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颅底骨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64例临床诊断为颅底骨折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做螺旋CT三维成像(3DCT),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螺旋CT扫描直接显示颅底骨折56例,诊断率为87.5%,同时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可清晰地显示颅底骨折的部位和范围。结论螺旋CT诊断颅底骨折准确率较高,螺旋CT三维重建可直观地了解颅底骨折在三维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对诊断和治疗颅底骨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春 《中国医药指南》2013,(24):427-428
目的评价6排螺旋CT在二甲医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排螺旋CT以及双排螺旋CT分别对60名患者进行检查,对病灶检查率进行比对。结果使用6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检查,病灶检查率为90%,使用双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病灶检查其检查率仅为69%。结论6排螺旋CT在病灶检查过程中能够更为准确检测出患者患病情况,对于病灶检查率相比于双排螺旋CT有明显提高,在临床应用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津文 《华夏医药》2006,1(3):204-204
2004年末,GE公司研制出的全球第一台64排容积CT,在北美放射学年会上正式亮相。CT问世后的30多年,经历了非螺旋CT,到单层螺旋CT,再到多层螺旋CT,再发展到现今的容积CT的几个不同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4.
曹文彬 《现代医药卫生》2013,(22):3446-3447
目的多层螺旋CT与超声结合对结肠癌诊断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5月在该科检查的肛肠科患者,以其术后确诊为结肠癌为依据,兼顾术前分别行螺旋CT检查和超声检查,随机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检查结合与否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螺旋CT确诊61例,确诊率78.21%;超声确诊58例,确诊率74-36%;两种方法结合确诊75例,确诊率96.15%。螺旋CT与超声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与CT联合超声比较以及超声与CT联合超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与超声检查相结合,能提高结肠癌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旋CT联合脑电图在早期脑肿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80例早期脑肿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对患者进行螺旋CT联合脑电图检查,判断诊断准确性。结果 螺旋CT检查方法阳性率为90.0%,高于脑电图检查诊断阳性率75.0%(P<0.05);螺旋CT联合脑电图检验准确率为97.50%,与病理诊断比较无差异(P>0.05)。螺旋CT联合脑电图检验中分型准确率均较高,与病理诊断比较无差异(P>0.05)。螺旋CT联合脑电图病灶区域判断准确率为97.50%,与病理诊断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对于早期脑肿瘤患者给予螺旋CT联合脑电图检查整体的准确率较高,可以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临床应用价值高,结合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法,提升疾病干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闭合及开放性肺部创伤的多层螺旋CT表现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肺挫裂伤者进行临床、X线平片、多层螺旋CT扫描,对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螺旋CT显示肺挫伤21例,裂伤7例,X线平片漏、误诊分别为9例和3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明确肺挫、裂伤的部位、性质、程度,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较X线平片更多的信息及可靠的依据,为肺挫裂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正受到越来越多穿刺操作医师的青睐。笔者结合我院在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经验,对其操作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癌肾上腺转移的诊断价值和CT影像学图像特征。方法应用CT检查肺癌肾上腺转移患者36例。结果螺旋CT对肾上腺转移癌的检出率为88.8%(32/36),CT图像特征表现为圆、椭圆形或分叶状不规则肿块。结论多层螺旋CT对绝对多数肾上腺转移癌可作出诊断,可作为肾上腺转移癌较佳的检查方法,有利于正确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螺旋CT对肝外低位梗阻的诊断,建立了动物模型并进行研究。在5条犬的胆总管远端、乏特壶腹部植入塑料异物,形成异物肉芽肿,检测血胆红素指数,定期行螺旋CT扫描,增强扫描,并作病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肉芽肿在0.5cm以下,螺旋CT可以显示扩张的胆总管,不能直接显示肿物影;肉芽肿在0.5cm以上,通过低张、低密度造影剂的充盈,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病变。结论:配合低张剂山莨菪碱、低密度造影剂(牛奶)的应用,对0.5cm以上的占位引起的肝外低位梗阻,螺旋CT扫描及增强扫描可以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对心包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对心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6例临床疑为心包病变病例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与最终临床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普通检查诊断心包病变的敏感性89.7%,特异性57.1%。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对心包病变的诊断有较高临床价值,可提供心包增厚、积液、钙化等信息,并对病变性质作出较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螺旋CT检查对儿科肺部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对儿科胸肺疾病住院治疗的疑难危重病例及不明原因发热患儿进行肺部螺旋CT检查,并与X线胸部平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2例患儿均得到确诊。螺旋CT检查发现胸肺病变的阳性率、诊断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均明显高于X线检查结果。