芩是常用中药[1],在生产中,黄芩苷的提取多采用水提酸沉法[2]或碱提酸沉法[3,4],但转移率低。为此我们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探索出了有效的醇提酸沉法,提高了黄芩苷的转移率,适用于大批量生产。1 实验材料与仪器1.1 仪器与药品: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510泵,岛津Catalog7125型进样器,SPD-6AV紫外检测仪,CR-6A数据处理机;对照品:黄芩苷(含量测定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除药用乙醇外,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1.2 实验材料:黄芩饮片购自成都中药材站,经鉴定为正品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2 实验方法与结果2.1 色谱条…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粗品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黄芩苷粗品中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以便控制其质量。方法固定相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49∶51∶0.2),检测波长为275 nm。结果黄芩苷粗品中黄芩苷平均回收率为101.64%,RSD=1.75%(n=5),黄芩苷在0.102~1.020μg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黄芩苷粗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三黄颗粒(大黄、含量70%以上黄芩苷浸膏和盐酸小檗碱)和三黄颗粒中以黄芩素代替黄芩苷制备的素代三黄颗粒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效。方法采用自身酶解法提取黄芩素提取物(含黄芩素63.5%)代替黄芩浸膏粉入药制备素代三黄颗粒,采用干酵母致Wistar大鼠发热试验、醋酸致昆明小鼠扭体试验和鲜蛋清致大鼠足肿胀试验比较素代三黄颗粒和三黄颗粒的药理作用。结果制得的黄芩素提取物中黄芩素含量为63.5%。素代三黄颗粒能明显抑制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的体温变化、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镇痛率为62.68%)和鲜蛋清致大鼠足肿胀(足肿胀度在2,3,4 h时明显低于三黄颗粒组),效果均优于三黄颗粒。结论素代三黄颗粒具有较好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以黄芩素代替黄芩苷进行制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抗生素耐药率的不断上升,加速了后抗生素时代的到来,生物膜的形成是细菌/真菌产生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菌、抗过敏、抗肿瘤、保肝、利胆、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尤以抗真菌/细菌作用最为显著.大量研究表明黄芩苷可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和发育,本文将近年来对黄芩苷抗生物膜作用及其作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