结论 螺旋CT对小儿胸肺部病变检查诊断较X线检查有明显优势,肺部螺旋CT检查可以提高对肺部病变的检出率和疾病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骨疾患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面部疾病诊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层厚2mm,应用表面阴影显示法进行三维图象重建,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不同的三维病变图像。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病变的立体解剖图象及与周围结构关系,为手术设计和指导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有利于明确病变的范围及与周围的关系,有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少量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螺旋CT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螺旋CT复诊证实的105例少量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螺旋CT表现。结果纵裂池出血47例,侧裂池出血30例,脑沟出血22例,小脑幕区出血6例。合并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或颅骨骨折共12例。结论螺旋CT扫描对少量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性、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螺旋CT在评价输尿管梗阻病变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对55例输尿管病变做平扫和增强扫描并做多平面重建,观察螺旋CT成像方法对输尿管梗阻病变显示能力。并和临床、病理对照。结果55例患者中,螺旋CT能很好显示输尿管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以及范围,同时对病变波及周围组织、脏器也显示良好,对细小阳性结石更有价值。对泌尿系积水程度和肾实质厚度以及肾功能的判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均优于传统的X线泌尿系检查。结论临床怀疑输尿管梗阻病变时.螺旋CT应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5.
现将我院31例胃肠穿孔患者螺旋CT扫描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全腹部螺旋CT扫描在胃肠穿孔中的诊断价值及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原发性肺癌患者诊断时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指导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肺癌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常规剂量螺旋CT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比较常规剂量螺旋CT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钙化、空洞、毛刺、分叶情况、原发性肺癌的有效放射剂量以及检出率、诊断符合率、图像质量。结果常规剂量螺旋CT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钙化、空洞、毛刺、分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061、0.063、0.068);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原发性肺癌检出率高于常规剂量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低剂量螺旋CT有效放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低剂量螺旋CT误诊率低于常规剂量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诊断符合率高于常规剂量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常规剂量螺旋CT和低剂量螺旋CT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结论原发性肺癌患者诊断时,低剂量螺旋CT可以给予更多的手术治疗指导价值,同时提高影像学特征,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腺性膀胱炎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患者的螺旋CT表现。结果12例的CT影像学表现,病变形态呈结节状2例,菜花状1例,膀胱壁炎性反应增厚型8例,以及未见明确病变1例;钙化2例,增强扫描轻度强化。结论腺性膀胱炎的螺旋CT表现具有部分特征性,可作为早期发现病灶及随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症的多层螺旋CT改变及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临床诊断为动脉硬化症者的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将所有的CT图像窖数据导入CT3 D工作站,用软件MPR、MIP、VRT、CT-VE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就病变血管各种CT改变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 24例中,有血管壁钙化24例78处,血管内壁不规则及增厚24例,血管狭窄21例。动脉硬化斑块15例48处。结论 多层螺旋CT是诊断动脉硬化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优势在于检查快速和无创伤性。  相似文献   

19.
从1991年开始,使用螺旋CT进行容积CT的扫描大大促进了临床诊断成像的发展。CT的一些新应用,像CTA和对肾绞痛病人的评价,和许多常规应用,像肺和肝损伤的检查,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实际上单层CT螺旋图像的纵断面与横向联合断面相比,其空间分辨率还是有相当大的失真。换句话说,除了某些特殊病例之外,还不能实现3D象素的各向同性重建。同样在常规检查中,由于许多局限性。使得CT扫描仍然不能满足诊断的需要。  多层CT(Multislice CT,MSCT)的出现,对CT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就像十年前螺旋CT的出现一…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在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澎  宋冰  张文婧  郝明利  陈宝公 《天津医药》2005,33(2):103-104,i001
近几年来,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既往采用的多普勒超声和血管造影检测技术均不能满足临床医师的需要。多层螺旋CT特别是16层螺旋CT由于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为下肢血管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笔者主要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血管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